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模板专项施工方案_第1页
地下室模板专项施工方案_第2页
地下室模板专项施工方案_第3页
地下室模板专项施工方案_第4页
地下室模板专项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目 录一编制依据1二工程概况1三模板设计原则1四模板体系材料选择及搭设参数21模板体系材料选择22柱模板23墙模板44梁模板55楼板模板106楼板模板满堂架117楼梯模板12五模板安装131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132模板安装要求142.1柱模板安装142.2墙模板安装142.3梁模板安装152.4楼板模板安装163模板组拼174模板定位和支设175模板验收程序及人员分工17六模板拆除181模板拆除原则182墙、柱模板拆除183楼板、梁模板拆除18七模板技术措施191进场模板质量标准192模板安装质量要求193其他注意事项224脱模剂及模板堆放、维修23八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24九应急救援预案2

2、41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42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63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74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28十附件一:600800柱模板计算书30十一附件二:600600柱模板计算书40十二附件三:600900柱模板计算书48十三附件四:墙模板计算书58十四附件五:600高侧模计算66十五附件六:800高侧模计算74十六附件七:1200高侧模计算82十七附件八:1400高侧模计算90十八附件九:250mm600mm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97十九附件十:300800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104二十附件十一:4001200梁模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111二十一附件十二:4001400梁模

3、板扣件钢管支撑架计算书118二十二附件十三:楼板模板扣件钢管高支撑架计算书126一 编制依据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01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施工图 二 工程概况三 模板设计原则本工程考虑到施工工期、质量和安全要求,故在选择方案时,应充分考虑以下几点:1.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设计,力求做到结构要安全可靠,造价经济合理。2.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使用期限内,能够充分满足预期的安全性和

4、耐久性。3.选用材料时,力求做到常见通用、可周转利用,便于保养维修。4.结构选型时,力求做到受力明确,构造措施到位,升降搭拆方便,便于检查验收。5. 本方案仅适用于EB区地下室结构工程。本工程地下室结构较为复杂,模板重复使用次数暂定为67次。四 模板体系材料选择及搭设参数1 模板体系材料选择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当地材料供应商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施工周期及模板安拆时间,材料选择:钢管采用483.0、木枋采用35mm85mm,模板采用16厚木胶合板、对拉螺杆采用普通对拉螺杆M14。每层模板使用前均应刷脱模剂,以延长模板使用周期,确保混凝土表面光洁。进场的钢管、扣件等周转材料须经现场检查、复试后方可使

5、用。2 柱模板本工程框架柱主要集中在地下室。柱箍采用双钢管加固,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接缝处贴双面胶带,保证楞角方直、美观。搭设参数以截面尺寸800600、900600、300600的柱子为例,其他尺寸的柱子参照。柱模板的截面宽度B=600mm,柱模板的截面高度H=900mm、800mm(600mm),H=800mm或900mm方向对拉螺栓2道,H=600mm方向对拉螺栓1道(600以下的柱子均不设置),柱模板的计算高度L=4500mm,柱箍间距计算跨度d=450mm或400mm。B或H600mm方向木方竖楞4根,600mmB或H800mm方向木方竖楞5根,H900mm方向木方竖楞6根。截面和

6、立面图如下图所示:600800柱模板截面图(计算详见附加一)600600柱模板截面图(计算详见附加二)600900柱模板截面图(计算详见附加三)柱模板立面图(600宽方向)3 墙模板模板在木工车间制作施工现场组拼,在现场开模时禁止在操作面使用手提电锯。内龙骨采用木方背楞,内龙骨间距225mm,外龙骨采用双钢管,用14普通对拉螺杆进行加固(地下室外墙、下沉式花园墙体采用止水螺杆),螺杆水平方向间距为450mm,竖向方向间距均为450,最下一排螺杆离模板边200mm。底部4排螺杆采用普通多拉螺杆并双螺帽加固。边角处采用木板条找补,接缝处贴双面胶带,保证楞角方直、美观。如下图所示:墙模板图(计算详见

7、附件四)注:木垫板做到内窄外宽,便于拆除。4 梁模板梁的计算形式为250600、400900、4001200、4001400,其他形式的梁按“就近就大”的原则选取模板支撑形式。梁侧模板应包住梁底模板,横向采用木方背楞,竖向采用钢管外楞,采用钢管支撑。搭设参数如下表所示:250mm600mm梁内龙骨间距(mm)160外龙骨间距(mm)90014对拉螺栓(道)0对拉螺栓断面方向间距(mm)梁底木方(根)3立杆纵距(m)0.9立杆步距(m)1.5梁下顶撑(根)0代表梁截面类型250450、250600、250550、250500支撑架搭设高度3.13m、2.94m、4.39m计算书梁侧模计算模型与墙

