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礼貌》教学设计_第1页
《谈礼貌》教学设计_第2页
《谈礼貌》教学设计_第3页
《谈礼貌》教学设计_第4页
《谈礼貌》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a person lives and dies, but as long as you live, you must live in the best way.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谈礼貌教学设计 谈礼貌教学设计1教学内容:谈礼貌是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中的第四篇课文。_是一篇蕴涵着中华传统礼仪文化的说理性_,作者先引用传统的古训自然引出观点,然后列举了古人、普通人以及伟人以礼待人的典型事例。告诉我们: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与人交往的时候,以礼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是一篇说理性_,结构严谨,说理明确,

2、易于把握。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感知说理性_的表达方法。3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教育学生从小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设计理念:语文课,更多的应该是一种交流,一种对话,是双向互动,师生、生生之间畅所欲言,发表观点,在交流中学习知识,培养情感,得到教育,形成技能。本课设计,我侧重让课堂成为学生主体发展的空间,彰显自我个性的平台,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培养学生理解语言文字的能力,口头表达的能力,并在此过程中实现礼貌教育。让学生主动探究知识、内化思想。教学重、难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

3、要性。2学会以礼待人,养成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教学方法:教师“先扶后放”,授生以法,学生自学合作,积极参与。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情景:老师喊上课,学生起立,问老师好,但老师仅仅做手势让学生坐下。)。刚才老师和同学们问候的有没有礼貌?大家满意吗?为什么?2那么我们再来互相问候一次。(师生互相问好,老师做请坐的手势。)3这次老师有礼貌吗?大家满意吗?4我们都知道有礼貌的重要,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谈礼貌。(师板书课题,生书空)二、复习旧知我们在四年级上学期曾经学过一篇_说勤奋,说勤奋这篇_和谈礼貌在表达方法上是一样的。我们先来复习一下说勤奋。课件出示:1课文开头先推出道理:古今中外,每一个成功者

4、手中的鲜花,都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浇灌出来的。2然后举例论证:司马光“警枕”自勉;童第周勤能补拙。3最后归纳总结:一生勤奋,才能有所作为,才能对人民、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三、温故而知新1完成谈礼貌这篇课文的练习。(课件出示)提出道理:举例论证:归纳总结:2请同学们自行阅读课文,完成练习。四、解读古训,明白观点1课文第一自然段推出了道理,为了说明这个道理,作者用了一句古训,是哪句?2请同学们用文中的语句说说这句古训的意思。五、研读事例,懂得道理作者围绕自己的观点,举出了三个故事。(板书:问路 道歉 安慰)(一)精读故事一1(过渡:课堂上最美妙的声音是朗朗的读书声。)下面,我请一位同学朗读第一个故

5、事,注意要把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读好。其他同学拿好书,注意倾听并思考:牛皋、岳飞同向一位老者问路,结果却完全不同。怎么不同?为什么不同?2这个故事生动有趣,可以改编成一个课本剧,接下来,老师就考考同学们的导演和扮演能力,小组配合,表演岳飞、牛皋问路,注意神态、动作以及说话时的语气。谈礼貌教学设计2一、教学要求:1、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感受课文中人物形象,进行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凭借语言材料,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和人之间的关系更和谐,社会生活更美好。让学生从小养成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对人物形象的认识,引导学生懂得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好处,从小养成

6、以礼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习惯。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出示课题,检查生字词。(矛盾、咳嗽、纠纷、安慰)2、出示词语,检查掌握情况。二、细读课文第一段。1、导入:关于礼貌问题的讨论,作为礼仪之邦的中国则是由来已久。老师这儿有一条古训: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大家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指名回答)2、引导学生用课文中的语言来回答。(表扬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出示文中的解释(生读)3、“出言不逊”是什么意思?(说话不客气)句中那个词语表示的是“出言不逊”?(失口)4、对照这句话的解释,你能找出句中对应的词语吗?君子:有道德的人;失色:态度粗暴;不失色:彬彬有礼。5、教师

