XX学院等保三级设计方案_第1页
XX学院等保三级设计方案_第2页
XX学院等保三级设计方案_第3页
XX学院等保三级设计方案_第4页
XX学院等保三级设计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XX市XX学院等级保护(三级) 建设方案2017年1月精选、工程概况、需求分析1建设背景2、建设目标三、设计原则及依据1设计原则2、设计依据四、方案整体设计1信息系统定级目录..9.9.1、等级保护完全实施过程112、能力、措施和要求1.13、基本安全要求124、系统的控制类和控制项125、物理安全保护要求136网络安全保护要求147、主机安全保护要求148、应用安全保护要求159、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1610、安全管理制度1711、安全管理机构1712、人员安全管理1813、系统建设管理1814、系统运维管理19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202、网络系统现状分析211、网络架构212、

2、可能存在的风险223、等保三级对网络的要求231、结构安全232、访问控制243、安全审计244、边界完整性检查255、入侵防范256恶意代码防范257、网络设备防护254、现状对比与整改方案261、现状对比262、控制点整改措施293、详细整改方案304、设备部署方案33五、产品选型3.51、选型建议352、选型要求363、设备选型清单36六、公司介绍3.7程概况信息安全等级保护是对信息和信息载体按照重要性等级分级别进行保护的 一种工作,在中国、美国等很多国家都存在的一种信息安全领域的工作。 在中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广义上为涉及到该工作的标准、产品、系统、信息等均依据等 级保护思想的安全工作

3、XX市XX学院是2008年元月,经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公办全日制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学院以高等职业教育为主,同时兼有中等职业教 育职能。学院开拓办学思路,加大投入,改善办学条件,拓宽就业渠道,内引外联, 确立了面向社会、服务市场,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办学宗旨。学院本着让学生既成才,又成人的原则,优化人才培养模式,狠抓教育教学质量, 增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注重对学生加强德育和行为规范教育, 为企业和社会培 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学院雄厚的师资力量、先进的教学设备、严格的日常管理、完善的文体设施、 优质的后勤服务以及宽敞洁净的学生公寓和食堂,为广

4、大师生提供了优美、舒适、 理想的学习、生活和工作环境。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是验证信息系统是否满足相应安全保护等级的评估 过程。信息安全等级保护要求不同安全等级的信息系统应具有不同的安全保护能 力,一方面通过在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选用与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控制来实现;另一方面分布在信息系统中的安全技术和安全管理上不同的安全控制,通过 连接、交互、依赖、协调、协同等相互关联关系,共同作用于信息系统的安全功层面间和区能,使信息系统的整体安全功能与信息系统的结构以及安全控制间、 域间的相互关联关系密切相关。因此,信息系统安全等级测评在安全控制测评的 基础上,还要包括系统整体测评。、需求分析为了保障国家

5、关键基础设施和信息的安全, 结合我国的基本国情,制定了等级保护制度。并将等级保护制度作为国家信息安全保障工作的基本制度、基本国 策,促进信息化、维护国家信息安全的根本保障。1、建设背景随着我国学校信息化建设的逐步深入,学校教务工作对信息系统依赖的程度越来越高,教育信息化建设中大量的信息资源,成为学校成熟的业务展示和应用 平台,在未来的教育信息化规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从安全性上分析,高校 业务应用和网络系统日益复杂,外部攻击、内部资源滥用、木马和病毒等不安全 因素越来越显著,信息化安全是业务应用发展需要关注的核心和重点。为贯彻落实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规范和指导全国教育信息安全等级 保护

6、工作,国家教委教办厅函200980文件发出关于开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 护工作的通知”;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发布教育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 作方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开展教育系统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工作专项检 查的通知(教办厅函2010 80号)。XX市XX学院的网络系统在近几年逐步完善, 作为一个现代化的教学机构网 络,除了要满足高效的内部自动化办公需求以外,还应对外界的通讯保证畅通。结 合学校的“校务管理”、“教学科研”、“招生就业”、“综合服务”等业务信息平台, 要求网络必须能够满足数据、语音、图像等综合业务的传输要求,所以在这样的 网络上应运用多种设备和先进技术来保证系统的正常运作和稳定

