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岑参诗歌的“奇”_第1页
论岑参诗歌的“奇”_第2页
论岑参诗歌的“奇”_第3页
论岑参诗歌的“奇”_第4页
论岑参诗歌的“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论岑参诗歌的“奇”摘要 作为中国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岑参的边塞诗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重点和热点。关于岑参诗歌的研究,其边塞诗的主要特点历代研究者皆概括为“奇”,而学术界对岑参之“奇”,只局限于诗歌风格上的“雄奇瑰丽”,泛泛而谈,深入不多。但其实岑参之“奇”在其诗歌题材、体裁、结构、创作等诸方面皆有体现,且不局限于边塞诗,在其现存的四百多首诗歌中,边塞诗仅有77首,不到总量的五分之一,而他一生足迹遍布东西南北,所至留下大量山水诗,本文试在探讨岑参边塞诗之“奇”的同时关照其山水诗所展现的此种创作之创新。关键词 岑参 边塞诗 山水诗 奇Discuss the feature of Qi in C

2、en Shens poemsAbstract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Chinese frontier fortress poetry,Cen Shens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has always been the focus and hot spot of academic research.Regarding the study of Cen Shens poems,the main feature of his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has been summarized as Qi by scholars i

3、n all dynasties.But in academia,the Qi in Cen Shens poems is only limited to the feature of magnificent in the style of poetry.In fact, Cen Shens Qi is reflected in the theme,genre,structure,creation and many other aspects.In addition,Not only in his frontier fortress poems,Cen Shens landscape poems

4、 are fully shows this kind of creative innovation.Based on a close reading of Cen Shens poems,this article begin from the two categories of Cens frontier fortress poems and landscape poems,and then discusses the peculiarity of Cen Shens poems from different aspects.Key words Cen Shen The frontier fo

5、rtress poetry The landscape poetry The feature of Qi目 录引言1一、雄奇瑰丽的边塞诗1(一)题材景物之奇丽1(二)表现手法之奇特2(三)艺术体式之奇巧3二、清奇明净的山水诗5(一)题材内容之清奇5(二)表现手法之新奇6(三)篇章句法之精奇8结语8参考文献9致谢10引言岑参是盛唐的代表诗人,他与高适齐名,世称“高岑”,但二者又有着不同。与高适相比,岑参诗的风格属于一种完全不同的范畴,他是较年轻的诗人,展现了新鲜的天宝气韵。岑参可谓是一位天才的描述墨客,他爱好单纯的瑰奇和异国情调。谈及岑诗,历代的评论家都用了如“清新奇逸”、“磊落奇骏”、“奇姿杰

6、出”、“奇气益出”、“奇逸而峭”等 陶文鹏,陆平:论岑参诗歌创造奇象奇境的艺术,齐鲁学刊,2009年第2期,第109115页。,可见,“奇”便是岑诗的灵魂。作为中国边塞诗的重要组成部分,岑参的边塞诗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研究的热点,因此多年来大量学者对岑参诗歌展开了多角度分析,通过对岑参生平、思想的探讨进一步挖掘其诗歌所展现的雄奇瑰丽,主要针对岑诗写奇景、论奇事、抒奇情的内容进行探讨。但是在其现存的四百多首诗歌中,边塞诗仅有77首,不到总量的五分之一,而他一生足迹遍布东西南北,所至留下大量山水诗,笔者认为,不仅仅是边塞诗,其山水诗也具有较高艺术价值,这两类诗最能体现其诗歌创作“奇”的特点,以下试为论

7、之。一、雄奇瑰丽的边塞诗(一)题材景物之奇丽岑参边塞诗引人注目之处首先不在于技巧范围,而是他善于且热切于描写直接体验的现实生活。清代翁方纲认为岑诗的奇特峭立在当时很难找到相似,更因为他对边塞独特的审美视角,使得诗歌“奇气”满溢。当时唐人吟咏边塞诗颇多,但多千篇一律,皆为捕风捉影,唯有岑诗句句来自于不同寻常的阅历,对西北地区有着完整而独特的体验,这特殊的环境异常强烈地激活了他好奇的天资。岑参边塞诗之“奇”最直接的表现便是他作品中偏爱的景物环境本身就是与中原地区常见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那样的秀丽山水不同,当展开岑参的边塞诗篇,满目是大漠、草原、火山、雪海、飞石的奇异风景,格调明快,大气磅礴

