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年级下数学教案1.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2.知道如何辨别地图上的方向。3.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四个方向)。4.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5.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
2、位知识。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上的东、南、西、北等方向。3.三年级学生正处于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具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对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的掌握还是比较抽象的,学生需要大量的感性材料和丰富的表象积累。因此,在教学时要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
3、基础,创造大量的活动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所有的学生都参与到活动中来。鼓励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意见,并能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想法。使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描述、表达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丰富对方位知识的感知。位置与方向(一)4课时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材第2、第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一的第1、第2题。1.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2.让学生参与活动,能用东、南、西、北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3.从现实生活的场景中引入新课,使学生体会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4.对学生进行爱国主
4、义教育。1.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三个方向。2.能正确描述出物体所在的方向。主题图,投影仪。1.复习旧知。(1)同学们,经过一个假期的休息,你们都长高了。新学期,我们重新安排了座位,现在请你看一看你座位的前、后、左、右分别是谁。我们的教室在第几层?楼上是几年级的教室?楼下是几年级的教室?(2)如果现在咱们要开家长会,请家长坐在自己孩子的座位上,你怎样告诉家长自己的位置呢?2.导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参加过天安门广场的升旗仪式吗?每天早上,当太阳从地平线升起的时候,国旗护卫队的战士们就会把庄严的五星红旗缓缓升起。每天清晨都有全国各地乃至世界各国的游客来到天安门广场参与这一庄严时刻。提
5、问:你们知道太阳是从什么方向升起的吗?(学生结合已有知识进行发言)1.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全体到操场,找一找太阳在哪里。(2)说一说,太阳从什么方向升起。(太阳从东方升起)(3)想一想,太阳从什么方向落下。(太阳从西方落下)(4)指一指,西边在哪里。(5)请同学们面向太阳升起的方向。提问:你们现在面对的是什么方向?(东)你们背对的是什么方向?(西)左手指的是什么方向?(北)右手指的是什么方向?(南)(6)请你向旁边的同学说明东、南、西、北四个方向。(7)讲述前、后、左、右与东、西、南、北的联系。2.指出校园内的四个方向。(1)说一说,我们学校的校门朝什么方向。(2)站在操场中央,
6、看一看,校园内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提问:我们学校的教学楼在操场的什么方向?图书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体育馆在操场的什么方向?花坛在操场的什么方向?3.学习两组相对的方向。(1)站在操场上,你能确定出你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吗?(2)面向你家所在的方向站好。(3)观察:家在东、西方向的同学,他们是如何站着的?(背对背而站)(4)观察:家在南、北方向的同学,他们又是如何站着的?(也是背对背而站)(5)发现:东与西两个方向、南与北两个方向是相对的。(6)说一说,操场四个方向的建筑物,哪两个是相对的。(7)说一说,你与谁家的方向是相对的。1.把教材第3页例1补充完整。(1)投影出示。(2)提问:小明是
7、面向什么方向站立的,你是怎么知道的?学生1:小明是面向东站立的,因为早上太阳从东边升起。学生2:我也同意小明是面向东站立的,我是从上面的文字中知道的。(3)同桌互相交流,说一说操场四周的建筑物各在什么方向。(4)把结果填在教材上。2.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说一说,教室里的东、南、西、北面各有什么。3.教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向同学们介绍一下你的房间是怎样布置的。(1)投影出示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平面图。(2)观察。(3)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4)结合今天所学的知识,说一说天安门城楼、正阳门、人民大会堂、中国国家博物馆和毛主席纪念堂等建筑物与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位置关系。课堂作业新设计1.西
