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育学复习资料绪论&第一章教育的概念一、掌握教育、学校教育、教育学等概念的含义,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广义的教育:是有意识的 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首要和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 狭义的教育: 即学校教育, 是由专门的教育机 构所承担的、 由专门的教职人员所实施的有目 的、有计划、有组织的,以影响学生身心发展为首要 和直接目标的教育活动。 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与社会教育相对的概念。 专指受教育者在各类学校 内所接受的各种教 育活动,是教育制度重 要组成部分。一般说来,学校教育包括初等教育、中等教 育和高等教育。 教育学: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和阐释教育理论及其应用的一门社会 科学。
2、教育的构成要素: 1 、受教育者 受教育者是指在各种教育活动中从事学习的人, 既包括学 校中学习的儿童、 少年和青年, 也 包括各种形式的教育中的成人学生。受教育者既是教育的对象, 又是学习的主体。 受教育者也是社会的现实的活生生的人, 他们不是教育活动可以任意涂抹的白板 或加工的素 材,而是学习活动的主体。 2、教育者 凡是对受教育者在知识、 技能、 思想、品德等 方面起到教育影响作用的人, 都可称为教育者。 但自学校教育产生以后, 教育者主要是指学校中的 教师和其他教育工作人员。 教育者是构成 教育活动的一个基本要素。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起主导作 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指导 与管理 教育
3、者:担任教的责任,施加教育影响的人。教育者处于法 律、传统、知识及师生关系上的 主导地位。这种地位既是一种权利,更是一种责任和能力的考量。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的地 位有一定的相对性。 受教育者与教育者相对于教育活动的其他要素, 都是教 育的主体, 他们之间又是互为主客体, 互为条件的关系。 (交互主体,复合主体,主体间性)3、教育中介系统 教育中介系统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联系与互动的纽带,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内容和方式。 其中,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作为教育的主体因素,是决定性的;同时,在现代教育中,教育影 响尤其教 育内容(课程)和教育手段的现代化具有越来越重要的重要。 但相比之下,这些“物”的因素最终要
4、 通过主体的创造和合理的开发使用、发挥作用。二、了解教育的起源、基本形态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起源:教育神话起源说、教育生物起源说、教 育心理起源说、教育劳动起源说,也称教育的 社会起源说 教育的形态有三种:学校教育,家庭教 育,社会教育 我们可以将教育的历史发展分为三大时期; 一是古代教育, 包括原始社会、 奴隶社 会和封建 社会的教育;二是现代教育,包括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的教育;三是未来教育学记 古代教育思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中国) 论语 柏拉图 理想国 古代教育思 想的产生和教育学的萌芽(欧洲) 亚里斯多德 雄辩术原理 古希腊“三杰” :柏拉图、亚里斯 多德、苏格拉底 卢梭 爱
5、弥儿在思想观念方面对后世教育思想家产生重要影响 卢梭的教育思想被 誉为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 布鲁纳 教育过程 教育研究更加深化 1)强调认知能力的发展 2 )重视掌握“学科的基本结构” 3 )提倡“从发现中学习” 布鲁姆制订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 布卢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并未说明应该怎样促进学生心智能力的发展, 对情感目标、动作技 能目标阐述得还不够深入 凯洛夫教育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后,全面学习苏联的一段历史年代里,凯 罗夫的教育学成了中国各级师范 院校的必读书。赞科夫教学与发展 : 强调教育应走 在学生发展前面,促进学生的 一般发展 班巴斯基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 杨贤江新教育大纲这是
6、我国第一本试图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论述教育的著作。 夸美纽斯大教学论是世界上第一部以教育为研究对象的著 作,是独立形态的教育学的开端、教育学成为一门独立 学科的开始 提出强调把一切知识教给一切人,即普及教育的思想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标志着教育 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在教育史上被誉为第一部具有学科形态的教育学。 根据儿童心理活动规律划分著名的教学四阶段:明了、联想、系统、 方法,提出了教学的教育性思想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 学校与社会 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做中学是杜威教育理论的重要部分。对 世界教育发展有重大影响第二章:教育与人的发展一、掌握人的发展的基本内涵。“人的发展”一般有两种释义:
7、(1)把它与物种发展史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在地球上出现及其进化的过程,即人类的发展或进化;(2)更为通常的解释是把它与个体发展联系起来,将它看成是人类个体的成长变化过程。广义的个体发展是指个人从胚胎到死亡的变化过程,其发展持续于人的一生。 狭义的个体 发展是指个人从出生到成人的变化过程,主要是指儿童的发展。人的发展是整体性的发展,包括生理发展,心理发展和社会发展。这三方面既有一定的相对 独立性, 又十分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在人的发展过程中形成相互制约、 相互促进的关系。它 们与教育所要培 养的人的体、智、德、美等方面的发展是相一致的、交织在一起的。从总体上看,人的发展十分复杂,是一个生活与
8、生长并进的过程,是一个“给定”与“自我 选择”、 “自我构建”相互作用、相互转化的过程,是发展的各种因素相互制衡、相互协调的 过程,它体现为 个体内部的生理、心理、社会文化与外显行为方式的连续又较稳定的发展变 化。二、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 - 遗传、环境、教育、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及它们在人的发展中的 各自作用。遗传:(一)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性 (二)遗传素质的成熟 程度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三)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四)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遗传决定论鼻祖:高尔顿 环境:(一)环境是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 (二)环境的给定性与主体的选择性(三
9、)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制约作用离不开人对环境的能动活动 环境决定论代表:华生 个体 的能动性:(一)个体的能动性是在人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二)个体的能动性是人的发展的内在动力 (三)个体的能动性影响人的自我设计和自我奋斗 教育:主导作用(一)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二)教育主要通过文化知识的传递来培养 人知识的认识价值 知识的能力价值 知识的陶冶价值 知识的实践价值(三)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大 教育决定论,教育万能论代表:洛克影响人的发展的四因素在人身心发展过程中的地位:1)内因遗传是人发展的物质前提 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外因 环境是影响人的发展的关键因素
10、 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三、掌握教育与人的发展的制约性(即书中的“人的发展的规律性” )。(一)人的发展的顺序性 (二)人的发展的阶段性 (三)人的发展的不平衡性 (四)人 的发展的互补性 (五)人的发展的整体性 (六)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性第三章: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掌握教育的社会制约性。(一)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1 )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 2)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制约人才的培养规格和教育结构(3)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促进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和改革(二)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对教育的制约(1)社会经济政治制度的性质制约教育的性质(2)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
