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天津工程师范学院2008届本科生毕业论文引 言生育保险是国家和社会通过立法为生育女性提供的生活保障和物质帮助,通常由现金补助和实物供给两部分组成。现金补助主要是指及时给予生育妇女的生育津贴。有些国家还包括一次性现金补助或家庭津贴。实物供给主要是指提供必要的医疗保健、医疗服务以及孕妇、婴儿需要的生活用品等。提供的范围、条件和标准主要根据本国的经济状况确定。生育保险主要作用有: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妇女生育价值的认可。妇女生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她们为人类繁衍、世代延续,为社会劳动力再生产付出了艰辛,理应得到社会的补偿。对妇女生育权益的保护,已被大多数国家所接受并给予政策上的支持。目前世界上有135个国家
2、通过立法保护妇女生育的合法权益。实行生育保险是对女职工基本生活的保障。女职工因生育暂时离开工作岗位,不能正常工作。国家通过制定相关政策保障她们离开工作岗位期间享受有关待遇。其中包括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以及孕期不能坚持正常工作时给予的特殊保护政策。在生活保障和健康保障两方面为孕妇的顺利分娩创造了有利条件。实行生育保险是提高人口素质的需要。妇女生育体力消耗大,需要充分休息和补充营养。生育保险为她们提供了基本工资,使她们的生活水平不致因离开工作岗位而降低,同时为她们提供医疗服务项目,包括产期检查,围产期保健指导,为胎儿的正常生长进行监测,对在妊娠期间患病或接触有毒养有害物质的,做必要的检查等。
3、如发现畸形儿,可以及早中止妊娠;对在孕期出现异常现象的妇女,进行重点保护和治疗,以达到保护胎儿正常生长,保证了下一代人口质量的作用。由于生育保险作用强大,在社会上发挥着巨大能量,对社会产生深远影响,这项制度的缺陷也与许多社会现象和问题相互作用,影响我国社会稳定经济发展。因此,本文从生育保险制度与社会问题入手,对生育保险的制度漏洞与改革方向进行探讨。生育是女性对人类延续和社会发展的贡献,对生育女性给予相应保障是各国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优生优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而生育社会保险制度的实施则是落实优生优育政策的重要条件。其宗旨在于通过提供生育津贴、医疗服务和产假,维持、恢复和增进生育妇女身
4、体健康,并使婴儿得到精心的照顾和哺育。这项法律制度在西方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已经相当普遍,我国也在1994年颁布了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但其后十多年来未作修改更新,致使此制度沿用至今。随着社会发展变化,此制度存在许多缺陷,已不能发挥应有效益,且与其他社会问题相互关联共同作用,影响甚至侵害了当代生育女性的合法权益,无法充分保障生育女性的生活水平、社会地位。1 生育保险覆盖面与灵活就业政策及城乡二元制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遭遇了我国社会保险体制的通病保障对象的覆盖面狭窄。生育保险保障对象从初期的“女工人与女职员”1,到后加入的“机关女工作人员”2,逐步发展,经1994
5、年12月劳动部发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及其后变革基本确定了以“城镇企业女职工为主,依各地经济条件、政策不同,部分地区覆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女职工”3 的现状。下面从两个方面讨论覆盖面狭窄的问题:1.1拥有明确法规制度的城镇保障我国城镇人口众多,就业形势严峻。为此,国家和地方政府大力推行灵活就业政策,以提高城镇人口就业率,改善居民生活水平,缓解就业压力和社会矛盾。很多女性劳动者响应号召,灵活就业以脱离贫困或改善家庭经济状况。她们往往投身于“非正规部门”或“以非正规方式就业”4,形成了家庭保姆、钟点工、临时工、非全日工、个体户、其他自由职业者等旗帜鲜明的“灵活就业大军”。但是,从
6、前面介绍的生育保险保障对象发展沿革来看,那些响应国家政策,积极灵活就业的女性劳动者,并没有因此获得更多,甚至流落于基本的社会公平之外即便是在有明确政策法规保障的城镇范围内,其保障对象也忽略了在非正规部门或以非正规方式就业的城镇女性劳动者。她们在生育时期基本得不到应有的保障,反而会因为生育而暂停工作导致家庭经济负担加重,昂贵的生育费用更会使她们的家庭经济状况急转直下,甚至低于当地城镇最低生活水平。她们也可能会因休养不足而影响自己和下一代的身体健康。而她们的就业形势,在经济体制转型的社会大背景下,更不容乐观。随着经济发展,可能因生育面临这些困境的女性在城镇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社会的
7、稳定与发展,生育保险制度绝对不能忽略她们的存在。1.2毫无“规矩”可循的农村保障受我国传统体制的“城乡二元制”政策及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劳动者被划分为乡村劳动者和城镇劳动者,城乡劳动者之间往往存在着难以逾越的森严界限。在生育保险方面,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与劳动者的就业及其户籍身份密切关联,占生育女性80%以上的农村女性劳动者还未纳入生育保险的享受范围5,这与2O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低生育水平下提高人口素质的客观需求是不相符的,更违背了宪法第45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法律精神6。生育保险应该是所有女性劳动者都能享受到的基本权利,农村女性劳动者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当然应包括在保障范围