8、。他脑海中热海水好像煮沸一般,滚滚热气的温度让鸟儿不敢从其上空飞过,但水中好像有又长又肥的鲤鱼自在生活。岸旁的青草蓬勃生长,如此高温,甚至连雪花在落地前也早早融化消散在空中。来势汹汹而又滚烫的海浪就好像煎烤着胡地的月亮;他笔下的火山灰云被火山赤红的火焰“烧”得通红,炎热火焰带来阵阵热气将云团包裹,或重重地压在胡地上方的天空,或凝聚山头,飞鸟见此情状不敢靠近丝毫。他能够灵活地组织那些诗意的事物,例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中“桂林蒲萄新吐蔓,武城刺蜜未可餐”与“鱼龙川北盘谿雨,鸟鼠山西洮水云”,分别将“桂林蒲萄”与“武城刺蜜”、“鱼龙川”与“鸟叔山”巧妙对仗,增加了诗的西域色彩和新奇意趣 陶

9、文鹏,陆平:论岑参诗歌创造奇象奇境的艺术,齐鲁学刊,2009年第2期,第109115页。岑参的诗歌内容正因其不同寻常的生活经历而记西域异事甚多,不仅仅是异域“风景”,异域“风情”也纳入了岑诗“奇”的范畴。“慢脸娇娥纤复穠,轻罗金缕花葱茏。回裾转袖若飞雪,左鋋右鋋生旋风” 岑参:田使君美人舞如莲花北鋋歌,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美人们拥有着姣好容貌与纤细体态,她们身着精致服饰,展现灵动舞姿,将美人之美展现得淋漓尽致绝非矫揉造作,反而充满飘逸飒爽之气;“四边伐鼓雪海涌,三军大呼阴山动。虏塞兵气连云屯,战场白骨缠草”,与美人起舞时热烈的氛围相反,将士出征时耳边萦绕着从不停息

10、的战鼓声和各方传来的将士呐喊声,白骨甚至赤裸裸地暴露在光秃秃的战场上,阴冷肃杀的气息好像要穿破云霄,极其寒冷的环境以至于“马毛带雪汗气蒸,五花连钱旋作冰”。无论是美人歌舞,还是战场杀敌,在岑参的笔下都是豪情万丈、奇异神秘,不仅展现了边塞民族独有的豪迈气质,还使人读之宛若鉴赏文化宝物。岑参将所有的景物都和边塞的烟火气息融合成一个整体,不同的小景象组合成包罗万象的大意境,他们“奇”而不奇怪,“异样”却不落俗,都来自于对现实风光的自我感受,进而总结出其中具有高度审美理想的奇丽风光。(二)表现手法之奇特很显然的是,岑参并不是边塞诗的独创者,因此,在众多的著名诗篇中,他需要出奇制胜。岑参具有明锐的观察能

11、力和浪漫的情怀,所以他的边塞诗中能够看到他运用想象与各种修辞手法营造神奇瑰丽又合情合理的意境。岑参边塞诗的创作在基于现实又不拘泥于现实,他对想象、比喻和拟人手法适当而巧妙地运用使本来荒凉苦寒、寂寞枯燥的塞外变得雄浑壮阔、气势如虹、令人神往。例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刻画出一幅“八月秋高,塞外苦寒,北风吹过,大雪纷飞”的画面,对于大雪,很少有人将其与梨花联系,岑参却将狂风送雪的塞外景象想象成“春风”吹盛梨花,一团团雪花就好像一簇簇桃花,雪压冬林的样子与桃花开满千树万树的景象极为相似,天寒地冻的边塞仿佛在一场大雪后迎来了春日,辕门送别一瞬间充满浪漫气息,觉得冷得新鲜,寒得有趣。岑参的边塞诗具有一种画面

12、美,表现了绘画般的色彩和线条的美,善于辨别颜色美,如此再读“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一联,白茫茫大雪中竖立着纹丝不动的红色旌旗,白雪与红旗相互映衬,就好似一幅画,冷色基调的画面上呈现一星暖色,使颜色充满层次感,反衬得整个境界更明净,也更寒冷,这又是一处妙笔。再有热海行送崔侍御还京中以一句“侧闻阴山胡儿语”铺写,“侧闻”二字便可知并非亲历,而是想象,接着“西头热海水如煮”一句用滚烫的水作比,并以“众鸟不敢飞”“白雪遥旋灭”作为衬托,直观体现热海水热的程度,但“中有鲤鱼长且肥”,惊异于在连鸟儿都不敢从上方飞过的沸腾海水中竟生活着大而肥的鲤鱼,这显然不合常理,但正是如此奇特的画面更突显出岑参

