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机组调试作业指导书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机组工程调试作业指导书HBHQTCGL113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系统及蒸汽管道吹管措施工程名称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机组工程机组编号#1机组文件类型作业指导书编制单位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编 制日期: 年 月 日审 核日期: 年 月 日调试单位批准日期: 年 月 日批 准日期: 年 月 日目 次1 调试范围及目的32 编制依据33 设备系统概述34 吹管工艺65 调试工作内容及调试质量验收标准86 组织与分工97 调试项目记录内容及使用仪器、仪表108 吹管前应具备的条件119 吹管操作步骤
2、1410 联锁、保护逻辑及定值1611 工作危险源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1712 优化措施及建议1713 附录181 调试范围及目的通过锅炉蒸汽吹管调试工作,以清除设备系统在制造、运输、保管、安装等过程中存留其内部的砂砾、焊渣、高温氧化皮及腐蚀产物等各种杂质,防止机组运行中受热面堵塞爆管、汽轮机叶片冲击损伤、叶片断裂等重大事故发生,并为机组整套启动汽水品质尽早合格创造条件。2 编制依据2.1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启动试运及验收规程(DL/T 5437-2009)。2.2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DL/T 5295-2013)。2.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调试技术规范(DL/T
3、 5294-2013)。2.4 国家电网公司基建安全管理规定(国家电网基建20111753号)。2.5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2011版(电力工程部分)(中电联标准201216号)。2.6 电力建设安全工作规程 第1部分:火力发电厂(DL 5009.1-2002)。2.7 国家电网公司电力安全工作规程:火电厂动力部分(国家电网安监200823号)。2.8 锅炉启动调试导则(DL/T 852-2004)。2.9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2部分:锅炉机组)(DL 5190.2-2012)。2.10 电力建设施工技术规范(第5部分:管道及系统)(DL 5190.5-2012)。2.11 工业企业厂界
4、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 12348-2008)。2.12 电力基本建设热力设备化学监督导则(DL/T 899-2004)。2.13 火力发电建设工程机组蒸汽吹管导则(DL/T 1269-2013)。2.14 火电工程达标投产验收规程(DL5277-2012)。2.15 国网河南省电力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发布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2.16 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机组调试大纲。2.17 设计、设备厂家相关资料。3 设备系统概述3.1 锅炉概况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机组工程,锅炉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DG2060/26.15-2
