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北师大版_第1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北师大版_第2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北师大版_第3页
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北师大版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语文上册古诗阅读与理解训练北师大版班级:_ 姓名:_1.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1给下列字注音。(1)苔(_) (2)闼(_)2解释下面词语。(1)长:_ (2)净:_(3)手:_ (4)排闼:_3下列诗句中朗读节奏正确的一项是( )。A.茅檐/长扫/净无/苔B.花木/成畦/手自/栽C.一水/护田将/绿/绕D.两山/排闼/送青来4请结合诗歌第一、二两句,说说湖阴先生是什么样的人。_5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诗歌第三、四句。_6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2. 诗歌阅读。望天门山李白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

2、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注天门:指安徽省和县与当涂县西南的长江两岸,在江北的叫西梁山,在江南的叫东梁山。两山夹江对峙,好像是天设的门户。中断:指两山从中间断开。至此回:指长江流至天门山,猛地转变,向北流去。相对:互相争比。孤帆:指一只小船。日边:指太阳偏西。(1)填空。A这首诗用“”描写山的险峻,用“”描写山的秀美。B这首诗用“”描写水的湍急,用“”描写一叶孤舟。(2)根据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3. 读古诗,完成练习。春日宋朱熹胜日寻芳泗水滨,_。等闲识得东风面,_。1把诗句补充完整。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1)“胜日”的意思是(_)A.胜利的

3、日子。B.天气晴朗的日子。(2)“等闲”的意思是(_)A.平常、轻易。B.等到闲时。3诗句中出现的四字词语是_,与它意思相近的成语我还可以积累_。4. 阅读下面的诗歌和图片,完成练习。十五夜望月唐王建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1“尽”的意思有:完;死亡;达到极端;全部用出;用力完成;全,都;所有的。“今夜月明人尽望”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取之不尽”中“尽”的意思是_(填序号)。2用自己的话说说“中庭地白树栖鸦,冷露无声湿桂花”描绘的画面,然后写下来。_3“月”一直是文人墨客喜欢吟咏的景物,诗人借月抒怀,有“月落乌啼霜满天,_”,有“峨眉山月半轮秋

4、,_”。4下列对古诗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尽望”说明月夜的景色很奇特,引起众人的关注。B.诗歌的前两句描写了幽静清凉的秋景,表明诗人对秋景情有独钟。C.全诗围绕“桂花”来写,写出了花香的浓郁,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家庭院的思想感情。D.诗人表面上是在写秋思不知道落在何处,实际上是在抒发自己内心的情感5观察古诗下面的插图作品松间明月长如此,指出此图与十五夜望月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的不同之处。_5. 阅读下面的片段,完成练习。再买头小毛驴,打完场赶着送公粮;驮着老伴儿,看闺女,上东庄。三黑一边耙地,一边想着:翻身的人儿心里真甜。他笑嘻嘻的,连嘴都合不上。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1笑嘻嘻笑_笑

5、_2联系上下文内容,选文第一个小节写的是获得土地的三黑_。3从“地里的蝈蝈儿也叫得更欢”你体会到了三黑怎样的心情?_4得到土地的三黑,最想说的话是什么?请简要地写出来。_6. 完成下面练习。浪淘沙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注)谗言:毁谤的话。迁客:被贬职调往边远地方的官。漉:水慢慢地渗下。1诗中阐述流言蜚语如同凶恶的浪涛一样令人恐惧的诗句是()。A.莫言迁客似沙沉B.千淘万漉虽辛苦C.莫道谗言如浪深D.吹尽狂沙始到金2诗的后两句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描写黄河?请简要分析。_3两首浪淘沙对诗人思想感情赏析正确的是()A.诗人梦想自己能够像牛郎织女那样,

6、成为仙人,过着幸福的生活。B.表达了对黄河的赞美。C.表达了诗人不衰的斗志豪迈乐观的气概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情。7. 阅读理解。独在异乡为异客,_。_,遍插茱萸少一人。1把诗句补充完整。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诗人。2“独”的意思是_,“倍”的意思是_。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_,是农历_这天。诗中提到的习俗有_和_。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A.喜欢秋天。B.思念亲人。8.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杂诗(其二)唐王维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注释:来日:来的时候。绮(q)窗:雕刻花纹的窗户。著(zhu)花未:开花没有?未,用于句末,相当于“否”

7、,表疑问。1本诗的前两句连用了两个“故乡”,表达了“我”_的情感。2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为我们描绘了这样一幅场景:一个久居他乡的游子,终于见到一个来自故乡的人,迫不及待地想要了解故乡的一切B.“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写出了仿佛故乡值得怀念的就是窗前的那株寒梅,这有些出乎常情,是故作姿态C.在句式上,以问句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传达出了对亲人无尽的思念之情D.本诗的语言风格质朴清新,口语入诗,平淡而隽永3本诗中_寄托着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请你写出两句表达同样情感的诗句:_9.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才上马齐声儿喝到,只这的便是那送了人的根苗,直引到深坑里恰心焦。祸来

