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 _ 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可编辑)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1/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1.gif)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 _ 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可编辑)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1/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2.gif)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 _ 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可编辑)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1/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3.gif)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 _ 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可编辑)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1/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4.gif)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 _ 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可编辑)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7/21/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e521c5e3-43b9-4142-adf8-fc405bc1858a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 _ 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 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中文 摘要课堂教 学是中学历 史教学的主 渠道,因而 也是中学历 史教学改革的 主战场 。 教学 理念和 观点的 体现 、 课程 标准的 落实 、 新编 教科书的运用等,往往 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课堂教学 的质量展示出来的。全 日制义 务教育 历史课 程标准 (实验 稿 ) 在课 程目标 中指出 :“ 通过 收集资 料 、 构建 论据和 独立思 考 , 能够 对 历史 现象 进行初 步的归纳 、 比较 和概括 , 产生 对人类 历史的 认同 感 , 加深 对人类 历史
2、发展进程 的理解 , 并做 出自己 的解释 。 ” “ 注重 探究式 学习 , 勇于 从不同角度 提出问 题,学 习解决 历史问 题的一 些基本 方法。 ”为此, 通过 在常熟 地区问 卷调查 来了解 初中历 史教师 在课堂 教学中对 史料运 用的情 况 , 调查 研究课 堂中运 用史料 来转变 学生的 学习方式; 多媒体 技术呈 现史料 为学生 营造感 知历史 和探究 历史的 氛围 ; 作业中 运用史 料来 发挥 历史作 业的认 知功能 、探究 功能和 价值功 能 。 为了能更好地运用 史料开展课堂教学,从而实现新课 程提出的三维目标 , 在分 析问卷 调查结 果的基 础上 , 提出 了初中
3、 历史教 师应加 强史学理论 的学习 、重视 开发和 利用历 史课程 资源的 建议。关键 词: 初中 历史教 学 史料 运用 调查 研究I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A b s t r a c t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i s t h e m a i n c h a n n e l o f h i g h s c h o o l h i s t o r yt e a c h i n g , a n d t h e r e f o r e t h e m a i n b a t t l e f i e l d f o r
4、 t h e r e v o l u t i o n o f t h e h i g hs c h o o l h i s t o r y t e a c h i n gT e a c h i n g p h i l o s o p h y a n d v i e w s o f t h ee m b o d i m e n t o f t h e i m p l e m e n t a t i o n o f c u r r i c u l u m s t a n d a r d s , t h e u s e o fn e w t e x t b o o k s a n d o t h e
5、 r , o f t e n r e v e a l s i n t h e p r a c t i c e a n d p e r f o r m a n c e o f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 F u l l - t i m e c o m p u l s o r y e d u c a t i o n c u r r i c u l u m s t a n d a r d s t r i a lv e r s i o n i n d i c a t e s i n t h e C o u r s e O b j e c t i v e s t
6、h a t , t h r o u g h t h e c o l l e c t i o n o fi n f o r m a t i o n , b u i l d a r g u m e n t s , a n d i n d e p e n d e n t t h i n k i n g , i t i s a b l e t os u m m a r i z e t h e h i s t o r i c a l p h e n o m e n o n o f a p r e l i m i n a r y , c o m p a r i s o n a n dg e n e r a
7、 l i z a t i o n , r e s u l t i n g i n i 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o f h u m a n h i s t o r y , d e e p e n i n gt h e i r u n d e r s t a n d i n g o f t h e d e v e l o p m e n t p r o c e s s o f h u m a n h i s t o r y , a n dm a k e t h e i r o w n i n t e r p r e t a t i o nT o f o c u s o