5、型超超临界参数、变压运行直流炉,单炉膛、前后墙对冲燃烧、一次再热、平衡通风、露天布置、湿式排渣、全钢构架、全悬吊结构,型布置。锅炉主要技术参数:项 目单 位BMCRBRL75%THA过热蒸汽流量t/h20601968.81319.3过热器出口压力MPa26.1526.0417.91过热器出口温度605605605再热蒸汽流量t/h1736.261655.931146.83再热器进口压力MPa5.855.573.87再热器出口压力MPa5.654.373.73再热器进口温度371359376再热器出口温度603603603给水温度294290267省煤器出口过剩空气系数/1.191.191.23
6、空预器进口/出口一次风温30/34330/34030/326空预器进口/出口二次风温25/34925/34725/329排烟温度(修正前)131130120排烟温度(修正后)126125115锅炉效率%93.5193.5693.78燃煤耗量t/h290.78280.02198.613.2 过热器、再热器系统过热器受热面采用辐射-对流型布置。过热器受热面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顶棚及后竖井烟道四壁及后竖井分隔墙;第二部分是布置在尾部竖井后烟道内的低温过热器;第三部分是位于炉膛上部的屏式过热器;第四部分是位于折焰角上方的高温过热器。过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分为五级:依次为顶棚过热器、包墙过热器、低温过
7、热器、屏式过热器、高温过热器。过热蒸汽管道在屏式过热器与高温过热器之间进行一次左右交叉,有效的减小锅炉宽度上的烟气不均匀的影响,以减小两侧汽温偏差。过热器设有两级四点喷水减温:低温过热器至屏式过热器间布置有一级喷水减温器,屏式过热器至高温过热器间布置有二级喷水减温器。每级喷水分两侧喷入,每侧喷水均可单独地控制,通过喷水减温可有效减小左右两侧蒸汽温度偏差,再热器受热面采用纯对流型布置,再热器系统按蒸汽流程依次分为二级:低温再热器、高温再热器。低温再热器布置在后竖井前烟道内,高温再热器布置在水平烟道内,中间进行一次左右交叉。再热器系统调温方式主要采用尾部烟气调节挡板为主、喷水减温为辅。辅助的喷水减
8、温器布置在低温再热器和高温再热器之间的连接管道上。3.3 锅炉启动系统锅炉启动循环系统由启动分离器、储水罐、储水罐水位控制阀等组成。启动期间由水冷壁出口集箱引出的两相介质经6根连接管沿切向向下倾斜15进入2只汽水分离器,分离出的水通过分离器下方的连接管进入储水罐,蒸汽则由上方的连接管引入顶棚入口集箱,分离器规格为930110mm。储水罐的规格为1100125mm,储水罐中的水由储水罐下部的出口连接管引出,经过361阀排入凝汽器,通过361阀控制储水罐水位。3.4 给水系统每台机组配二台50%BMCR容量的汽动调速给水泵,一台30%BMCR容量的电动调速给水泵。3.5 燃烧系统本机组采用中速磨煤
9、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每炉配6台MPS212HP-型中速磨煤机(5台运行,1台备用),设计煤粉细度R90=11%,煤粉均匀性系数为1。燃烧器为旋流煤粉燃烧器,采用前后墙对冲布置,总共36只旋流煤粉燃烧器分前墙3层后墙3层,每层6只旋流煤粉燃烧器。配6台ZMG113G-型中速磨煤机。每台磨煤机为同层的6只煤粉燃烧器提供风粉混合物,在BMCR工况下燃用设计煤种时,5台运行,1台备用;在前、后墙旋流煤粉燃烧器的上方各布置了1层燃尽风,其中每层2只侧燃尽风(SAP)喷口,6只燃尽风(AAP)喷口;每层风室入口处均设置二次风门挡板用以调节风室的进风量,二次风门挡板由电动执行器进行调节;每个燃烧器均配有一个点
10、火枪及其高能点火器。燃烧器层间距为4.526m,燃烧器列间距为3.048m,上层燃烧器中心线距屏底距离约为25.9809m,下层燃烧器中心线距冷灰斗拐角距离为2.3977m。最外侧燃烧器中心线与侧墙距离为3.4612m,上层燃尽风距最上层燃烧器中心线距离为5.9808m。燃烧器配风分为一次风、内二次风、外二次风和中心风,分别通过一次风管,经过燃烧器一次风管和布置在一次风管中的煤粉浓缩器,浓缩器使煤粉气流产生径向分离,浓煤粉气流从一次风管圆周外侧经过一次风管出口处的稳燃齿环进入环形回流区着火燃烧;淡煤粉气流从一次风管中心区域喷入炉内。4 吹管工艺4.1 吹管范围4.1.1锅炉过热器、再热器系统。