11、宗旨和目的( 3)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的领导权(4)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受教育权(5)社会经济政治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三)文化对教育的制约与影响(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与水平(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二、掌握教育的经济、政治与文化功能。(一)教育的经济功能(1) 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2)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 3)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 (二)教育的政治功能(1)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 2)教育通
12、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与完善( 3)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的民主政治建设(4 )教育还是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三)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对文化的传递 ( 2)教育对文化的选择(3)教育对文化的发展 三、掌握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及意义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二)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一)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特点、规律与原理 (三)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与连续性 意义: 不能忽视教育的独立性,否则,不可避免的会给教育带来一定的紊乱,甚至出现严重下滑, 使教育改 革或发展大起大落。不能把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理解为绝对独立性,否
13、则就会使教育走向“超经济” 、“超政治”、 “超文化”的错误道路,丧尸教育发展的社会基础和动力。教育必须坚持自己独立的品格和立场 教育对社会的适应必须是有批判性的 教育对社会的 适应必须是有选择的( 5)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 6)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 意志、情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三、掌握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与基本观点。(1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萨特等 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
14、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 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 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 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荀况、孔德、涂尔干、诺笃尔普等 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 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 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 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1957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 育几方面都得到 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 年:新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
15、面全面发 展”。 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 “都应该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 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 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神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 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 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 贯彻“教
16、育必须为社会 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方 针。 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 “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综观建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 不难看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 存在着对 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 同时,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又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体现着我国社会对人才培养的 基本精神。这种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坚持全面发展 (三)培养独立个性五、了
17、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相互关 系。 德育:我国的德育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 智育: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 形成科学世界观, 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 教育。 体育:体育是全面发展体力,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 育。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 质的教 育。(隋炀 帝“美能治病”的故事)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让学生 自主进行综合实 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
18、、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活动,积累解决实 际问题的 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教育。“五育”之间的关系:(1) “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2) “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3)“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品,美育不好出低档品。六、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的要求。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主要问题:使学生学习负担不堪重负 严重摧残了学生的人性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19、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要求: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教育打好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讲授法讲授法是教师通过语言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思想理念,并促进他们的智能与品德发展的方法。谈话法 谈话法是教师按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 通过回答、对话的形式来引导 学生思考、探究,获取或巩固知识,促进学生智能发展的方法。读书指导法读书指导法是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教科书、参考书以获取或巩固知识的方法。练习法练习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运用知识去反复完成一定的操作,或解决某类作业与习题,以加深理解和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演示法 演示法是教
20、师通过展示实物、直观教具、实验或播放有关教学内容的软件、特制的课件,使学生认识事物、获得知识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实验法实验法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运用一定的仪器设备进行独立作业, 观察事物和过程的发生和变 化,探求事物的规律,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习作业法 实习作业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一定的实际活动以培养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方法。 讨论法 讨论法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为解决某个问题而进行探讨, 辨明其是非真 伪以获取知识的方法。 研究法研究法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独立的探索 , 决问题, 创造性地解 获取知识和发展能力的方法。(5) 人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历史过程。(6) 生产劳动与教育相结合是“