13、大胆的想象以及岑诗中蕴含的“奇”。又如初授官题高冠草堂“涧水吞樵路,山花醉药栏”一句中“吞”“醉”二字最为传神,诗人将人的特性赋予“从高冠峪流过的溪水”和“山花”,前者描写谷水覆没山间小路的场景,表现出溪水恣肆无拘的情态,后者描绘出山花装点药栏的画面,展现花朵盛开旁若无人怒放的模样,拟人化的意象不断跳跃出富有生命力与灵性的奇趣,令人如闻如见。另有登嘉州凌云寺作中提到诗人登上山头顿感宇宙之开阔,远望峨眉山,好似浮游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之上,既写出滔滔江水击岸之壮观,更凸显全诗神韵。(三)艺术体式之奇巧无论是从篇法、句法还是字法上讨论岑参边塞诗之“奇”都是极具艺术价值的探索。殷璠河岳英灵集中

14、评:“岑诗语奇体峻,意亦造奇” 殷璠:河岳英灵集,唐人选唐诗(十种)(上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版。,其诗之“奇”首先来自于新巧的艺术构思,以火山云歌送别为例,题为送别,但全篇只写火山云的状态,无一句直接抒情。诗歌前四句首先把视线集中在辽远塞外,让火山云出现在人们眼前,巧妙运用夸张手法刻画火山云奇特的形象,此时的火山云是浑浊的、混沌的、沉闷的。后四句笔锋一转,描摹火山云的动态形象,展示火山云“远侵近略”的威力,但比起聚集于山顶天空时的厚重,这时候的火山云更多了些轻盈。全诗既有对事物相对静止时的描摹,又有对其运动模样的刻画;既有时间的纵向变化,又有空间的横向展开,最后“不协调地裁下

15、一小片云气随行人上路”,塞外将士相别,各自奔赴沙场的场景已蕴含在不言中。岑参还好用排比,“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青槐夹驰道,宫馆何玲珑。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五陵北原上,万古青蒙蒙” 岑参: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便是运用排比句式依次描写东南西北四方景色,从东方山景的高耸威严到南面宫苑的富丽堂皇,从西面秋色的肃杀苍凉到北边陵园的壮阔空茫,虽含诗人对国家盛衰的愁绪,但灵活的句式令人读来酣畅淋漓,明代谭元春对此诗评价极高,他欣赏“从西来”之妙,将无指实处说得确然,实在是“奇”,秋色又四语写尽空远。再如送狄员外巡按西山军得霁字中“泉浇阁道滑,水冻绳

16、桥脆”两句为对仗,正因为泉水使得栈道险滑,加上被冻脆的桥绳,所以难以支撑行人通过,岑参敏锐地捕捉到泉水的变化引起桥甚至人的变化,运用多变的句法使之构成前因后果的关系,相互映衬,增加了诗歌的奇趣。岑参苦心经营诗句,同时保持诗歌气韵畅达,自然地连接具体与抽象,例如武威春暮闻宇文判官西使还已到晋昌中“塞花飘客泪,边柳挂乡愁”一句,细读后发现,它与李煜诗“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艺术手法相似,化无形的愁绪为具体的形象,使其成为实体。该句中“飘”、“挂”二字把具体的事物“泪”、“乡”与抽象的事物“愁”直接联系起来,乡愁似乎也可以挂满在边塞的杨柳枝头,诉说着无人能懂的思绪,给人一气呵成之感,于

17、此便是诗人的匠心所在,诗歌也因此产生新奇的趣味。同样,宿关西客舍寄东山严许二山人时天宝初七月初三日在内学见有高道举征“孤灯然客梦,寒杵捣乡愁”一句中,“然”与“捣”焊接“梦”和“愁”,化虚为实,情景相融,讲述路途中的主人公从梦中醒来,只有孤灯相伴,引起思乡之梦,而寒夜里阵阵捣衣声不免惹起浓浓的愁绪的心境,蕴含无尽的诗意。岑参还喜欢通过改变词性创造新奇的艺术效果,活用名词、形容词等都是他常用的手法。例如“月色冷楚城,淮光透霜空” 岑参:送王著赴淮西幕府作,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中的“冷”和“透”二字,均为形容词活用,苍白的月色使楚城显得清冷,好像给天空铺上了一层霜,如此