8、北南2、3.略思维训练(1)、(2)、(3)略(4)天安门城楼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北面;毛主席纪念堂和正阳门都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南面;人民大会堂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西面;中国国家博物馆在人民英雄纪念碑的东面。1. 教材第2页,给我们呈现了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航拍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从而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目的是从现实生活的场景引入新课,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在生活中需要用到的方位知识,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2. 教材第3页例1呈现了学生在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已有的生活和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东、南、西、北
9、这四个方向的技能,并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 学生已经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1. 先让学生进行观察,说一说自己看到了什么,并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再让学生想象自己就站在天安门广场上,并用已有的方位知识(前、后、左、右)描述天安门广场上各个建筑物(国旗、人民英雄纪念碑和毛主席纪念堂等)的位置关系。2. 由于前、后、左、右等方位概念所具有的相对性,学生观察的方向不同,描述也会不同,教师可抓住此矛盾,引出本单元学习的内容。认识地图上的方向教材第4页的例2。1.使学生知道辨别地图上的方向。2.使学生能够在图上表示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3.在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仔细观
10、察的好习惯。1.能正确绘制出校园示意图。2.能准确运用词语,正确描述行走路线。四张卡片(东、南、西、北),投影仪。1.复习旧知。(1)回忆我们都学习了哪些方向。(2)连一连,找出相对的方向。前左下东南北西上右后(3)提问:谁能说出我们校园内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教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教学楼体育馆操场图书馆大门2.导入新课。(1)出示中国地图。(2)请同学们指出北京市所处的位置,说一说你是怎样找到的。1.完成校园示意图。(1)描述地图上的方位。(上北下南,左西右东)(2)把教室内的黑板看作地图,指出北在什么位置。(我们可以把上方定为北)教师在“教学楼”的上方贴出卡片“北”。(3)提问:现在我
11、们确定了方向北,你能不能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请同学到前面黑板上贴出相应的位置,使板书变为:(北) 教学楼(西)体育馆操场图书馆(东)大门(南)(4)用语言描述建筑物的具体方位。(5)提问:如果我们把上方规定为其他方向行不行?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请你们尝试着做一做,并说出其他三个方向。(6)小组交流。(7)集体反馈,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示意图。(8)比较各种方式,说一说,怎样画最清楚。2.小结。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这样标准统一,简单清楚。当我们看一幅地图时,一定先看清所给方向,然后根据所给方向,辨认出其他方向。尝试操作:(1)绘制出自己房间的平面示意图。(2)确定
12、图上的方向。(3)和同伴交流。课堂作业新设计略地图上的方向通常情况下,地图都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1. 教材第4页例2呈现了学生完成校园示意图的活动情境,让学生在图上表示各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并通过班内集体展示和交流各自的记录方式,使学生知道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2. 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1. 学生绘制校园示意图的方法可能有很多,有的学生可能将每一个建筑物所在的方向都标了出来,有的学生可能只标出了一个方向;有的学生可能将东边的建筑物画在了纸的上部,有的学生也可能将北边的建筑物画在了纸的上部。2.待学生完成后,在班内集体展示和交流各自的记录
13、方式,比较各种方式并说一说怎样画更简便、更清楚。告诉学生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来绘制的,并引导学生按照绘制地图通常所用的方式绘制示意图。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教材第7页的例3及“做一做”,练习二第1、第3题。1.使学生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1.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2.培养正确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寻宝课件,指南针,动物卡片,投影仪。1.闹闹寻宝。(1)课件演示。在方格中,有字典、书