11、4.1.2主蒸汽管道,再热蒸汽冷、热段管道。4.1.3汽机高旁管道。4.1.4 汽机周围蒸汽管道(详见汽轮机辅助蒸汽调试措施)。4.2 吹管方法锅炉吹管采用一段稳压法,一、二次汽串联吹扫。第一次吹管结束后停炉冷却并拆除在一、二次汽间加装的集粒器;再次启动吹扫23次,中间至少停炉2次。吹管全过程投煤粉,用减温水控制蒸汽温度。高压旁路装设假阀进行吹扫,吹扫安排在一段吹管验靶合格后进行,吹扫一次,高旁开始吹扫后高旁阀门保持全开不动,吹扫时间30min左右。在一段吹管完成前高压旁路假阀处于关闭状态。吹管结束后进行解体清扫。4.3 吹管参数吹管参数的选择必须要保证在蒸汽吹管时所产生的动量大于BMCR工况
12、时的蒸汽动量。根据锅炉各受热面及吹管范围内各管道的设计参数,在保证吹管系数的前提下,通过计算选取稳压吹管参数如下(具体参数计算见附录A):分离器压力6.57.0MPa过热器出口温度380420再热器出口温度480530给水温度3050吹洗流量12001400t/h排汽口压力0.100.30MPa排汽口温度4805304.4 吹管蒸汽流程吹洗流程:分离器各级过热器过热器集汽集箱主蒸汽管道主汽门临时假阀临时管临控阀临时管(集粒器)冷段再热管路各级再热器热段再热管路中压主汽门临时假阀临时管(靶板)消音器排大气。集粒器第一次吹管结束后拆除。(见附图)4.5 吹管临时措施4.5.1汽轮机两只主汽门安装假
13、阀,从假阀上法兰盖引出2根临时管,中间装设吹管临控门(2只),门后临时管道汇合成一根母管,从高排逆止阀处接至阀后的冷段管道上(吹管时高排逆止阀不安装,汽机侧断口加堵板)。4.5.2 汽轮机两只中联门安装假阀,从假阀上法兰盖引2根临时管汇合成一根母管后引出厂房作为排汽管,排汽口加装消音器。4.5.3 排汽管从1、2机之间的检修间隔引至0m合适位置,防止人身、设备损伤。在排汽口处加装消音器,消音器要求:蒸汽通流量1400t/h,压力不小于1.0MPa,温度不小于530;支撑牢固,能承受吹管蒸汽对管道的反推力。4.5.4 集粒器安装在尽量靠近再热器入口的水平管道直管段上。集粒器制作要求:通流面积不小
14、于所连接管道截面积的6倍,阻力小于0.1MPa,孔眼不大于12mm,孔边间距为3mm4mm,设计压力不小于6MPa、450工作参数;集粒器在第一次吹管结束后拆除。4.5.5低压旁路系统不参加吹洗,在再热热段主管路至低旁接口处断开加装堵板。4.5.6 靶板托架制作应保证靶板更换方便、快捷,靶板采用抛光铝板,准备靶板40块。靶板制作要求:长度贯穿管子内径,宽度为内径8%且不小于25mm,厚度5mm,靶板表面粗糙度应达到Ra100。4.5.7 长距离的管道应有0.2的坡度,并在低处设置疏水。临时管道低处要加疏水,汽轮机侧主蒸汽管道疏水、高压旁路疏水和再热冷段管道疏水、再热热段管道疏水、临时管道疏水分
15、成高压部分和低压部分,分别引一根不小于F159mm的临时疏水管排至厂房外并加固,壁厚要求不低于6mm,临时疏水管不可上翘。4.5.8 从化学除盐水箱至凝汽器增加一路临时补水系统,系统包括两台出力500t/h,扬程50m的水泵和外径不小于F377mm的除盐水管,每台泵出口设置一个手动门。4.5.9 所有临时管道通径不小于所连接正式管接口通径。主汽门到临控门前临时管道按16MPa、450工作参数设计,临控门后到高排逆止门临时管道按6MPa、450工作参数设计,中主门后排汽管道按2.0MPa、530工作参数设计,详细要求见附表二。4.5.10 吹管临控门采用两只公称直径不小于DN300,PN16MP
16、a的电动门,工作温度450以上,临控门应设有一只不小于DN50、PN16MPa、t450的手动旁路门。临控门具备开、关、停三种功能,用红绿灯表示阀门开关状态,操作按钮安放在集控室,以便于操作和联系。4.5.11 靶板装设在排汽管的直管段上,前后直管段长度均应保证不少于5m,并尽可能靠近正式管道末端。靶板前所有临时管道安装前应喷砂处理,焊口均需采用氩弧焊打底。4.5.12 至汽机疏水扩容器的所有疏水管道吹管期间全部隔离。4.5.13 所有临时管路要求保温、支撑牢固、能自由膨胀。临时连接管及排汽管支架设置合理、加固可靠。4.5.14 系统中未参加吹扫的管路,包括高压缸排汽管道(逆止门前)、高、中压
17、导汽管、低压旁路管道等,在恢复前应进行清理干净无杂物,经联合验收检查合格,并办理验收签证。4.5.15恢复管道时连接管道内要进行清扫干净,切割时的焊渣应清理干净,水平管口应及时封堵,防止二次污染。每一管口对接时均应联合检查,施工完毕应办理验收签证。4.6 吹管用水量、燃料量估算考虑直流锅炉每次启动必须进行大流量冲洗直至水质合格并考虑吹管有效时间按2h计,吹管期间约需化学水20000t,稳压吹管每次吹洗前需在除盐水箱内准备足够的除盐水,吹管期间需准备燃油1000t,燃煤2000t。5 调试工作内容及调试质量验收标准5.1 调试内容5.1.1 吹管临时系统流程设计,计算吹管参数,确定吹管方法。5.