8、内。现行制度在“城乡二元制”条件下除了无法做到充分保障“公民”外,对“劳动者”的认识也存在问题。农村女性不论是作为自我雇佣劳动者,还是家庭劳动者,其创造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都不可忽略。她们的生存环境、生活条件、健康状况对社会有着不可小觑的影响。作为保障劳动者生存权利、生活水平与身体健康,维护社会公平,推动社会进步的社会保险体制,有什么理由拒绝将农村女性劳动者纳入生育保险的保障范围?另外,随着社会发展人口流动,大量农村女性劳动者进入城市务工,在城镇灵活就业者中占据一席之地,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可是,城市为她们带来了什么?与其他生活在城镇的居民相比,她们身陷低收入、高风险的困境,仅就生育而
9、言无保障、高费用,进退两难。要解决这些进城务工女性的尴尬和困境,除了将生育保险覆盖面扩大至农村生育女性外,还应明确社会保险是针对劳动者的劳动环境及生存条件进行保障和补偿,而并非劳动者的户籍所在地,户籍在预计一个劳动者可能面临的风险时没有任何作用。2 生育保险低层次非强制社会统筹与就业问题当今社会,性别歧视已成为第二大困扰女性的社会问题,危害仅次于家庭暴力。在北京曾有一场专为女大学毕业生量身定制的招聘会,因为邀请不到用人单位而宣告流产。其实这已不是新闻,2002年4月,在哈尔滨市某大学举办的“毕业生招聘大会”上,一家企业在招聘广告上曾堂而皇之地标明“只招男生,女生免谈”。由全国妇联和国家统计局联
10、合组织实施的一项抽样调查显示,女性就业率降低、男女两性收入差距正逐步扩大。据统计,在上世纪末的10年间,职业女性的经济收入有了较大幅度增长,但与男性收入的差距却明显拉大。1999年城镇职业女性年均收入7409.7元,男女两性的收入差距比1990年扩大了7.4%。从收入分布看,低收入的女性比男性高19.3%,中等以上收入的女性比男性低6.6%。与此相关,2000年末,城镇18岁至49岁女性就业率为72%,比1990年降低了16.2%。国企下岗女工中有近一半人感到再就业时受到年龄和性别歧视。如果社会对趋于扩大的劳动力市场性别不平等还没有足够的认识,女性劳动者的失业率与贫困发生率就有可能进一步提高。
11、公共政策的重要价值目标之一是实现社会正义,性别正义也是其重要内容7。生育保险作为一项基本公共政策,对实现与维护性别正义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不可忽视的意义8。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推行在城镇范围内实施生育费用社会统筹,但至今还有很多地区生育费用仅由用人单位负担,而非社会统筹。实施社会统筹的区域其统筹层次多仅为县级,尚未实行省市级统筹。这种非强制、低层次社会统筹的生育保险制度,对就业问题,尤其是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女性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遭受歧视,也破坏了市场经济条件下的良性竞争环境,阻碍经济发展。这完全违背了生育保险保护劳动者,维护是社会公平,推动社会进步9的初衷
12、。2.1低层次的社会统筹导致恶性竞争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偏低使得其基金调剂的范围狭小,地区间发展失衡,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人才流动,削弱了生育社会保险基金的抗风险能力。另外,由于产品及服务的特殊性,个别行业或地区的女性劳动者较为集中,生育保险低层次的社会统筹使得社会生产成本不均衡,且其风险共担的社会性意义丧失,不利于企业或区域间的良性竞争。在竞争条件不理想状况下,市场活跃度降低,企业效益下降,可提供的工作岗位减少,直接导致就业率下降。2.2非强制引发女性劳动者与企业成本的矛盾现行的生育保险制度对于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用是非强制的,即企业可以选择平时不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职工的生育保险费,而在职工
13、发生生育费用时直接由企业自行承担。这一规定使女性劳动者权利与企业利益产生矛盾,为避免更多的“性别亏损”,降低人力成本,追求利润最大化,企业或者减少使用女工,或者在落实企业生育保险规定时大打折扣,女性公平就业的权利也因此受到损害。2.3男性在生育保险中遭受的歧视非强制的生育保险制度不仅导致女性在就业时受到歧视,也使男性劳动者遭受不公平待遇。首先,没有将生育保险纳入社会统筹的企业,往往拒绝为男职工提供产假,剥夺了男职工参与育儿、共享天伦的权利,不符合平等生育的价值观。其次,男性职工有权接受节育手术享受生育保险。应当承认,无论是生育还是节育,女性都在以自己的身体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承受伤痛。如果说让女
14、性承担生育责任完全是由于自然生理因素的话,那么让女性绝对多数地承担节育责任则更多的是因为社会文化因素男性本位文化。而事实上,从医学角度讲,男性节育手术更简便安全有效。作为计划生育政策的积极响应者,接受节育手术的男性当然有权享受生育保险。另外,从缴费与补偿角度看,当男女方都就业,女方生育的情况下,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可能存在两个缴费主体);当只有女方就业,女方生育时,女性享有生育保险待遇(只存在一个缴费主体);当只有男方就业,女方生育时,女性不享有生育保险待遇(只存在一个缴费主体)。显然,在最后一种情况下,参与生育保险的家庭在风险发生后并没有获得补偿和服务10。因此,要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特别是