14、包、电脑、水、画笔(架)、跳绳、铅笔盒和钢琴。闹闹来了,他正在寻宝,猜一猜他会最先寻找到什么。他怎样走才能寻到这件宝呢?(2)学生交流多种寻宝路径。课件随学生汇报演示。(3)提问:闹闹向北、向南、向西、向东走分别能寻找到书包、铅笔盒、水和画笔(架)四件宝,那么在方格中还有字典、电脑、跳绳、钢琴四件宝,闹闹怎样走才能拿到呢?学生甲:如果闹闹寻找字典,可以先向西走,再向北走。学生乙:字典所在的位置是西北方向,闹闹可以直接向西北方向走,这样比较近。允许学生提出不同的寻宝路径。2.导入新课。教师:以前我们辨认的都是正北、正南、正西和正东四个方向,但是在生活中,有许多物体摆放位置并不是正对着这四个方向的
15、,那我们又该如何去辨认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这种情况。1.学习例3。(1)出示指南针。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对指南针有了一个初步的认识,其实指南针在我们生活中的用途很大。去陌生的地方,它可以帮我们指明方向,不会让我们迷路。今天,我们运用指南针来认识新的方向。(2)全体到操场。(3)提问:谁能说出校园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4)教师指着校园东北角的多功能厅,提问:多功能厅在校园的什么方向?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教师:你们刚才说得对不对呢?就请指南针来告诉我们。教师拿着指南针,面向多功能厅,请同学们分别观察指南针的指针所指的方向。得出结论:多功能厅在校园的东北角。(5)教师指着校园西南角的科技楼
16、,提问:科技楼在校园的什么方向?(6)用指南针验证。得出结论:科技楼在校园的西南角。(7)师生返回教室,回顾刚才的学习过程。教师根据学生回顾的内容板书:北东北西东西南南(8)观察东北、西南这两个方向在什么位置。(东北在正北与正东的夹角处;西南在正西与正南的夹角处)(9)由此推出西北角、东南角的位置。教师板书: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10)说一说校园西北和东南方向分别有什么建筑物。2.巩固新知。(1)集体拿出小动物卡片。(2)游戏:给小动物们找家。(3)按要求把熊猫馆、爬行馆、水族馆、飞禽馆分别安置在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4)同桌互查。1.请学生指出教室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
17、方向。2.看一看自己座位的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的同学分别是谁。3.教材第7页的“做一做”。(1)说明题目要求。(2)集体参与,分组学习。把自己家的位置在黑板上标出来。4.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1题。观察教材第9页练习二第1题的情景图,说一说,十字路口四周的店铺分别在什么位置上。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3题。(1)教师读题,学生理解题意。(2)按要求独立完成。(3)投影订正。课堂作业新设计1.略2.略3.提示:先认清自己家在学校的什么方向,再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在黑板或练习本上画出自己家的位置。4.十字路口的西北角是报亭,东北角是冷饮店和音像店,东南角是商店和书店,西南角是邮局。思维训练说
18、一说略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西北北东北西东西南南东南1.本节课学生在学会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了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初步认识包含八个方向的简单路线。这是对先前“方向”这一知识的补充与延伸。教材在内容的呈现上都是力求借助生活情境和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主动构建方位知识,让学生在生活实际中体会到数学的用途,并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的问题。2.学生已经在生活中积累了一定的方位知识,已能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但学生的这些知识仅仅停留在经验的层面上,因此,从东、南、西、北四个方位拓展到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位是必要的。1.把学生带到操场
19、上,让学生说一说,校园内的主要建筑物教学楼、图书馆、大门和体育馆分别在操场的什么方向,复习已经学过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2.组织学生讨论多功能厅和食堂分别在校园的什么方向。在学生思考之后,可提供指南针帮助学生辨认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四个方向。3.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让学生说出校园内的这四个方向各有什么建筑物;还可以让学生辨认教室中的八个方向,使学生进一步熟悉这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建筑物所在的位置。(1)说一说菠萝店、白菜店、苹果店分别在市场中心的什么位置。(2)豆角店在市场中心的什么位置?从西门出发到豆角店,可以怎样走?思路分析:(1)首先我们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辨
20、认出四个基本的方向;然后观察到菠萝店在市场中心的西偏北方向,所以菠萝店在市场中心的西北方;白菜店在市场中心的东偏北方向,所以白菜店在市场中心的东北方;苹果店在市场中心的西偏南方向,所以苹果店在市场中心的西南方。(2)豆角店在市场中心的东偏南方向,所以豆角店在市场中心的东南方。从西门可以经菠萝店、市场中心、白菜店到豆角店,也可以进西门以后经苹果店、南门到豆角店,还可以从西门经菠萝店到市场中心,再经南门到豆角店。解答:(1)菠萝店在市场中心的西北方向,白菜店在市场中心的东北方向,苹果店在市场中心的西南方向。(2)豆角店在市场中心的东南方向。从西门出发可以先向东北走到菠萝店,再向东南走到市场中心,然
