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燃冰发展趋势_第1页
可燃冰发展趋势_第2页
可燃冰发展趋势_第3页
可燃冰发展趋势_第4页
可燃冰发展趋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清洁能源清洁能源-可燃冰可燃冰可燃冰简介可燃冰研究开发现状产业化发展前景未来发展方向1可燃冰简介可燃冰可燃冰可燃可燃冰,又冰,又叫做甲烷水合物也称叫做甲烷水合物也称作天作天然气水合物,然气水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子分布于海底或陆地永久冻土带内,它是由天然气分布于海底或陆地永久冻土带内,它是由天然气与水长期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固态类与水长期在高压和低温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固态类冰状结晶物冰状结晶物质,纯质,纯净的天然气水合物是白色固净的天然气水合物是白色固体,外貌极似冰雪,遇火即可燃烧,因此,又被体,外貌极似冰雪,遇火即可燃烧,因此,又被形形象的称为象的称为“可可燃

2、冰燃冰” 1立立方米可燃冰等于方米可燃冰等于 164立方米立方米的常规天然气藏,的常规天然气藏,是其他非常规气源岩是其他非常规气源岩( 如如煤层、黑煤层、黑色页岩色页岩) 能量密能量密度的度的 10倍倍,是常规天然,是常规天然气能气能量密度量密度的的2-5倍倍,其其资源量丰富,被认为资源量丰富,被认为是继是继石油之后的一种新型能石油之后的一种新型能源燃料,具有很高的源燃料,具有很高的研究研究价价值值可燃冰的储量及分布可燃冰受其性可燃冰受其性质质、成成因等限制,大致分因等限制,大致分布在布在大陆大陆永久冻土永久冻土带带、极极地大陆架以及地大陆架以及海洋和一些内海洋和一些内陆湖陆湖的深水环的深水环

3、境境、岛岛屿的屿的斜坡地斜坡地带活带活动和被动大动和被动大陆边陆边缘的隆起处缘的隆起处等等,海海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较广底可燃冰分布的范围较广,约,约 4x107km2,目,目前海洋中已发现的可前海洋中已发现的可然冰总然冰总资源资源为为 2万万万万亿亿m3以以上,相当上,相当于地球上已知于地球上已知煤、石油、天煤、石油、天然气含碳量然气含碳量总和总和的的2倍倍以以上上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在东我国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主要分布在东海、海、南南海海海海域、青域、青藏高原以及东北冻土藏高原以及东北冻土带带4 开采可燃冰的方法 热热激激发开发开采采法法对可燃冰层进行加热,对可燃冰层进行加热,使可使

4、可燃燃冰分冰分解成解成水和天然水和天然气。但气。但是这种方法尚未解决热能利是这种方法尚未解决热能利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只用效率低下的问题,而且只能进行局部加热,能进行局部加热,有待有待于进于进一步完一步完善善。化学试剂化学试剂法法在储在储层注入抑制剂层注入抑制剂( 甲甲醇、乙醇、乙二二醇、氯醇、氯化钙等化钙等) 以打以打破水合物平衡,造破水合物平衡,造成部分可燃冰的分成部分可燃冰的分解解减压开采减压开采法法利用利用降降低压低压力促使可燃冰分力促使可燃冰分解。解。这这种方法成本低,适种方法成本低,适合大合大面积开面积开采,但是它对于可燃冰矿藏的性采,但是它对于可燃冰矿藏的性质有要求,只有在可燃

5、冰藏于温质有要求,只有在可燃冰藏于温压平衡边界附近时压平衡边界附近时,减,减压开采法压开采法才经济可才经济可行行水力压裂水力压裂法法利用温度相对较高的海水由利用温度相对较高的海水由高压高压泵通过注泵通过注入井注入水合物储层,在加热水入井注入水合物储层,在加热水合物合物储层储层的同时还使其产生人工裂缝,为分解气的同时还使其产生人工裂缝,为分解气体提供运移通道,从而达到高效开采水合体提供运移通道,从而达到高效开采水合物物储层储层的目的,是强化的热激发和减压开的目的,是强化的热激发和减压开采结合采结合的方法。的方法。2可燃冰研究开发现状可燃冰的研究开发现状国国外研究现状外研究现状全球已经有30多个国

6、家和地区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调查与勘探.国外天然气水合物开发研究已进入探索试验及开采阶段,实验测试和勘查识别技术相对成熟,水合物安全开采技术尚处于探索阶段。尤其以美国、加拿大、日本、俄罗斯等国的开发研究处于领先地位,韩国、印度等国也都进行了深入研究,在海底水合物开采方面特别是日本已经取得一定突破。来源:孙玉清,李静,王茜.可燃冰发展现状及产业化前景.经济研究参考,2014,50卷(期):13-16.可燃冰的研究开发现状国内研究现状我国于 1999年开始开展可燃冰的相关研究,目前我国对可燃冰的研究地域主要集中在青藏高原和南海海域。我国是继美国、日本、印度之后第四个以国家级研发计划为支撑采获到