7、的效率。 同时学 校的网络系统中内部及外部的访问量巨大, 访问人员比较复杂,所以如何保证学 校网络系统中的数据安全问题尤为重要。 在日新月异的现代化社会进程中,计算 机网络几乎延伸到了世界每一个角落,它不停的改变着我们的工作生活方式和思 维方式,但是,计算机信息网络安全的脆弱性和易受攻击性是不容忽视的。 由于 网络设备、计算机操作系统、网络协议等安全技术上的漏洞和管理体制上的不严 密,都会使计算机网络受到威胁。2、建设目标本次XX市XX学院业务系统等级保护安全建设的主要目标是:按照等级保护要求,结合实际业务系统,对学院核心业务系统进行充分调研 精选及详细分析,将学院核心业务系统系统建设成为一个

8、及满足业务需要,又符合等级保护三级系统要求的业务平台。建设一套符合国家政策要求、覆盖全面、重点突出、持续运行的信息安全保 障体系,达到国内一流的信息安全保障水平, 支撑和保障信息系统和业务的安全 稳定运行。该体系覆盖信息系统安全所要求的各项内容,符合信息系统的业务特 性和发展战略,满足学院信息安全要求。本方案的安全措施框架是依据“积极防御、综合防范”的方针,以及“管理 与技术并重”的原则,并结合等级保护基本要求进行设计。技术体系:网络层面:关注安全域划分、访问控制、抗拒绝服务攻击,针对区域边界采取防火墙进行隔离,并在隔离后的各个安全区域边界执行严格的访问控制,防止 非法访问;利用漏洞管理系统、

9、网络安全审计等网络安全产品,为客户构建严密、 专业的网络安全保障体系。应用层面:WEB应用防火墙能够对WEB应用漏洞进行预先扫描,同时具备 对SQL注入、跨站脚本等通过应用层的入侵动作实时阻断,并结合网页防篡改子 系统,真正达到双重层面的“网页防篡改”效果。数据层面,数据库将被隐藏在安全区域,同时通过专业的安全加固服务对数据库进行安全评估和配置,对数据库的访问权限进行严格设定,最大限度保证数 据库安全。同时,利用SAN远程数据备份系统有效保护重要数据信息的健康度。管理体系:在安全管理体系的设计中,我们借助丰富的安全咨询经验和对等级保护管理要求的清晰理解,为用户量身定做符合实际的、可操作的安全管

10、理体系。安全服务体系:风险评估服务:评估和分析在网络上存在的安全技术分析, 分析业务运作和 管理方面存在的安全缺陷,调查系统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评价用户的业务安全 风险承担能力;安全监控服务:通过资深的安全专家对各种安全事件的日志、记录实时监控 与分析,发现各种潜在的危险,并提供及时的修补和防御措施建议;渗透测试服务:利用网络安全扫描器、专用安全测试工具和专业的安全工程 师的人工经验对网络中的核心服务器及重要的网络设备进行非破坏性质的模拟 黑客攻击,目的是侵入系统并获取机密信息并将入侵的过程和细节产生报告给用 户;应急响应服务:针对信息系统危机状况的紧急响应、分析、解决问题的服务, 当信息系统

11、发生意外的突发安全事件时,可以提供紧急的救援措施。方案收益实施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建设工作可以为高校信息化建设实现如下收益:?有利于提高信息和信息系统安全建设的整体水平;? 有利于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同步建设信息安全设施,保障信息安全与信息化建设协调发展;? 有利于为信息系统安全建设和管理提供系统性、针对性、可行性的指导和服务,有效控制信息安全建设成本;? 有利于优化信息安全资源的配置,对信息系统分级实施保护,重点保障 重要信息系统的安全;? 有利于明确信息安全责任,加强信息安全管理;? 有利于推动信息安全的发展、设计原则及依据1、设计原则根据学院的要求和国家有关法规的要求,本系统方案设计遵循性能先