21、后向东北走到白菜店,最后向南走可以到豆角店;也可以到市场中心以后向南走到南门,再向东走可以到豆角店;还可以从西门向东南走到苹果店,再向东经过南门走到豆角店。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教材第8页的例4,练习二第57题。1.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八个方向),并能描述行走路线。2.体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1.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2.准确、简洁地描述行走路线。例4主题图,投影仪。同学们,在星期天的时候,爸爸妈妈都带你们去过哪些公园?当你来到一个陌生的公园,要去参观公园的某一景观或某一游乐项目时,你会怎样找到这个地方?学生1:我会向游
22、人或工作人员询问。学生2:我会看公园导游图,辨认方向,去寻找要去的地方。学生3:我会看园内的指示牌。教师:无论我们采用哪种方法,都要先确定行走路线,然后根据别人的提示或查看导游图进行寻找。1.创设情境。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参观动物园。可是老师对动物园的布局不够了解,你们谁愿意来当小导游,带领大家一同游览这个新奇的动物园呢?(1)熟悉导游图。老师投影出示教材第8页例4主题图。教师:在去动物园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动物园的布局结构,再来做个调查,看看你们都想去哪个场馆参观。提问:动物园里有哪些主要场馆,每个场馆都坐落在什么位置?(2)了解学生的参观意向。教师:你们最想参观哪个地方?从大门出发可以怎
23、样走?学生一人当游客说最想去的地方,一人当导游介绍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游客:我最想去参观大象馆,从大门出发可以怎样走?导游:去大象馆,可以进大门先向北走,再向西走;还可以进大门先向西走,再向北走。游客: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什么位置?我可以怎么走呢?导游:飞禽馆在动物园的东北角,去飞禽馆,可以进大门向北走到狮山,再向东北走;也可以从大门进去先向东走,再向北走。师生共同评价,引领集体参与。同桌二人各选一个角色参与到游戏中,再换角色,多次练习。老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指导他们说清行走方向和经过的地方。(3)解决问题。文文位于长颈鹿馆,她要去看狮子,再去猴山,应该先往西北方向走到狮山,再从狮山往
24、西南方向走到猴山;小平位于狮山,她要去熊猫馆,可以向西北方向走,也可以先向西走到大象馆,再从大象馆向北走到熊猫馆。同桌互相提问题时,可以提的问题有很多。例如,从大门到熊猫馆怎么走?熊猫馆位于动物园的西北角,从大门出发,可以先向北走到狮山,再向西北走到熊猫馆,也可以从大门出发,先向西走到猴山,再向北走,经过大象馆到达熊猫馆。2.拓展。教师:看着这张导游图,作为游客,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学生1:从海洋馆到熊猫馆可以怎样走?哪条路最近?学生2:参观完大猩猩馆,我们要去大象馆,怎样走最近呢?学生3:我们要从飞禽馆出大门返回学校,怎样走最近?教材第9页练习二的第57题。(1)明确题目要求。(2)按要
25、求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叙述自己的解题思路。从你所在市区的地图中,指出自己家所在的大概位置,并说一说自己家相对于学校的位置。课堂作业新设计5.(1)小松鼠住在森林的西北角;小兔住在森林的西南角;小刺猬住在森林的东南角;小鹿住在森林的东北角。(2)东南西6.(1)西北东北(2)西南东南(3)略(4)西北东南(5)东北西南7.思维训练略1.教材第8页例4呈现了学生观察“动物园导游图”的情境,使学生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正确描述各场馆所在的位置和行走的路线。2.学生已经认识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并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例辨清方向,
26、说一说。赵波从家到学校的行走路线。思路分析:根据图中提供的方向(北),我们可以依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律说出赵波行走的路线。解答:赵波从家向北走到食品超市,再向东北走到书城,然后向东南走到影剧院,从影剧院向东北走到医院,接着向东走到银行,最后向东南走到学校。 第五六课时第一单元测试及讲评1.口算除法。(1)口算。(2)估算。2.笔算除法。(1)基本的笔算除法。(2)除法的验算。1.会口算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几百几十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2.经历一位数除多位数的笔算过程,掌握一般的笔算方法,会用乘法验算除法。3.能在具体的情境中进行除法估算,会表达估算的思路,形成估算的习惯。4.感受
27、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1.加强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识,使学生重视对算理和计算规律的探求。为了避免学生在不理解算理的情况下,机械地记忆口算过程,套用计算法则,本册教材对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既没有注明一般的口算思路,也没有出示笔算除法的法则,而是充分调动已有的计算知识和经验,主动探索计算的算理和算法。(1)激活学生已有的口算经验,使之顺利迁移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中。学生已有的与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相关联的口算经验有:表内乘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这些口算经验是帮助学生解答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的基础。因此,教学时应采取积极措施,激活学生已有的相关口算