18、1.2 配合吹管临时系统施工,参加临时系统质量检查及验收。 5.1.3 进行临控门开关试验及验收。5.1.4 全面核查吹管条件,进行锅炉启动前的检查、试验。5.1.5 组织进行吹管前的安全技术交底及危险点分析。5.1.6 锅炉点火升温升压过程中参与检查锅炉本体及临时系统的膨胀。5.1.7 指导整个吹管过程的操作,吹管系统投运,分析计算有关吹管参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5.1.8 参加吹管质量检验评定,编写调试报告。5.2 质量指标5.2.1 炉水品质符合DL/T 889-2004化学监督导则规定。5.2.2 停炉冷却次数至少2次,每次停炉冷却时间不少于12h。5.2.3 在保证过热器、
19、再热器及各段管道吹管系数大于1的前提下,连续两次打靶检查,无0.8mm以上的斑痕,且0.2mm0.8mm范围的斑痕不多于8点。6 组织与分工6.1组织机构在试运指挥部分部试运组的统一领导下,建立吹管组织机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生产单位、调试单位、监理单位应分工明确,各负其责,共同完成调试工作。试运指挥部 锅炉蒸汽吹管现场指挥组 安 全保 卫后 勤医 务 组吹管操作组分析化验组设备检修组 乙班甲班乙班甲班电气班热工班乙班机务班 甲班 6.2 职责分工6.2.1 建设单位职责:负责吹管过程中的组织协调工作。6.2.2 施工单位职责:1) 负责吹管临时的系统安装、吹管过程中的靶板更换、吹管后系统的
20、检查清理及恢复;2) 负责设备和系统的检查维护并做好试运记录;3)负责试运区域的消防保卫;参加吹管质量评定。6.2.3 生产单位职责:1)负责配备合格的运行人员;2)负责吹管期间设备系统的投运操作、运行调整及事故处理;3)负责运行设备的现场巡检及记录;4)负责吹管期间试运设备与运行设备的隔离;5)负责提供足够的吹管所用燃料、水、化学药品;6)参加吹管质量评定等。6.2.4 调试单位职责:1)负责编写调试方案及进行吹管前的安全技术交底;2)配合吹管临时系统条件;全面核查;3)指导、监督吹管系统投运及运行操作;4)对吹管过程中出现的异常问题提出处理意见;5)参加吹管质量评定;6) 记录吹管过程参数
21、,提交吹管技术报告。6.2.5 监理单位职责:负责对吹管全过程进行质量监督,参加吹管质量评定。7 调试项目记录内容及使用仪器、仪表7.1 调试项目记录内容序号设备名称记录内容单 位记录方法备注1过热器出口温度在线DCS出口压力MPa在线DCS吹管系数/在线DCS吹管时间min在线DCS2再热器出口温度在线DCS出口压力MPa在线DCS入口温度在线DCS入口压力MPa在线DCS吹管系数/在线DCS吹管时间min在线DCS3分离器出口温度在线DCS出口压力MPa在线DCS4给水温度在线DCS压力MPa在线DCS流量t/h在线DCS5炉膛出口烟温在线DCS7.2 使用仪器、仪表序号设备名称型号量程数
22、量精度等级用途1工作测振仪Vm-63a0.001-1.999mm110振动测量2红外测温仪FLUKE-66030011温度测量8 吹管前应具备的条件8.1 一般性条件8.1.1 锅炉本体及主、再热蒸汽管道、机侧相关的汽水管道等安装工程全部结束,锅炉酸洗后管道恢复、容器清扫完毕,检查验收合格并办理验收签证。8.1.2 吹管临时管道安装结束,经验收符合本方案要求,支吊架可靠,管道、支架热膨胀确认,并办理签证,排汽口50m内设立警戒区,标明危险区域。8.1.3 吹管临时系统设计经有资质的设计单位设计。8.1.4 吹管用临控门调试结束,就地操作方便,开关灵活到位,远方操作正常。8.1.5 消音器应经有
23、资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计算,通流面积应满足吹管参数、降噪和阻力要求。8.1.6 检查受热面、烟风道及炉膛内部应清洁无杂物,人孔门封闭。8.1.7 锅炉减温水管道冲洗合格,系统恢复正常,吹管期间可投入使用。8.1.8 照明、通迅设备符合设计要求,事故照明系统应能可靠地投入。8.1.9 化学水系统能够供给合格的除盐水,并有足够的贮水量。8.1.10 锅炉、汽机平台、梯子、栏杆齐全,孔洞盖板完整,脚手架已拆除,道路畅通,锅炉、汽机运转层及零米地面施工结束,沟道畅通无杂物,沟道盖板完整。8.1.11 正在施工的系统与试运系统已可靠隔离。8.1.12 生产准备工作就绪,设备和阀门已挂牌编号,运行人员经过
24、培训和考试合格,按岗位配齐,运行规程及系统图经过审批生效,运行所需工具用品已准备齐全。8.1.13 试运指挥机构已健全,明确岗位职责及联系制度,试运、检修人员上岗,方案措施经过审批,并向有关人员进行技术交底。8.1.14 消防、保卫及医务人员应安排好,并进入现场值班。8.2设备及系统投入条件锅炉启动前全面检查、确认下列设备系统分部试运工作完成,并办理完验收签证。序号项 目 名 称要 求确 认1开式水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2闭式水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3循环水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
