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二战欧洲战列舰的发展与对比俾斯麦号战列舰看完德国海军成长的路程,我们不妨将他们和同时期各国的新锐战舰做个对比。这样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德国海军海军的相对实力和所采取的相对战略很有帮助。法国海军敦克尔克级战列舰德国海军其实是欧洲二战前海军军备竞赛的始作俑者,欧洲各级新锐战舰的建造几乎都和德国海军的重新崛起有着或多或少的关联。“德意志”级的出现刺激了欧洲各国的海军高官,因为几乎在一夜之间,他们手上的军舰几乎都过时了,因为对于“德意志”级来说,跑得过的(巡洋舰)打不过,打得过的(战列舰)跑不过。似乎只有英国的几艘战列巡洋舰享有一定技战术上的优势,而且就算如此,相对于英国广袤的海外殖民地来说,指望仅有的几
2、艘战列巡洋舰去猎杀行踪诡秘的德国袭击舰决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更何况“沙恩霍斯特”级的出现,使得英国战列巡洋舰的优势几乎丧失。所以世界各国推出了一批所谓的全能型战列舰也既通常所说的快速战列舰。首先是法国搞出了“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两座四联装330毫米主炮获得了压倒“德意志”级的火力,而且几乎在所有的性能上都占有压倒性的优势。这一下又轮到意大利人坐不住了,四艘“维内托”级的开工大有一举夺得地中海制海权的架势。法国海军便回敬了四艘“黎塞留”级的计划。德国海军也不甘寂寞的秘密建造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俾斯麦”级。而德国海军的老对手英国海军当然也不会袖手旁观自己数百年的海上优势就此断送,但是受制
3、于国内糟糕的经济形式,以及在政治上希望延长限制和削减海军军备条约有效期的需要,英国选择了严格将排水量限制在3.5万吨,主炮采用356毫米炮的“英王乔治五世”级,甚至不惜减少2号炮塔的火炮数量以减少排水量。这几级主力水面战舰也构成了整个二战中欧洲各国海军的主力,而且相互之间大打出手,上演了一幕幕血与火的活剧。现在我们就在纸面上将他们对比一下吧。皇家海军英王乔治五世级战列舰战列舰给人留下印象最深刻的大概就是巨炮了,大舰巨炮毕竟是那个时代实力的象征。那么让我们先让这些海上骑士比试一下剑术。首先看看火炮的口径。无疑,“俾斯麦”级、“黎塞留”级、“维内托”级以及大英帝国的骄傲“胡德”号(虽然是一战遗腹子
4、,毕竟经过现代化改装后还是英国海军战斗力最为强大的战舰之一)装备的381(380)毫米舰炮拔得头筹。而论到火炮装备数量自然是“英王乔治五世”级获胜。射速上来看“沙恩霍斯特”级占有绝对优势。下表就是各舰炮的数据对照表。(表一)穿甲威力上看,意大利的安莎尔多MOD36型381毫米炮拔得头筹,而付出的代价是低得可怜的身管寿命。排名第二的是法德两国的380毫米炮,而由于两种舰炮却有一些有趣的差别。德国舰炮的长径比达到了52倍,而法国舰炮的长径比仅为45倍;但是德国舰炮的发射药重量在算上黄铜药筒之后也只有282千克,而法舰舰炮的发射药重量高达288千克。所以法国舰炮用相对最小的长径比获得了较之德国舰炮更
5、高的炮口动能,而且由于法国舰炮的炮弹较重,所以存速能力更好,也由此使得穿甲能力受距离增大的影响较小,同时最大射程也较大。应该说单次齐射威力当在德国舰炮之上。但是德国人采用长身管也获得了稳定的内弹道性能,提高了射击精度。而每分钟所发射的炮弹总重量上德法两国舰炮之比为19200千克/15558.4千克,德舰由于射速较高而占有较为明显的优势。而且由于德舰的火控系统久负盛名,所以两舰的火力水平应在伯仲之间。再向下便是法国海军的330毫米舰炮了,应该说这型舰炮的性能让人刮目相看,穿甲威力甚至凌驾于大英帝国的骄傲“胡德”号的381毫米炮之上,而对于356毫米炮,和德国的280毫米炮更是拥有压倒性的优势。而