7、小结:通过对这句话的理解,我们可以知道:要想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就要注意自己待人时的态度和语言。而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则更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三、学习二到四自然段。1、那究竟应该怎样讲礼貌?讲礼貌都有哪些好处呢?课文中举了三个例子来加以说明。首先就让我们来看一段说岳全传中的一个小故事。2、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指名朗读,其他同学思考:这一段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牛皋和岳飞向一位老者问路的事)(2)牛皋是怎样问路的?他的态度和语言各是怎样的?(态度:在马上吼道;语言:“呔,老头儿!爷问你,小校场往哪去?”)(3)如果你是那位老者,你听了牛皋的话,心中会怎么想?怎么做?(4)可想而知,牛

8、皋问路的结果是?(没问到路,反而被骂)(5)那岳飞问到路了吗?为什么?(6)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岳飞是一个有礼的人?(根据学生的回答,归并到态度和语言)(7)牛皋的无礼,使老人对他非常讨厌,而岳飞非常有礼貌,老人耐心地给他指路,两个人不同的表现有不同的结果,而这两种情况我们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8)分角色朗读。(四人小组先进行练习,然后上台表演,学生评价)(9)教师小结过渡:确实“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古人如此,如今在我们身边也有着许多这样的故事。3、学习第三自然段。(1)听故事,思考: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什么?结果怎样

9、?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指名回答:这个故事讲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什么?结果怎样?小朋友的态度是:连忙抬起脚。说;“对不起,把您的裙子踩脏了”。女青年的态度是:微笑着。说:“没关系。”结果:一场可能发生的纠纷避免了。你从中体会到什么?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齐读)(3)其实在前天的语文课上就发生了一起纠纷:马啸天同学的胶带忘带了,没有征求畅磊同学的同意,就把他的胶带拿过来用,后来畅磊发现后,便抢了回来,在争夺中,将马啸天的本子给撕坏了,就这样一场矛盾就产生了。下面就请大家来给他们出出主意,这样一场纠纷怎样才能避免呢?(学生讨论

10、回答)(4)大家的回答都很好。看来: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减少相互间的矛盾。4、学习第四自然段。(1)自由朗读课文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一自然段中发生了一件什么事?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态度对待?说了些什么?结果怎样?作者从中体会到什么?(用课文中的句子回答)用不同的符号在书上画出答案。(2)讨论:发生的事情:一次刮脸时,朱师傅不小心在周总理的脸上划了一道小口子。两人的表现:朱师傅:深感不安。周总理:安慰他,并说:“这不能怪您躲的快哩!”结果:朱师傅很感动。从这件事中作者体会到:礼貌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3)齐读后教师小结:从这件事

11、中可以看出人与人之间不能缺少礼貌语言的使用。第二到四自然段分别列举了古代的人、现代的普通人和伟大的人的三个事例来说明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的重要,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四、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1、指名朗读第五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给我们讲了什么?(讲礼貌的好处)2、这一段在全文中起到了什么作用?(总结全文)3、齐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五、总结全文。1、从这篇课文中我们了解到礼貌待人、使用礼貌语言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在与人交往时,以礼待人,恰当的使用礼貌语言,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2、在上课之前,老师搜集了一些关于礼貌待人的格言和谚语,在这儿和大家一起共勉。六、作

12、业:1、以一场本不该发生的纠纷为题,将课堂上所举的事例和你的建议,以及你所感受到的礼貌待人的好处写下来。2、搜集一些关于礼貌待人的格言或谚语。3、最后让我们共同来唱一唱这首大家都很熟悉的歌,一起来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小公民。谈礼貌教学设计3第一课时一、“谈”字入手,营造气氛。1、板书“礼貌”,指名读“礼貌”。什么是“礼貌”?(指人的言语动作谦虚恭敬的表现)。学生谈2、一个人假如有礼貌,就会怎样,美德(素养、文明、修养)3、板书“谈”。“谈礼貌”就是谈论礼貌,闲谈礼貌,议论礼貌4、今天,我们在课堂上就要来“谈礼貌”。学生齐读课题。二、读文,概括事例1、这是一篇议论文。课文用几个事例来证明礼貌的重

