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1页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2页
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文 学科罗田县思源实验学校教案课题(项目)就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致巴特勒上尉的信课时第一课时主备人八年级语文备课组(李海霞)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文中的反讽的手法的运用。过程与方法:通过展示图片、朗读课文、分析文本,加深学生对作者表达的情感的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在文中表露的人道主义精神。教学方法采用质疑法、朗读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其中以诵读、讨论为重。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体会作者赞美圆明园和讽刺侵略者的语句中表达的情感。教学难点:掌握本文的语言特色,体味雨果的博大胸怀和高尚品格。教学过程学过程集体备课个人设计一、导入二、介绍作家及背景资料 1、作家

2、雨果 。 2、英法联军远征中国背景(1856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10月,英法联军在焚掠圆明园。后与清政府签订中英、中法北京条约、天津条约和中俄北京条约)3、圆明园三、品味赏析阅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朗读课文,画出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讽刺侵略者的语句,并细细体味。 2齐读文中第三段:教师提问:雨果是怎样赞美(或评价)圆明园的?明确:代表性句子有:“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请你想像有一座言语无法形容的建筑,某种恍若月光的建筑,这就是圆明园。”“这是某种令人惊骇而不知名的杰作,在不可名状的晨曦中依稀可见,宛如在欧洲文明的地平线上瞥见的亚洲文明的剪影。”总结:(1)

3、是东方幻想艺术中的最高成就。 (2)几乎集中了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产生的一切成就。(3)是幻想的某种规模巨大的典范。3、请大家阅读课文(510段):(方法:自由讨论) 雨果在信中怎样描写英法联军洗劫圆明园的?课文中哪些句子体现出了?教师明确:这是雨果对巴特勒上尉参加远征中国的评价,那麽雨果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什麽态度?(谴责态度)运用了怎样的语言?(反语)有什麽作用?明确:巴特勒上尉恬不知耻的认为,这次远征是体面的,出色的,光荣的,他们期待的是雨果对英法的这个胜利给予盛大的赞誉;雨果在愤激之下,用反语来形容、讽刺强盗的心理。像“漂亮”、“丰功伟绩”、“收获巨大”、“文明”、“野蛮”等等反语正

4、是强盗的口吻,有辛辣的讽刺意味。“全部赞誉”有极其尖刻的嘲讽意味。4、通过阅读课文我们能感觉到语句上形成鲜明对比:(方法:点拨法) (1)、赞美圆明园的语句语言上充满感情,语句凝练优美,富有感染力,赞美之情溢于言表。 (2)、讽刺劫掠者的语句对英法联军的强盗行为持谴责态度,反语修辞的运用使语言尖锐深刻。5、在鲜明的对比中作者的情感倾向是十分明显的,但是他作为法国人,他是站在谁的立场上的?(方法:自由讨论) 明确:人类的立场。珍视人类文明成果,尊重人类文明的创造者,饱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精神。他有清醒的头脑,正直的良知,公正的立场。他认为“政府有时会是强盗,而人民永远也不会是强盗。”四、教师总结全文:雨果以一个艺术家对人类文化的珍视,愤怒的谴责了英法联军的罪恶行径,表达了他对被侵略、被侵略者的巨大同情!也体现出他所具有的伟大的人道主义精神,令我们深深感动。激励着我们为中华民族的繁荣昌盛、建设和谐社会奉献自己的力量。作业必做作业:课后练习题和练习册 选做作业:学习本文后,同学们不仅品味了雨果的精彩语言,而且感受了雨果的博大胸怀。请你也用书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