6、各型舰炮在每分钟所发射的炮弹总重量之比上各为8960千克/14064千克/14380千克/10395千克,法舰吃亏不小。主要原因似乎应该归咎于其炮弹相对较小的重量上,相对来讲,法330毫米炮的口径于英356毫米舰炮来说略小,相对于德280毫米舰炮口径有大幅提高,而炮弹重量之比却是560:719:330(千克)。使得法舰舰炮在初速大大高于英国舰炮的情况下穿甲威力也只是略高。总体来看,意大利舰炮有些无所不用其极的味道,除了身管寿命和射速较低外,几乎所有的性能都凌驾其他各型舰炮之上。而且由于意大利海军更多的是在地中海海域作战,所以对于海上长期持续作战能力要求并不高,所以身管寿命低也不是什么太大的问题
7、。而1.3发的射速在对付英军2发/分的主炮时也不显得特别吃力,所以综合来看,安莎尔多MOD36型381毫米炮非常符合意大利海军的技战术要求,是一款不错的舰炮。法国舰炮总体水平不低,但是同样由于射速上的差距使得他们的火力密度也有些问题,特别是在面对射速奇快的德国海军舰炮时情况会比较被动。比如当“敦刻尔克”级在面对“沙恩霍斯特”级的时候,德制SK C/34 283毫米炮的射速几乎是法国330毫米舰炮的2倍,显然法国军舰处于相当不利的位置。不过法国海军的380毫米炮的射速倒是并不算低,而且凭借相对较好的威力和较高的身管寿命很好的符合了法国海军主要控制地中海,兼顾与英国配合控制大西洋的制海战略。德国舰
8、炮倚仗相对较高的射速和奇长的身管长度获得了很好的火力密度和相对较较高的初速以及极佳的射击精度,但是炮弹重量相对较低,限制了穿甲威力的提高,特别是在远距离交战中非常不利,“沙恩霍斯特”号与“约克公爵”号的对决就很说明问题。不过就算对于德国的280毫米炮拥有优势,但是英国的两型主炮与其他型号的舰炮对比之下实在是有些惨不忍睹,威力尽陪末座,甚至竟不如同期研制的法制330毫米炮,实在是有失大英帝国皇家海军崇尚进攻的风范,这个缺陷在围攻“俾斯麦”号的战斗中暴露无遗,而且由于二战中英国国力急剧衰退,就算是二战中开始建造,二战后才下水的“前卫”号,还是在使用这种老掉牙的381毫米炮,而无新家伙面世,让人感叹
9、一个曾经领导世界海军发展方向的帝国的衰落是如此的迅速。(表二)比较完各舰的主炮后,再来看看各舰的副炮。在这个方面应该说不太好比较,因为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设计思想防空反舰分列与高平两用之争。应该说高平两用的设计思想是采用新兴技术提高战斗力的必然尝试,而且在二战中经受了考验,并至今仍然大行其道;但是我们不应忘记,高平两用舰炮是在二战中后期才真正成熟并取得较好的战果的。而且只有美日两国的太平洋海战中波澜壮阔的海空立体作战才给了高平两用舰炮用武之地,欧洲各国无论在技术水平、作战思想上都还相对落后,没有形成以大型航母作为核心的战斗群,所以高平两用舰炮并没有体现出其优越性(英国海军除外)。各国海军主力战舰
10、还是以攻击敌方主力舰为主而不是为航母护航。而且由于德国海军的水面作战舰艇还要肩负起破袭战的任务,需要中口径舰炮对付运输船队中护航驱逐舰的骚扰,以及击沉无武装的商船,以节约主炮弹药,利于长时间的游弋作战。由此欧洲战舰多采用防空反舰副炮分别配置的布局结构。法国海军甚至在“敦刻尔克”级上已经使用了130毫米高平两用炮后,在“黎塞留”级的设计上走了回头路,恢复了防空对海分列的布局。同时为了在火力上压倒驱逐舰上普遍装备的127毫米炮,各国海军对于对海副炮的口径不约而同的选择了152(150)毫米的轻巡洋舰级别的主炮口径。在对舰威力上高平两用炮威力差了一大截,估计这是将军舰决战作为海军建军思想的欧洲国家海