12、进、质 量可靠、经济实用的原则,为实现学院等级保护管理奠定了基础。全面保障:信息安全风险的控制需要多角度、多层次,从各个环节入手,全面的保障。整体规划,分步实施:对信息安全建设进行整体规划,分步实施,逐步建立完善的信息安全体系。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安全建设应与业务系统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运行,在任何一个环节的 疏忽都可能给业务系统带来危害。适度安全:没有绝对的安全,安全和易用性是矛盾的,需要做到适度安全,找到安全和 易用性的平衡点。内外并重:安全工作需要做到内外并重,在防范外部威胁的同时,加强规范内部人员行 为和访问控制、监控和审计能力。标准化管理要规范化、标准化,以保证在能源行

13、业庞大而多层次的组织体系中有效 的控制风险。技术与管理并重:网络与信息安全不是单纯的技术问题,需要在采用安全技术和产品的同时,重视安全管理,不断完善各类安全管理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 全面提高安全管理 水平。2、设计依据根据学院现有情况,本次方案的设计严格按照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以及内蒙 古自治区与行业的工程建设标准、规范的要求执行。在后期设计或实施过程中, 如国家有新法规、规范颁布,应以新颁布的法规规范为准。 本方案执行下列有关 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但不限于以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划分准则(GB 17859-1999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实施指南(GB/T 25058-

14、2010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定级指南(GB/T 22240-2008)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GB/T 22239-2008)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信息系统等级保护安全设计技术要求(GB/T 25070-2010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要求(GB/T 28448-2012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测评过程指南(GB/T 28449-2012信息系统安全管理要求 (GB/T 20269-2006)信息系统安全工程管理要求(GB/T 20282-2006信息系统物理安全技术要求(GB/T 21052-2007)网络基础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0-2006)

15、信息系统通用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1-2006操作系统安全技术要求 (GB/T 20272-2006)数据库管理系统安全技术要求(GB/T 20273-2006)信息安全风险评估规范(GB/T 20984-2007)信息安全事件管理指南(GB/T 20985-2007)信息安全事件分类分级指南(GB/Z 20986-2007信息系统灾难恢复规范(GB/T 20988-2007)四、方案整体设计1、信息系统定级确定信息系统安全保护等级的流程如下:识别单位基本信息了解单位基本信息有助于判断单位的职能特点,单位所在行业及单位在行业 所处的地位和所用,由此判断单位主要信息系统的宏观定位。识别

16、业务种类、流程和服务应重点了解定级对象信息系统中不同业务系统提供的服务在影响履行单位 职能方面具体方式和程度,影响的区域范围、用户人数、业务量的具体数据以及 对本单位以外机构或个人的影响等方面。 这些具体数据即可以为主管部门制定定 级指导意见提供参照,也可以作为主管部门审批定级结果的重要依据。识别信息调查了解定级对象信息系统所处理的信息,了解单位对信息的三个安全属性 的需求,了解不同业务数据在其保密性、完整性和可用性被破坏后在单位职能、 单位资金、单位信誉、人身安全等方面可能对国家、社会、本单位造成的影响, 对影响程度的描述应尽可能量化。识别网络结构和边界调查了解定级对象信息系统所在单位的整体

17、网络状况、安全防护和外部连接情况,目的是了解信息系统所处的单位内部网络环境和外部环境特点,以及该信 息系统的网络安全保护与单位内部网络环境的安全保护的关系。识别主要的软硬件设备调查了解与定级对象信息系统相关的服务器、网络、终端、存储设备以及安 全设备等,设备所在网段,在系统中的功能和作用。调查设备的位置和作用主要 就是发现不同信息系统在设备使用方面的共用程度。识别用户类型和分布调查了解各系统的管理用户和一般用户,内部用户和外部用户,本地用户和 远程用户等类型,了解用户或用户群的数量分布,判断系统服务中断或系统信息 被破坏可能影响的范围和程度。根据信息安全等级矩阵表,形成定级结果业务剋琏枝IWW