8、计算模型相同,参见墙模板计算书,梁底支架计算详附件五备注梁底木方间距125mm,两侧板木方间距160mm,立杆底部放置垫块(基础底板上可以不放置)。400mm900mm梁内龙骨间距(mm)195外龙骨间距(mm)90014对拉螺栓(道)1对拉螺栓断面方向间距(mm)340梁底木方(根)4立杆纵距(m)0.9立杆步距(m)1.5梁下顶撑(根)1代表梁截面类型300800、300850、400800、400900计算书梁侧模计算模型与墙计算模型相同,参见墙模板计算书,梁底支架计算详附件六支撑架搭设高度3.13m、2.94m、4.39m备注梁底木方间距133mm,两侧板木方间距170mm,对拉螺杆至

9、梁底340mm,立杆底部放置垫块(基础底板上可以不放置)。600mm1200mm梁内龙骨间距(mm)180外龙骨间距(mm)90014对拉螺栓(道)2对拉螺栓断面方向间距(mm)360梁底木方(根)4立杆纵距(m)0.9立杆步距(m)1.5梁下顶撑(根)2代表梁截面类型2501200、3001200、4001200、6001200支撑架搭设高度3.13m、2.94m、4.39m计算书梁侧模计算模型与墙计算模型相同,参见墙模板计算书,梁底支架计算详附件七备注梁底木方间距150mm,两侧板木方间距180mm,对拉螺杆至梁底360mm梁宽度小于350的梁底设置3根木方,梁宽度600的梁底设置5根木方

10、,立杆底部放置垫块(基础底板上可以不放置)。500mm1400mm梁内龙骨间距(mm)160外龙骨间距(mm)45014对拉螺栓(道)3对拉螺栓断面方向间距(mm)320梁底木方(根)4立杆纵距(m)0.45立杆步距(m)1.5梁下顶撑(根)2代表梁截面类型4001400、5001400支撑架搭设高度3.13m、2.94m、4.39m计算书梁侧模计算模型与墙计算模型相同,参见墙模板计算书,梁底支架计算详附件八备注梁底木方间距167mm,两侧板木方间距160mm,对拉螺杆至梁底320mm,立杆底部放置垫块(基础底板上可以不放置)。5 楼板模板地下一层及地库顶板楼板厚度为120mm。模板采用16m

11、m厚木胶合板,龙骨采用3585mm木方,钢管采用48mm3.0mm。搭设满堂架:立杆间距0.9m0.9m,步距1.5m,每步设置水平杆,立杆离地200mm处按纵下横上的程序设置扫地杆,在四周及主梁底处设置剪刀撑,立杆底部用垫板(基础底板上可以不设)抵紧。模板:采用木模板拼装,在已搭设的满堂架上布设木方龙骨,调整标高,先排放一排龙骨,以一端向另一端推进,依次排列安装模板。龙骨间距225mm。铺模板:每块板间用钉子与龙骨连接,拼缝均应严密,均设双面胶带。平台板铺完后,用水准仪测量或50线拉线检测模板标高,进行校正,并用靠尺找平。经质检员验收后,作下道工序施工。特别注意楼层的净空,要保证不能产生负误

12、差。楼板支撑架立柱平面图楼板支撑架立面简图(计算详附件十)6 楼板模板满堂架模板支撑系统均采用48mm3.0mm钢管,立杆间距0.9m0.9m,步距1.5m,每步设置水平杆。立杆之间必须按步距满设双向水平杆,确保两方向足够的设计刚度,离地200mm处设置纵横扫地杆,沿纵横水平方向按纵下横上的程序搭设,扫地杆和水平杆采用搭接。立杆接长严禁搭接,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相邻两立杆的对接接头不得在同步内,且对接接头沿竖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距主节点不宜大于步距的1/3。严禁将上段的钢管立杆与下段钢管立杆错开固定在水平拉杆上。满堂模板支架立柱,在外侧周圈应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

13、,剪刀撑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500mm,并采用2个旋转扣件,分别在离杆端不小于100mm处进行固定;中间在纵横向应每隔10m左右设由下至上的竖向连续式剪刀撑,其宽度宜为46米,并在剪刀撑部位的顶部、扫地杆处设置水平剪刀撑。剪刀撑杆件的底端应与地面顶紧,夹角宜为4560。剪刀撑布置图梁板整体模板支承体系布置剖面图7 楼梯模板楼梯模板均采用木模板,施工前根据实际层高放样,在支设时,须注意楼梯建筑与结构标高差别,留出地坪厚度。楼梯模板均采用16mm胶合板为斜梯板底模,斜木楞次龙骨为3585,间距不大于200mm,支撑系统、水平拉条、剪刀撑均采用钢管固定,做法详见大样图。把楼梯梁及平台标高及轴线位