11、军选择装备两种功能专一舰炮的思想基础。而在两次大战间迅速腾飞的航空工业带给大型水面舰艇新的威胁,所以各国相继研究了一批各种口径的舰用高射炮用于自保。所以二战各国水面舰艇最现代化的部分可能就是他们的防空炮了。博福斯和厄利孔高炮的威名从此延续至今,当然这是后话。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可以说是二战中开火机会最多的火炮各型高射炮的性能如何。由于航空工业的进步,飞机越飞越高,越飞越快。所以各国相继研制了一批大中口径高射炮,主要有德国的105毫米炮,意大利的90毫米炮,法国的100毫米炮,以及英国的102、114炮。这些火炮中英国的102毫米炮由于研制时间较早,性能较为落后,在弹丸重量和初速上都有很大差距,而且
12、二战前期采用单装配置,不但数量少,而且射击死角大,更本不能有效对付高速飞机的攻击,英国海军和日本海军在印度洋上的对决证明了这一点。后来改装双联装后情况有所好转,但是此时英国海军的舰船已经大量改装114毫米炮了。但是114毫米炮的射速只有可怜的8发,更本不足以组成密集的弹幕,这在没有炮瞄雷达和近炸引信的时候是一个致命的缺陷。总体来讲英国海军的专用高射炮性能并不突出,战果也不甚寥寥。而法国海军的100毫米炮,颇有些出师未捷身先死的味道,随着法国的迅速败亡和法国舰队的急速溃散以及大规模的自沉行动而烟消云散。德国海军的105毫米炮倒是有始有终的参加了德国海军几乎所有的大小战斗,不过战绩依然寥寥,而且具
13、有讽刺意味的是,就算是由于皇家海军的极度保守而在二战前期充当英国海军舰载航空兵主力鱼雷机的“箭鱼”也并不惧怕射速达到1012发的德军防空炮。“俾斯麦”就这样被箭鱼抵近攻击击伤而落入英军德口袋,无力回天。原因大约是德国海军防空炮空有优良德机械构造和精确的火控系统而采用了人工操跑的落后作战方式,而导致反应速度大受影响。意大利海军的90毫米炮的机械部分在技术上是最先进的,甚至已经有了稳定炮架设计,使得火炮的射击稳定性有了质的提高,可惜在作战方式上比德国人还要落后,竟然连射击指挥仪都没有,炮自为战当然没有什么好结果。应该说此一时期各国的大中口径防空炮都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性能上并不完善。这一次法
14、国人走在了时代的前面,首先研制出了高平两用舰炮。可惜走了回头路,让英国成为了最早大规模装备高平两用炮的国家。早在30年代初,法国海军就研究出了MOD 1932式130毫米高平两用炮装备“敦刻尔克”级战列巡洋舰,而且配用了自动装弹机,极大提高了射速(达到1012发/分)可惜的是,法国人搞了两套装弹机,分别供应对舰用穿甲弹和对空榴弹。造成结构过于复杂,故障率极高,出故障后由于130毫米炮弹的重量原因,人工装弹的速度极低,严重影响作战。这也许是后来法国海军走回对舰防空副炮分列老路的原因之一。英国的133毫米高平两用炮应该说是二战中欧洲各国最先进的大口径防空武器有了比较完善的配套设备,警戒雷达、炮瞄雷
15、达一应俱全,实现了全电操控,后期还用上了近炸引信,在技术上完全可以和美国海军的127毫米高平两用炮媲美。但是英国人的老毛病射速还是上不去,8发的射速只有美国127毫米炮的1/3。想想在没用上近炸引信前美军127毫米炮对于日军飞机的击毁率也没有超过10%,英国人的家伙就更加可怜了。在马来亚海战中英国皇家海军最新锐的“威尔士亲王”号的防空炮火面对日军铺天盖地的飞机几乎就是在无病呻吟而已,而且全电操控的缺点也被暴露出来,当全舰由于被命中鱼雷造成断电后,所有的火炮不得不靠舰员用铁链拉动火炮转向!这样的仗打成什么样子无需多想。由此看来二战前期欧洲各国大型水面舰艇对空火力极其薄弱,以至于象箭鱼这样老掉牙的
16、鱼雷机也能横冲直撞,FW-200也可以到处转悠。而到了二战后期,各国都通过加装小口径高射炮的方式加强军舰的防空火力,但是却没有精力研制新型大中口径防空火炮。只有英国依靠美国的技术支持使得自身的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处于当时欧洲的前列。在小口径防空武器方面,无疑,德国海军走在了世界的最前列,在30年代就已经开始采用博福斯射击,只不过用37毫米的德军通用口径替换了40毫米口径而已,而且德国精确的光学火控装置使得德国海军小口径高射炮的效能大大提高。可以说即使是以二战最后期的眼光来看,德国海军在30年代采用的小口径高炮依然没有过时,足见德国海军的先见之明。而英国的40毫米砰砰炮由于长径比太小而造成初速不够