15、令劳动者无奈而愤慨的就业性别歧视,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强制参与问题首当其冲。只有建立高层次、强制性的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制度,才能真正抵制企业采取不良途径规避风险,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平等生育权,以规范市场环境,提高劳动者就业率,并最终提高社会效率。3 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与国民国力发展3.1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规定的基本待遇1994年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生育社会保险待遇由产假、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三部分组成:3.1.1产假产假,是指女职工在分娩或流产期间,依据生育保险的法律、法规享有的法定带薪假期。我国的产假包括正常产产假、难产产假、多胞胎生育产假。在80年代以前,产假规定为56
16、天。1988年公布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后,对原规定作了很大的修改。现法定正常产产假为 90天,其中产前15天,产后为75天。难产的,增加15天。多胞胎生育,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15天。女职工怀孕不满4个月流产时,根据医务部门的证明给予1530天的产假;满4个月以上流产的,给予42天产假。3.1.2生育津贴生育津贴,是指对女职工因生育或流产暂时离开工作岗位而中断工资收入时,按照生育保险的法律、法规给予定期支付现金的一项生育保险待遇。我国的生育津贴原称为产假工资。为了与国际通用术语衔接,1994年改称生育津贴。其适用范围、享有津贴的资格条件以及津贴支付期限,均与改革了的产假制度相一致。3.1.3生育
17、医疗费我国生育医疗服务待遇主要包括:孕期检查、接生、手术、住院、药品费和生育并发症的医疗费用。在开展了生育保险的地区,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未开展生育保险的地区,由女职工所在单位支付3。3.2保障生育女性健康意义深远孩子是国家的未来,孩子的身体健康、智力发育直接影响一个国家未来的国民国力发展,是一个国家崛起或衰落的信号灯,这盏灯从母亲腹中亮起。胎儿的发育受母亲的身体条件、心理变化的影响很大。孕妇的健康对社会和家庭的影响深远,不容忽视。孕妇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并直接作用于胎儿发育,身体舒适心情愉悦的母体更易培育出健康聪明的胎儿11。而由怀孕引起的睡眠不足、静脉曲张、内分泌紊乱等,直接导致孕妇
18、免疫力下降、体能体力不足、营养不良、心情不佳,严重危害胎儿健康。而不注意孕妇对食物、药物、运动等方面特殊需求与禁忌,可能导致流产、畸胎问题。另外,孕妇的心理活动比一般人复杂,特别是怀孕早期的不适及晚期的焦虑使其情绪波动频繁,对胎儿的影响很大。大量调查资料表明,孕妇在恐惧、愤怒、烦躁、哀愁等消极状态中,会导致血液成分的改变,影响胎儿正常发育。医学研究发现,妊娠710周内,孕妇的情绪若过度不安,则可导致胎儿唇裂;孕期若过度恐惧忧伤、高度紧张,甚至可能造成胎儿死亡。这些问题直接阻碍我国国民素质提高与国家发展,因此,提供充足社会服务,提高孕妇医疗条件、普及科学生产知识、保障孕妇身心健康,提高孕妇生活水
19、平是生育保险义不容辞的责任。3.3基本待遇与实际需求不符从国家规定的生育保险基本待遇不难看出,我国生育保险的保障项目过于重视费用补偿的保障方式,而缺乏更有保障意义的相关社会服务。这与其保障对象的实际需求特点相矛盾,不能满足孕妇及其家庭的需求,保障不充分。费用补偿固然重要,但生育女性的在心理承受能力、体力、体能、免疫力等多方面都是弱势群体,她们对相关社会服务的需求更迫切。孕妇由于产检需要,必须经常出入医院。于是,总会在医院的排队处、走廊上看到穿插或奔波于其中的疲惫孕妇。医院病人众多,细菌密集,而孕妇通常免疫力低下,这大大增加了母婴感染其他疾病的机率,而长久的站立与奔波,对孕妇生理和心理来说绝对是
20、种煎熬。在现行的医疗卫生体制中,不论挂号、取药或是候诊,都没有相应的优先机制来减轻孕妇的生理、心理负荷,也没有为孕妇提供特殊保护以减少她们与其他病人接触而患病的机率。制度只是在她们做完各项检查、手术之后按照实际发生的医疗费用予以报销,过程究竟如何,制度“不管”,使得她们得不到充分的保障。另外,由于缺乏相关培训及服务,孕妇常因产前产后营养不良,休养不当,影响产后恢复。产后劳动力下降成为除“生育保险与企业利益冲突”外的第二大女性就业阻碍。生育保险只有建立便捷的社会化服务机制12,为孕妇及其家庭的科学健康生产提供帮助,才能充分保障胎儿成长、孕妇健康及产后劳动力恢复,以发挥其作为社会保险,推动国民国力
21、发展的重要作用。4 生育保险操作性与社会现实性前面提到,我国生育保险法规制定很早,但更新很少,现在仍沿用1994年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制度与现实脱节,弊端日趋显著,生育保险制度的操作性与社会现实性的矛盾逐步增加,缺乏人性化改革,制度本应提供的社会效益受损,致使生育保险保障水平偏低,保障对象合理需求无法满足。4.1生育保险基金由企业单方负担在第一部分介绍城镇灵活就业女性的生育保险现状中说到,目前生育保险不保障非正式就业女性,可她们却更易因生育陷入困境。或许有人生疑,天救不如自救,这些灵活就业女性何不自己采取积极措施?事实上,家庭困难最直接源于经济,可解决
22、经济困难还有什么比积极就业更积极?因此她们选择灵活就业,但当她们因怀孕生产无法继续工作时,生活几乎步入绝境,是真的无计可施还是另有隐情?她们为什么不主动参与生育保险?依据试行办法第四条规定,生育保险根据“以支定收,收支基本平衡”的原则筹集资金,由企业按照其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正是这一看似合理的规定,将一些特别需要生育保险的女性推入绝境!因为,此规定产生的副作用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接受个人参保没有正式的工作,就没有生育保险!生育保险完全由企业负担,职工个人不参与基金筹集,这一点本身就缺乏合理性。个人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不利于生育费用的