14、置确定后。支梁底模、踏步板模。最后加固、检查、验收。应注意的质量问题:检查支撑扣件及稳定性,梁底模和踏步板底平整度及标高。为防止踏步模板下滑,支撑杆必须固定,踏步宽及高度逐个检查,防止误差。经验收合格进行下道工序。五 模板安装1 模板安装的一般要求竖向结构钢筋等隐蔽工程验收完毕、施工缝处理完毕后准备模板安装。安装柱模前,要清除杂物,焊接或修整模板的定位预埋件,做好测量放线工作,抹好模板下的找平定位砂浆。弹出定位控制线。2 模板安装要求2.1 柱模板安装模板安装顺序搭设脚手架柱模就位安装安装柱模安设支撑固定柱模浇筑混凝土拆除脚手架、模板清理模板技术要点板块与板块竖向接缝处理,应严密拼接,加贴胶带

15、,然后加柱箍、支撑体系将柱固定。按图纸尺寸制作柱侧模板后,按放线位置钉好压脚板再安装柱模板,校正垂直度及柱顶对角线。安装柱箍:柱箍选择双钢管。柱箍间距、柱箍材料及对拉螺栓直径参数按本方案要求设置。防止胀膜、断面尺寸鼓出、漏浆、混凝土不密实,或蜂窝麻面、偏斜、柱身扭曲的现象。预防措施:根据柱箍间距要求钉牢固。成排柱模支模时,应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柱模。2.2 墙模板安装模板安装顺序模板定位、垂直度调整模板加固验收混凝土浇筑拆模技术要点安装墙模前,要对墙体接茬处凿毛,用空压机清除墙体内的杂物,做好测量放线工作。为防止墙体模板根部出现漏浆“烂根”现象,墙模安装前

16、,在底板上根据放线尺寸贴海绵条,做到平整、准确、粘结牢固并注意穿墙螺栓的安装质量。按位置线安装门洞模板,下预埋件。把一面模板按位置线就位,然后安装拉杆或斜撑,安装塑料套管和穿墙螺栓(人防区使用止水螺杆),穿墙螺栓规格和间距按本方案参数设置。清扫墙内杂物,再安装另一侧模板,调整斜撑(拉杆)使模板垂直后,再拧紧穿墙螺栓。模板安装完毕后,检查一遍扣件、螺栓是否紧固,模板拼缝及下口是否严密。墙模板宜将木方做竖肋,双根483.0钢管做水平背楞。墙模板立缝、脚缝宜设于木方和胶合板所形成的企口位置,以防漏浆和错台。墙模板的水平缝背面应加木方拼接。墙模板的吊钩,设于模板上部,吊钩铁件的连接螺栓应将面板和竖肋木

17、方连接在一起。防止墙体混凝土厚薄不一致,墙体上口过大,混凝土墙体表面粘连,角膜与大模板缝隙过大跑浆,角膜入墙过深,洞口变形。预防措施:墙身放线应准确,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模板就位调整应认真,穿墙螺栓要全部穿齐、拧紧。支模时上口卡具按设计要求尺寸卡紧。模板清理干净,隔离剂涂刷均匀,拆模不能过早。模板拆装时缝隙过大,连接固定措施不牢固,应加强检查,及时处理。洞口模板的组装及固定要牢固,必须认真进行洞口模板配模,能够保证尺寸,便于装拆。2.3 梁模板安装模板安装顺序搭设和调平模板支架(包括安装水平拉杆和剪力撑)按标高铺梁底模板拉线找直绑扎粱钢筋安装垫块梁两侧模板调整模板技术要点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

18、大于4m时按1/500起拱、外挑长度大于2米的悬臂梁按L/150起拱;悬臂梁每1m跨距,梁末端向上起拱4mm),主次梁交接时,先主梁起拱,再次梁起拱。并注意梁的侧模包住底模,下面龙骨包住侧模。在柱子上弹出梁轴线、梁位置和水平线,钉柱头模板。梁底模板:按设计标高调整支柱的标高。然后安装梁底模板,并拉线找平。梁下支柱支承在基土面上时,应对基土面平整夯实,满足承载力要求,并加木垫板或混凝土垫板等有效措施,确保混凝土在浇筑过程中不会发生支撑下沉。梁侧模板:根据墨线安装梁侧模板、压脚板、斜撑等。梁侧模板制作高度应根据梁高及楼板模板确定。当梁高超过450mm时,梁侧模板加穿梁螺栓加固。防止梁身不平直,梁底

19、不平及下挠、梁侧模胀模、局部模板嵌入柱梁间、拆除困难的现象。预防措施: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梁侧模必须有压脚板,拉线通直后将梁侧钉固。梁底模板按规定起拱。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模内清理干净,并浇水湿润。2.4 楼板模板安装1、模板安装顺序“满堂”脚手架主龙骨次龙骨柱头模板龙骨柱头模板、顶板模板拼装顶板内、外墙柱头模板龙骨模板调整验收进行下道工序2、技术要点楼板模板当采用单块就位时,宜以每个铺设单元从四周先用阴角模板与墙、梁模板连接,然后向中央铺设,按设计要求起拱(跨度大于4m的板按L/400起拱、外挑长度大于2m的悬臂板按L/150起拱;悬臂梁每1