17、同时弹道也比较弯曲,效能不太理想。而法国的哈其开斯更是因为自身机械上的原因造成射速极低,基本不是成功的武器。这一点可以从引进法国技术的日本25毫米炮上看出端倪。综合来看德国军舰的防空火力在二战前还是处于世界先进行列的,但是英国在走了一段弯路后,特别是在得到美国的技术支持后后来居上,占据了技术上的制高点。(表三)在比较完个舰的杀伤威力后,我们再看看各舰的抗打击能力,主装甲带最厚处基本都在300毫米以上,但是相较之下,法舰和“胡德”的防护并不扎实,只能在25000米以上距离抵挡381(380)毫米炮弹的轰击。而其余战舰基本都是在15000米以上距离有这样的防护性能。另外由于德舰极其重视生命力,防护
18、指标应该是遥遥领先。这一点只要看看英国皇家海军对着“俾斯麦”倾泻了多少大口径炮弹和鱼雷就知道了。对于鱼雷德防御,个人觉得意大利的佩列特系统想法很不错,可惜较差的工业基础不能达到工艺要求。这一点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海军发展也有启发意义,切不可贪大求全,一定要脚踏实地。二战开战后,这些巨舰都身不由己的卷入了战争的漩涡之中,相互之间大打出手。经典的战例介绍数不胜数,再次就不累诉了。但是,我想谈一下各舰的结局。最为壮烈的大概要数英国皇家海军的“胡德”和德国海军的“俾斯麦”以及“沙恩霍斯特”了,因为他们都是在奋力搏杀后悴然倒下的,可以说他们是以自己早已设计好的剧本走到了生命的终点。就算力竭而亡,战旗也高高飘
19、扬,都干出了轰轰烈烈的一番事业。可以说是死得其所。最为绝望的大约是“威尔士亲王”了,面对飞蝗般的日军飞机,硕大的舰身第一次觉得如此的脆弱,手中的重炮第一次觉得如此无力;一个时代结束了.最为窝囊的也只能是法国海军的军舰了,自沉坐底与其说是一种无奈底抵抗倒不如说是一种窝囊的解脱,让人感叹国运兴则军威壮,军威壮则国平安啊。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现在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最近一段时间军事装备更新换代的步伐也越来越快。我们对于人民解放军的现代化充满了信心,相信他们完全有实力保卫我们伟大祖国。天下无贼二战德国海军作战浅析一部天下无贼最近火爆上映,看过之后,个人觉得二战德国海军的作战行动似乎也就像片中
20、刘德华和刘若英一般,为了自己的目标奋战到最后一刻,可惜,巨大的实力差距,决定了败亡的必然命运。但是只要奋力的抗争过,就算是失败,也是悲壮的英雄,“不丢人”!我们首先来看看双方即将展开激战的战场大西洋。大西洋位于欧洲、南北美洲和非洲之间,形似S型,两头宽中间窄,东西最宽处约3700海里(约合6800千米),赤道附近海域最窄宽仅1500海里(约合2800千米);南北长约8500海里(约合15700千米),总面积9336平方千米,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一半,是世界第二大海洋。大西洋东面经直布罗陀海峡和苏伊士运河连接印度洋,西面经巴拿马运河与太平洋相通,大西洋沿岸有五十多个国家,西海岸主要有加拿大、美国、