25、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4压缩空气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5火检冷却风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6汽水系统电动门、调节门开关试验正常,显示正确,标识齐全、正确7烟风系统电动门、调节门开关试验正常,显示正确,标识齐全、正确8辅助蒸汽系统系统吹扫干净,能够正常供汽。9送风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10引风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11引风机汽轮机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
26、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12一次风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13空预器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14空预器吹灰器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能正常投运。15燃油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16少油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17减温水系统系统完整,系统冲洗完成,阀门调试完毕,能正常投运。18制粉系统系统完整,系统试运完成。联锁、保护、信号、测量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19密封风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
27、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20输煤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21电除尘系统系统完整,空载升压试验完成。22低温省煤器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23除渣、除灰系统系统完整,系统模拟试运完成。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24加药、取样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能满足运行需要。25消防系统符合设计要求,可正常投入运行。26锅炉及管道膨胀系统经联合检查符合设计要求,膨胀间隙正确,滑动支点无卡涩。临时限制件已去除。膨胀指示器在冷态调至零位。27燃烧系统燃烧器冷态
28、调整好,油枪、点火枪定位正确,伸缩自如;风门调整正确。28疏放水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29电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及给水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30火焰电视调试好,可投入使用。31炉膛烟温探针调试好,可投入使用。32凝结水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33精处理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34真空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35汽轮机盘车系统系统完整,可投入使用,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36润滑油
29、系统密封油系统顶轴油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37汽封系统系统完整,分部试运完毕,签证齐全。联锁、保护试验正常,能满足运行需要。38锅炉报警信号功能功能试验正常、完整。39DAS系统核对画面准确、完整。40SCS系统功能试验正常、完整。41FSSS系统功能试验正常、完整。9 吹管操作步骤 9.1 锅炉冲洗9.1.1 冷态冲洗除氧器上水正常后,投入除氧器加热,保证水温50100,启动给水泵向锅炉上水。当分离器见水位后,通过储水罐361阀进行排放,根据361阀排水能力尽可能提高给水流量对高压给水系统及锅炉省煤器、水冷壁、分离器、储水罐、排水管道进行冷
