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疗法汇编_第1页
热敏灸疗法汇编_第2页
热敏灸疗法汇编_第3页
热敏灸疗法汇编_第4页
热敏灸疗法汇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借助灸火的热力给人体以温热性刺激,通过 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经络腧穴的作用,以达到治病、防病目的的 一种方法。一种方法。 “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药之不及,针之不到,必须灸之” 医学入门医学入门 灸灸 法法 概念概念 采用点燃的艾草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采用点燃的艾草产生的艾热悬灸热敏态 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穴位,激发热敏灸感和经气传导,并施以个 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体化的饱和消敏灸量,从而能大幅度提高艾 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灸疗效的一种新疗法。 热敏灸热敏灸 灸感不同灸感不同 灸位不同灸位不同

2、灸量不同灸量不同 灸效不同灸效不同 小艾条、新疗法、大天地!小艾条、新疗法、大天地! 热敏灸的特点热敏灸的特点 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机体在疾病状态下,体表相关部位会出现病 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理反应,这种病理反应伴随疾病的发生而产 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生,随病情的改善而减轻或消失,这个体表 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相关部位在出现病理反应期间,就称为疾病 反应点。反应点。 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 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临床上疾病反应点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可分形态 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改变点和功能改变点。 形态

3、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形态改变点如皮下组织和肌肉处出现条索状、结节 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状改变,皮肤出现皮疹、浅表血管改变和色泽改变 等。等。 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功能改变点如腧穴力敏化点(压痛、按之快然)、 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低阻点和皮温改变等。 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它们或单独存在或相互并存,构成了疾病体表征象 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疾病反应点疾病反应点 生理状态下,人们并不能明显的感觉到穴位生理状态下,人们并不能明显的感觉到穴位 的存在。的存在。 病理状态下,与疾病相关的穴位就会

4、出现能病理状态下,与疾病相关的穴位就会出现能 感觉到的变化。感觉到的变化。 “ “五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五藏有疾也,应出于十二原,而原各有所 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出,明知其原,睹其应,而知五藏之害矣”。 灵枢灵枢九针十二原九针十二原 腧穴的内涵腧穴的内涵 热敏点出现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背俞穴、募穴、原穴热敏点出现的部位主要集中在背俞穴、募穴、原穴 等特定穴及个别经外反应点,与患病脏腑、经络之等特定穴及个别经外反应点,与患病脏腑、经络之 间有明显的特异性对应关系。间有明显的特异性对应关系。 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体表出现热敏点腧穴热敏化有其自身的分布规律,体表出

5、现热敏点 的位置与其病位关系密切,与病变脏腑相关的特定的位置与其病位关系密切,与病变脏腑相关的特定 穴附近出现的机率较高,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穴附近出现的机率较高,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 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 与病位关系密切的经络循行部位或神经节段分布的与病位关系密切的经络循行部位或神经节段分布的 范围内也会出现热敏点,在患病脏器和发生病理反范围内也会出现热敏点,在患病脏器和发生病理反 应的穴位之间确有较严格的特异性对应关系。应的穴位之间确有较严格的特异性对应关系。 热敏穴的特点热敏穴的特点 病症相关性病症相关性 热敏穴位分布的

6、高发区与病症高度相关。热敏穴位分布的高发区与病症高度相关。 初步掌握了某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初步掌握了某些疾病的腧穴热敏化分布部位 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的高发区,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 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 区眼穴等区眼穴等。 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 病例数 分布穴区(频次) 123 周围性面瘫 50翳 风(30)下 关(28)风 府(31) 功能性便秘 50大肠俞(31)上巨虚(24)天 枢(18) 支气管哮喘 50风 门(35)次 髎(30)至 阳(24) 排卵障碍性不孕 50子 宫(24)卵 巢(22