18、Jf關的辄-Sft吾勇一抵另二S弟二a筹二S寻三S誣gB家琏寻三&SQ&j亠 ARig黝齢安全解网所艮訓誹对相輻軸歸程S-如a皐祛人狀邮舲戡a真一喪呈二级茅二菠刃二祁D就全S三敦1*精选1等级保护完全实施过程安全笔跛整改信级2、能力、措施和要求3、基本安全要求某级系统系统运维管理系统建设管理人员安全管理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4、系统的控制类和控制项标类技和管理足面类数量项数量S类(3级)佔级)(31小11小计安全技朮物逞安全111032网络安全10r33i机安全313(32应甲安全022g31数摒安全C.1033圭全管理安仝管理制度XA311芙全査理忙520人员S全萱理516114乘统运维萱

19、理1360舍计73矣290项5、物理安全保护要求物理安全主要涉及的方面包括环境安全(防火、防水、防雷击等)设备和介质的防盗窃防破坏等方面。物理安全具体包括以下10个控制点:物理位置的选择(G)物理访问控制(G)防盗窃和防破坏(G)防雷击(G)防火(G)防水和防潮(G)防静电(G)温湿度控制(G)电力供应(A)电磁防护(S)物理位酋的诜择卜物理访问控制卜防盗窃和防破坏卜防雷击卜防火卜防静电卜电力倶应卜屯磁防护卜整改要点:I防水和防潮呈本出入桓制在札房中羽活动灭火设备、自动报警i关键设备温湿度控制高戻.地下室分区域管理一- 电子门禁监揑报警系统设备防雷自动消防乘统一一区域隔离措主要设备 =一防静电

20、地板主要没备冗余/并行线路接地防干扰备用供电蔡统电磁屏蔽等。网络安全具体包括以下7个控制点:结构安全(G)访问控制(G)安全审计(G)边界完整性检查(A)入侵防范(G)恶意代码防范(G)网络设备防护(G)。整改要点:安全审计边界完整性检査入&防范養键设备冗余空间I核心网路?|一子网的段控制整体网路带宽 a要网段部黒路由控制帯宽分配优先级端口控制防止地址欺骗=护控制设“萨网即扁4谑十时最大流:数及最大5按数拨亏访问限刮日志记录检测宰见攻击审计记录的保护非授权设*私自外联定位及审斷6、网络安全保护要求网络安全主要关注的方面包括:网络结构、网络边界以及网络设备自身安全基本的登录羞别11 11网络设备

21、防护;组合鉴别技术待杈用户的权限分H恶意代码防范H阿貉边界处防范7、主机安全保护要求主机系统安全是包括服务器、终端/工作站等在内的计算机设备在操作系统及数据库系统层面的安全。主机安全具体包括以下7个控制点:身份鉴别(S) 访问控制(S) 安全审计(G)剩余信息保护(S) 入侵防范(G)恶意代码防范(G) 资源控制(A)整改要点:8应用安全保护要求应用系统的安全就是保护系统的各种应用程序安全运行。 包括基本应用,如: 消息发送、web浏览等;业务应用,如: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等。身份鉴别(S) 访问控制(S)安全审计(G) 剩余信息保护(S) 通信完整性(S) 通信保密性(S) 抗抵赖(G) 软件

22、容错(A) 资源控制(A)整改要点:9、数据安全与备份恢复数据安全主要是保护用户数据、系统数据、业务数据的保护。将对数据造成 的损害降至最小。备份恢复也是防止数据被破坏后无法恢复的重要手段,主要包括数据备份、硬件冗余和异地实时备份。数据完整性(S)数据安全和备份恢复具体包括以下 3个控制点:精选数据保密性(S)、备份和恢复(A)整改要点:数据完整性I,I鉴别数据F倘的保密性各类数据传输及存储检#J和恢a卜各类数据的传输及存诸精选网络冗余、硬件冗余备份和恢g I硬件冗余H本地完全备讣H每天僦h异地备份I备份介质场外存放10、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包括信息安全工作的总体方针、策略、规范各种安全管

23、理活动 的管理制度以及管理人员或操作人员日常操作的操作规程。安全管理制度具体包括以下3个控制点:管理制度 制定和发布 评审和修订整改要点:形成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体系、统一发布、定期修订等11、安全管理机构安全管理机构主要是在单位的内部结构上建立一整套从单位最高管理层(董 事会)到执行管理层以及业务运营层的管理结构来约束和保证各项安全管理措施 的执行。岗位设置 人员配备授权和审批 沟通和合作 审核和检查整改要点:信息安全领导小组与职能部门、 专职安全员、定期全面安全检查、定期协调 会议、外部沟通与合作等12、人员安全管理对人员安全的管理,主要涉及两方面:对内部人员的安全管理和对外部人 员的安全管理