18、使动用法既能展现出形容词在描绘景物时的细致,也能彰显出动词对动态描摹时的准确,更准确地传达诗人的情感。再读“春景透高戟,江云彗长麾”一句,“彗”即扫帚,这里却用作动词,江云长长的拖尾好像一把扫帚迅速地扫过旌旗,这种用法使诗歌更具动感,增添了趣味。为了更大胆地创造奇景异象,岑参还在诗歌的韵律和句式的舒展上作探索,使作品呈现出韵调和谐、音调洪亮、音节流畅、跌宕舒展、变化多姿的特点。岑参敢于打破常规常调,用韵灵活、独特,如全诗句句用韵的走马川行奉送出师西征,该诗十分独特,除开头两句,三句一换韵,平仄相间,节奏急促有力,声调激昂豪壮,读来心潮翻滚、激起巨大浪花。二、清奇明净的山水诗(一)题材内容之清奇

19、说到岑参,人们多将他与边塞诗联系起来,边塞的雄浑壮阔是其奇特的风骨,这确实不错,然其山水诗歌数量也非常多。岑诗言辞“尚清”,用意“尚切”,山水诗多呈现出他特有的“清奇”的艺术风格,表现山川秀丽、明净空灵,清新朗目也是另一种风情。由于岑参个性好奇,善写奇景入诗,因此他写山水诗,尤其西域的山水诗打下了“奇”字的烙印。 黄幼雅:岑参的边塞诗和山水诗,浙江大学硕士论文,2003年11月。若将盛唐山水诗的通常风格概括为一“清”字,“奇”则更多反映了岑参山水诗的独特。岑参写景咏物善于结合自己的遭际感慨,表达自己仕途失意的苦闷,但依旧渴望大展宏图的愿望。如石上藤(得上字)中“不逢高枝引,未得凌空上”一句,非

20、常明显地将“藤蔓”映射诗人自己,藤蔓没有高枝条的牵引而只能依靠低矮的石头生长,诗人何尝不是如此,无人引荐,壮志难酬,心中的忧郁与愁苦该如何排解?也许是因为无法排遣内心的惆怅,所以岑参寄情于山水,试图用宁静的自然疗愈失落的内心。青年时期的岑参在忙于求仕的同时,也大写宁静的诗,如“卷迹人方处,无心云自闲。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胜事那能说,王孙趣未还” 岑参:丘中春卧寄王子,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胜惬只自如,佳趣为谁浓”、“夕与人群疏,转爱丘壑中。心澹水木会,兴幽鱼鸟通” 岑参:自潘陵尖还少室居止,秋夕凭眺,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等,这些诗歌

21、都如水墨淡彩,随意点染,勾勒不着痕迹,读来无不觉清新之气袭人。岑参的山水景诗境界清旷,格调很高,例如初至西虢官舍南池,呈左右省及南宫诸故人寥寥几笔便写出了虢州官舍周围环境的幽静,“满院池月静,卷帘溪雨凉”令人感到旷远幽深,充满诗情画意。“轩窗竹翠湿,案牍荷花香”用一“湿”字,使全诗境界全出 向章婷,赵深艳:遗落的明珠浅谈岑参山水写景诗的艺术价值,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153+60页。,锤炼却不刻意,浑然天成,翠竹鲜嫩欲滴的模样跃然纸上。又如冀州客舍酒酣贻王绮寄题南楼中“野旷不见山,白日落草头”两句苍劲有力,读来心神旷达,胸襟恢宏,“客舍梨花繁,深花隐鸣鸠”两句则

22、从这洁白无瑕的梨花和藏身于花丛深处的鸟鸣中,透露出客舍周围清静地环境以及清闲的生活状态,前后二句相互衬托,给人以开阔的视野,展现清朗爽目之风。还有陪使君早春东郊游眺(得春字)中“莺声随坐啸,柳色唤行春”一句,春游时听到的“黄莺悦耳的歌唱”以及见到的“青翠的柳枝”无不在唤醒大地、歌唱春天。岑参在创作这类山水诗时,很少用浓墨重彩去雕饰,而是轻描淡写式的点缀,自然清空并跳跃着生命的精彩与万物的灵性。杜確评岑诗为“尚清”,指的便是岑参诗歌的清新奇特、审美意境清丽、使人身临其境的感受以及独特的品格。同边塞诗一样,岑参的山水诗中也常摄取新奇景物,他或是将取景的镜头对准山林,或将视线移至清溪,又或是寻觅见那