23、控制,易导致补偿过度或不当,阻碍了社会保险基金合理收支及运营的稳定性,减弱了基金用于补偿损失的社会效益。而不接受个人参保,对很多无正式工作且无力负担商业保险的家庭则是雪上加霜。因此,必须建立社会化、多筹资渠道、支持个人参保的生育保险管理机制。4.2异地生育费用难补偿我国是一个注重传统的国家,民俗文化丰富迷人,其中关于孕期保健的民俗至今仍为广大群众所尊崇沿用,是传统科学与民间文化的瑰宝,并在保护母婴健康、加快女性劳动者产后恢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促使人才和资金都趋于流向发达地区13,很多劳动者选择外出寻求发展,并在异乡结婚生子,安家落户。但受传统文化影响,
24、多数家庭出于对女性孕期健康安全、身心条件特殊性的考虑,大都选择让孕妇回“娘家”生产与休养,以在长辈亲友的看护帮助下接受更好的传统孕期保健,得到充分的产前准备、产后恢复。这样无可非议的传统且科学的做法却与生育保险制度产生了冲突,使得很多生育女性的合法权益完全或部分受损。生育保险与医疗保险有紧密的联系,特别是关于费用报销问题,生育保险沿用医疗保险的药典和定点医院制度。所以,孕妇在符合计划生育等政策的条件下,可报销的生产、检查费用,只能是在参与生育保险当地指定医院发生的符合国家药典或国家规定医疗项目的费用。生育保险是县级统筹,各地的定点医院定不相同。试问:异地生产,何来定点医院?难道外出打工就必须当
25、地生产?家中无人协助,孕妇的饮食起居、出行安全谁来保证?试行办法针对这一现象没有相关规定,有些地方政府在具体实施时采取了一些措施,比较普遍的如:“配偶双方父母均在异地的参保人员,可携带相关证明提前申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后,在一方父母所在地生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根据生产当地的医疗费用水平,适当报销当地定点医院发生的符合规定的药品、项目费用,报销额度不超过参保地水平”。地方政府采取这样的规定,虽然使一部分生育女性的合法权益获得保障,但并不尽如人意:参保职工双方父母四人必须都在异地才可执行此规定。哪怕有一人在参保当地都不行!哪怕那是一个体弱多病年岁颇高,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父亲!那还有什么意义?另外,
26、异地生产费用报销额度不超过本地水平。这一项的本身用意应该是限制生产费用的,防止因寻求过高待遇而异地生产。但费用的控制应该采取其他更有效的措施,而不是对合理费用不予报销或部分报销。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险的一种,是用来补偿损失以尽快恢复劳动力的。实际费用低于当地就按实际费用报销,实际费用高于当地就按当地报销,难道在医疗费用水平高的地方生产,就能少用药或减少手术工序?这样的规定不符合社会保险维护公平、促进劳动力恢复的宗旨。国家和地方应出台更优化的政策,建立国家级定点医院体系,规范并调节各地生育医疗用药及服务项目费用,以在有效而合理的控制生育费用的基础上,充分保障生育女性的合法权益。4.3失业人员的生育
27、保险与异地生产一样,国家对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也没有明确规定。对此,部分地方政府依当地情况各自出台政策作补充规定,较常见的是: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住院生育子女,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相当于生育当月失业保险金标准n个月的生育补助费。依各地情况不同,n通常为3-5个月不等。生育补助和当月的失业保险金有关,那么失业保险金待遇又如何呢?失业保险条例规定:“失业人员失业前所在单位和本人按照规定累计缴费时间满1年不足5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2个月;累计缴费时间满5年不足10年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为18个月;累计缴费时间10年以上的,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最长
28、为24个月。重新就业后,再次失业的,缴费时间重新计算,领取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可以与前次失业应领取而尚未领取的失业保险金的期限合并计算,但是最长不得超过24个月。” 14另外,国家为鼓励就业与再就业,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采取了差额制,即失业前期领取的金额大于失业后期,具体期间划分与给付比例各地自行规定。这样的规定在保障劳动者失业期间的生活及鼓励再就业方面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对于失业后生育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却造成了伤害。因为失业保险金差额给付,随失业期增加而递减,那么,且不说相当于当月失业保险金标准3-5倍的生育补助是否能为失业生育女性提供充足生育保障,仅就获取的补助金额来讲,女性失业人员要打算生育
29、子女,就得抓紧时间,趁着前期失业保险金较高,孩子出生如果晚了一点,就苦了孩子了。再看超过失业保险金领取期的生育女性,她们根本不能获得生育补贴。现行生育保险基金筹集虽是企业单方负责,职工不缴费,也不像养老保险有明确的个人账户,但企业之所以应缴费、会缴费,是基于职工给企业、给社会做出了贡献,这项待遇是职工应得的,难道失业24个月后职工之前的贡献就不存在了?那是不是意味着,失业超过24个月的劳动者再就业时所有社会保险都应洗牌重新来过,以前的积累都与自己没有关系了?如果不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凭什么不负担超过失业保险金领取期的生育女性生产费用?像个人无法参保、异地生产报销难和失业后生育无保障这样的问题都