20、m跨距,梁末端向上起拱4mm),起拱部位为中间起拱,四周不起拱。根据平面图架设支柱和龙骨。支柱与龙骨的间距,根据本方案参数确定。支柱排列要考虑设置施工通道。底层地面应夯实,并铺垫脚板。支柱间的水平拉杆和剪刀撑要认真加强。通线调节支柱的高度,将大龙骨找平,架设小龙骨。铺模板时可从四面铺起,从中间收口。楼板模板压在梁侧模时,角位模板应通线钉固。楼面模板铺完后,应认真检查支设是否牢固,模板梁面、板面应清扫干净。3、板模板:防止板中部下挠,板底混凝土面不平的现象。预防措施:支顶要符合规定的保证项目要求。板模按规定起拱。3 模板组拼模板组装要严格按照构件尺寸配好的模板拼装成整体,模板在现场拼装时,要控制

21、好相邻板面之间拼缝,两板接头处要加设卡子,以防漏浆,拼装完成后用钢丝把模板和竖向钢管绑扎牢固,以保持模板的整体性。拼装的精度要求如下:两块模板之间拼缝1.5相邻模板之间高低差1模板平整度2模板平面尺寸偏差34 模板定位和支设当底板或顶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并具有一定强度(1.2MPa),即用手按不松软、无痕迹,方可上人开始进行轴线投测。根据轴线位置放出墙柱截面位置尺寸线、模板500控制线,以便于梁、柱模板的安装和校正。当、柱混凝土浇筑完毕,模板拆除以后,开始引测楼层500mm标高控制线,并根据该500mm线将板底的控制线直接引测到、柱上。首先根据楼面轴线测量孔引测建筑物的主轴线的控制线,并以该控制线

22、为起点,引出每道、柱轴线,根据轴线与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内线、边线以及外侧控制线,施工前三线必须到位,以便于模板的安装和校正。模板支设前用空压机将楼面清理干净。不得有积水、杂物,并将施工缝表面浮浆剔除,用水冲净。所有模板内侧必须刷脱模剂。5 模板验收程序及人员分工六 模板拆除1 模板拆除原则1.模板拆除根据现场同条件的试块指导强度,符合设计要求的百分率后,由技术人员发放拆模通知书后,方可拆模。2.模板及其支架在拆除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如下要求。在拆除侧模时,混凝土强度要达到1.2MPa(依据拆模试块强度而定),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模板而受损后方可拆除。混凝土的底模,其混凝土强度必须符合下表

23、规定后方可拆除。构件类型构件跨度(m)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百分率(%)板2502,8758100梁、拱、壳8758100悬臂构件1003、拆除模板的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支的模板后拆,后支的先拆。2 墙、柱模板拆除墙、柱模板在混凝土强度达到1.2MPa,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因拆除而损坏时方能拆除,模板拆除顺序与安装模板顺序相反,先外墙后内墙,先拆外墙外侧模板,再拆除内侧模板,先模板后角模。拆墙、柱模板时,首先拆下穿墙螺栓,再松开地脚螺栓,使模板向后倾斜与墙体脱开。不得在墙上撬模板,或用大锤砸模板,保证拆模时不晃动混凝土墙体,尤其拆门洞阴阳角模时不能用大锤砸模板。3 楼板、

24、梁模板拆除楼板模板拆除时,先调节顶部支撑头,使其向下移动,达到模板与楼板分离的要求,保留养护支撑及其上的养护木方或养护模板,其余模板均落在满堂脚手架上。拆除板模板时要保留板的养护支撑。模板拆除吊至存放地点时,模板保持平放,然后用铲刀、湿布进行清理。支模前刷脱模剂。模板有损坏的地方及时进行修理,以保证使用质量。模板拆除后,及时进行板面清理,涂刷隔离剂,防止粘结灰浆。七 模板技术措施1 进场模板质量标准模板要求:(1)技术性能必须符合相关质量标准(通过收存、检查进场木胶合板出厂合格证和检测报告来检验)。(2)外观质量检查标准(通过观察检验)任意部位不得有腐朽、霉斑、鼓泡。不得有板边缺损、起毛。每平

25、方米单板脱胶不大于0.001m2。每平方米污染面积不大于0.005m2(3)规格尺寸标准厚度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20mm处,长短边分别测3点、1点,取8点平均值;各测点与平均值差为偏差。长、宽检测方法:用钢卷尺在距板边100mm 处分别测量每张板长、宽各2点,取平均值。对角线差检测方法:用钢卷尺测量两对角线之差。翘曲度检测方法:用钢直尺量对角线长度,并用楔形塞尺(或钢卷尺)量钢直尺与板面间最大弦高,后者与前者的比值为翘曲度。2 模板安装质量要求必须符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2002)及相关规范要求。即“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

