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高压测试指导书_第1页
LED高压测试指导书_第2页
LED高压测试指导书_第3页
LED高压测试指导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篇一: led 灯条作业指导书篇二: led 测试站 at 分光作业指导书好好学习社区led 测试站 at 分光作业指导书一、操作指导概述:1、为了使测试站 at 作业有所依据; 2 、测试站 at 作业全过程。二、操作指导说明1、 按分光机操作指导书打开自动分光机,点检设备运作状况。2 、由领班校正机器,并根据规格书和工程通知单或其它相关资料设定好机器参数。 3 、分 光作业前应做首件确认,依产品型号挑选相应的标准件,按相应的标准值输入对 应的校正栏内进行校正,校正完成后动态测试十次确认读值均在标准值范围内,首件完成后 方允许分级作业。4、 测试过程中随机自主检查iv、vf及入d比对校正,每

2、二小时巡检一次,最少抽测2个 bin 。白光材料测试 iv 、 vf 及 cct ,分光后每 5 pcs 材料都必须在老化机上和标准件同时 点亮对比颜色,抽检数量为 5pcs 。5、料盒满料时作业员进行自检,规格外的材料必须重分确认三、注意事项1、作业接触材料时必须佩戴有线防静电环与防静电手套, 并如实作好日点检工作。 2 、更换 机种时,应先进行清料,避免混料。 3 、更换机种时,应先找领班调机确认。4 、作业员应随时监控机台运作情况,如发现异常应立即通知维修人员处理。5 、分 bin后的材料与未分bin的材料应注意分开,不要混料。 6、下班前应及时做好 6s,未完成之事 应交接组长处理。

3、7 、分光机测试条件值篇三: led 元件温升测试指导书元件温升测试指导书一、试验目的 试验机器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时,其元件的温升是否符合要求;防止出现着火危险和影响可靠 性。二、适用产品公司的 tv 、 av 类产品。三、试验条件测试信号: rf 全白场信号、 1khz 音频信号(对于视盘机进行播放) 。 图像设置:亮度 / 对比度调至最大状态。声音设置:音量调至最大功率的 1/4 处;音调置中间位置。 电源电压:最低和最高工作电压(电源范围的 10%)。工作时间:不少于 4小时或温度已达稳定状态 .四、试验要求2、焊点温升限值要求:元件脚加铆钉的焊点温升限值v 55 C;元件脚无铆钉的焊点温

4、升限值v 50 C五、试验程序5.1 温升测试点的选择5.1.1 电阻:所有功率等于或大于 1/2w 的电阻测试点:a)电阻元件表面;b)pcb 板焊盘较小的一端或同一焊盘有多个发热元件的一端。5.1.2 晶极管:整流管、中功率稳压管;电源开关管、行管、视放管、枕校输出管及大功率管。测试点:a)晶体管元件表面;b)二极管或三极管大电流脚的焊盘。5.1.3 集成电路:电源厚膜 ic 、场输出 ic 、伴音功放 ic 、稳压 ic 。测试点: 集成电路元件表面; 电解电容:所有电源、行 / 场扫描部分滤波电解电容。 测试点: a )电容元件外壳表面。 b )元件脚焊点。5.1.5 电感:电源滤波器

5、、开关变压器、线圈、行推动变压器等测试点: a )电感元件线圈 / 磁芯表面。b )元件脚焊点。5.1.6 lot :行输出变压器测试点: a )行输出变压器元件内部线圈。 b )磁芯表面。5.1.7 机内和环境温度:机内偏转下56 cm处。注:在测试封装表面温度时,热电偶的线要紧贴封装表面,并且要找到最高温度的点。5.2 将测温探头(热电偶)粘在元件体表面上,尽可能靠近发热位置点;使用假负载代替喇 叭的声音,确认所有测试点正确后,合上后壳、并放置机器在一个测试箱内。5.3 机器接上电源、输入信号。按测试条件将亮度和对比度调到最大,声音调到1/4 最大功率处的音量,音调置中间位置。5.4 按要

6、求分别进行高、低供电电源的温升测试,测试时间不少于 4 小时或温度已达稳定状 态.5.5 对于元件体温升过高或焊点温度需要进行测试的, 再次进行焊点温升测试, 方法同 5.2 5.4 。 注意:将热电偶的类型调到正确;测试焊点温升时不能影响机器工作,冷/热地要分开进行测试,或者在断电瞬间进行温度测试。六、判定标准元件温升 t = t - t (t-为测试点实测温度值;t-为测试箱环境温度) philips 产品温升测试按飞利浦相关标准执行。七、质量记录 温度测试报告篇四: 2013版 led 照明灯具耐压测试方法耐压测试方法3 1 基本方法 测试的连线方法,一般情况下高电压将施加在被测绝缘体之

7、间,例如加在电源初级回路和被 测仪器的金属外壳之间。如果其间的绝缘性足够好,加在上面的电压差就只会产生很小的漏 电流。另一个情况是测试电源初级和次级回路之间的绝缘性。在这种情况下,将所有的输出 端都短接,并与耐压测试仪的低端线路连接,然后将被测仪器电源初级端的l 线和 n 线短接,并与耐压测试仪的高压输出端连接。在测试时一定要记住,被测仪器并不接工作电源, 处于不工作状态,但必须将其电源开关打开。实践表明,在不打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耐压 测试非常容易通过测试,但仪器本身可能是不合格的。测试电压的确定应参考不同的安全标准。如果测试电压太低,绝缘材料就会因为没有施加足 够的电压而导致不合格的绝缘通