24、。人员安全管理具体包括以下5个控制点:人员录用 人员离岗 人员考核 安全意识教育及培训 外部人员访问管理整改要点:全员保密协议、关键岗位人员管理、针对不同岗位的培训计划、外部人员访 问管理13、系统建设管理系统建设管理分别从定级、设计建设实施、验收交付、测评等方面考虑,关 注各项安全管理活动。系统建设管理具体包括以下11个控制点:系统定级 安全方案设计 产品采购和使用 自行软件开发 外包软件开发工程实施 测试验收 系统交付 系统备案 等级测评 安全服务商选择整改要点:系统定级的论证、总体规划、产品选型测试、开发过程的人员控制、工程实 施制度化、第三方委托测试、运行起 30天内备案、每年进行1次

25、等级测评、安全服务商的选择14、系统运维管理系统运维管理涉及日常管理、变更管理、制度化管理、安全事件处置、应急 预案管理和安管中心等。系统运维管理具体包括以下13个控制点:环境管理 资产管理 介质管理 设备管理、 监控管理和安全管理中心 网络安全管理 系统安全管理 恶意代码防范管理 密码管理 变更管理 备份与恢复管理 安全事件处置 应急预案管理整改要点:办公环境保密性、资产的标识和分类管理、介质/设备/系统/网络/密码/备份与恢复的制度化管理、建立安全管理中心、安全事件分类分级响应、应急预案的演练和审查。本次等保三级方案主要针对学院现有的网络系统进行设计。2、等级保护建设流程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

26、包括技术和管理两大部分,其中技术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分为物理安全、网络安全、主机安全、应用安全、数据安全五个方面进行建设;而管理部分根据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基本要求则分为安全管理制度、安全管理机构、人员安全管理、系统建设管理、系统运维管理五个方面。整个安全保障体系各部分既有机结合, 又相互支撑。之间的关系可以理解为“构建安全管理机构,制定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及安全策略, 由相关人员,利用技术工手段及相关工具,进行系统建设和运行维护。”据等级化安全保障体系的设计思路,等级保护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以下步骤进行:1.系统识别与定级:确定保护对象,通过分析系统所属类型、所属信息类别、服务范围

27、以及业务对系统的依赖程度确定系统的等级。通过此步骤充分了解系统状况,包括系统业务流程和功能模块,以及确定系统的等级,为下一步安全域设计、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设计、安全要求选择以及安全措施选择提供依据。2.安全域设计:根据第一步的结果,通过分析系统业务流程、功能模块, 根据安全域划分原则设计系统安全域架构。通过安全域设计将系统分解为多个层次,为下一步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设计提供基础框架。3.确定安全域安全要求:参照国家相关等级保护安全要求,设计不同安全域的安全要求。通过安全域适用安全等级选择方法确定系统各区域等级,明确各安全域所需采用的安全指标。4.评估现状:根据各等级的安全要求确定各等级的评估内容,根

28、据国家相关风险评估方法,对系统各层次安全域进行有针对性的等级风险评估。5.6.7.并找出系统安全现状与等级要求的差距,形成完整准确的按需防御的安 全需求。通过等级风险评估,可以明确各层次安全域相应等级的安全差距,为下一步安全技术解决方案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设提供依据。安全保障体系方案设计:根据安全域框架,设计系统各个层次的安全保 障体系框架以及具体方案。包括:各层次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形成系统整体的安全保障体系框架;详细安全技术设计、安全管理设计。安全建设:根据方案设计内容逐步进行安全建设,满足方案设计做要符合的安全需求,满足等级保护相应等级的基本要求,实现按需防御。持续安全运维:通过安全预警、安全