26、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1)主控项目1)安装现浇结构的上层模板及其支架时,下层楼板应具有承受上层荷载的承载能力,或加设支架;上下层支架的立柱应对准,并铺设垫板。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对照模板设计文件和施工技术方案观察。2)在涂刷模板隔离剂时,不得沾污钢筋和混凝土接槎处。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 一般项目1)模板安装应满足下列要求: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在浇筑混凝土前,木模板应浇水湿润,但模板内不应有积水;模板与混凝土的接触面应清理干净并涂刷隔离剂;浇筑混凝土前,模板内的杂物应清理干净;检查数量:全数检查。检验方法:观察。2)对跨度不小于4m 的现浇钢筋混

27、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要求起拱。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在同一检验批内,对梁,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件;对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 间。)检验方法:水准仪或拉线、钢尺检查。3)固定在模板上的预埋件、预留孔洞均不得遗漏,且应安装牢固其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检验方法:钢尺检查。(3)现浇结构模板安装的偏差应符合附表1的规定。检查数量:按规范要求的检验批(对梁、柱,应抽查构件数量的10,且不应少于3 件;对墙和板,应按有代

28、表性的自然间抽查10,且不得小于3间)。现浇结构模板安装允许偏差和检验方法见附表1:(检验方法:检查同条件养护试块强度试验值。检查轴线位置时,应沿纵、横两个方向量测,并取其中的较大值。)(4)模板垂直度控制1)对模板垂直度严格控制,在模板安装就位前,必须对每一块模板线进行复测,无误后,方可模板安装。2)模板拼装配合,工长及质检员逐一检查模板垂直度,确保垂直度不超过3mm,平整度不超过2mm;3)模板就位前,检查顶模棍位置、间距是否满足要求。(5)顶板模板标高控制每层顶板抄测标高控制点,测量抄出混凝土墙上的500线,根据层高及板厚,沿墙周边弹出顶板模板的底标高线。(6)模板的变形控制1)墙模支设

29、前,焊接限位钢筋。2)浇筑混凝土时,做分层尺竿,并配好照明,分层浇筑,层高控制在500以内,严防振捣不实或过振,使模板变形。3)洞口处对称下混凝土;4)模板支立后,拉水平、竖向通线,保证混凝土浇筑时易观察模板变形,跑位;5)浇筑前认真检查螺栓、顶撑及斜撑是否松动;6)模板支立完毕后,禁止模板与脚手架拉结。(7)模板的拼缝、接头模板拼缝、接头不密实时,用塑料密封条堵塞;钢模板如发生变形时,及时修整。(8)洞口模板在洞口下部导墙模板下口中间留置2个排气孔,以防混凝土浇筑时产生窝气,造成混凝土浇筑不密实。(9)清扫口的留置楼梯模板清扫口留在平台梁下口,清扫口50100洞,以便用空压机清扫模内的杂物,

30、清理干净后,用木胶合板背订木方固定。(10)与安装配合合模前与钢筋、水、电安装等工种协调配合,合模通知书发放后方可合模。(11)混凝土浇筑时,所有墙板全长、全高拉通线,边浇筑边校正墙板垂直度,每次浇筑时,均派专人专职检查模板,发现问题及时解决。(12)为提高模板周转、安装效率,事先按工程轴线位置、尺寸将模板编号,以便定位使用。拆除后的模板按编号整理、堆放。安装操作人员应采取定段、定编号负责制。(13)墙柱主筋底部均设置模板定位控制钢筋,柱四个方向均采用12的钢筋与主筋电焊,墙采用12600的钢筋与主筋电焊,以控制模板底部定位。3 其他注意事项在模板工程施工过程上中,严格按照模板工程质量控制程序

31、施工,另外对于一些质量通病制定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以保证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严格执行交底制度,操作前必须有单项的施工方案和给施工队伍的书面形式的技术交底。(1)胶合板选统一规格,面板平整光洁、防水性能好的。(2)进场木方先压刨平直统一尺寸,并码放整齐,木方下口要垫平。(3)模板配板后四边弹线刨平,以保证墙体、柱子、楼板阳角顺直。(4)墙模板安装基层找平,并粘贴海绵条或双面胶带,模板下端与事先做好的定位基准靠紧,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和防止模板底部漏浆,在外墙继续安装模板前,要设置模板支撑垫带,并校正其平直。(5)墙模板的对拉螺栓孔平直相对,穿插螺栓不得斜拉硬顶。内墙穿墙螺栓套硬塑料管,塑料管长度