8、n i n q u i r y - b a s e d l e a r n i n g , t h ec o u r a g e t o a s k q u e s t i o n s f r o m d i f f e r e n t p e r s p e c t i v e s , l e a r n t o s o l v e s o m eo f t h e b a s i c m e t h o d s o f h i s t o r i c a l i s s u e sT o t h i s e n d , W e s e n t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9、 e s t o t h e j u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o fC h a n g s h u t o l e a r n t h e p r a c t i c e o f u s i n g h i s t o r i c a l d a t a b y j u n i o r h i g hs c h o o l h i s t o r y t e a c h e r s i n t h e c l a s s r o o m , t o i n v e s t i g a t e t h e u s e o fh i s t o r i c a l
10、d a t a t o m o d i f y t h e w a y s t u d e n t s l e a r n i n t h e c l a s s r o o mI I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H i s t o r i c a l p r e s e n t a t i o n b y m u l t i m e d i a t e c h n o l o g y t o c r e a t e a s e n s e o fh i s t o r y a n d t h e a t m o s p h e r e f o r s t u d
11、 e n t s t o e x p l o r e t h e h i s t o r y ; a n d u s eh i s t o r i c a l d a t a i n o p e r a t i o n t o p l a y a r o l e i n c o g n i t i v e f u n c t i o n , e x p l o r et h e f u n c t i o n a n d v a l u e f u n c t i o nI n o r d e r t o m a k e b e t t e r u s e o f h i s t o r i
12、c a l d a t a o f c l a s s r o o m t e a c h i n gi n o r d e r t o a c h i e v e t h r e e o b j e c t i v e s p u t f o r w a r d b y t h e n e w c u r r i c u l u m , I nt h e a n a l y s i s o f s u r v e y r e s u l t s u p o n q u e s t i o n n a i r e s , i t p r o p o s e d t h a t m i d d
13、l es c h o o l h i s t o r y t e a c h e r s s h o u l d b e s t r e n g t h e n e d b y h i s t o r i c a l t h e o r y o fl e a r n i n g , p a y h i g h a t t e n t i o n t o t h e h i s t o r y c u r r i c u l u m r e s o u r c e sd e v e l o p m e n t a n d u t i l i z a t i o nK K K K e e e e
14、y y y y w w w w o o o o r r r r d d d d s s s s : : : : u n i o r h i g h s c h o o l h i s t o r y t e a c h i n g u s e o f h i s t o r i c a l d a t ai n v e s t i g a t eI I I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目 录 .中文 摘要 A bs tra ct . 一 、问 题的 提出 1 1 1 1 1 1一 、 选题 缘由 1 1二 、 国内 外研 究 综述. 2222三 、 研究 意义 6
15、 6 6 6 7 7二 、研 究的 过 程与 方法 7 7一 、 调查 目 的 .7 .7 .7 .7二 、 调查 内 容 .7 .7 .7 .7 .7 .7三 、 调查 方 法与 取 样 .7 .7三 、调 查结 果 与分 析 7 7 7 7( 一) 初 中历 史 教师 对 史料 的 认识 8 8 8 81 1 1 1 、 对史 料 的理 解 8 8 8 82 2 2 2 、 史料 的 来源 9 9 9 93 3 3 3 、选 择史 料应注 意的 的问题 10 10 10 104 4 4 4 、 教学 中 运 用史 料 时 遇到 的 困 难 11 11 11 11 12(二) 对教科书 中的
16、史料的运用 1212121 1 1 1 、 如何 选 择教 科 书中 的 史料 13 13 13 132 2 2 2 、 对教 科 书中 史 料的 运 用 1 1 1 1 3 3 3 33 183 3 3 、 教 科 书 中 史 料 运 用 的 总 体 情 况 18 18 18 19( 三) 、 对教 科书 以 外的 史料 的 运用 19 19 191 1 1 1 、 对教 科 书以 外 的史 料 的运 用 情况 19 19 19 192 2 23 232 2 、 补充 史 料的 途 径 23 233 3 2 2 4 43 3 、 呈现 史 料的 手 段 2 2 4 44 4 4 4 、 补充
17、 史 料的 类 型 28 28 28 28 3 3 2 2( 四) 对作 业中 运用 史料 的现 状 研究 3 3 2 21 1 3 3 2 21 1 、 作业 的 渠 道 3 3 2 22 2 2 2 、 布置 作 业的 目 的 3 3 3 3 3 3 3 33 3 3 3 、 学生 完 成作 业 的方 式 和情 况 3 3 3 3 4 4 4 44 4 3 3 5 54 4 、教师对 学生完成作业的 要求 3 3 5 5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5 5 5 5 、 学生 为 完成 作 业所 参 照的 资 料 3 3 3 3 8 8 8 8四 、思 考与 建
18、议 4444 2 2 2 2 42 42一 、 加强 史学 理论 的学 习 42 42二 、 重视 开发 和利 用历 史课 程资 源 43 43 43 43参 考文 献 4444 5 5 5 5 44 8 8附 录 44 8 8后 记 51 51 51 51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一、 问题 的提出(一)选题缘由“ 进入 21 世纪, 人类社会步 入知识时代 ,国与国之 间的竞争从 根本上说是人才的竞 争,而人才培养 的关键在于基础教 育。 2001 年 6 月教育部 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 试行) , 从课程结构、 课程功能 、 课程实施 、 课程