13、要性,好好读书,说说举了哪几个事例。2、交流(1)牛皋无理地向老人问路,老人没理睬,岳飞有礼貌地问路,老人给他指路。(2女青年下车时,拖在地上的长群被小姑娘踩了一脚,小姑娘道歉,避免了一场纠纷。(3)周总理的脸被朱师傅刮破了,他没有责怪朱师傅。3、概括小标题1、能用两个字的小标题来概括吗?问路、乘车(踩裙)、理发4、连起来说:作者为了说明礼貌的重要性,选取了问路、乘车、理发这样三个事例。三、学习古训,第一小节1、读第一小节。出示句子君子“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2、这是一条古训,古训是什么意思?“训”,训导,古时候传下来的给人教育意义的话语。3、读读这句话,你能明白他的意思吗?(生说)4、理解

14、这句话(1)“色”行为举止、动作神态、仪表仪态(行)“口”语言、话语(言)(2)“失色”不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不礼貌。“失口”不注意自己的说话(3)“失色于人”对人不文明“失口于人”对人说话不文明。(理解出言不逊)(4)“不失色于人,不失口于人”意思就是:对人应该彬彬有礼,不能出言不逊。这样的人就是君子,反之,就是非君子,是粗人(5)_开头就对这句话进行理解,提出了观点,读书上的第一小节。(二)识人物。1、默读课文2-4小节,三个故事中出现的人物,哪些人物你认为是君子,哪些又不是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呢?2、学生自学2-4小节。3、以“问路”为例,讨论:(1)牛皋不是君子_谈看法;_感情朗读;_

15、牛皋的言行正是上文所讲的“态度粗暴”、“出言不逊”啊!如果你就是那位老者会给他指路吗?_所以(出示)朗读老人不但没给他指路,反而生气地骂他是个“冒失鬼”。(2)岳飞是个君子_谈看法;_感情朗读;_岳飞的言行正是上文所讲的“彬彬有礼”。因此,老者见岳飞很有礼貌,便耐心地给他指路。(3)指导人物评价先摆出观点(我认为)阐述言行,进行证明总结观点4、举一反三,生评其他人物。组内交流5、全班交流。6、写下来谈礼貌教学设计4教材分析谈礼貌是一篇说理性质的_,告诉我们“学会礼貌待人,恰当地使用礼貌语言,就能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社会生活更加美好”这样一个道理。 为了说明这个道理,课文举了三个典型事例

16、。第一个事例来自小说说岳全传,用牛皋和岳飞问路时的不同的态度和语言,说明“礼到人心暖,无礼讨人嫌”;第二个例子来自于生活,用小朋友踩了女青年的长裙主动道歉的事,说明“礼貌待人可以在人与人之间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第三个例子来自一个伟人小故事,用周总理安慰理发师的事,说明“文雅、和气、宽容的语言,不但沟通了人们的心灵,而且反映出一个人的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这三个事例的选取非常合适,具有很强的说服力。而且每个事例又和随后的议论相应,有助于作者借助它们说明自己的观点。说理性_的语言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准确、恰当,不拖泥带水。这篇课文也是如此。不过这篇课文的语言在拥有以上特点的同时,还鲜活、生动、

17、有趣,读来感到亲切动人,如在眼前。从单元编排内容来看,该单元安排的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亲情和人际关系的_。前面三篇课文都是记叙了浓浓的亲情美,本课谈礼貌则上升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美的说理性_。让学生在小学阶段初步接触到简单明了的说理性_,为后面的议论文学习提供了发展。在议论文教学中需要避免“两个位”:1、错位:把教学重点放在明理、激情、导行上。说理性的课文,在教学目标的确定上稍有不慎,就会“错位”,常常会把这类课文烙上严重的思想品德课的痕迹。议论文只是一种文体,它仍然属于阅读教学的范畴,教学目标应当仍然定位在培养学生的语文素质上。在教学中,应以事代理,以事代情。忌让学生盲目表态、凭空许诺:你打算怎么做?(把握“度”)2、越位:过于强调文体的教学。作为教师,掌握必要的议论文体的相关知识是必要的,也是必须的。但在课堂上不必说出论点、论据、论证,“提出观点、举出事例、总结观点”这样的术语点到为止,因为初中以后还要继续学习。学情分析本班共计50名学生,其中有女同学15人。全部来自于农村。些学生成绩不是很理想,课堂的氛围也不够活跃,没有良好的表现能力。虽然学生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