28、经验,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并将它灵活运用到除数是一位数的口算除法这样一个新的情境中。(2)引导学生探索笔算除法的算理和计算规律,学会“先做什么再做什么接着做什么最后做什么”的有序思考方法。教学时,应充分利用学生已掌握的除法口算经验,结合一定的直观操作活动,使学生养成一种有序的思考和操作习惯,从而自主概括出笔算除法的计算规律。(3)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思考的过程。引导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口算除法和笔算除法的过程,实际上是引导学生归纳、整理运算程序和运算规律的过程,它是计算活动过程的提炼和升华。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应创造条件,给学生一个宽松的说话环境。首先,让学生在思考每个例题时,自言自语地
29、、轻声地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然后,让学生在小组中(或与同桌)说出自己的思考过程。最后,提供过程的范例。让说得好的学生在班上交流,或者教师根据多个学生的表述概括出班上学生的不同解题策略。通过有层次地说过程、说算理,自主归纳出口算或笔算除法的基本方法,同时,学会用简洁的语言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2.拓宽主题图的情境视野。为了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情境中学习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教材设计了学生熟悉的、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从中引出需要用除法解决的若干问题。但是,这些素材还不能满足广大师生的要求。因此,实际教学时,老师应根据当地情况和学生的需求,将除法的学习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健康成长、交通、体育、娱乐、饮食和科
30、普知识等联系起来,使枯燥乏味的除法计算融入人类的一切活动之中,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3.把估算放在与口算、笔算同等重要的地位。“能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并解释估算的过程”是课程标准为学生提供的关于估算的学习目标。要落实这一目标,教学的过程中应注意:充分认识估算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作用,认识到估算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将估算、口算、笔算的教学结合起来。教学时,在具体问题情境中要注意引导学生,将估算算法与其他算法结合起来应用,使学生真切感受不同计算方法的作用,感受估算的应用价值。适当补充一些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估算内容,加大估算应用的力度,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4.理解乘、除法之间的联系,
31、提高学生简单的推理能力。乘法和除法具有密切的联系,所以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从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入手,将乘法运算的思维方法迁移到除法当中。如教学603=()时,可引导学生思考3()=60。又如,在验算除法时,可依据乘、除法之间的互逆关系,引出用乘法验算除法的检验方法。这样,通过从矛盾的双方入手,引导学生揭示知识间的相互关系,使学生既掌握了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计算,又培养了学生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1口算除法3课时2笔算除法7课时3整理和复习1课时用一位数除,商是整十、整百数以及一位数除几百几十数教材第11页例1、第12页例2及“做一做”,练习三的第13题。1.使学生理解除数是一位数,商是整十、整百
32、数的口算方法,学会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2.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去,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3.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1.能正确进行口算。2.掌握口算除法的思维方法,理解算理。口算卡片,投影仪,小棒。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片,学生抢答。63=84=486=22=62=93=168=279=2.口答。60里面有()个十。800里面有()个百。240里面有()个十。3.把6根小棒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多少根?1.学习教材第11页例1。(1)教师:我们来帮助小朋友解决问题吧!提问:一共有多少张纸?平均分给几人?怎样理解平均分给几人?求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什么方法计算?怎样列式