8、也何处躲,天怒也怎生饶,把旧来时威风不见了!1解释从“才上马心焦”这句话的意思。_2请解释”要路”的意思。_10.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送柴侍御唐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注释:侍御:官职名。通波:四处水路相通。武冈:县名,在今湖南省西部。离伤:离别的伤感。两乡:作者与柴侍御分处的两地。1下列对古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点出了友人要去的地方,诗人通过写沅水连接着武冈,给人一种两地比邻之感B.“送君不觉有离伤”说明作者心胸豁达,送别友人之时并没有离愁别绪C.第三、四两句用青山同享、云雨相同、明月共睹轻快地写出两人分别后的情景,巧妙地化远为近

9、,化“两乡”为“一乡”,写出了人分两地、情同一心的情谊D.“同”字表面上写与朋友风雨同行,实际上突显了对朋友的牵挂2有人认为,杜甫的“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是“正说”,而本诗“明月何曾是两乡”则是“反说”。结合全诗,说说你对“反说”的理解。_11. 课外古诗词阅读。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常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注释)把酒:端起酒杯。把,执、持。天上宫阙(q

10、u):指月中宫殿。阙,古代城墙后的石台。归去:回去,这里指回到月宫里去。弄清影:意思是月光下的身影也跟着做出各种舞姿。弄,赏玩。朱阁:朱红的华丽楼阁。绮户:雕饰华丽的门窗。但:只。千里共婵(chn)娟(jun):只希望两人年年平安,虽然相隔千里,也能一起欣赏这美好的月光。共,一起欣赏。婵娟,指月亮。1这首词是诗人写给_,诗人选取了_为题材来表达自己复杂的情怀。2下面对本词的分析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词人神游月宫的幻想是因在人间感到寂寞而产生的,而这寂寞感又跟中秋之夜不能跟亲人团聚有关。B.“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中,“转”和“低”表示夜已深,而词人无眠,故小序说“欢饮达旦”。C.“但愿人长

11、久,千里共婵娟”较“隔千里兮共明月”的客观描述更具情思,前者是“有我之境”,后者是“无我之境”。D.“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反映了作者因政治上失意而不满现实,想逃避现实,又不能决绝的心理。3词中富有哲理的一句是“_”;表达对亲人美好祝愿的一句是“_”12. 课外阅读。我爱这土地艾青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1结合诗句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汹涌:_深沉:_2作者把自己假设

12、成一只鸟的原因是_。3对文中画线部分理解正确的是()A.“我”爱这片土地,是因为这片土地能给“我”提供生活的必需品,所以“我”感动哭了。B.“我”对这片土地的爱,也就是对祖国的爱,除了满眼含泪的方式,没有其他的方式表达“我”的爱。C.“我”的眼里常含泪水,是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对祖国爱得很深,当看到祖国有难的时候,心中的痛苦就十分强烈。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_13. 课内阅读。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终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纤纤(xinqin) 盈盈(ynyng) 脉脉(mmi

13、)2这首诗选自_。3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谁?抒发了什么感情?反映了什么社会现实?_4迢迢牵牛星中借牵牛星、织女星表达人间绸缪夫妇的哀愁怨恨情思的语句是:_14. 朗读古诗采薇(节选),完成练习。采薇(节选)昔我往矣,_。今我来思,_。行道迟迟,_。我心伤悲,_。1将诗句补充完整。2理解词语的意思。(1)依依:_。(2)霏霏:_。(3)昔:_。(4)迟迟:_。3对这首诗词句的解说不恰当的是()A.“昔我往矣,杨柳依依”是说出征时是春天。“依依”形容柔弱的柳条随风摇摆不定的样子,似乎是为人送行,又似乎表示挽留。B.“今我来思,雨雪霏霏”是说归来时是冬天。“霏霏”是形容雨和雪下得很大,似乎表示欢迎,又

14、似乎表示冷漠。C.“行道迟迟”的意思是慢慢地在路上走。D.“今我来思”一句中的“思”是语助词。4对这首诗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这首诗运用了起兴的手法。B.前四句运用情景交融的手法,以出征时和归途中所见的不同景色对比,写出了内心的伤悲。C.这首诗写的是守边战士在归途中的心情,通过诗句,我们可以想象他们守边时的苦况,对从军生活的厌倦,对和平的家庭生活的向往和留恋。D.“行道迟迟,载饥载渴”两句是直接描写,最后两句是直接抒情,但感情是克制的、平和的,体现了诗经“哀而不伤”的特点。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项是()A.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被儒家列为五部经典著作之首。B.诗经分

15、为“风”、“雅”、“颂”三部分。“风”又叫“国风”,大都是劳动人民创作的歌谣。“雅”分为“大雅”、“小雅”,大多为周代宫廷乐曲歌辞。“颂”分为周颂和鲁颂,多为周天子及诸侯们祭祀时的乐歌。C.诗经反映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社会生活,共305篇,古时也称为“诗三百”,其创作方法基本上是现实主义的。D.诗经全部都是四言诗,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15. 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回答问题。江南春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山行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1对两首诗歌的内容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A.“千里莺啼绿映红”一句,形象地描绘出春天的江南花红柳绿,鸟语花香的特点。B.“多少楼台烟雨中”一句,概括地写出了千里江南楼台掩映,春雨朦胧的特点。C.在山行中,诗人以“枫叶”自比,表达了珍惜生命,老而弥坚的人生态度。D.杜牧笔下,无论春秋,大自然都充满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