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债结构分析[共7页]_第1页
外债结构分析[共7页]_第2页
外债结构分析[共7页]_第3页
外债结构分析[共7页]_第4页
外债结构分析[共7页]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我国现在的外债结构:外国政府及其金融机构贷款 ( 外国政府贷款是指一国政府向另一国政府提供的, 具有一定赠与性质的优惠贷款。 它具有政府间开发援助或部分赠与的性质, 在国际统计上又叫双边贷款, 与多边贷款配合组成官方信贷。其资金来源一般分两部分: 软贷款和出口信贷。 软贷款部分多为政府财政预算内资金; 出口信贷部分为信贷金融资金。 双边政府贷款是政府之间的信贷关系, 由两国政府机构或政府代理机构出面谈判, 签署贷款会议, 确定具有契约性偿还义务的外币债务。 特点 1属主权外债,贷款必须偿还。外国政府贷款是中国政府对外借用的一种债务,是国家主权外债。 除国家计委、 财政部审查确认,并报经国

2、务院批准由国家统借统还的外,其余均由项目业主偿还且多数由地方财政担保。 2贷款条件优惠。外国政府贷款其赠与成分一般在 35%以上,最高达 80%。贷款利率一般为 0.2%3%,个别贷款无息。贷款偿还期限一般为 1040 年,并含有 215 年的宽限期。 3限制性采购。除日本、科威特两国是国际招标外,其余国家的第三国采购比例为 15%50%,即贷款总额的50%85%由于购买贷款国的设备和技术。 一般不能自由选择贷款币种, 汇率风险较大。 4投向限制。 借用的外国政府贷款主要用于政府主导型项目建设, 主要集中在基础设施、 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等领域。 5具有政府间援助性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国际金

3、融组织贷款主要包括世界银行( The World Bank)贷款和亚洲开发银行 (The Asian Development Bank, 简称 ADB)贷款。中国应用:利用国际金融组织贷赠款是中国改革开放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引进外资的重要渠道之一。自 1981 年至今,中国利用世界银行 (简称世行 )、亚洲开发银行 (简称亚行 )等国际金融组织贷款项目累计达 457 个,承诺贷款金额约为 657.5 亿美元,并累计获得国际金融组织赠款 28 亿多美元。其中 70%分布在中西部,涉及交通、能源、城建、环保、农业和农村发展、教育、卫生、工业等国民经济重点领域,为促进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发挥了

4、积极的作用)国际商业贷款 (国际商业贷款国际商业贷款是指境内机构以商业性条件在国家金融市场筹措,并以外国货币承担契约性偿还义务的资金。第一,筹资方式灵活多样, 借款人可根据用款需求, 选择不同的筹融资方式。 既可以委托金融机构直接筹措商业贷款, 又可以通过发行外币债券筹集长期巨额资金, 还可申请出口信贷, 以及进行项目融资通过国际融资租赁业务融资等。 第二, 资金投向限制性小国际商业贷款的贷款人以盈利为目的, 注重的是借款人的资信状况和还本付息能力, 使用方向基本不受限制, 不象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和外国政府贷款那样对贷款的投向有较严格的规定, 因而借款人用款自主权较大, 使用灵活。第三,手续简便

5、,附加条件少国际商业贷款一般不要求披露借款方国家的总体经济发展状况, 不限定采购方式, 附加条件较少。第四,融资成本较高, 风险较大国际商业贷款的利率由国际金融市场资金供求状况等多种因素决定, 一般说来要高于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的利率。 此外,借款人若委托金融机构筹融资, 还要负担相当比例的银团贷款各种费用。 国际商业贷款条款对宽限期, 还本付息等要求更为严格, 加之国际金融市场上常常有不可预知因素, 使得贷款风险较大。 第五, 新的融资工具增强了资金的流动性给筹资者提供了较大的回旋空间。 有的还与股权有关,说明国际金融市场出现了间接融资与直接融资相互交叉的趋势)对外发行债券和股票 (2

6、016 年 5 月份中国企业海外发债规模接近历史高点,中国内地企业在国际市场发行了 192 亿美元的债券)(二)分析1. 外国政府贷款占比稳中有升。与 80 年代相比 ,中国 90 年代获得的外国政府贷款占外债总额的占比由过去的 15%上升到目前的 20%。未来努力的方向主要有二 :一是在外国政府贷款还款期和宽限期已定的条件下 ,争取更低的利率 ,提高赠与成分的比例 ;二是在外国政府贷款利率已定的条件下 ,急取更长的还款期和宽限期 , 提高赠与成分的比例。2. 国际金融组织贷款占比逐年上升。 截止 1998 年,中国从国际金融组织获得的承诺贷款总额已达 343 亿美元 ,累计实际用款额 198