21、墨西哥、古巴、巴西、阿根廷和委内瑞拉等国,东海岸主要有俄罗斯、德国、荷兰、法国、西班牙、葡萄牙、意大利、挪威、瑞典、摩洛哥、利比里亚、尼日利亚、安哥拉和南非等国。大西洋对于欧洲而言战略地位极其重要,沿岸的欧美发达国家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发达的经济力量,在世界经济中占有很大的比例,而且拥有强大的军事实力,对于国际政治局势具有极强的影响力。资源方面除了丰富的海洋资源之外,沿岸拉美、非洲等国还拥有很多战略资源,历来是列强觊觎的目标。然后让我们再看看开战时英德海军德实力对比。战争爆发时,英国海军编有本土舰队、地中海舰队、远东舰队和后备舰队,总兵力19.5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舰12艘、战列巡洋舰3艘
22、、航空母舰8艘、重巡洋舰15艘、轻巡洋舰49艘、驱逐舰119艘、护卫舰64艘、扫雷舰45艘、潜艇69艘,总吨位约130万吨。主力部署在斯卡帕湾,以控制北海出口,保护至关重要的北大西洋航线,掩护担负反潜护航使命的轻型舰只。德国根据英国是个岛国,非常依赖海上运输的致命弱点,其海军战略企图从一开始就是以破坏英国海上运输为主要目标。但德国海军实力远逊色于英国,编有战列舰队、侦察巡逻舰队和潜艇舰队,总兵力约16万人,作战舰艇主要有战列巡洋舰舰2艘、袖珍战列舰3艘、重巡洋舰2艘、轻巡洋舰6艘、驱逐舰22艘、护卫舰20艘,潜艇57艘,总吨位约35万吨。但是此时英国海军需要保卫的商船队规模确是巨大的。英国拥有
23、一支登记总吨位约2100万吨的商船队,占世界商船总吨位的6600万吨的31.8%。英国海上交通线的总里程超过8万海里(约合14.7万千米),每年海上货物运输量达6800万吨,每天航行在海上的船只约有2500艘。英国与世界各国的海上交通线主要有两组,一组是北大西洋航线,连接欧洲、美洲,并经巴拿马运河通往太平洋;另一组是地中海印度洋航线,联系着地中海各国、非洲和印度洋。尤其是北大西洋航线,对于英国而言是最重要的生命线,直接关系到英国的生死存亡,因此英国海军几乎是倾注全力确保这两条海上航线的安全。但是英国海军一厢情愿地认为,凭借其大大超过德国、意大利海军的实力,只要采取一次世界大战时的护航船队体制,
24、就能有效保障海上运输的安全。但是德国海军没有象一战那样在港口中等待和英国海军的决战,而是化整为零,开始了海上游击战,并且提前将几艘袖珍战列舰分散预置于大西洋上。这样一来,英国海军就算采用了护航船队体系,也不可能为每支船队都配备战列舰一级的护航兵力,更不用说一些零散的货船了。德国海军便有了可乘之机,U艇在大肆杀戮的同时也将大量关于英国海军以及商船船队的情报源源汇总至德国海军总司令部。而大型水面舰艇一边根据情报截杀护航兵力不足的护航船队,一边在海上游弋,捕捉零星的漏网商船或者是作业的大型渔船。俘获船上的物质以供国内的需要。英国被迫改变护航体制,实行近距离护航和远程支援的新模式,可惜英国海军的战列舰
25、大多比较老旧、速度缓慢,所以在二战前期作用效果并不好。屡次放跑德军袭击舰。而且还叠遭德国潜艇飞机暗算,损失惨重。而英国最新锐的战列舰“英王乔治五世”级此时大多还在船台上。以至于英国到了要向美国租借“华盛顿”号的地步。而当英国海军大部分舰艇象洒水一般洒向大洋的时候,德国海军海军最精锐的舰艇编队“沙恩霍斯特”号与“格奈森瑙”号战列巡洋舰开始了他们的杀戮之旅。而早先开始作战的各袭击舰抓住英国海军舰队全力围剿的当口,趁乱逃回阔别以久的德国港口进行修整。英国人又一次鸡飞蛋打。而且一个显而易见的坏消息还在等着英国人,德国人最有威力的“俾斯麦”号已经慢慢开始形成战斗力,就要显露出狰狞的爪牙了。但是,此时的德
26、军也不是事事顺心,各舰由于长期的海上争战,多多少少都有机械故障需要排除,而且此时战端已开,回港之后再想突入大西洋已经不是容易的事情了,而且英国人的新式战列舰也已经开始进入现役。两军本已不对称的实力对比开始向英国海军更加厉害的倾斜。但是德国海军此时已经被炫目的胜利冲昏了头脑,在原定配合的舰艇都因故不能成行的时候派遣德国海军的骄傲“俾斯麦”号战列舰在“欧根亲王”号的伴随下向大西洋进发。最终使得“俾斯麦”号葬身大洋。宣告了德国海军巡洋作战的失败。从此以后两个不利因素深深的困扰着德国海军的大型水面舰艇,一是此时的英国海军已经缓过气来,而且随着“英王乔治五世”级的全面服役,德国海军袭击舰最大的法宝速度优