33、?教师板书:603。(2)尝试解答603。(3)交流、汇报计算方法。学生1:根据我们以前学过的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我想203=60,那么603=20。学生2:根据我们以前所学的表内除法,我想63=2,那么6个十除以3等于2个十,也就是20。学生3:我是借助分小棒的方法来理解603的。我把60张纸看作60根小棒,把10根小棒捆成一捆,共有6捆,也就是60根,把6捆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2捆,也就是20根。学生边说边在投影上演示。(4)动手操作。请同学们拿出6捆小棒,分一分。(5)说说谁的方法最简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进行口算。(6)同桌交流603的口算过程。教师指导,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
34、.学习6003=。(1)板书:6003。教师:这道题应怎样想呢?(2)尝试口算6003。(3)提问:谁能说出6003的口算方法。3.学习教材第12页例2。(1)教师:一共有几个班上手工课?一共用去多少张彩色手工纸?怎样理解求平均每班用了多少张(就是把120平均分成3份,求每份是多少),怎样列式?板书:1203。(2)观察被除数与刚才所学例题中的被除数有什么不同。(3)引导学生独立口算。(4)说一说思考的过程。学生1:120是12个十,12个十除以3等于4个十,也就是40,所以1203=40。学生2:因为340=120,所以1203=40。学生3:123=4,那么1203=40。1.教材第11页
35、“做一做”。(1)集体看“做一做”。(2)观察每组中上下两题的异同。(3)找出其中的运算规律。(4)独立完成。(5)验证其运算规律是否正确。(当被除数扩大到原来的10倍,除数不变时,商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13题。(1)独立完成。(2)边做边口述口算过程。1.列式并写出得数。(1)6000除以3得多少?(2)3600除以4得多少?2.抢答。(口算卡)802=306=2408=8002=402=32004=80002=5005=课堂作业新设计1. 2330102030300100200300300010002.第1题:102003000302001000第2题:(1)9
36、09=10(人)(2)903=30(人)第3题:863806030800600300思维训练1.(1)60003=2000(2)36004=9002.802=40306=52408=308002=400402=205005=10032004=80080002=4000用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及几百几十数的口算方法口算方法:用被除数最高位上的数或前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在得数的末尾添上与被除数末尾同样多的0。1.例题以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了三个除法算式题(603、6003、1203)的计算方法。教材通过呈现学生的不同算法,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互相启发、补充理解除法的算理,掌握口算除法的基本方法
37、。2.学生已经会利用表内乘法熟练口算表内除法。1.重视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重视乘、除法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将掌握的口算乘法知识迁移到口算除法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2.使学生尽可能用较为简洁的语言表述计算过程,逐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教材第12页的例3及“做一做”第2题。1.使学生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使学生了解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除法的一般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3.培养学生口算的能力。口算方法要灵活多样。口算卡片,投影仪。1.口算。教师出示口算卡,学生口答得数。186=36004=56007=2709=2807=5608=60006=32
38、8=2.口答。(1)450除以9得多少?(2)被除数是8000,除数是8,商是多少?3.导入新课。妈妈要买8个茶杯,每个茶杯15元,妈妈大约要带多少钱就够了?你是怎样想的?通过聆听学生的思考过程,揭示今天的教学内容。教师:要把66张彩色手工纸平均分给3人,每人得到多少张?用你手中的小棒跟小组成员们一起分一分,说一说。学生在小组里进行分小棒,交流算法的活动,老师巡视了解情况。教师:谁来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学生1:先分6捆,每人分到2捆,然后再分6根,每人分到2根,这样每人一共分到22根小棒。学生2:还可以用算式表示分的过程,603=20,63=2,20+2=22。教师:那该怎么列式计算呢?学生:
39、解决平均分的问题用除法计算,列式为663=22(张)。教师:我们一起来计算下面的习题,然后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课件出示教材第12页做一做第2题)学生尝试自己计算后,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发现,教师巡视了解情况。组织学生交流汇报,只要学生说得有道理,就要给予肯定并表扬和鼓励。【设计意图: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倡算法多样化,通过探讨交流,让学生经历算法的优化过程】1.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1)投影出示,理解题意。(2)提问:要分多少个桃?平均分成几份?求什么?怎样理解“大约”两个字?(3)列式。(4)思考:怎样求出平均每筐大约装多少个?(5)集体交流。(6)质疑:为什么要将260看作是240或2