7、)关 元(14) 痛经 50次 髎(40)关 元(39)子 宫(37) 感冒 50上印堂(32)太 阳(30)风 池(20) 过敏性鼻炎 50上印堂(41)肺 俞(36)大肠俞(35) 不同疾病时腧穴热敏化有其不同的高发区域。不同疾病时腧穴热敏化有其不同的高发区域。 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人体腧穴存在静息态与敏化态两种状态 健康状态健康状态静息态,皮肤表面和局部静息态,皮肤表面和局部 温热感温热感 疾病状态疾病状态敏化态,热敏六感敏化态,热敏六感 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 “ “小刺小刺 激大反应激大反应”(相关穴位对艾热异常敏感)(相关穴位对艾

8、热异常敏感) 热敏穴的规律热敏穴的规律 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腧穴敏化的类型多种多样,而腧穴热敏化是一种新 类型类型 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腧穴热敏化的特征是呈现透热、扩热、传热、局部透热、扩热、传热、局部 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不(微)热远部热和表面不(微)热深部热、非热 觉觉等奇异现象等奇异现象 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即为热敏穴位只要出现一种或一种以上灸感即为热敏穴位 腧穴热敏六态腧穴热敏六态 1 1、透热:、透热:灸热灸热 从施灸点皮肤从施灸点皮肤 表面直接向深表面直接向深 部组织穿透,部组织穿透, 甚至直达胸腹甚至直达胸腹 腔脏器。腔脏器

9、。 2 2、扩热:、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 3 3、传热:、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 4 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施灸部位不(或 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 5 5、表面不(微)、表面不(微) 热深部热:热深部热: 施灸部位的皮肤施灸部位的皮肤 不(或微)热,不(或微)热, 而皮肤下深部组而皮肤下深部组 织甚至胸腹腔脏织甚至胸腹腔脏 器感觉甚热器感觉甚热 6 6、产生其他非热、产生其他非热 感觉:感觉: 施灸(悬灸)部施灸(

10、悬灸)部 位或远离施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 位产生酸、胀、位产生酸、胀、 压、重、痛、麻、压、重、痛、麻、 冷等非热感觉冷等非热感觉 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 缓解:缓解: (1 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 肩痛缓解肩痛缓解 (2 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 腰部困重紧痛感缓解腰部困重紧痛感缓解 (3 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盆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盆 腔积液改善腔积液改善 (4 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肠功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肠功 能明显改善能明显改善 以上现

11、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以上现象的发生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就是相 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关腧穴对艾热异常敏感,产生一个“小刺激小刺激 大反应大反应”(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其他非相关腧穴对艾热仅产生局 部和表面的热感)。部和表面的热感)。 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这种现象为腧穴热敏化现象,这些已热敏化 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的腧穴称为热敏化腧穴。 探感定位(准确定位)探感定位(准确定位) 辨敏施灸(择优选穴)辨敏施灸(择优选穴) 保证施灸部位的关键保证施灸部位的关键 量因人异(个体化灸量)量因人异(个体化灸量) 敏消量足(饱和灸量)敏消量足(饱和灸量) 保证

12、灸量的关键保证灸量的关键 热敏灸操作要诀热敏灸操作要诀 热敏穴位的粗定位热敏穴位的粗定位 指疾病状态下,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的高指疾病状态下,相关穴位发生热敏化的高 概率大致区域概率大致区域疾病相关性疾病相关性 热敏穴位的细定位热敏穴位的细定位 指在粗定位的狭小区域内对热敏穴位的准指在粗定位的狭小区域内对热敏穴位的准 确定位确定位 热敏穴探查二步法热敏穴探查二步法 回旋灸回旋灸 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温热施灸部位的气血 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用点燃的纯艾条在患者体表,距离皮肤3cm3cm左右左右, , 均匀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均匀往复回旋施灸。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温暖舒