19、评价等方面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 “新课程已受到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普遍关注,新课程 “ 新” 在哪里?一是确立了新的课程目标 。 即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二是着力精选学生终身发展所要必备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在选择内容时密切联系学生生活, 注意激发和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 切实关怀每一个学生, 为学生终身学习奠定基础的素质教育观念。 三是强调学生的主动性。新课程确立学生在课程中的主体地位,建立学生自主、探索、发现、 研究以及合作学习的机制, 体现了重视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四是确立了以人为本的评价观念,承认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发展的眼光对待学生,
20、改变评价过于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五是加强了课程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关注学生生活经验, 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 , 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六是调整了现行的课程管理政策。 实行国家、 地方、 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七是强调合作与对话。 允许学生对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从而为学生的个性发展留下了充分的空间。 八是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与推广。 充分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克服了以往以书本为中心的倾向。 ”新课程提出了知识与技能 、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课程目标,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 教师提高教学的功能。 本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是促进学生
21、学习方式的变革, 倡导自主、 合作、 探究学习。 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的观念、 树立学生主动学习的观念, 强调师生互动, 共同探求新知识。 新课程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 “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是保证课程实施、目标实现的基本条件,应该而且必须受到重视。 ” 这就要求教师学会开发、整合教学资源, 开发利用校内外的一切课程资源, 来丰富教学内容。 新课程 重视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整合。 “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使学生在足够的信息支持下学会利用学习资源, 探索和发现知识的产生 、 发展和应用的过程 , 由 被动地接受知识转引周晓光: 历史教学论 ,安徽人民出版社, 2007 年 7 月,第 1
22、4 页阚兆成: 新课程释疑解惑 ,山东人民出版社, 2006 年 1 月,第 16 页朱汉国、王斯德主编:全日日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 5 月,第 175 页1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转向 主动构建新知识 。”在教学实际中, 教师 在课堂上尽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 主动性。 通过阅读、 讨论等方式, 使学生直接参与教学活动。 注重对历史问题的探究, 通过师生互动和生生互动, 共同完成教学任务。 重视对历史材料的运用, 向学生提供各类材料, 包括文字、 图像 、 统计材料等。 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 如课堂上虽然采
23、用了分组 、 讨论的形式, 课堂虽然热闹, 但学生往往是在复述教科书的内容; 材料引入课堂教学中, 但材料大多是教科书所提供的; 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教学技术 ,但教师在讲台上照着自己制作的课件向学生进行知识的讲授, 学生记笔记、 作勾画, 根本没有机会对教师讲的知识进行思考。 这说明我们在教学中还存在注重知识的灌输, 以教师和教科书为中心, 学生的学习还是以记忆为主、 缺乏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的现状。 这与新课程的新理念 , 特别是 “ 以学生为本” 的理念是不相符合的 。 历史教育的根本任务不仅是要让学生记住一些历史知识, 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历史学习的方法, 培养历史思维, 并从中受到启迪
24、。 史料是重构历史和认 识历史的 依据, 在初 中历史课 堂中运用 史料来 实现初中 历史新课 程的新理念。 为此设计了 常熟市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问卷调查 , 对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 9 所初中的历史教师进行问卷调查, 来了解初中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史料运用的情况,调查研究课堂中运用史料来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多媒体技术呈现史料为学生营造感知历史和探究历史的氛围; 作业中运用史料来发挥历史作业的认知功能、 探究功能和价值功能。 在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 探索运用史料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 增强教师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进行整合并营造一种新型的教学环境的能力,改变教师的教材观和增强开发