23、隐匿于清幽之境的佛寺等,从清丽山水中汲取的营养都在暗示他无法说出的高尚的自然体验与隐逸情怀,就如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昨夜山北时,星星闻此钟”。“钟”这一意象在岑诗中极为常见,例如巴南舟中夜市中“近钟清野寺,远火点江村”,春半与群公同游元处士别业中“草色带朝雨,滩声兼夜钟”等诗句,“钟”属于较为典型的佛门意向,大量使用这一意向使其山水诗与佛老思想联系起来,融入飘然出尘的佛境意味,展现空净清逸的格调。值得一提的是,岑参化用陶渊明归园田居中“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一句,作得“性本爱鱼鸟,未能返岩溪”。他在缑山西峰草堂作中写道“结庐对中岳,青翠常在门”,则是化用陶诗

24、“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有意识地对陶渊明诗歌进行仿写,实际是将山水作为自己的精神归宿,向其隐士的境界靠拢。他从山水中感悟人生的真谛,释放苦闷的心情,为心灵寻找一处栖息之所。而长期的边塞生活让岑参看到的还有边塞山川的奇异景象,这使得他的山水诗融入了雄浑苍凉的因素,描绘秀丽但绝不纤弱,将山水诗的题材扩大了,例如天山雪歌送萧治归京描写天山雪景之壮观,写其美的同时表现其寒,但虽有寒气彻骨却热血沸腾,气宇轩昂。可见,正是边幕生活,激发了诗人昂扬的斗志,再加上边地奇丽的风光,成就了岑参边塞山水诗。(二)表现手法之新奇胡应麟在诗薮中评岑参诗曰:“嘉州清新奇异,大是俊才”,纵观岑参山水诗,会发现其语言平实

25、淡雅,清新自然,如宿东溪怀王屋李隐者一诗简洁明快,用近乎口语化的表达描摹自然山水景观的迷人模样,他的送胡象落第归王屋别业亦是如此,“隐者不可见,天坛飞鸟边”、“置酒聊相送,青门一醉眠”无不透露着对自然的喜爱、淡泊的心境以及对隐居生活的向往,还有送别中“梨花千树雪,柳叶万条烟”,丘中春卧寄王子中“竹深喧暮鸟,花缺露春山”等,均表现出清新秀丽的深远意境,而这些看似漫不经心的描写,却透露出一股挥笔即成的韵味。岑参善于选用一些能够刺激读者感官的语言,达到“奇”的效果,如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中“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一联,“吐”和“烧”两个动词十分精炼,把小舟划出迷雾后豁然开朗以及

26、山火透亮的景象展现出来,于无形中渲染出热闹的氛围,营造一种热火朝天的通透感 向章婷,赵深艳:遗落的明珠浅谈岑参山水写景诗的艺术价值,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3期,第5153+60页。再如梁州陪赵行军龙冈寺北庭泛舟宴王侍御得长字一诗刻画了泛舟江上所见的一幅清新图景,渔歌于江面起,江鸟向远方飞,歌舞升平,花月相映,“唱歌江鸟没,吹笛岸花香,酒影摇新月,滩声聒夕阳”极为巧妙,“没”“香”“摇”“聒”四字将听觉与视觉、嗅觉联系起来,并运用拟人化手法,表现出诗人快活的心境,同时赋予整个画面灵动感,使读来欢畅回味。另外,他在创作山水诗的过程中也加入想象,运用比喻增添事物的新奇,例如江上

27、阻风雨一诗中,“老树蛇蜕皮,崩崖龙退骨”将枯藤老树看作是蛇蜕的皮,陡峭山崖则好像是龙脱的骨头,如此喻体是前人未写过的事物,诗歌更显生动新奇。岑参善于发现与众不同的景致,并产生不同寻常的感悟,他能够通过天马行空的想象开拓视野,用中原人陌生的笔触去表现西部山川河流的别样风采,如暮秋山行“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创造性地选用山风吹过树林的场景,先表现树林的“空”,又以仿佛有人实则无人来反衬林的“空”,运用想象,只用“空林”一词就将幽致静寂的环境以及萧瑟的感觉表现得十分生动,同样通过以动衬静的方式彰显山川之美的诗歌还有与高适薛据登慈恩寺浮图,“塔势如涌出,孤高耸天宫”中用一“涌”字令宝塔高耸之境界全