7、实物样品的国家,标志着我国天然气水合物调查研究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国土资源部在 2013年 12月 17 日发布的2013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成果中透露,我国首次在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钻获高纯度可燃冰。这标志着我国可燃冰的勘察研究工作发展进入新的阶段。3产业化发展前景1产业化发展前景产业化发展前景全球可燃冰储量丰富,分布广泛,海域和陆域都有发现,但是目前全球已进行开采的气田仅有四个。这与可燃冰庞大的储量相比只是一个很小的部分。而且,可燃冰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也还处于初级阶段,产业链也没有形成,仍处于成长期,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02我国作为全球第三大冻土国,具备良好的可燃冰赋存条件和资源前景。据

8、估算,我国陆域远景资源量至少有 350亿吨油当量,南海的可燃冰储量大约为 680 亿吨油当量。储量大深海勘探技术2012年6月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将我国的下潜深度刷新到 7062 米,标志着我国具备了到达全球 99.8%以上海洋深处进行作业的能力。蛟龙号的加入,如虎添翼,推动了可燃冰的发展,为海底整体取冰创造了可能。天然禀赋我国可燃冰发展的优势2013 年 6 月至 9 月,中国海洋地质科技人员在广东沿海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钻获高纯度可燃冰样品,样品中甲烷含量最高达到99% ,具有埋藏浅、厚度大、类型多、纯度高四个主要特点。我国陆域可燃冰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和东北冻土层、青藏高原的木里煤田含可燃冰

9、岩层段埋藏浅,只有 130-300多米,这为可燃冰开采带来很大有利条件我国可燃冰发展的不足环境影响难以预料02开采技术尚不成熟开采技术层面尚未找到一个适合中国现状的高效率、低风险方法。资金需求巨大,企业进入门槛高可燃冰这类新兴、能源型产业的发展技术难度大、投资高、耗时长、回收成本大,企业要前期投入大量人力、物力和财力,这些都不在一般企业能够承受的范围内。目前只有几家大型国有企业进行投资。一旦可燃冰大量开采,在开采过程中势必会排放出甲烷气体,届时将加剧全球温室效应,促使极地、海水、地层温度升高,有可能造成可燃冰自动分解,形成恶性循环。同时,海底可燃冰的分解会导致海洋斜坡稳定性降低,增加海底滑坡的

10、可能性,破坏海洋中的生态平衡。行业壁垒4未来我国可燃冰产业发展方向01未来我国可燃冰产业发展方向立足勘探开采,掌握核心技术立足勘探开采,掌握核心技术区域内水合物丰度不同,因此需要开展深区域内水合物丰度不同,因此需要开展深入细致的勘察与基础科学研究评价,区分入细致的勘察与基础科学研究评价,区分出富矿区和贫矿区,详细和准确地了解成出富矿区和贫矿区,详细和准确地了解成矿规模与矿层展布特征以及储量,为可燃矿规模与矿层展布特征以及储量,为可燃冰商业化生产奠定选址基础,提高开采率冰商业化生产奠定选址基础,提高开采率实现科学开采实现科学开采推进商业化进程,推动可燃冰产业链整合推进商业化进程,推动可燃冰产业链

11、整合可燃冰可应用于交通、冶金、电力、轻工等可燃冰可应用于交通、冶金、电力、轻工等行业的内燃机、汽车、炼钢、热处理、印染、行业的内燃机、汽车、炼钢、热处理、印染、纺织等诸多方面,同时大量供给居民作为生纺织等诸多方面,同时大量供给居民作为生活燃料。广泛的应活燃料。广泛的应用使用使可燃可燃冰对企冰对企业的商业业的商业价值不可估量价值不可估量加大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勘查与评价力度,适时开展试开采工作,将可燃冰的勘探、开采列入国家未来发展规划中01未来我国可燃冰产业发展方向政府引导,动员社会资本,助力可燃冰发展政府引导,动员社会资本,助力可燃冰发展可燃冰行业从勘探到开采到运输再到最后的可燃冰行业从勘探到开采到运输再到最后的加工使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鉴于其加工使用是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工程,鉴于其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需要还是一个新兴的行业,尚处于成长期,需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两个层面提供大力支持。政府在政策和资金两个层面提供大力支持。在投入公共财政资金的同时,需要积极引导在投入公共财政资金的同时,需要积极引导和动员社会资金,以满足可燃冰行业发展对和动员社会资金,以满足可燃冰行业发展对资金的需求资金的需求加强国际合作,缩小产业研发差距加强国际合作,缩小产业研发差距在在可燃冰的发展上,我国是继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