25、课程资源的意识。(二)国内外研究 综述1、国外研究分析20 世纪 50 年代、60 年代,教育改革浪潮影响着英国, “ 学生如何去学 已成为新课程改革响亮的口号, 但是历史课仍然被定位为 板书与讲述 的方式。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被动地去接受许许多多的历史知识, 教室中的问答多半是限于复诵课本上的文字或老师曾讲过的一些材料。 评价学习成果的考试, 则是以测验记忆了多少的事实为主。 ” 人们反思传统的历史教育教学方式, 为了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史料被引入课堂 。 “学生开始在教师的指导下,亲身接触一杜芳: 新理念历史教学论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9 年 3 月,第 80 页朱煜著: 历史
26、课程与教学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月余伟民主编: 历史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1 月,第 159 页2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些一手或二手的材料, 彼此讨论, 借以解答问题、 判别史料中的主观偏见、 尝试重建史实,热闹地在课堂上进行 做历史学家的活动 。 ”美国学校历史课的 地位问题,在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受 到冲击,学校历史课出现了危机。 为了克服危机 , 美国从改革历史课程出发 , 推出具有新理念的历史课程标准 ,并以此为核心 推广至历史教育的 其他领域 。 “ 在美国, 20 世纪 90 年代颁布的美
27、国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不仅要让学生从历史档案、 证人的叙述、 报刊杂志 、 书信、 日记、 产品 、 照片、 历史地点、 艺术品、 人口普查 、税收记录、建筑等历史记录中找到历史问题 ;而且还要 调查历史资料是否具有偏见,是否具有歪曲事实或有意识地忽略,缩减或无中生有的杜撰等现象, 测量其真实性、权威性、一致性和完整性 。 ”“ 为了摆脱 “历史课的 危机 ” ,美国以 改革历史课程为契 机,英国则以改 革教学方式入手 , 进而涉及教学内容并引发对历史教学本质的反思 。 其中, 关于重视史料的运用是关键因素。 ”2、国内研究分析历史是包罗万象的, 过去了的一切事物都是属于历史。 历史知识
28、具有过去性的特点。国内很多研究涉及到历史知识的特点,如姬秉新在历史教育学概论中指出:历史知识属于社会科学范畴,它是指已经过去了的社会历程,也是现实社会不可能存在的具体事物, 它具有一次性的特点 。 由于人类社会的进程缓慢而漫长 , 历史现象驳杂纷繁 , 历史事件连绵不断, 历史人物层出不穷, 这些都是人们无法直接感受的, 这就是历史知识的过去性。 自然科学一般都可以通过科学实验使某些物质现象反复出现, 可是, 古今中外的历史却无法重现。 人们如何来认识历史呢?史料是认识历史的中介。如白月桥在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一文中指出 : 历史认识的性质, 是一定时代的人对于存在于他们之前的人类社会的认识,
29、是一种间接性的反思性认识。 历史认识的间接性 , 决定了这种认识的主体与客体间无法直接对话, 必须有一个中介质才能沟通。 这样, 认识的主体、 客体和中介质就成为历史认识中的三极 。 在历史认识活动中 , 认识的主体即研究历史者或学习者, 认识的客体即历史实际, 认识的中介质即历史资料。 史料是重构历史和认识历史的依据。 历史认识是历史主体经过史料中介达到对历史客体的本质的余伟民主编: 历史教育展望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年 11 月,第 163 页转引朱煜著: 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年 1 月,第 84 页叶小兵、姬秉新、李稚勇: 历史教育学 ,高
30、等教育出版社,2004 年 7 月,第 289 页姬秉新主编: 历史教育学概论 ,教育科学出版社,1997 年版,第 144 页白月桥: 历史教学问题探讨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年 8 月版。3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能动反映。历史新课程教学中,教师由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学生由学习的被动接受者转变为自主的学习者。 教师和学生的角色改变了, 学习方式也要随之改变, 新课程倡导自主 、 合作、 探究的学习方式 。 历史学科最大的特点是它的过去性, 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因受时空条件的限制比较抽象。 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知
31、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 它对我们研究教育教学、 推动新课程改革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学生观, 如冯忠良在 教育心理学中指出:教学不是知识的传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教师不简单是知识的呈现者 , 他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 倾听他们的看法, 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 , 以此为根据, 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 这不是简单的 “告诉” 就能奏效的, 而是需要与学生共同针对某些问题进行探索, 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学习过程,如吴国荣、 张丽华在学习理论的进展 中指出:学习是主动的,学习者不是被动的刺激接受者,他要对外部信息做主动的选择和加工。学
32、习过程并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取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教师观,吴国荣、张丽华在学习理论的进展 中指出:教师作为学生的合作者,是指教师引导和组织学生就学习内容的主题, 在个人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开展小组讨论, 展开广泛的交流。 通过对各种不同观点的争论 , 加深对问题的认识。 教师在组织的讨论中应当与学生合作, 成为学生大脑的 “点火者” , 开启学生智慧的源泉。 组织者。教师应当充当好组织者的角色, 组织好学生开展多种活动, 为学生知识的建构提供真实的情景 。 在活动中, 学生之间可以相互合作和支持, 学习不再是枯燥乏味的事情 , 而是意味着更多的主动和自由 , 它成为