28、出,“连山若波涛,奔走似朝东”一联则将静止的连绵山脉比作生生不息的波涛,甚至好像向东边奔去,“秋色从西来,苍然满关中”里的秋色好像从西边飞来浸染关中,如此巧妙的写法极具“奇”之特色,在追求无尽诗意的同时对景色壮丽的描摹也是十分成功。又如终南云际精舍寻法澄上人不遇中有“崖口悬瀑流,半空白皑皑”一句,将风吹山林、瀑布落下这些朴素平易的景象写出了生活本身的瑰奇,奇思妙想生发出的奇丽之境令人叹为观止。峨眉东脚临江听猿怀二室早庐中有一奇特画面“分明峰头树,倒插秋江底”,不免好奇“树如何才可倒插江中”?细读后才发现原来是写水中倒影。岑参的山水诗之所以也具有“奇”的特点,不仅是他奇特的选材、清奇的语言和丰富

29、的想象,更有他高超的技巧 巢晶晶,成松柳:岑参山水诗之“清奇”特色,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1年第32卷第1期,第3537页。,如此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可谓含蓄隽永,清新自然。西过渭州见渭水思秦川则是不写自己如何切盼归乡,却问渭水“何时到雍州”,不写痛苦落泪愁思深重,只道泪水“寄向故园流”,通过渭水将自己的愁思传达给家人。短短两联,乡愁不断,委婉深情,别具匠心。(3) 篇章句法之精奇与边塞诗一样,岑参所创作的山水诗也反映出他奇妙的构思,首先以冬夜宿仙游寺南凉堂呈谦道人为例,此诗并非直接描写周遭的景象,而是先写“太乙连太白,两山知几重。日西倒山寺,林下逢支公”,回忆去佛寺的路途,这种“不按常理”地

30、通过路线展现山水奇趣的方式打破了传统创作模式,使诗歌富于创新。另有青山峡口泊舟怀狄侍御中“奔涛振石壁,峰势如动摇”一句,为了表现出山势的陡峻以及风浪的迅猛,岑参描绘出一幅腾起的浪花重击石壁使山峰欲颤动的图景,这一巧用与“山风吹空林,飒飒如有人”异曲同工之妙,使之顿生奇妙之感。岑参的诗歌之所以构思奇特,是他还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去描绘湖光山色,如登总持阁这首诗,全诗十分单纯,只写一座高阁,但它有着奇特的气质,“高阁逼诸天,登临近日边”先以夸张手法来体现阁楼之高耸入云,继而主人公登阁望去,好似站在太阳的旁边,视线接着被带到下方,“晴开万井树,愁看五陵烟”俯视而万井之树尽收眼底,五陵烟雾牵人愁思,最后凭

31、栏远眺,这时看到的秦岭仿佛变矮了,渭川好像变窄了,通过对秦岭渭水的感受突出总持阁之高。如此角度的变化在一定意义上来看也是一种递进关系,且全篇都围绕高阁来写,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总持阁环境的清雅以及高耸,从而使全诗拥有一种突出的气质。另外,整首诗给人感官上的“冲击”是非常直接的,没有赘述,也没有过多深层含义,仅仅是最为直观的自然的感受,直抒胸臆,畅快淋漓。又如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庭观眺里写道“亭高出鸟外,客到与云齐,树点千家小,天围万岭低” 岑参:早秋与诸子登虢州西庭观眺,岑参集校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版。,也是将视角拔高,从山顶自下而上望去,千家万树尽收眼底,再将视线收回,向周围看去,崇山峻岭,满目苍翠,从不同角度构成宏大壮丽的画面,别有风味。结语杜甫于渼陂行云:“岑参兄弟皆好奇”,岑参的创作始终围绕这一特点展开。他独特的观察力与感受力使岑诗别具一格,他用奇思妙想丰富着诗歌创作,让人耳目一新,让无论是边塞诗还是山水诗都显现出与众不同的“奇”的特点。在这里,边塞诗与山水诗和谐共存,新奇壮丽的大漠风光与高昂激越的情怀相结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