30、是由制度不够人性化,操作性差,不能满足社会实际需要造成的,需要国家与地方政府建立明确的法律法规体系,及时更新制度,与时俱进,确保社会保险制度发挥最优效益。5 生育保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与社会公平生育保险作为保护公民合法权益的社会制度,其意义远不止保障女性安全生产、平等就业及产后恢复这么简单。它还是一个公民参与社会保险,享受社会福利的开始,是新生儿的智力、体质发育成长的最直接保障,作用远及国家未来医疗卫生水平、国民体质、生产力发展、科技经济与社会进步等。可以说,国家是生育保险制度的最终受益者,因此应提高国家在制度中的责任。具体建议如下:建立明确完善的生育保险法律法规,规范生育保险制度与实施细则;实
31、行高层次、强制性的生育保险基金统筹制度,促进人才流动,保障女性平等就业权益;生育保险基金积累由国家、企业、个人三方负担,明确国家与个人责任;实现生育保险管理服务社会化,改善生育保险待遇,为生育女性及其家庭提供便捷、安全、科学、有效的帮助与服务,提高其生活水平;注重制度与实际相结合、与现实相协调,提高制度的可操作性,以满足社会实际需要;协调生育保险与其他社会保险间关系,建立统一的、充分的社会保险制度;扩大生育保险覆盖面,最终建立“全民生育保险制度”,保障每个公民的平等生育权、健康权,从而真正落实国家计划生育“少生优生”政策。社会保险的最重要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完善的法律、健全的机制、明确的国家责
32、任才是社会公平的守护神,在这样前提下的生育保险才是对生育女性及每个新生公民最基本社会公平权益的有效保障,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生育保险需求。结 论生育社会保险制度肩负着及时、有效恢复生育女性自身劳动能力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双重使命,既要为生育女性提供经济保障,又要为其提供公平竞争条件;既要为生育女性提供基本保障待遇,又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生育费用负担;既要规范各项操作标准,还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生育保险制度的优劣,对许多社会现象及问题都有深远影响。因此完善这项制度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这个重担不能完全由企业来扛,国家和社会也应该承担起责任,而完善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前路漫漫15。参
33、考文献1政秘字134号命令.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1951-02-02.2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女工作人员生产假期的通知,1955-04-26.3劳动部504号文件.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1994-12-14.4曲天娥.现行生育保险制度亟待解决的问题及改进对策.南京人口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4-7.5胡芳肖.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探析.人口学刊,2005-02.6谢晓如.关于完善我国生育保险立法的思考.学术探索,2004-01.7马法力.我国城镇妇女就业政策性别分析,2004-02.8王喜红.完善女职工生育保险制度初探.工会论坛,2004-03.9韩颖.社会保险法的基本理论问题,2005
34、-05-24.10刘文明,段兰英.男性生育角色与我国生育保险制度改革.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03.11慈勤英.关于女职工生育期劳动权益保护的探讨.人口学刊,2002-02.12赵姗姗.试论我国生育保险的现状与发展.内蒙古大学学报,2005-02.13陈刚.改善流动人口妇幼卫生保健服务利用的策略研究,2006-05-26.14国务院令第258号.失业保险条例,1998-12-26.15 Security White Paper (Excerpt),2006-04-13.致 谢这次毕业论文能够得以顺利完成,并非我一人之功劳,是所有指导过我的老师,帮助过我的同学和一直关心支持着我
35、的家人对我的教诲、帮助和鼓励的结果。我要在这里对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感谢我的指导老师赵丽华,没有您的悉心指导就没有这篇论文的顺利完成。感谢所有教导过我的大学的老师们,是你们的努力才有了现在的我。感谢我的父母,没有你们,就没有我的今天,你们的支持与鼓励,永远是支撑我前进的最大动力。感谢身边所有的朋友与同学,谢谢你们四年来的关照与宽容,与你们一起走过的缤纷时代,将会是我一生最珍贵的回忆。论文概要(中英文)我国生育保险制度缺陷与社会现象问题比照研究1 生育保险覆盖面与灵活就业政策及城乡二元制生育保险作为社会保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可避免的遭遇了我国社会保险体制的通病保障对象的覆盖面狭窄。我国生育保