32、比墙厚少23mm。(6)洞口模板制作尺寸要求准确,校正阳角方正后加固,固定,对角用木条拉上以防止变形。(7)支柱所设的水平撑与剪刀撑,按构造与整体稳定性布置。(8)模板支撑体系立杆连接方式必须采用对接,水平杆件连接方式必须采用搭接方式。(9)外墙翻口根部模板安装时必须贴双面胶,防止漏浆等情况出现。(10)为防止墙柱根部漏浆等情况出现,在模板与楼面间贴双面胶。如遇涨模、跑模等质量通病,应在24小时内按照控制轴线进行凿除后,用1:2水泥砂浆进行修补。(11)墙柱底部采用水泥砂浆找平、封底,以免产生漏浆现象。(12)混凝土浇筑顺序为先浇筑墙柱,后浇筑楼板,有一个方向向另一个方向依次推进。4 脱模剂及

33、模板堆放、维修(1)木胶合板选择水性脱模剂,在安装前将脱膜剂刷上,防止过早刷上后被雨水冲洗掉。(2)模板贮存时,其上要有遮蔽,其下垫有垫木。垫木间距要适当,避免模板变形或损伤。(3)装卸模板时轻装轻卸,严禁抛掷,并防止碰撞,损坏模板。周转模板分类清理、堆放。(4)拆下的模板,如发现翘曲,变形,及时进行修理。破损的板面及时进行修补。八 安全、环保文明施工措施(1)支模前必须搭好相关脚手架。脚手架与模板支撑架要分离。(2)支、拆模时操作人员必须挂好、系好安全带。(3)在拆墙模前不准将脚手架拆除,用塔吊拆时与起重工配合;拆除顶板模板前划定安全区域和安全信道,将非安全信道用钢管、安全网封闭,挂“禁止通

34、行”安全标志,操作人员不得在此区域,必须在铺好跳板的操作架上操作。(4)浇筑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支撑是否可靠、扣件是否松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由模板支设班组设专人看模,随时检查支撑是否变形、松动,并组织及时恢复。经常检查支设模板吊钩、斜支撑及平台连接处螺栓是否松动,发现问题及时组织处理。(5)木工机械必须严格使用专用开关箱,一次线不得超过3m,外壳接保护零线,且绝缘良好。电锯和电刨必须接用漏电保护器,锯片不得有裂纹(使用前检查,使用中随时检查);且电锯必须具备皮带防护罩、锯片防护罩、分料器和护手装置。使用木工多用机械时严禁电锯和电刨同时使用;使用木工机械严禁戴手套;长度小于50cm或厚度大于锯片半径

35、的木料严禁使用电锯;两人操作时相互配合,不得硬拉硬拽;机械停用时断电加锁。(6)用塔吊吊运模板时,必须由起重工指挥,严格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模板安装就位前需有缆绳牵拉,防止模板旋转不善撞伤人;垂直吊运必须采取两个以上的吊点,且必须使用卡环吊运。不允许一次吊运二块模板(7)模板堆放时,使模板向下倾斜30,不得将模板堆放在施工层上,防止模板在风荷载下倾覆。(8)模板堆放场地要求硬化、平整、有围护,阴阳角模架设小围护架放置。(9)在电梯间进行模板施工作业时,必须层层搭设安全防护平台。九 应急救援预案1 坍塌事故应急救援预案施工现场一旦发生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将会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为了争取在

36、第一时间抢救伤员,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人员生命安全和财产损失,特制定本项目部模板支撑系统坍塌应急救援预案。一、组织机构本项目部成立模板支撑系统坍塌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毕 组长:龚卫彪、李庆员:徐开魏红杜永杨生夏根周昭胡梅沈姚二、事故处理程序1、不论任何人,一旦发现模板支撑系统有坍塌的

37、可能性,应立即呼叫在场全体人员进行紧急撤离。2、现场人员应迅速通知项目经理或施工员,并打电话及时向公司应急救援中心报告事故的发生情况。请求公司应急救援中心的支持。3、根据现场情况,若有人员受伤,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向急救中心求救。应务必讲清受伤人数、地点和人员受伤情况,并派人到主要路口引导急救车尽快赶到事故现场。同时,现场急救人员在急救车到来以前,应对受伤人员进行急救。本项目部配备应急急救药箱1只,药箱存放在现场办公室。4、在没有人员受伤的情况下,现场负责人应根据实际情况研究补救措施,在确保人员生命安全的前提下,组织恢复正常施工秩序。5、现场安全员应对施工现场坍塌或倒塌事故进行原因分析,

38、制定相应的改正措施,认真填写伤亡事故报表、事故调查等有关处理报告,并上报公司应急救援中心。三、各相关方联系电话如下:医院:120 公安:110 消防:119所属区域性公司应急救援中心:公司安全主管:龚卫彪64330909-240公司安全员: 姜杰64330909-204公司材料设备:杨超64330909-216劳动保障部门:12333业主代表:李文伟总监理工程师:李强2 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火灾事故一旦发生,为确保项目部上下能全力处置火灾事故,及时、迅速、高效地控制火灾事故的进展,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事故损失和影响,保护国家、企业及项目部人员和财产的安全。特制定本项目部火灾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