8、过测试;如果电压过高,测试时会对绝缘材料造成永久性的 损害。但是,有一个通用的规则, 采用经验公式:试验电压=电源电压x 2+1000V。例如: 试验产品的电源电压为 120V,则试验电压=120v x 2+1000v=1240v。实践上这种方法也正 是大多数安全标准化采用的方法。 用 1000V 作为基础公式一部份的原因就在于任何产品的绝 缘性能每天都在受到瞬态高压的冲击,实验室和研究表明,这一高压最高可以达到1000v 。通常耐压测试时间为一分钟。由于在生产线上要进行大量的产品耐电测试,测试时间通常降 低到只有几秒钟。 有一个典型实用的原则, 当测试时间降到只有 12 秒的情况下, 测试电

9、压 必须增加 1020% ,以保证短时间测试时绝缘的可靠性。 报警电流的设定应当根据不同的产品来确定。最好的方法是预先对一批样品做漏电流试验, 得到一个平均值,然后确定一个略高于此平均数的值为设定电流。由于被测试仪器不可避免 存在着一定的泄漏电流,因此应该保证所设定的报警电流足够大,以免被泄漏电流误触发, 同时应足够小以避免放过不合格的样品。在某些情况下,还可以通过设定所谓的下限报警电 流来判断样品是否与耐压测试仪的输出端有接触。3 2 交直流测试的选择 测试电压,大部分的安全标准允许在耐压测试中使用交流或直流电压。 若使用交流测试电压, 当达到电压峰值时,无论是正极性还是负极性峰值时,待测绝

10、缘体都承受最大压力。因此, 如果决定选择使用直流电压测试,就必须确保直流测试电压是交流测试电压的倍,这样直流 电压才可以与交流电压峰值等值。 例如: 1500v 交流电压, 对于直流电压若要产生相同数量 的电应力必须为1500 X 1.414 即2121V直流电压。使用直流测试电压的其中一个好处在于在直流模式下,流过耐压测试仪报警电流测量装置的 是真正的流过样品的电流。采用直流测试的另一个好处在于可以逐渐的施加电压。在电压增 加时通过监视流过样品的电流,操作者可以在击穿发生前察觉到。需要注意的是当使用直流 耐压测试仪时,由于电路中的电容充电,必须在测试完成后对样品进行放电。事实上,无论 是测试

11、电压是多少、其产品特点如何,在操作产品前对其放电都是有好处的。直流耐压测试的不足在于它只能在一个方向施加测试电压,不能像交流测试那样可以在两个 极性上施加电应力,而多数电子产品正是在交流电源下进行工作的。另外,由于直流测试电 压较难产生,因此直流测试比交流测试成本要高。交流耐压测试的优点在于 , 它可以检测所有的电压极性, 这更接近与实际的实用情况。 另外, 由于交流电压不会对电容充电,因此大多数情况下,无需逐渐升压,直接输出相应的电压就 可以得到稳定的电流值。并且,交流测试完成后,无需进行样品放电。交流耐压测试的不足在于, 如果测试中的线路中有大的 y 电容,在某些情况下, 交流测试将 会误

12、判。 大部分安全标准允许使用者在测试前不连接 y 电容, 或者改为使用直流测试。 直流 耐压测试在加高电压于 y 电容时,不会误判,因为此时电容不会允许任何电流通过。33 耐压仪最大允许误差的考虑 由于耐压测试仪的输出电压不会 100% 准确,在确定测试电压的同时,应考虑仪器输出电压 的误差,可以采用耐压仪本身的技术指标或上级机构的校准证书。 例如在交流 3000V 下进行 耐压测试, 耐压测试仪在此上的最大允许误差为 3% ,即 90V ,那么为了保证足够的测试电 压,应将输出测试电压调节到 3090V 才足够。当然,如果耐压测试仪本身输出偏高,则这样 做存在电压偏高的风险,测试者应充分考虑

13、。34 准确测试的注意事项 新型的程控耐压测试仪往往提供了许多老式型号中没有的功能,比如电压预设定、电流预设 定、地线测试、电弧检测、电流除零等。这些功能可以为测试带来许多的方便,然而正确的 使用这些功能却往往容易被忽视。35 交流小电流测试 某些仪器生产商宣称他们的耐压测试仪可以达到纳安级别的漏电流分辨率。然而,实际的交 流测量使得人们很难真正进行这样小电流的测试。在任何电路中都有一定量的电容存在,即 使是一个简单的变压器也在其绕线和铁芯间有电容。电容不但会因为有一定的电阻而产生漏 电流,在交流电压下电容本身也是一个阻抗器件。这些电流是独立于用户所希望测试的电流 之外的,其大小取决于电容值、

14、频率和施加电压。图 2 大多数的耐压测试仪往往在电压回路端接地, 有时被测试的样品也会在低端接地, 因此 在这种情况下,耐压测试仪所测量到的漏电流必然是通过被测样品的漏电流和耐压测试仪本 身漏电流的总和。耐压测试仪本身漏电流通常是非常小的,然而在测量纳安级的漏电流时, 它将是一个主要的问题。3 6 除零误区 某些型号的耐压测试仪提供了一种电流除零的功能,通常叫做 offset 功能。其具体的方法 是,首先在不接被测样品的情况下做耐压测试,此时的漏电流包括耐压仪本身和测试夹具所 引入的漏电流。此电流被置零,在随后的测试中,显示的漏电流将是实际漏电流减去置零电 流。下面的例子将揭示一些可能被忽略的问题。一个 1 m f 的电容,则在 1500v 下,其漏电流为 0.471ma ;一个纯阻性的 3m w 的负载在 1500v 的电压下将有 0.500ma 的漏电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