36、险覆盖范围以城镇企业女职工为主,部分地区覆盖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的女职工。1.1拥有明确法规制度的城镇保障很多城镇女性劳动者为脱离贫困或改善家庭经济状况,积极参与灵活就业。但是,城镇生育保险保障对象忽略了在非正规部门或以非正规方式就业的城镇女性劳动者。她们在生育时期得不到保障,且面临工作暂停收入减少、昂贵医疗费、产后恢复慢、新生儿体质差、产后就业难等问题。随着经济发展,可能因生育面临这些困境的女性在城镇人口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为了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生育保险制度绝对不能忽略她们的存在。1.2毫无“规矩”可循的农村保障受我国传统体制的“城乡二元制”政策及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占生育女
37、性80%以上的农村女性劳动者还未纳入生育保险的享受范围,这违背了宪法第45条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法律精神和社会保险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的宗旨。另外,这方面的漏洞也为大量农村女性劳动者进城务工的生存状态埋下隐患。2 生育保险低层次非强制社会统筹与就业问题我国的生育保险社会统筹的层次仅为县级,且允许企业不参与社会统筹。这种非强制、低层次社会统筹的生育保险制度,对就业中的性别歧视问题有极大的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促使女性劳动者在就业竞争中遭受歧视。2.1低层次的社会统筹导致恶性竞争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偏低使得其基金调剂的范围狭小,地区间发展失衡,不利于企业公平竞争和人才流动,削弱了生育社会保险基
38、金的抗风险能力。另外,个别行业或地区的女性劳动者较为集中,生育保险统筹低层次使得社会生产成本不均衡,不利于企业或区域间的良性竞争,导致就业率下降。2.2非强制引发女性劳动者与企业成本的矛盾现行制度对于企业缴纳生育保险费用是非强制的,即企业可以在职工发生生育费用时直接承担,而非平时缴纳生育保险费。这一规定使女性劳动者权利与企业利益产生矛盾,企业为“规避”人力成本可能采取减少使用女工,或者打折承担责任,女性公平就业的权利也因此受到损害。2.3男性在生育保险中遭受的歧视非强制的生育保险制度不仅导致女性在就业时受到歧视,也使男性劳动者遭受不公平待遇。首先,企业往往拒绝为男职工提供产假,剥夺了男职工平等
39、生育权利。其次,男性职工有权接受节育手术享受生育保险。另外,从缴费与补偿角度看,不同的生育保险方式导致参与部分生育保险的家庭不能平等获得补偿和服务。因此,要解决我国就业问题,特别是就业性别歧视,生育保险的统筹层次与强制参与问题首当其冲。3 生育保险待遇水平与国民国力发展3.1我国生育保险制度规定的基本待遇1994年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规定我国现行生育社会保险待遇由产假、生育津贴和生育医疗费三部分组成。3.2保障生育女性健康意义深远孕妇的身体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并直接作用于胎儿发育,身体舒适心情愉悦的母体更易培育出健康聪明的胎儿。孕妇身心健康状况直接影响我国国民素质提高与国家发展,因此
40、,提供充足社会服务,提高孕妇医疗条件、普及科学生产知识、保障孕妇身心健康,提高孕妇生活水平是生育保险义不容辞的责任。3.3基本待遇与实际需求不符我国生育保险的保障项目过于重视费用补偿的保障方式,而缺乏更有保障意义的相关社会服务。这与其保障对象的实际需求特点相矛盾,不能满足孕妇及其家庭的需求,保障不充分。生育保险只有建立便捷的社会化服务机制,为孕妇及其家庭的科学健康生产提供帮助,才能充分保障胎儿成长、孕妇健康及产后劳动力恢复,以发挥其作为社会保险,推动国民国力发展的重要作用。4 生育保险操作性与社会现实性我国生育保险法规制定很早,但更新很少,现在仍沿用1994年颁布的企业职工生育保险试行办法。随
41、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飞速发展,生育保险制度的操作性与社会现实性的矛盾逐步增加,致使生育保险保障水平偏低,保障对象合理需求无法满足。4.1生育保险基金由企业单方负担依据试行办法第四条规定,职工个人不缴纳生育保险费。此规定产生的副作用是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不接受个人参保没有正式的工作,就没有生育保险。况且,个人只享受权利,不承担义务,易导致补偿过度或不当,阻碍了社会保险基金稳定性,减弱了基金的社会效益。因此,必须建立社会化、多筹资渠道、支持个人参保的生育保险管理机制。4.2异地生育费用难补偿随着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劳动者异乡寻求发展并结婚生子成为常事。但受传统文化影响,多数孕妇回“娘家”生产与休养。但这
42、种传统做法却与生育保险费用报销有关制度产生冲突。国家和地方应出台更优化的政策,充分合理保障生育女性的合法权益。4.3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国家对失业人员的生育保险没有明确规定。对此,部分地方政府补充规定,较常见的是:女性失业人员在领取失业保险金期间住院生育子女,符合计划生育政策的,由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支付相当于生育当月失业保险金标准n个月的生育补助费。而国家为鼓励就业与再就业,对失业保险金的给付采取了差额制,即失业前期领取的金额大于失业后期,这样的规定对于失业后生育的劳动者的合法权益造成了伤害。5 生育保险制度中的国家责任与社会公平生育保险是一个公民参与社会保险,享受社会福利的开始,是新生儿的智力、
43、体质发育成长的最直接保障,作用远及国家未来医疗卫生水平、国民体质、生产力发展、科技经济与社会进步等。可以说,国家是生育保险制度的最终受益者,因此应提高国家在制度中的责任。社会保险的最重要目标是维护社会公平,完善的法律、健全的机制、明确的国家责任才是社会公平的守护神,在这样前提下的生育保险才是对生育女性及每个新生公民最基本社会公平权益的有效保障,才能真正满足社会对生育保险的需求。结 论生育社会保险制度肩负着及时、有效恢复生育女性自身劳动能力和提高我国人口素质的双重使命,既要为生育女性提供经济保障,又要为其提供公平竞争条件;既要为生育女性提供基本保障待遇,又要最大限度地减轻企业的生育费用负担;既要