39、组织机构本项目部成立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毕 组长:龚卫彪、李庆员:徐开魏红杜永杨生夏根周昭胡梅沈姚二、事故处理程序1、立即报警。当接到施工现场火灾发生信息后,指挥小组要立即拨打“119”火警电话,并及时通知所属公司应急救援中心,以便及时扑救火灾事故。2、组织扑救火灾。当施工现场发生火灾

40、后,除及时报警以外,指挥小组要立即组织义务消防队员和员工进行扑救,扑救火灾时要按照“先控制、后灭火;救人重于救火;先重点、后一般”的灭火原则。并派人及时切断电源,接通消防水泵电源,组织抢救伤亡人员,隔离火灾危险源和重点物资,充分利用施工现场中的消防设施器材进行灭火。3、协助消防队灭火。在自救的基础上,当专业消防队到达火灾现场后,火灾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要简要地向消防队负责人说明火灾情况,并全力支持消防队员灭火,要听从专业消防队的指挥,齐心协力,共同灭火。4、现场保护。当火灾发生时和扑救完毕后,指挥小组要派人保护好现场,维护好现场秩序,等待对事故原因及责任人的调查。同时应立即安排处理善后工作,在相关

41、专业人员指导下,及时清理事故现场,将火灾造成的垃圾分类处理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从而将火灾事故对环境造成的污染能降低到最低限度。5、火灾事故调查处置。按照企业“事故报告、调查及处理程序”执行,项目部火灾事故应急准备和响应指挥小组在调查和审查事故情况报告出来以后,应做出有关处理决定,落实防范措施,并报公司应急救援中心和上级主管部门。3 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确保施工现场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项目部高处坠落应急救援预案。一、组织机构本项目部成立高处坠落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毕

42、组长:龚卫彪、李庆员:徐开魏红杜永魏红杨生夏根周昭胡梅沈具体分工如下: 1、徐开峰负责现场,其任务是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指挥。2、沈涛、刘军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并及时通知公司应急救援中心和当事人的亲人。3、杨生球负责维持保护事故现场、做好问讯记录、保

43、持与公安部门的沟通。4、李庆国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和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二、事故处理程序:1、高处坠落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大声呼救,报告责任人(项目经理或管理人员)。2、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并确认高处坠落事故发生以后,应:a)立即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伍进行施救;本项目部配备应急急救药箱1只,药箱存放在现场办公室;b)立即向所属公司应急救援中心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c)立即向当地医疗卫生(120)、公安部门(110)电话报告;d)严格保护事故现场。3、项目部指挥部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

44、现场。4、当事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抢救以后,指挥部即指令善后处理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做好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按职能归口做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工作。4 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为确保施工现场触电事故发生后,能迅速有效地开展抢救工作,最大限度地降低员工及相关方生命安全风险,特制定本项目部触电事故应急救援预案。一、组织机构本项目部成立触电事故应急救援小组,负责指挥及协调工作。组长:毕 组长:龚卫彪、李庆员:徐开魏红杜永杨生夏根青13262

45、682296、周昭胡梅沈具体分工如下:1、徐开峰负责现场,其任务是了解掌握事故情况,组织现场抢救指挥。2、魏红难、沈涛负责联络,任务是根据指挥部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保持与当地电力部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劳动部门等单位的沟通,并及时通知公司应应急救援中心和当事人的亲人。3、刘军负责维持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保持与当地公安部门的沟通。4、李庆国负责妥善处理好善后工作,负责保持和当地相关部门的沟通联系。二、事故处理程序: 1、触电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现第一人应立即大声呼救,报告责任人(项目

46、经理或管理人员),急救贯彻“迅速、就地、正确、坚持”八字方针。2、项目管理人员获得求救信息并确认触电事故发生以后,应:a)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断开电源开关;使用绝缘物隔离或挑开电源或带电体;用导电体使电源接地或短路,迫使漏电保护器和短路保护器跳闸而断开电源;b)立即组织项目职工自我救护队伍进行施救;当确认触电者呼吸和心跳停止时,应立即按心肺复苏法就地抢救,并立即向当地急救中心(120)、电力部门电话报告。本项目部配备应急急救药箱1只,药箱存放在现场办公室;c)立即向所属公司应急救援中心汇报事故发生情况并寻求支持;d)严密保护事故现场。3、项目部指挥部接到电话报告后,应立即在第一时间赶