27、势已经荡然无存。而且随着美军的参战,大西洋上的实力对比已经呈现一边倒的局面,再进行巡洋作战已经丧失了战术意义。二是此时的希特勒对于海军丧失了耐心,越来越多的插手海军的具体部署。使得德国海军的作战收到颇多制肘。更加不利于战斗行动的展开。另外希特勒对于潜艇的偏爱使得大型水面舰艇的供应也大不如前。严重影响了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部队的战备。凡此种种都已经说明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的辉煌已经成为了昨日黄花。雷德尔海军元帅的离任和邓尼茨海军元帅的继任更加表明了德国海军的重点已经转移到潜艇作战上,希特勒甚至叫嚷要将所有大型水面舰艇解体。虽然在邓尼茨苦口婆心的劝说下,德国大型水面舰艇部队没有就此消失,但是仍然被
28、大大的削弱了。而邓尼茨急于向希特勒证明大型水面舰艇还有用武之地的第一次作战就将“沙恩霍斯特”号送进了英国皇家海军的口袋中。从此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部队不是已经命丧大洋就是蜷缩在海港中忍受英国皇家空军的轰炸,已经事实上丧失了作战能力。英国人的一块心病终于去除。纵观整个过程,堪称大陆国家海军力量挑战大洋国家海军的经典过程,虽然由于各种原因,德国海军最终败下阵来,但是我们不能不承认,德国海军在战略上是成功的。以至于苏联海军在此后几十年中依然沿用了相同的战略,只是修正了德国海军的某些战术失误。主要体现在建立一支具有相当制海能力的水面舰艇部队,以为潜艇提供掩护,而不是作为袭击舰四面出击,要捏成拳头,集中
29、使用。关于这一点从“柏林”行动和“莱锡”行动不同的结局中可窥一二。“柏林”行动中德国海军展现了高超的编队作战艺术,严密的战术配合。使得英国海军疲于奔命,穷于应付。而在“莱锡”行动中单舰冒进,毫无协同,只能成为实力高过自己的对手的猎物。蹒跚的起步二战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发展谈1931年5月19日,一战后德国海军兴建的第一艘大型水面舰艇建成下水。时任魏玛政府总理的海因里希.吕贝宁狠狠发泄了一通对于凡尔赛和约的不满,这也是一战后德国国内普遍的情绪。德国的战争机器很快就会在这样的情绪里急速的恢复起来。而此时,德国海军司令雷德尔还在恢复海军的辉煌与条约枷锁的束缚间的夹缝中徘徊。但是,得益于他和具有优良传
30、统的容克军官团的卓绝的努力,“德意志”级的2、3号舰很快被推上了船台。而当“德意志”号加入德国海军战斗序列的时候,一件决定此后10年世界局势的大事发生了,希特勒成为了德国国家元首。此后德国海军的重建速度骤然加快,但也自此敷上了纳粹的战车,滑向万劫不复的深渊。但是凡尔赛条约的枷锁毕竟给德国的重新武装制造了足够多的障碍,最关键的一点是20年的时间间隔割断了德国海军技术进步的锁链,而此时,世界上主要的海军强国由于华盛顿条约对于军舰数量、吨位的严格限制而格外重视新技术的发展与应用,于是德国海军刚一起步便居于技术上的绝对劣势,虽然德国严谨的工程师们在每一级舰艇的建造中都努力的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但是当二战
31、真正来临的时候,德国海军相对于他们后来的主要对手英国海军来说,显然居于绝对的劣势。现在让我们追寻二战德国海军发展的脚步,去聆听它发展的足音。我们先回到德国海军重生的年代,看看当时的世界格局。华盛顿条约的签订限制了一战后如火如荼的海军军备竞赛(虽然各国都在不同程度上有所违反)。但是,虽然军舰的数量吨位都受到了比较严格的限制,但是技术的进步仍然让各国的大型水面舰只的战斗力大幅提高,特别是由于对于军舰的吨位进行了严格的限制所以在这20年间军舰的防护技术有了极大的进步,重点防御的思想得到了世界各国海军的认同,特别是由于航空技术和鱼雷技术的发展,各国对于水面舰艇的水平防御与水下防御格外重视,同时也极为重