33、主体的内在需求。 教师成为组织者既有利于学生主体的发展又有利于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效能。 促进者 。 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教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为学生提供“支架 ” ,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意义构建。 “ 支架 ” 原意是建筑行业中使用的 “ 脚手架” , 这里用来比喻对学生解决问题和建构意义起辅助作用的概念框架。 这就意味着 , 教师应为每一个主体提供主动学习的空间和机会, 提供对每一个主体都开放的 、 充满选择机会的情境 , 创设符合学生新旧经验之间的桥墩, 帮助学生建立知识的意义, 促进学生之间的互动、沟通,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见解和聆听别人的意见,学会接纳、冯忠良: 教育心理学 ,人民教育
34、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169 页吴国荣、张丽华: 学习理论的进展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年版, 第 114 页吴国荣、张丽华: 学习理论的进展 ,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2008 年版, 第 115、116 页4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欣赏和分享。国内有关运用史料进行教学研究的论文,主要关注的是史料的分类、作用、方法和应遵循的原则。朱煜在论史料教学 一文中把史料分为文字史料和图片史料两大类 。 文字史料就是用文字记录的史料, 可分为三类 : 原始史料 、 撰述史料、 文艺史料。 图片史料就是将实物等不能变为文字的材料, 用图片形式反映的史料 ,
35、 可分为原始性图片史料和再造性图片史料两种。 如傅智慧在 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文中提到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第一,运用史料教学, 史论结合、 论从史出, 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 第二 , 运用史料教学, 延伸和拓展历史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人文素养;第三,利用史料教学,激活历史教学的课堂, 使课堂变成自主探究的平台 , 在互动探究中培养科学创新精神。如范光明在史料教学浅谈 一文中谈到史料教学的方法一般有:逐句过关, 讲清细节; 适当补充, 加深理解; 精心设问, 培养能力 ; 坚持 “论从史出 ”的原则。如杜奎英在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一文中提到史料教学遵循的原则:
36、史料的真实性。 教师应有选择地选用史料来反映历史原貌, 史料必须真实可靠,注重真实性,还原历史。为了增强史料的信度,应注明史料的出处。使学生在分析问题时, 不至于由于史料的错误而得出荒谬的结论。 史料的形象性。教师在选择史料时应针对学生状况, 尽可能的通俗易懂、 形象生动, 使学生感到史料犹如一幅幅历史画卷展现在自己面前, 逐步形成由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 使认识能力逐步提高。 史料的思想性。 史料的取舍要注重思想性 , 应选择一些能鲜明地反映先进、 进步 、 爱国主义、 真善美的史料,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 , 真正体现历史的德育功能。 史料的联系性。 选择史料时, 要注意把握史料
37、与课本内容的潜在联系性,不要超过学生学习范围去搞些遥远高深的东西, 而是在学生应学范畴内从新角度来选取史料。(三)研究意义“ 课堂 教学是中 学历史教 学的主 渠道,因 而也是中 学历史教 学改革 的主战场。 教学理念和观点的体现 、 课程标准的落实、 新编教科书的运用等, 往往是通过课堂教学的实践和课堂教学的质量展示出来的 。 ”人类社会的一切往事,无论是历史人物,还是历史事件或其他历史现象, 都朱煜: 论史料教学 ,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1999 年第 1 期傅智慧: 利用史料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7 年第 8 期范光明: 史料教学浅谈 , 中学历史
38、教学参考 , 2004 年第期 7 期杜奎英: 史料教学在历史课堂中的运用 , 教育实践与研究(中学版) ,2005 年第 10 期张金苗 : 对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一些粗浅认识 , 考试周刊 , 2010 年第 3 期5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情况调查研究?以常熟市市一中协作区为例是已经过去的客观存在。今天的人们既无法将它们改变,也不可能使它们重现。人们要认识它 , 只能依靠史料。 “历 史教学要做到言之有据, 就必须从史料出发,通过对史料的搜集、 整理 、 辩析和推论, 把握和理解历史信息, 认识和解决历史问题。 ” 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实验稿) 在课程目标中指出: “通过收集资料、 构建论据和独立思考, 能够对历史现象进行初步的归纳、 比较和概括, 产生对人类历史 的认同感, 加深对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理解, 并做出自己的解释。 ” “注重探究式学习, 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 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 ” 史料在新课程改革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运用的意义:史料引入课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淮安市城东花园小区门禁系统工程合同
- 2025合同管理制度合同制度管理
- 2025简单商品运输合同范本
- 养殖代理加盟合同范本
- 上海公司股转让合同范例
- 制冷设备购买合同范本
- 供应链代理服务合同范例
- 2024年01月河南2024年中国农业银行河南省分行校园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1月江西2024年九江银行宜春分行社会招考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加工机械租赁合同范例
- 2025年人教五四新版八年级物理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2025新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下单词表(小学部分)
- 2025年春季1530安全教育记录主题
- 矿山2025年安全工作计划
- 基本药物制度政策培训课件
- 2025年包装印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计划
- 企业融资报告特斯拉成功案例分享
- 合资经营工厂合同范本
- 2024年新疆(兵团)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给客户的福利合同(2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