47、到现场,了解和掌握事故情况,开展抢救和维护现场秩序,保护事故现场。4、当事人被送入医院接受抢救以后,指挥部即指令善后处理人员到达事故现场。做好与当事人家属的接洽善后处理工作,按职能归口做好与当地有关部门的沟通、汇报工作。十 附件一:600800柱模板计算书柱模板的计算依据建筑施工手册第四版、建筑施工计算手册江正荣著、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200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等规范编制。柱模板的背部支撑由两层(木楞或钢楞)组成,第一层为直接支撑模板的竖楞,用以支撑混凝土对模板的侧压力;第二层为支撑竖楞的柱箍,用以支撑竖

48、楞所受的压力;柱箍之间用对拉螺栓相互拉接,形成一个完整的柱模板支撑体系。柱截面宽度B(mm):800.00;柱截面高度H(mm):600.00;柱模板的总计算高度:H = 4.51m;根据规范,当采用溜槽、串筒或导管时,倾倒混凝土产生的荷载标准值为2.00kN/m2;计算简图一、参数信息:1.基本参数:柱截面宽度B方向对拉螺栓数目:2;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数目:5;柱截面高度H方向对拉螺栓数目:1;柱截面高度H方向竖楞数目:4;对拉螺栓直径(mm):M14;2.柱箍信息:柱箍材料:钢楞;截面类型:圆钢管483.0;钢楞截面惯性矩I(cm4):9.34;钢楞截面抵抗矩W(cm3):4.05;柱箍

49、的间距(mm):450;柱箍合并根数:2;3.竖楞信息:竖楞材料:木楞;宽度(mm):35.00;高度(mm):85.00;4.面板参数:面板类型:胶合面板;面板厚度(mm):16.00;面板弹性模量(N/mm2):5000.00;面板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7.00;面板抗剪强度设计值(N/mm2):1.70;5.木方和钢楞:方木抗弯强度设计值fc(N/mm2):14.00;方木弹性模量E(N/mm2):10000.00;方木抗剪强度设计值ft(N/mm2):1.70;二、柱模板荷载标准值计算: 其中 - 混凝土的重力密度,取24.000kN/m3; t - 新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

50、,取6.000h; T - 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取20.000; V - 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取2.500m/h; H - 模板计算高度,取4.51m; 1- 外加剂影响修正系数,取1.200; 2- 混凝土坍落度影响修正系数,取1.150。根据以上两个公式计算的新浇筑混凝土对模板的最大侧压力F;分别计算得 69.12kN/m2、108.24 kN/m2,取较小值69.12 kN/m2作为本工程计算荷载。计算中采用新浇混凝土侧压力标准值 F1=69.12kN/m2;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标准值 F2= 2 kN/m2。三、柱模板面板的计算:模板结构构件中的面板属于受弯构件,按简支梁或连续梁计算。本

51、工程中取柱截面宽度B方向和H方向中竖楞间距最大的面板作为验算对象,进行强度、刚度计算。强度验算要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和倾倒混凝土时产生的荷载;挠度验算只考虑新浇混凝土侧压力。由前述参数信息可知,柱截面宽度B方向竖楞间距最大,为l= 191 mm,且竖楞数为 5,面板为大于 3 跨,因此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进行计算。面板计算简图1.面板抗弯强度验算:对柱截面宽度B方向面板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用下式计算最大跨中弯距:其中, M-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191mm; 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它包括: 新浇混凝土侧压

52、力设计值q1: 1.269.120.45=37.325kN/m; 倾倒混凝土侧压力设计值q2: 1.42.000.45=1.26kN/m; q = q1 + q2 =37.325+1.26=38.585kN/m;面板的最大弯距:M =0.138.585191191= 1.41105N.mm;面板最大应力按下式计算:其中, -面板承受的应力(N/mm2); M -面板计算最大弯距(Nmm); W -面板的截面抵抗矩 : b:面板截面宽度,h:面板截面厚度; W= 45016.016.0/6=1.92104 mm3; f -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N/mm2); f=17.000N/mm2;面板的最

53、大应力计算值: = M/W = 1.41105 / 1.92104 = 7.33N/mm2;面板的最大应力计算值 =7.33N/mm2 小于面板的抗弯强度设计值 =17N/mm2,满足要求!2.面板挠度验算:最大挠度按均布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挠度计算公式如下: 其中,q-作用在模板上的侧压力线荷载(kN/m):q = 69.120.4534.56 kN/m; -面板最大挠度(mm); l-计算跨度(竖楞间距): l =191.0mm ; E-面板弹性模量(N/mm2):E = 5000.00 N/mm2 ; I-面板截面的惯性矩(mm4); I= 45016.016.016.0/12 = 1.54105 mm4;面板最大容许挠度: = 191 / 250 = 0.764 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 0.67734.561914/(1005000.01.54105) = 0.404mm;面板的最大挠度计算值 =0.404mm 小于 面板最大容许挠度设计值 = 0.764mm,满足要求!四、竖楞方木的计算:模板结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