29、监控、安全加固、安全审计、应急响应等,从事前、事中、事后三个方面进行安全运行维护,确保系统的 持续安全,满足持续性按需防御的安全需求。通过如上步骤,系统可以形成整体的等级化的安全保障体系,同时根据安全技术建设和安全管理建设,保障系统整体的安全。而应该特别注意的是:等级保护不是一个项目,它应该是一个不断循环的过程, 所以通过整个安全项目、安全服务的实施,来保证用户等级保护的建设能够持续的运行, 能够使整个系统随着 环境的变化达到持续的安全。2、网络系统现状分析XX市XX学院在2013年正式搬迁到职教园区内,同时新建了整套校园网络, 后期又经过陆陆续续的升级和改造,现已建成如下情况。1网络架构拓扑

30、图1、内部数据交换如上拓扑图所示,学院有无线和有线两套网络提供使用, 整网采用纵向三层设计,分别是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教学和办公网使用单独的核心交换机S12006上联至数据中心核心交换机 N18010,避免了在接入区域和宿舍楼数据的混合。2、网络出口整网有两条互联网出口链路,无线用户和有线用户各使用一条链路, 每条链 路各采用独立的一台出口网关进行转发。3、网络安全安全设计分为对外部数据的安全保障和对本地内部数据的安全保障,现有一台防火墙部署在出口网关与核心交换机之间,保障了对外部有害数据的防范。内部服务器区域部署了一台服务器防护 WG,下联各服务器,上联核心交换机,保障服务器的安全性。其

31、它设备有网络管理系统、Portal认证系统、计费系统、日志记录系统、用 户自助系统等。2、可能存在的风险XX学院内部的网络比较复杂,加上无线网络的全面覆盖,使用人群多种多 样,因此网络安全是XX学院校园网运行过程中所面临的实际问题。1、来自硬件系统的安全威胁硬件的安全问题也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物理安全,一种是设置安全。物理安全是指由于物理设备的放置不合适或者防范不得力,使得服务器、交 换机、路由器等网络设备,缆和双绞线等网络线路以及UPS和电缆线等电源设备 遭受意外事故或人为破坏,造成网络不能正常运行。设置安全是指在设备上进行 必要的设置,如服务器、交换机的密码等,防止黑客取得硬件设备的远程控

32、制权。2、来自学院网络内部的安全威胁校园网内部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由于内部用户对网络的结构和应用模式都比较了解,特别是在校学生,学校通常不能有效的规范和约束学生的上网行为,学生会经常的监听或扫描学校网络,因此来自内部的安全威胁更难应付。3、来自In ter net的威胁In ternet上有各种不同内容的网站,这些形形色色、良莠不齐的网络资源不 但会占用大量流量资源,造成网络堵塞、上网速度慢等问题,而且由于校园网与In ternet相连,校园网也就面临着遭遇攻击的风险。4、系统或软件的漏洞目前使用的操作系统和应用软件都存在安全漏洞,对网络安全构成了威胁。而且现在许多从网络上随意下载的软件中可

33、能隐藏木马、 后门等恶意代码这些软 件的使用也可能被攻击者侵入和利用。5、管理方面可能存在的漏洞XX学院的用户群体比较大,数据量大、速度高。随着校园内计算机应用的大 范围普及,接入校园网节点日渐增多,学生通过网络在线看电影、听音乐,很容 易造成网络堵塞和病毒传播。而这些节点大部分都没有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随 时有可能造成病毒泛滥、信息丢失、数据损坏、网络被攻击、系统瘫痪等严重后 果。3、等保三级对网络的要求1.1结构安全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2.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务高峰期需要;4.3.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

34、路径;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精选5.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素,划 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网、网段分配地址段;6.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采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7.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2、访问控制1.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2.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级;3.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 实现对应用层HTTP

35、FTP TELNETSMTP 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4.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5.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6.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7.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 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8.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3、安全审计1.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日志精选记录;2.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3.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4.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

36、修改或覆盖等。4、边界完整性检查1.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 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准确定出位置,2.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 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准确定出位5、入侵防范1.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2.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 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告;6、恶意代码防范1. 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2. 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7、网络设备防护1.应对登录网络