21、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人的发展实际上是指在人的劳动能力全面发展的基础上包括人的社会关系、道德精神面貌、 意志、情 感、个性及审美意识和能力上的和谐统一发展。三、掌握教育目的价值取向的基本类型 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的代表人物与基本观点。(1 )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裴斯泰洛齐、马斯洛、萨特等 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以个人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 强调以个人自身完善和发展的需要为主来制定教育目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2)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柏拉图、荀况、孔德、涂尔干、诺笃尔普等 基本观点:主张教育目的应以社会需要为根本或出发点, 强调以社会发展的需要为 主来制定教育目
22、的和建构教育活动的一种教育目的理论。四、了解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教育方针,熟悉国家当前的教育方针、教育目的。1957 年:毛泽东在最高国务会议上提出: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 智育、体 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982 年:新宪法规定:“国家培养青年、少年、儿童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 展”。1985 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教育所培养的人才, “都应该有 理想、有道德、有文化、 有纪律,热爱社会主义祖国和社会主义事业, 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献身 精神,都应该不断追求新知,具有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勇于创造的科学精
23、神1986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 “义务教育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使儿 童、少年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素质,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 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奠定基础”1993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要求各级各类学校认真 贯彻“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方 针。1995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 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综观建
24、国以来我国教育目的的演变, 不难看出: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不同时期, 存在着对 人才培养的不同要求;同时,不同时期的教育目的, 又存在一定的连续性和稳定性, 体现着我国社会对人才培养的 基本精神。这种基本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培养“劳动者”或“社会主义建设人才” (二)坚持全面发展 (三)培养独立个性五、了解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综合实践活动)及其相互关 系。 德育:我国的德育体现了整个教育的社会主义性质, 对受教育者的全面发展起着定向的作用 智育:智育是传授系统科学文化知识, 形成科学世界观, 培养基本的技能技巧和发展智力的 教育。 体育:体育是全面发展体力
25、,增强体质,传授和学习健身知识和体育运动技能的教 育。 美育: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鉴赏美和创作美的能力,培养高尚情操和文明素 质的教 育。(隋炀帝“美能治病”的故事) 综合实践活动:综合实践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 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实际, 让学生 自主进行综合实 践活动,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社会实践、劳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活动,积累解决实 际问题的经验、提高综合应用知识于实践的能力教育。“五育”之间的关系:( 1) “五育”各有其相对独立性( 2) “五育”之间具有内在联系( 3) “五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的地位存在不平衡性 德育不好出危险品,智育不好出次品,体育不好出废
26、品,美育不好出低档品。六、掌握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 当前我国教育目的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实现的要 求。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在于: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 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的各级各类人才。 主要问题:使学生学习负担不堪重负 严重摧残了学生的人性 扼杀了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挫伤了大多数学生的积极性 实现要求:培养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他们学习做人和进一步接受专业(职业) 教育打好 基础,为提高民族素质打好基础。第九章:教学(下)一、掌握教学组织形式、 班级授课制、复式教学、 课的类型以及课的结构等概念的基本含义 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是指为
27、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 教师和学生按一定要求组合起来 进行活动的结构。 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 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 在班级上课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 一致,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 复 式教学:课的类型: 课的结构:课的结构是指一堂课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的安排顺序和时间分配。二、了解教育史上出现过几种影响较大的教学组织形式。 个别教学制、班级上课制、分组教学制 (一)个别教学制是教师面对个别或少数学生进
28、行教学的一种教育组织形式。在个别教学中,每位学生 所学的内 容和进度可以有所不同, 教师对每位学生教的方法和要求也有所区别, 自然每位学 生学习的成效各不一样, 甚至差距极大。 因此,个别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教师能 够根据每位学生的特点包括天赋、 接受能力和努力程度而因材施教, 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比 较充分地发展每个学生的潜能、特长和个性。二) 班级上课制 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 根据周课表分别学习所设置的各门课程。在班 级上课 开设的各门课程,特别是在 优缺点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 制中,同一个班的每个学生的学习内容与进度必须一致, 高年级,通常由具有不同专业知识的教师分别担任。(三) 分组教学制分组教学的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帽粉产品供应链分析
- 专业书籍出版行业相关项目经营管理报告
- 农业智能施肥机行业经营分析报告
- 吸入器产品供应链分析
- 农业保险科技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石蜡纸市场发展前景分析及供需格局研究预测报告
- 农业生物农药行业市场调研分析报告
- 两轮机动车用挡泥板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手表表柄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头发造型用喷雾产业链招商引资的调研报告
- 神经内科护士进修汇报
- 2024年辽宁沈阳水务集团限公司社会公开招聘24公开引进高层次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笔试参考题库(共500题)答案详解版
- 消防设施操作员之消防设备中级技能自测模拟预测题库(名校卷)
- 高中物理必修三第九章《静电场及其应用》测试题(有答案解析)
- 安全标准化建设事件事故管理事故事件统计分析台账
- 2024年国家能源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年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
- 油脂制取与加工工艺学课件
- 维修设备工具清单
- 《大数据金融》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 三视图的形成及其对应关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