30、态冲洗,冲洗过程中定期变化给水流量,以利于排出系统内的空气和杂质。在分离器水质Fe500ppb之前,储水罐排水直接外排,不进行回收。分离器水质Fe500ppb后,储水罐排水回收至凝汽器,维持给水流量515t/h进行冲洗。冲洗过程中投入精处理,当给水Fe100ppb,导电度小于1s/cm,PH值9.39.5,锅炉冷态冲洗结束。冷态冲洗必须投入加氨-联胺处理设备,调节pH值为9.39.5。冷态冲洗结束后,对吹管临控阀上游管段的正式系统及临时系统进行吹管工作压力下的水压试验,以检验临控阀前系统的严密性。9.1.2 热态冲洗锅炉热态冲洗在吹管点火升压阶段进行。分离器温度达到190后,保持温度、压力进行
31、热态冲洗,冲洗工艺与冷态冲洗相同,维持给水流量515t/h,同时适当开启临控门满足过热器所需冷却蒸汽量。当分离器疏水Fe500ppb时,储水罐排水直接外排,不进行回收。当Fe500ppb,储水罐排水回收至凝汽器。当给水Fe50ppb时,锅炉热态冲洗结束。9.1.3 点火后启动一台汽动给水泵,热态备用。9.2 锅炉点火升温升压9.2.1 锅炉点火系统投入正常后,开始逐步投入制粉系统。9.2.2 点火后确认锅炉保护全部投入。9.2.3 点火升温、升压过程中的定期工作:l 汽压0.20.3MPa时,冲洗仪表管l 0.5MPa时,稳定压力,热紧螺栓l 检查记录锅炉膨胀9.2.4 储水罐温度升至190时
32、,暂时停止升温升压,进行锅炉热态冲洗。9.2.5 水质合格后,开始继续升温、升压至试吹管参数,控制水冷壁升温率不大于2/min。9.2.6 锅炉点火后通过临控门和燃料量的配合来控制升压速度,总的原则是点火前把临控门开度放在10%,锅炉起压后根据需要逐步开启临控门,到吹管压力后临控门全开。9.2.7 随着燃料的增加,锅炉转为微干态运行,应控制好水煤比,分离器出口过热度应控制在10以内,控制好锅炉受热面各处不超温。9.2.8 分离器压力达到3MPa维持半小时以上,检查临时管道的膨胀、支撑和固定情况,无异常方可继续升压。9.3 锅炉吹管9.3.1 锅炉吹管第一次吹洗结束后停炉冷却并拆除集粒器;再次启
33、动后吹扫23次,吹管过程中间保证停炉冷却两次;靶板合格后,吹洗高旁2030min,吹管结束。9.3.2 吹管过程控制1) 随着分离器压力逐步升高,临控门逐步全开,当过热器吹管系数和再热器吹管系数都大于1,吹管开始,持续1h后,锅炉开始降压,逐步关临控门,分离器压力降到0.8MPa后,锅炉熄火,全关临控门。2)吹管开始后注意开启凝汽器水位。3) 锅炉吹管时至少3套制粉系统运行。4) 吹管过程中记录吹管参数,计算吹管系数,必要时适当调整吹管参数。5) 每次停炉冷却不少于12h。6)停炉冷却期间锅炉应带压放水。9.3.3 吹管结束后拆除临时系统并按正式系统要求恢复管道,每个焊口对接时均应有三方(建设
34、、监理、调试)监督检查并记录签字。9.3.4 上述工作全部结束,验收合格后办理吹管验收签证,编写调试报告。9.4 吹管过程控制要点9.4.1压力的控制:吹管中的升压过程一般会出现大负荷低压力工况,有可能会导致水冷壁传热恶化,如果出现这种情况,在升压前期应按锅炉滑压曲线进行,当流量达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值后再把压力降到吹管要求。9.4.2汽温的控制:过热蒸汽、再热蒸汽温度吹管期间主要通过各减温水进行控制,因此要求各减温水管道吹管前冲洗完成确保吹管时正常投用,通过减温水严格控制过热器出口汽温不超过427、再热器出口汽温不超过530,另外还应注意减温后蒸汽温度至少保持10以上过热度。10 联锁、保护逻辑
35、及定值序号名 称单 位定 值备 注1炉膛压力高Pa+3000MFT2炉膛压力低Pa-3000MFT3给水流量低t/h303MFT4给水流量极低t/h260MFT5炉膛风量低t/h583MFT6火检冷却风压力低或冷却风机全部停止kPa3MFT7主汽压力高MPa29.15MFT8磨煤机全停MFT9送风机全停MFT10引风机全停MFT11空预器全停MFT12给水泵全停MFT13全部燃料失去MFT14手动MFTMFT15MFT继电器柜动作MFT11 工作危险源及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11.1 工作危险源工作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详见附表三。11.2 环境控制11.2.1 吹管时排汽口必须配置正规合格的消
36、音器,将吹管时产生的噪音污染控制在70dB以下。11.2.2 吹管前系统冲洗水不得随意排放,必须经过回收处理,避免造成水污染。11.2.3 吹管消音器出口朝向要求必须为空旷无人活动且无设备的地方,并采取格挡措施,避免吹管时吹出的铁锈的杂物随意飘散。11.2.4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加强该试运区域环境卫生治理,并分工明确。11.3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11.3.1 所有试运人员应在试运指挥部的统一领导下协调工作,不得擅离职守,不得违反规定操作。参加吹管有关人员要配备必备的劳动保护用品。11.3.2 该项目实施过程中,应遵照以人为本的原则,健全职业健康保障体系。11.3.3 合理安排作业时间,防止疲劳