40、80,而不把它看作250?(因为240,280都是4的倍数)还有其他估算方法吗?学生:把260拆成240和20,2404=60,204=5,60+5=65,平均每筐装65个,这样想可以吗?教师肯定这种估算方法,并表扬既用到了估算,又做到了精确计算的同学。2.估算。7844708178683936054107(1)学生独立完成。可简写思考过程。教师巡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2)集体订正,叙述估算过程。3.估算。71818123596440913873234(1)投影出示。(2)请学生说出估算过程。4.用你喜欢的方法估一估。125237854357297446981946(1)投影出示。(2)
4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估算,直接说出估算结果。找出下面每组数的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1)361224()(2)128643216()(3)8241236185427()课堂作业新设计1. 260460(个)或260470(个)2. 7842047086017863083993605704107603. 71891812903596604409501387203234804. 125260378580435760297470469860194630思维训练(1)48(2)8(3)811.教材第12页例3所学的是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教材通过呈现分彩纸的情境,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中,
42、互相启发、补充理解算理,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2.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的数的口算方法。例把黑珠子和白珠子按照下面的顺序穿成一串,第900个珠子是什么颜色的?思路分析:这些珠子是按照“1黑2白”的顺序排列的,我们可以把这些珠子3个分为一组,那么第900个珠子就排在第300组的最后一个,所以第900个珠子的颜色是白色的。解决这种按规律排列的问题的关键是要对珠子进行分组,要明确几个分为一组,然后再求出要求的珠子在第几组第几个。解答:1+2=3(个)9003=300(组)答:第900个珠子是白色的。口算练习课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49题。1.通过练习,熟练掌握一位数除整十、
43、整百数和几百几十数以及一位数除两位数的口算方法。2.提高学生用多种策略解决同一个问题的能力。3.培养学生总结概括的能力。1.掌握算理。2.提高口算正确率。口算卡片,投影仪。1.口算。4509=60006=10010=270-52=153=37+18=393=724=805=303=200-26=27009=120+48=254=245=2.估算。387542682184142513573206说一说,4268、1425的估算过程。1.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7题。(1)投影出示。(2)指名学生读题。(3)分析数量关系。(4)集体列式计算。(5)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6)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44、请学生说出不同算法。2.教材第13页练习三的第8题。(1)投影出示。(2)理解题意。(3)说一说,题中要我们求什么。(一只鸵鸟重多少千克和一只企鹅重多少千克)(4)要求这两个问题,都需要哪些相关信息?(求一只鸵鸟的重量,需要知道一只东北虎的重量,以及一只东北虎的重量与一只鸵鸟的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求第二个问题,同样要知道一只东北虎的重量,以及一只东北虎的重量与一只企鹅的重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说一说,为什么用除法计算,怎样计算3604、3609。1.三年级的学生去茶园里劳动。女生有56人,男生有64人。4名学生分成一组,一共可以分成多少组?(1)读题。(2)独立分析题意,列式解答。(3)订正口算过
45、程及结果。2.海龟的寿命大约是青蛙的多少倍?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1)投影出示,阅读所给信息。(2)讨论:根据所给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3)教师板书学生所提问题。(4)尝试解决这些问题。找出下面每行数的排列规律,在()里填上合适的数。481632()24381279()25112347()824123618()(1)读题,理解题目要求。(2)先独立思考寻找排列规律,再与同组同学交流,取长补短。(3)集体交流。(4)你还能列举一些这样的题目吗?巩固练习1. 882=44(盆)884=22(盆)2.鸵鸟:3604=90(千克)企鹅:3609=40(千克) 课堂作业新设计1. 56+64=12
46、0(人)1204=30(组)2. 128620提问题略思维训练481632(64)24381279(3)25112347(95)824123618(54)1.通过复习,学生进一步掌握了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数的口算方法和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估算方法,沟通了知识间的联系,提高了计算的正确率和熟练程度。2.引导学生把计算时遇到的各种情况进行比较,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3.利用情景图培养了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基本的笔算除法教材第15页的例1及练习四的第1题。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初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推理、概括的能力。3.