32、视对空高射火力的提高。而德国海军却被排除在了技术进步的进程之外。当他们重新开始起步的时候,只能参考一战的设计进行改进,这使得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的总体布置相对落后,影响了性能的提高和新技术效能的发挥。不过华盛顿条约也并不全是坏事,因为它规定各签约国的重巡洋舰排水量不得超过1万吨,搭载火炮口径最大不得超过203毫米。而凡尔赛和约偏偏准许德国建造排水量不超过1万吨,火炮口径不超过280毫米的军舰用于替换老旧的主力舰,于是德国人想出了和英国制造战巡思路相似的设计“德意志”级装甲舰(其实两国的思路还是有一定的区别的,英国的战巡是薄装甲的战列舰,德国的装甲舰是强火力的巡洋舰,还是有档次上的差距的,不过由
33、于德舰的280毫米重炮,所以英美称其为袖珍战列舰)。由此拉开了德国大型水面舰艇部队新生的序幕。“德意志”级装甲舰的空载排水量略低于1万吨,标准排水量超过1.2万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1.6万吨以上。拥有前后两座三联装280毫米主炮,八门150毫米副炮;还有若干高炮。可以说在火力上还是凌驾于当时各国重巡洋舰之上的,但是由于主炮只有两座炮塔,火力机动性不足,对付多个分散目标的能力较弱。在普拉河口之战中吃亏较大。而在装甲防护方面,“德意志”级拥有60毫米厚的主装甲带,内层有45毫米的装甲隔仓板。但由于主装甲带向上下延伸不够充分,所以水线下的防护比较薄弱,只能依靠装甲隔板的保护和严密的水密隔仓设计进
34、行防御。主水平装甲带设置在水线稍上方,厚度为45毫米,与装甲隔板相衔接,而不是与主装甲带相衔接,由此造成在水平方向上主装甲带与装甲隔板之间的部分没有任何装甲的保护,在空袭面前极为脆弱。水平装甲带上方还有一层20毫米厚的纵向装甲带,基本只能起到破片防护作用。这些问题很快就引起了德国工程师的注意,首先是加强了2号舰“舍尔海军上将”号的主装甲带,增加到了80毫米,但是装甲隔板减薄到40毫米。而到了3号舰“格拉夫.斯佩”开工时,更全面的改进被提出。主装甲带相对充分的向上下延伸,水平装甲带也同时延伸并与主装甲带衔接,弥补了大多数的防护漏洞,但是由于吨位的限制,“德意志”级的防护装甲还是略嫌薄弱,甚至在厚
35、度上来看还不及条约型巡洋舰的水平。“德意志”级最有特色的设计在于其动力装置,采用了8台MAN公司的柴油机,它们能提供54000马力的推力,可以驱动战舰以26节的高速航行,轻载状态下甚至达到过28节的极速。同时得益于柴油机相对较少的耗油量,“德意志”级拥有了超凡的续航力,达到16000海里/16节。但是柴油机在低速时性能尚好,高速时却震动严重。而且相对于巡洋舰的航速来说26节的航速并不够快,甚至相对于二战中兴起的快速战列舰来说也只能甘拜下风,所以造成“德意志”在二战后期的作战行动形同作贼,而且多在海况不良,也不是盟军作战重点的北海,而且每次都异常谨慎。另外“格拉夫.斯佩”号成为德国海军第一艘装备
36、雷达的军舰,虽然非常原始,性能也不突出,搜索距离只有15公里,但是毕竟还是开了先河,可惜后来的实战中作用并不大。这些先天不足使得“德意志”级在二战中的表现差强人意。现在让我们来看看由于英德海军协定的签订而代替“德意志”级4、5号舰的“沙恩霍斯特”级战列巡洋舰,他们是德国海军第一次在没有条约限制的情况下设计大型水面舰艇。所以其尺寸急剧放大,很多在“德意志”级上暴露出来的问题获得了解决的空间。首先是增加了一座炮塔,并增加了火炮的长径比,加强了火力。装甲防护方面得到了极大的加强,主装甲带达到了320毫米的最大厚度,水平装甲带增加为两层,一层150毫米的主装甲带和一层50毫米的甲板装甲,使得“沙恩霍斯