37、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2.3.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4.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5.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6.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7.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8.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4、现状对比与整改方案现有网络虽然已经在各方面比较完善,但是还达不到三级等保的要求,下面从以上7个控制点进行详细的对比,找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38、。1、现状对比主要是对已有设备的配置和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和修改。网络及安全设备的配置和优化服务;监控分析及优化服务;是否进行了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径?重要网段的隔离部署;重要网段应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如:MAC+IP绑定审计数据的梳理及分析;设定用户的访问权限并配置策略(内部和外部)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和地址限制;对重要业务的带宽做最小流量设置。如下表格:打钩表示已满足要求。未打钩表示未满足要求,需要完善,可通过对现有设备进行深化配置或者增添新设备来实现。结构安全访问控制1应保证主要网络设备的业务处理能力具备冗余空间,满足业务高峰 期需要;V2应保证网络各个部分的带宽满足业

39、务高峰期需要;V3应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进行路由控制建立安全的访问路 径;V4应绘制与当前运行情况相符的网络拓扑结构图;V5应根据各部门的工作职能、重要性和所涉及信息的重要程度等因 素,划分不同的子网或网段,并按照方便管理和控制的原则为各子 网、网段分配地址段;V6应避免将重要网段部署在网络边界处且直接连接外部信息系统,重 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米取可靠的技术隔离手段;7应按照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来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保证在网 络发生拥堵的时候优先保护重要主机。1应在网络边界部署访问控制设备,启用访问控制功能;V2应能根据会话状态信息为数据流提供明确的允许/拒绝访问的能力,控制粒度为端口

40、级;3应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实现对应用层HTTP FTP、TELNET SMTP 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4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5应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6重要网段应米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7应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 系统进行资源访问,控制粒度为单个用户;8应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安全审计1应对网络系统中的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用户行为等进行 日志记录;V2审计记录应包括: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 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3应能够根据记录数据进行分析,并生成审计报表

41、;V4应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等。边界完整性检查1应能够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 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2应能够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 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入侵防范1应在网络边界处监视以下攻击行为: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 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2当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应提供报恶意代码防范措施。恶意代码防范1应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2应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

42、新。网络设备防护1应对登录网络设备的用户进行身份鉴别;V2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3网络设备用户的标识应唯一;V4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 进行身份鉴别;5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 期更换;6应具有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可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登录次数和 当网络登录连接超时自动退出等措施;7当对网络设备进行远程管理时,应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鉴别信息在网 络传输过程中被窃听;8应实现设备特权用户的权限分离2、控制点整改措施1、结构安全主要网络设备的处理能力以及各部分带宽均需满足业务高峰需要;部署优化设备,削减网络流量,更好

43、的满足冗余要求;合理规划路由,在业务终端与业务服务器之间建立安全路径;规划重要网段,在路由交换设备上配置 ACL策略进行隔离;网络设备规划带宽优先级,保证在网络发生拥堵时优先保护重要主机。必要时可部署专业流控产品进行管控。2、访问控制网络边界部署如:防火墙等隔离设备;根据基本要求对隔离设备以及网络设备等制定相应的ACL策略。包括:访问控制粒度、用户数量等。在配置防火墙等隔离设备的策略时要满足相应要求,包括:端口级的控制粒度;常见应用层协议命令过滤;会话控制;流量控制;连接数控制;防地址欺骗等。3、安全审计部署网络安全审计系统,记录用户网络行为、网络设备运行状况、网络流量等,审计记录包括事件的日

44、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加强审计功能,具备报表生成功能,同时采用日志服务器进行审计记录的保 存,避免非正常删除、修改或覆盖。4、边界完整性检查部署终端安全管理系统,启用非法外联监控以及安全准入功能进行边界完整 性检查。在检测的同时要进行有效阻断。5、入侵防范部署入侵检测系统进行入侵行为进行检测。包括: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 马后门攻击等各类攻击行为。配置入侵检测系统的日志模块,记录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等相关信息,并通过一定的方式进行告警。6、恶意代码防范在网络边界处部署UTM或AV、IPS网关进行恶意代码的检测与清除,并定 期升级恶