47、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2.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3.竖式的书写格式。小棒,口算卡片,投影仪。1.口答。42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28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52如果去掉4个十,还剩下几个一?2.板演。订正时,请同学说一说是怎样求出商的,每道题各用哪一句口诀求商,我们在写竖式时要注意什么。3.导入新课。投影出示主题图。(1)理解图意。(2)说一说,从图中你看懂了什么。学生1:可以求三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学生2:还可以求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3)想一想:我们能用前几节课学过的方
48、法来算出同学们提出的问题的结果吗?教师:以前我们学习了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和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口算除法,那么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除法,又该怎样笔算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用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除法。(板书课题)1.学习教材第15页例1。(1)解决学生甲提出的问题:42除以2等于多少。(2)明确422表示什么意思。(3)提问:乘法口诀表中有“二()四十二”的口诀吗?(没有)你能用前面学过的方法算出它的结果吗?学生1:用口算的方法,先算402=20,再算22=1,最后算20+1=21。学生2:用分小棒的方法,把4捆零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先分整捆
49、,再分单根。请同学在投影仪上展示分小棒的过程。教师:我们刚才分小棒时,第一次把4捆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分得2捆(20根);第二次把2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又分得1根,这样每份分得21根,21就是422的商。求得的商是两位数,前面我们学习了商是一位数的笔算除法,现在出现了商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你们会不会写竖式呢?(4)想一想:写竖式要分几步来写?(5)试一试:写出竖式。(6)交流笔算方法。因为我们在分小棒时,是先分整捆的,所以在竖式计算中就要先分十位上的数。在42中,4在十位上,我们从整十数除起,4个十除以2,应该得2个十,2个十要写在十位“4”的上面。再用2个十乘2,应该得4个十,这个4应
50、该写在被除数十位“4”的下面,表示从被除数中分掉的数是40,为了简便,0可以省略不写,再用4减4得0。表示被除数中的整十数正好分完。接着我们再求商的个位,从图上看,分完了整捆的,还有2根没有分,从竖式看十位数正好分完,还有个位上的2没有分。我们继续求商的个位,在竖式中把个位上的2落下来,用求商的十位的方法来求出商的个位。2个一除以2,得1个一,商1写在被除数个位“2”的上面。得出422的商是21。(7)图式结合。从图上看,每份是21根;从竖式上看,得数是21。2.师生共同归纳笔算除法的方法。1.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1)独立完成下面两道除法算式题,请两名同学板演。(2)教师巡
51、视,指导学习有困难的学生。(3)集体订正,请同学叙述计算过程。(4)质疑计算中出现的问题。2.病题门诊。(1)观察、研讨计算中出现的错误。(2)改正错误之处。(3)提出改进方法。3.计算教材第19页练习四的第1题中的、。(1)看清题中数据。(2)独立完成。(3)集体订正。(4)回顾做题过程,总结计算方法。你能尝试解决同学们提出的主题图中的第二个问题吗?四年级平均每班种多少棵树?课堂作业新设计1.2.3.思维训练522=26一位数除两位数(十位能整除)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十位上的数,商写在十位上,再用一位数去除被除数个位上的数,商写在个位上。本节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的
52、,它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因此要引导学生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为接下来的学习打好基础。教学时应该注意让学生主动探索计算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掌握整十数、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笔算方法。重视对算理的理解,算法的归纳,同时注意除法竖式书写格式的指导。基本的笔算除法教材第16页的例2及“做一做”,练习四的第3、第4题。1.使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除法的计算方法。2.使学生明确每次除后的余数必须比除数小。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概括的能力。1.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2. 掌握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过程中的试商方法。口算卡片,小棒,投影仪。1.口算。(出示口算卡片)555=497=2406=484=455=2807=2.板演。说一说,笔算一位数除两位数的除法,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3.导入新课。教师:上节课,有的同学尝试着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店面租赁合同样本格式
- 礼仪用品企业市场竞争优势构建考核试卷
- 矿产勘查中的环境地质调查与评价考核试卷
- 烘焙食品在健康饮食中的地位与作用考核试卷
- 2025年版其他类型合同范本:赞助合同
- 涂料店铺顾客忠诚度建设考核试卷
- 2024年09月内蒙古开鲁县校园招聘畜牧兽医急需紧缺工作人员12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8月福建三明永安市事业单位招聘102人(医疗岗5人)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08月湖南长沙县人民医院(湖南省人民医院星沙院区)招聘部分岗位数调整笔试历年专业考点(难、易错点)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度大苹果购销合同
- 2025年江苏省南通启东市江海产业园招聘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型商务酒店网络规划与设计》8800字
- GB/T 45077-2024国家公园项目建设指南
- 治安 课件教学课件
- 中韩文化对比
- 乡土中国 读书分享
- 药品库房安全管理制度
- 2020-2024年五年高考1年模拟生物真题分类汇编(山东专用) 专题18 基因工程(原卷版)
- 《重症监护患者的压疮护理研究进展综述论文》5200字
- 2024年中国酸奶袋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诺如病毒课件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