37、特”战列巡洋舰成为二战德国海军大型水面舰艇中水平防护最好的军舰甚至大大高于“俾斯麦”号战列舰的水平装甲带厚度。但是防护上的极大提高也付出了舰体超重的代价,在其下水后发现由于吃水过深,干弦较低,适航性变差,只是工程人员认为还属于可接受的范围内,而未作改进。而且继承自“德意志”级的直立式首柱设计使得军舰在海况较差时甲板上浪严重,这个问题在“德意志”级主要作为波罗的海沿岸防御舰使用时尚不突出,而对于“沙恩霍斯特”这样的远洋战舰显然会影响到其在海况恶劣的北海的战斗效率。所以很快一个飞剪式的新舰首便改装上舰,而“格奈森瑙”在船台上便做了改进。这也使得“沙恩霍斯特”号在船台上待的时间还要长于“格奈森瑙”号
38、。“沙恩霍斯特”级的动力系统回归到了主流的高压蒸汽轮机,其设计输出为125000马力,但是实际的输出功率为150000马力,也使得“沙恩霍斯特”达到了30节以上的高速。虽然德国海军的高压蒸汽轮机压力并不算特别高(相对于美英军舰来说大约只及7080)但是由于这是德国第一次在大型水面舰艇上采用高压蒸汽轮机,建造经验严重不足,而且输出功率几乎超过额定输出功率的20所以建成后在实际使用中故障不断,“沙恩霍斯特”号最后的覆灭也与此关系紧密。而且也由于高压锅炉的需要所以耗油量极大,使得续航力相比“德意志”级下降严重,在后来的破袭战中对于后勤保障的要求相对较高。在电子设备上“沙恩霍斯特”级相对于“德意志”级
39、也有一定的提高,装备了前后两部雷达,探测精度虽然还是不能令人满意,但是22海里的探测距离还是有了不小的进步。当然相对于英美两国的水平还是有不少差距,北角之战中雷达性能不佳也使得“沙恩霍斯特”吃亏不小。而在“沙恩霍斯特”开始建造的同时,纳粹德国海军唯一的一级重巡洋舰“希佩尔”级也开始建造,这级重巡洋舰在吨位上超过了当时各国的重巡洋舰,标准排水量高达14240吨,满载排水量更是达到了在当时来说令人吃惊的19042吨。防护上首次采用了倾斜主装甲带设计,80毫米的主装甲带以12倾角安装,甲板装甲厚度为3050毫米,另外在水线下还有20毫米厚的防鱼雷隔仓隔板。从数据来看,“希佩尔”级的装甲防护似乎还达不到条约型重巡洋舰的水平,但是由于德国海军舰艇重视生存力的传统,内部隔仓划分严密,所以对于火炮火力打击的防护能力远高于西方条约型重巡洋舰的水平,但是水下防御能力却实在有些不敢恭维,在入侵挪威的行动中,崭新的“布吕歇尔”号就由于中了两发岸防鱼雷而倾覆。另外“欧根亲王”也曾遭受潜艇暗算,并造成舰尾部分断裂的重创,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隐性股东持股协议书
- 餐饮联名露营协议书
- 便利店代销产品协议书
- 餐饮转让订金协议书
- 项目外包服务协议书
- 门面赠与父母协议书
- 出售天然砂石枓协议书
- 运营团队保密协议书
- 起诉撤销调解协议书
- 保洁员劳务派遣协议书
- 2025年山东省青岛市即墨区九年级二模考试数学试卷
- 2025-2030中国DCS控制系统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招投标相关知识培训课件
- 中国血脂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课件
- 大学生宿舍设计调研报告
- 2025届浙江省稽阳联谊学校高三下学期4月二模政治试题 含解析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九年级初三一模英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北京市东城区高三二模数学试卷(含答案)
- 煤矿“一通三防”安全管理措施的有效性分析
- 外贸英语电子课件
- 首医口腔面试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