44、规范各项操作标准,还要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生育保险制度的优劣,对许多社会现象及问题都有深远影响。因此完善这项制度已是当务之急,刻不容缓。这个重担不能完全由企业来扛,国家和社会也应该承担起责任,而完善我国生育社会保险制度,前路漫漫。Research according to the relations of the Maternity Insurance system flaws and social phenomenon and questions in ChinaFirstly, the coverage of maternity insurance with flexible em
45、ployment policies and the urban-rural dual system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maternity insurance inevitably faces the common problem in Chinas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 narrow coverage of the insurance. China maternity insurance mainly covers urban enterprises female workers
46、, parts cover the women who work in state organs, institutions or social groups.1. Urban conditions with strict laws and systemsMany urban women participate flexible employment to take their families out of poverty or to improve their economic situation. However, the urban maternity insurance overlo
47、oks these urban female flexible-workers. Their pregnant periods are not guaranteed. They also face income cutting, high medical expenses, the slow restoration, weak babies, difficult employment after pregnant and so on. As the economy development, the population of the women who may face these diffi
48、culties is increasing in cities. Therefore, maternity insurance system can not ignore these womens existence for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development.2. Rural conditions with no rules. Impacting with Chinese traditional system of the urban-rural differences policy and the strict household registrati
49、on, rural female workers accounting for more than 80 percent of pregnant women have not been included in the enjoyment of the maternity insurance, which is the contrary to the spirit of Article 45 of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Citizens of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and purposes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50、to protect the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of laborers. In addition, the loopholes in this regard also lay hidden dangers for the survival status of the large number of rural female migrant workers.Secondly, low-level and non-compulsory social raising of maternity insurance with employment probl
51、emThe social raising level of Chinese maternity insurance is only prefecture-level, and allows enterprises not to participate in social raising. Such non-compulsory, low-level social raising of social insurance system makes great impact to the sex discrimination in employment, even propel the discri