37、作业。11.3.4 夏季施工应做好防暑降温措施。11.3.5 应加强施工现场放射源的管理,遇有放射作业时,试运人员应远离放射源。11.3.6 参与吹管的工作人员到现场噪音较大的地方必须佩戴隔音耳塞。11.3.7 参与吹管的工作人员在粉尘较大的地方必须戴口罩。11.3.8 参与吹管的工作人员应身体健康,心脏病、高血压等疾病人员禁止进入吹管现场。12 优化措施及建议12.1 第一次吹管结束后,对凝汽器、除氧器进行人工清扫。12.2 低旁、高缸排汽管道等未参加吹洗的部分管道在组装前应进行人工清理,并办理验收签证,确保吹管后系统干净,防止整套启动出现阀门卡涩、内漏、滤网堵,加快洗硅进程,减少停机次数,
38、节约燃油。12.3 吹管结束后对省煤器、低过、高过、屏过、高再、低再进出口集箱或手孔等用内窥镜进行检查,发现杂物及时取出,以避免因异物堵塞造成爆管的情况发生。13 附录附图:鹤壁鹤淇发电有限责任公司2660MW机组吹管系统图附录一:吹管参数数据计算附表二:临时系统主要材料设计参数附表三:工作危险源分析及防范措施附表四:调试文件修改通知单附表五:调试文件修改登记表附录一 吹管参数数据计算1 有关说明根据锅炉和汽机厂家热力计算,锅炉BMCR工况与汽机VWO工况参数对应,因此吹管参数计算采用锅炉BMCR工况与汽机VWO工况下的蒸汽参数推算有关吹管数据。2 计算基础数据(均为表压)分离器出口压力28.
39、35MPa(BMCR)过热器出口压力26.15MPa(BMCR)再热器入口压力5.85MPa(BMCR)再热器出口压力5.65MPa(BMCR)主蒸汽压力(机侧)24.9MPa(VWO)高压缸排汽压力5.972MPa(VWO)再热蒸汽压力(机侧)5.489MPa(VWO)3 吹管压力计算 过热器压降28.35-26.15=2.2MPa; 再热器压降5.85-5.65=0.2MPa; 主蒸汽管道压降26.15-24.9=1.25MPa; 冷段、热段压降(5.972-5.85)+(5.65-5.489)= 0.283MPa; 主汽门、中联门、临时管道压降按0.5MPa估算;根据吹管导则,整个吹管流
40、程平均吹管系数选取1.4,中联门排汽背压假定0.5MPa,则吹管时分离器压力为:P分离器(2.2+1.25+0.2+0.283+0.5)1.4+0.5=6.71MPa 各处压力计算:过热器出口压力3.63MPa主汽门前压力1.88MPa再热器入口压力1.36MPa再热器出口压力0.78MPa河南恩湃高科集团有限公司 第 21 页 共 25 页附表二 临时系统主要材料设计参数序号位 置设 计 规 格材质1主汽门到临控门临时管道P=16.0MPa,t=450;分支管通径不小于305mm,母管通径不小于420mm15CrMo2临控门到高排逆止门临时管道P=6.0MPa,t=450;通径不小于420mm15CrMo3中联门到厂房外临时排汽管道P=2.0MPa,t=530;分支管通径不小于650mm,母管通径不小于915mm15CrMo4吹管临控门P=16.0MPa,t=450,通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电视剧导演聘用合同书(古装战争)
- 2025年度个人出租车承包运营管理及车辆更新合同
- 2025年吉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单招职业适应性测试题库及答案1套
- 健康管理融资居间合同
- 2025年度教育培训借款居间服务合同协议书
- 2025年度农村别墅装修与设施配套合同
- 2025年度房屋租赁权转让及租赁保证金合同协议书
- 历史建筑保护扶梯改造合同
- 2025年度协议离婚孩子抚养权及父母子女法律咨询服务合同
- 2025年度员工股份激励与股权激励评估协议
- 起重装卸机械操作工国家职业技能标准(2018年版)
- 叉车装卸区域安全风险告知牌
- 五年级下册美术课件-第2课 新街古韵丨赣美版
- 《普通生物学教案》word版
- 秦荻辉科技英语写作教程练习答案(共42页)
- GB∕T 41168-2021 食品包装用塑料与铝箔蒸煮复合膜、袋
-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绘本阅读课-优质课件.pptx
- 新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知识点填空题汇编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每个单元教材分析(共九个单元)
- 办好高水平民办高中的哲学思考-教育文档
- 小学生如何理解句子的含义(课堂PPT)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