13、适为度。适为度。 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 循经往返灸循经往返灸 疏通经络,激发经气疏通经络,激发经气 距离皮肤距离皮肤3cm3cm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左右,沿经络循行往返匀速施 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灸,以患者感觉施灸路线温热为度。 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 雀啄灸雀啄灸 加强敏化,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加强敏化,为局部的经气激发,产生灸性感 传奠定基础。传奠定基础。 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以患者感觉施灸部位波浪样温热感为度。 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 温和灸温和灸 在距离皮肤在距离皮肤3cm3cm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者左右施行温和灸法,以患

14、者 无灼痛感为度。无灼痛感为度。 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 热敏穴位的探查手法热敏穴位的探查手法 回旋、往返、雀啄灸按次序施灸,每种手法回旋、往返、雀啄灸按次序施灸,每种手法 1 1分钟,反复重复上述手法分钟,反复重复上述手法2323遍,灸至皮遍,灸至皮 肤潮红为度。肤潮红为度。 患者细心、凝神感受灸感,一旦出现及时告患者细心、凝神感受灸感,一旦出现及时告 知,标记热敏穴位。知,标记热敏穴位。 热敏穴位细定法热敏穴位细定法 首选与后选(主选与次选)首选与后选(主选与次选) 出现热感经过或直达病位的热敏穴位为首选出现热感经过或直达病位的热敏穴位为首选 穴位穴位 出现非热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穴位

15、,又以痛出现非热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穴位,又以痛 感优于酸胀感感优于酸胀感 出现较强热敏灸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穴位出现较强热敏灸感的热敏穴位为首选穴位 热敏穴选择三原则热敏穴选择三原则 艾灸强度艾灸强度 艾灸面积艾灸面积 艾灸时间艾灸时间 艾灸时间是变量,艾灸强度与面积是定量,艾灸时间是变量,艾灸强度与面积是定量, 目的在于达到最佳个体化施灸剂量目的在于达到最佳个体化施灸剂量由热敏由热敏 态转化为消敏态(非热敏状态)。态转化为消敏态(非热敏状态)。 每次给予艾热刺激的量最终取决于热敏化穴每次给予艾热刺激的量最终取决于热敏化穴 位的消敏或脱敏量。位的消敏或脱敏量。 艾灸剂量三要素艾灸剂量三要素 调定

16、灸态调定灸态 确定灸位确定灸位 选择灸法选择灸法 施足灸量施足灸量 关键操作技术关键操作技术 灸态就是艾灸时的状态,它包括环境、患者灸态就是艾灸时的状态,它包括环境、患者 和医生三方面因素。和医生三方面因素。 概括来说就是静、松、匀、守四个字。概括来说就是静、松、匀、守四个字。 调定灸态调定灸态 静: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患者和医生都必须静:指环境安静,心神安静。患者和医生都必须 保持心神的安定宁静,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络保持心神的安定宁静,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经络 感传。感传。 松:指患者肌肉的放松。使机体处于最自然的状松:指患者肌肉的放松。使机体处于最自然的状 态,有利于激发经络感传。态,有

17、利于激发经络感传。 匀:指患者呼吸匀而慢。均匀的呼吸有利于调整匀:指患者呼吸匀而慢。均匀的呼吸有利于调整 机体内环境,有利于增加机体反应的敏感性。机体内环境,有利于增加机体反应的敏感性。 守:即意守施灸点。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患守:即意守施灸点。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指患 者应意守施灸点以利于经络感传的发生,二是指者应意守施灸点以利于经络感传的发生,二是指 医者必须将艾热固守在热敏化穴上医者必须将艾热固守在热敏化穴上 灸位是指艾灸施术部位,是辨敏取穴新灸法灸位是指艾灸施术部位,是辨敏取穴新灸法 的技术关键。的技术关键。 热敏化穴是辨敏取穴新灸法的最佳作用部位。热敏化穴是辨敏取穴新灸法的最佳作用