52、mination in the competition.1. Low level of social raising leads to vicious competition. Low-level social raising makes maternity insurance fund transfer narrowly, inter-regional developing imbalance and unfair to competition or personnel flowing. It weakens the capability of the social insurance fu
53、nd to resist risk. In addition, the concentration of female workers in some sectors and regions leads the social cost of production unequal. It is harmful to the healthy competition among the regions and enterprises, resulting in the declined of employment rate.2. Non-compulsory triggers the conflic
54、t between the female workers and the enterprise costs. Non-compulsory of maternity insurance means that enterprises can directly commit when the pregnant cost occurred, but not pay the maternity insurance fees usually. This provision triggers a conflict between women workers rights and the interests
55、 of enterprises. In order to cut down human cost, enterprises might be reduce to employ the women workers, or discount the responsibilities. Then the right of fair employment for women might be damaged.3. The discrimination men suffered by in the maternity insurance. Non-compulsory maternity insuran
56、ce system has not only led women to being discriminated in employment but also the male workers.First, the enterprises often refuse to provide maternity leave for male workers, deprived the equal reproductive rights of male workers. Second, the male workers have the right to receive birth control su
57、rgery and to enjoy maternity insurance. Third, from the point of payment and compensation view, different ways of maternity insurance participation make some families can not equally get the compensation and the services of maternity insurance.Therefore, in order to solve the employment problem, in
58、particular the employment of sex discrimination, the mandatory participation and the social raising level problems of maternity insurance are the first.Thirdly, the benefit level of maternity insurance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national strength1. The basic treatment Chinese maternity insurance system provides. The “Enterprise workers maternity insurance pilot scheme” promulgated in 1994 provides that our current maternity insurance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现货黄金购买合同协议
- 电表生产销售合同协议
- 电瓶车购车合同协议
- 田间道路整修合同协议
- 狮桥融资租赁合同协议
- 电工学徒工合同协议模板
- 电商淘宝平台合同协议
- 玻璃台面采购合同协议
- 甲醇燃料供货合同协议
- 电厂炉渣回收合同协议
- 研究生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登记表
- 施工进度计划网络图-练习题知识讲解
- 防孤岛测试报告
- 按摩常用英语
- 食品公司规章制度
- midas NFX使用指南(八)
- 成都高新区小学数学五年级下册半期考试数学试卷
-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英语单词表
- 危险性较大分部分项工程及施工现场易发生重大事故的部位环节的预防监控措施和应急预案11汇编
- 苹果中国授权经销商协议
- 昆山市工业用地项目监管协议-苏州市国有建设用地使用权网上出让系统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