7、 亿美元。其中 , 从世界银行获得的贷款约占中国使用的国际金融组织贷款总额的 80%;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居其次 ,占 12%;亚洲开发银行居第三 ,占 7%。长期贷款占主要地位 ;无息贷款占 40%(见表 6)。但是贷款的实际使用额占承诺总额的比率有偏低之嫌 ,只达 57.73%。与目前各国的平均使用贷款率 82%的水平相比 ,中国低了 24 个百分点。由此可见 ,提高借款实际使用率应是中国当前要解决的一个重点。 解决的途径主要有二 :一是加快已批准项目的可行性研究步伐 , 争取项目早日开工 ;二是加快在建项目工程进度 ,维护项目按计划用款的严肃性。3. 国际商业银行贷款占比保持稳定。 截止 1

8、998 年,中国从国际商业银行和金融市场获得的实际贷款额已达 675 亿美元。其中 , 从国外银行获得的贷款约占该渠道总额的 48 %;买方信贷居其次 , 占 22%;对外发行债券居第三 , 占 20%;外资银行居尾 ,占 10%。从总体上年 , 中国从国际商业银行渠道融入的外资尽管持续占外债融资总额的 50%左右 ,但以国际上提出的的外债融资结构合理性的标准商业性贷款不超过 60%来看 ,却揭示了中国外债来源结构总体上的安全性。 从国际商业银行融资内部结构方面分析 ,我们可以看到对外发行债券和外资银行渠道的融资占比将逐年提高 ,买方信贷的融资占比将保持在现在的水平 ,而国外银行的融资占比将进

9、一步下降。这种内部结构的变化趋势 ,对中国是有利的 ,因为它们在总体上将减少外汇风险 , 降低融资成本外债的总体情况数 据 来 源 :5%B9%B4%E5%A4%96%E5%80%BA%E6%80%BB%E4%BD%93%E6%83%85%E5%86%B5.pdf?MOD=AJPERES&CACHEID=985775804af05ae79ed89f8299a02c57债务人方面分析1. 企业主体融资地位日渐凸现。 目前中国有权进入国际金融市场借款的机构大致有三大类 :第一类是政府的 5 家官方借款单位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经贸委、农业部和中国银行 ,它们受权负责中国对外总借款计划的一部分。 第

10、二类是政府直接或间接给予一定资助的金融机构。第三类是独立的企业机构国内企业、外商投资企业和租赁公司。近 20 年来 ,中国采取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改革经营方式、发展多种经济成份等举措, 增强了企业活力 ,为企业进入市场并成为融资主体奠定了重要基础。 截止 1997 年,上述三大类融资机构的融资占比分别为 22%、34.2%、43.8%。企业融资主体地位的逐年提高是对中国坚决按照市场经济要求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目标作出努力的重要反映。2. 促进了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对外融资的动力主要是为加速经济增长创造条件。一个处于初级发展阶段时期的国家 , 当她的国内积累资产存量较低时 ,因借款而增加的投资如

11、果得到合理的使用 ,较高的投资收益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从这一基本目的出发 , 中国形成了具有自己特点的债务资金使用模式 :国家外汇管理局提供的资料说明 , 全国 90%以上的长期外债资金都直接投向重点建设 , 10%左右的短期外债资金以转贷款形式成为长期投资项目的流动资金或银行间的拆借。 通过向重点建设投资 ,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是中国外债资金使用上的一个主要特点。 20 年来 ,用于投资方面的资金在全部债务资金使用中始终占居主要地位 ,它与对债权人还本付息在债务资金使用中所占的比例大约为 7:3 。从非金融部类的债务人分布来看, 政府和非政府的债务比例关系是二八开。 截至 2013 年底,中国非

12、金融部类的总债务规模约 131 万亿元,其中政府债务规模为 27 万亿;非政府债务规模 104 万亿元,其中企业债务规模为 85 万亿元,居民债务规模为 19 万亿元。从非金融部类的债务产生渠道来看, 非信贷和信贷的比例大体上是四六开。 按照央行公布的社会融资总量数据来看,截至 2013 年底,新增人民币和外币信贷额 12 个月滚动合计额为9.5 万亿元,新增社会融资的 12 个月滚动合计额为 17.3 万亿元,相应新增信贷类融资占到新增社会融资近六成左右。从非金融部类的债务用途来看, 存量债务的利息支出和债务的净增量的比例大体上是三七开。2013 年社会融资新增 17.3 万亿元,其中用于利息支出约为 5.2 万亿元,债务的净融资量约为 12.1 万亿元。债务总规模是 GDP 的两倍,非政府部类占到了总债务的八成左右,净增债务中有三成是用来支付利息的。债务有一半左右是通过非信贷渠道获得的。结论:中国的债务形势依然是可控的。 第一, 中国债务对 GDP的比显著低于世界主要国家; 第二,中国是一个高储蓄的国家, 中国有两万亿美元的净资产; 第三,中国还拥有大量的国有资产。但是, 中国债务仍旧存在三大主要风险: 一是接近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