45、意代码库。升级方式根据与互联网的连接状态采取在线或离线方式。7、网络设备防护根据基本要求配置网络设备自身的身份鉴别与权限控制,包括:登陆地址、 标识符、口令的复杂度(3种以上字符、长度不少于8位)、失败处理,传输加密 等方面。对网络设备进行安全加固。对主要网络设备实施双因素认证手段进身份鉴别;对设备的管理员等特权 用户进行不同权限等级的配置,实现权限分离。3、详细整改方案1.现有网络配置未将重要网段与其他网段之间进行可靠的技术隔离,应采用相应的VLAN隔离技术并为特定的无线用户配置用户隔离。2.现有网络未配置对业务服务的重要次序并指定带宽分配优先级别,需增添专业的流量控制设备对有线合无线用户进

46、行全面管控。3.在出口区域部署的防火墙虽然配置了相应的安全策略,但是没有将某些应用的控制粒度细化到端口级别,需完善配置。4.现有网络设备没有对进出网络的信息内容进行过滤, 实现对应用层HTTPFTP TELNET SMTP POP3等协议命令级的控制,需增添一台专业的行 为管理设备进行完善。5.大部分设备的会话非活跃时间设置均为默认值,应在会话处于非活跃一 定时间或会话结束后终止网络连接,需修改设备的相应数值进行完善。6.出口网关上没有相应的限制网络最大流量数及网络连接数的配置,需根据用户群体、数量及数据量的大小计算出合理的数值并完善。7.交换机上没有对重要网段采取技术手段防止地址欺骗,建议全

47、网采用DHCP Sn00ping + IP Source guard + ARP Che方案或使用 DHCP Snooping+ DAI方案对地址欺骗进行有效的防范。由于现有网络中有一台SAM认证计费系统,所以也可采用与 SAM联动的方式SAM+Suppiicant方案。8.现有设备未配置按用户和系统之间的允许访问规则,决定允许或拒绝用户对受控系统进行资源访问。应在交换机上添加相应配置,如采用ACL进行控制,控制粒度应为单个用户。9.设备未限制具有拨号访问权限的用户数量, 应根据用户群体及数量在出口区域进行相应的限制。10.现有设备无法全面有效的记录事件的日期和时间、用户、事件类型、事件是否成

48、功及其他与审计相关的信息,上述第4条中增添的行为管理设备可对此完美支持。11.行为管理设备应采用双电源设计,分开两路电源对其供电,配置高复杂 度密码并定期进行修改和检查,与日志系统联动,实时转存日志信息,实现对审计记录进行保护,避免受到未预期的删除、修改或覆盖。12.现有设备无法有效的对非授权设备私自联到内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应增添专业的入侵检测设备对现有网络进行完善。13.现有设备无法全面有效的对内部网络用户私自联到外部网络的行为进行检查、准确定出位置并对其进行有效阻断。上述第 4条中增添的行为管理设备可对此完美支持。14.现有设备无法全面有效监视网络边界处

49、收到的端口扫描、强力攻击、木马后门攻击、拒绝服务攻击、缓冲区溢出攻击、IP碎片攻击和网络蠕虫攻击等,上述第12条中增添的入侵检测设备可对此完美支持。15.现有设备无法全面有效的在检测到攻击行为时,记录攻击源IP、攻击类型、攻击目的、攻击时间,并无法全面有效的在发生严重入侵事件时提 供恶意代码和防范措施,上述第 12条中增添的入侵检测设备可对此完美支持。16.现有设备无法全面有效的在在网络边界处对恶意代码进行检测和清除, 上述第12条中增添的入侵检测设备可对此完美支持。17.安全类设备应定期维护恶意代码库的升级和检测系统的更新,以免识别不到最新的恶意代码和攻击方式。18.现有设备未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地址进行限制,应在所有设备上采用ACL等技应对网络设备的管理员登录地址进行限制,只允许管理员所在地址段的指定地址登录设备并进行管理;19.主要网络设备应对同一用户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合的鉴别技术来进行身份鉴别,建议采用用户名+密码+验证码等方式对设备进行登录和管理。20.设备的身份鉴别信息应具有不易被冒用的特点,口令应有复杂度要求并定期更换;21.现有设备未配置对登录失败处理功能,如采取结束会话、限制非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