18、部位。 确定灸位确定灸位 先回旋打基础先回旋打基础 继往返通经络继往返通经络 再雀啄激经气再雀啄激经气 后温灸导感传后温灸导感传 选择灸法选择灸法 热敏灸施灸方法热敏灸施灸方法 单手双点灸单手双点灸 双手双点灸双手双点灸 回旋灸回旋灸 雀啄灸雀啄灸 循经往返灸循经往返灸 温和灸温和灸 三角灸三角灸 T T形灸形灸 单点灸单点灸 双点灸双点灸 三点灸三点灸 悬灸悬灸 三角灸三角灸 适合部位为颈项部、腰背部、胸腹部如风池与适合部位为颈项部、腰背部、胸腹部如风池与 大椎、肾腧与腰阳关、天枢与关元。大椎、肾腧与腰阳关、天枢与关元。 接力温和灸接力温和灸 可以延长感传距离可以延长感传距离 循经往返灸循经

19、往返灸 既是探穴方法,又是治疗手法,适用于正气不既是探穴方法,又是治疗手法,适用于正气不 足,感传较弱者,如中风偏瘫一侧。足,感传较弱者,如中风偏瘫一侧。 距离皮肤距离皮肤3cm3cm,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以患者无灼痛感为度 热敏灸施灸方法热敏灸施灸方法 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剂量。灸量即艾灸的每次施灸剂量。 最佳剂量是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灸量。不最佳剂量是以热敏灸感消失为度的灸量。不 管时间长短,热敏灸感消失所需的时间,就管时间长短,热敏灸感消失所需的时间,就 是一次艾灸所需的剂量。是一次艾灸所需的剂量。 施足灸量施足灸量 穴位热敏高发区粗定位穴位热敏高发区粗定位 (以经穴为参考坐标)(以经穴

20、为参考坐标) 热敏穴位细定位热敏穴位细定位 (以热敏灸感反应为判断标准(以热敏灸感反应为判断标准) 是否出现热觉灸感指向、是否出现热觉灸感指向、 经过或到达病变部位经过或到达病变部位 是否出现非热灸感(酸胀等)是否出现非热灸感(酸胀等) 指向、经过或到达病变部位指向、经过或到达病变部位 择优选择热敏穴位择优选择热敏穴位 热敏悬灸热敏悬灸 (以热敏灸感为个体化灸量指标)(以热敏灸感为个体化灸量指标) 灸至热敏灸感消失灸至热敏灸感消失 一次灸疗结束一次灸疗结束 探感定位(准确定位)探感定位(准确定位) 辨敏施灸(择优选穴)辨敏施灸(择优选穴) 量随人异(个体化灸量)量随人异(个体化灸量) 敏消量足

21、(饱和灸量)敏消量足(饱和灸量) 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感冒、慢性支气 对以下病症有良好的效果:感冒、慢性支气 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管炎、支气管哮喘、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 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盆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原发性痛经、盆 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腔炎症、阳痿、偏头痛、面瘫、三叉神经痛、 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面肌痉挛、枕神经痛、疱疹后神经痛、脑梗塞、 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失眠、过敏性鼻炎、荨麻疹、颈椎病、腰椎间 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炎、肌筋盘突出症、肩周炎、膝关节骨性关节

22、炎、肌筋 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膜疼痛综合征、网球肘。 。 热敏灸的适应症热敏灸的适应症 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热敏灸治疗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接触变应原后,由免过敏性鼻炎是指鼻黏膜接触变应原后,由免 疫球蛋白介导的炎症反应及其引发的一系列疫球蛋白介导的炎症反应及其引发的一系列 鼻部症状。鼻部症状。 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内因多与肺、脾、肾等脏中医学认为本病的内因多与肺、脾、肾等脏 腑功能失调及个人先天体质有关,外因多由腑功能失调及个人先天体质有关,外因多由 六淫邪气侵袭鼻窍所致。六淫邪气侵袭鼻窍所致。 一、概述一、概述 1 1有半年以上典型的过敏病史;有半年以上典型的过敏病史; 2 2喷嚏:每天数次阵发性发作,多在晨起时或喷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