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司绝密(教科)科学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文档新教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目录:水1.水到哪里去了空气2.水沸腾了1.感受空气3.水结冰了2.空气能占据空间吗4.冰融化了3.压缩空气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4.空气有质量吗6.加快溶解5.一袋空气的质量是多少7.混合与分离6.我们来做“热气球”8.它们发生了什么变化7.风的成因8.空气和我们的生活天气1.我们关心天气2.认识气温计3.测量气温4.测量降水量5.观测风6.观察云7.整理我们的天气日历8.天气预报是怎样制作出来的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1.1水到哪里去了教学设计课题水到哪里去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
2、学知识1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2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3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科学探索:1通过现象观察,分析猜测水到哪里去了2通过活动体验,研讨影响水蒸发因素3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科学态度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重点1常温下,水会蒸发到空气里去2蒸发是水的一种形态3水和水蒸气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难点1通过现象观察,分析猜测水到哪里去了2通过活动体验,研讨影响水蒸发因素3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我们已经知道水是一种液体,没有固定的形状,但有一定的体积。水还可能有其他
3、的形态吗?学生猜测回答单刀直入,激发兴趣讲授新课一探究11试着解释下面的现象,你认为水到哪里去了?(展示图片)2水变成什么物质跑到空气里去了?教师点拨: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做蒸发。3教师小结蒸发是水从液体变成气体的现象。(展示示意图)4活动体验(1)请做以下这些活动,体验湿手变干的时间是否一样?手心向下,手背向上对一只手吹气甩动一只手(2)活动手册活动体验探究手心向下,手背向上对一只手吹气甩动一只手学生试着去解释交流:跑到空气里去了。学生回答:水蒸气学生依次做活动,并认真体验学生填写活动手册,并交流初步让学生了解水蒸发是怎么回事通过体验活动,了解影响蒸发的因素(3
4、)教师小结: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的表面积液体表面上方空气的流动速度二探索2说一说我们在生活中还遇到过哪些类似现象?教师点拨:水洼的水会变干涸煮食物时,锅里的水越来越少晾干衣服吹干湿发三探索3:模拟实验1导入用实验证明我们的解释。2工具与材料两杯水橡皮筋保鲜膜透明塑料盒白板笔3实验(1)(1)实验过程向两个大小相同的杯子里加入等量的水,标出水的高度。用塑料薄膜盖好其中一个杯口,并用橡皮筋固定。另一个不盖。把它们放到通风和向阳的位置。2-3天后,观察两个杯子中水量的变化。(2)注意事项为什么要放到通风和向阳的地方?为什么要把其中一个杯口封住?(3)研讨1怎样解释两个杯子出现的不同现象?
5、依据是什么?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现象怎么解释依据封口水杯开口水杯教师点拨:封口水杯里的水基本没少,因为水蒸发后没有跑到空气里去;开口水杯里的水少了,因为学生回忆交流学生准备工具材料学生按步骤实验,认真观察现象学生回答:加快蒸发速度,缩短实验时间学生回答:防止水蒸气外逃,更好地进行对照实验学生研讨交流,填写活动手册培养学生留心观察生活现象的品质通过模拟实验,感受水蒸发特点,研讨水和水蒸气的区别水蒸发后跑到空气里去了。依据是在常温下,水会慢慢变成水蒸气散发到空中。4实验(2)(1)实验过程将透明的塑料盒倒扣在地面上放置一段时间观察盒中变化(2)研讨2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引
6、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你在透明塑料盒中看到了什么你认为它们是什么?教师点拨:在透明塑料盒上看到了小水滴,它们是水蒸气遇冷编成的。5研讨3水和水蒸气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引导学生填写活动手册教师点拨: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不同点:水是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着。四课堂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水只有沸腾才能蒸发。()2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去了。()3湿手变干衣服晾干的缘由是水变成水蒸气跑了。()4水蒸汽和水一样无色无味透明看得见摸得着。()5两杯温度相同的水,它们蒸发的快慢也一定相同。()6水蒸气是水的一种形态,物质没有发生变化。()(二)问答题1怎样让衣服干得快些?2干手器是通过什么方式来加快水分
7、蒸发?教师点拨:1把衣服展开放在阳光下挂在通风的地方学生实验并观察学生研讨交流,填写活动手册学生研讨交流,填写活动手册学生独立完成检测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2提高液体温度加快空气流动五拓展提高:动脑筋,想一想为什么游泳时刚从水里出来会感觉冷?人吹电风扇时,为何会感到凉快?教师点拨:蒸发的过程会吸收热量六作业布置业余时间到图书馆或利用网络查阅:怎样减少蒸发?学生思考交流学生课后完成了解蒸发吸热的特点培养动手查阅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蒸气是水的另一种形态,水蒸发后变成水蒸气跑到空气里去了,同时又知道水蒸气和水都是无色无味透明的,但水可以看得见摸得着,水蒸气是看不见摸不到的。
8、在活动体验中,研讨水蒸发特点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培养了我们细致观察生活尝试解释生活现象的科学态度。总结课堂板书蒸发水水蒸气(液体)吸热(气体)板书设计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1.2水沸腾了教学设计课题水沸腾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科学探索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科学态度1认识到正确使用试验设备的重要性2培养严谨实验态度重点1掌握温度计和酒精灯的使用方法2了解汽化的两种方式3了解水沸腾时的特点和条件4辨别蒸发与沸腾的区别难点通过给水加热的
9、活动体验,观察水沸腾现象,探索其特点形成的条件以及与蒸发的异同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同学们,大家一定见过热气腾腾的饭锅吧。如果我们不停地给里面的水加热,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思考提出问题,引发思索,进入学习角色讲授新课一探索1:怎么测量水温1承接聚焦问题,引导学生探索:说一说或画一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看法。教师点拨:水温很高,水会沸腾,热气腾腾,2怎么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教师指导:手拿温度计的上端。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持平。在液柱不再上升或下降时读数(测量连续变化的温度时除外)读数时温度计不能离开被测的水3实战演练
10、下列测量水温的方法哪种是正确的?说明理由。教师点拨:学生或说或画,互相交流学生自由回答学生演练培养学生先对现象进行猜测,为下步的验证做准备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巩固温度计的使用要领a.温度计下端碰到容器底部b.温度计碰到容器壁d.视线与温度计液面未持平c.正确二探索2:给烧杯里的水加热,观察和记录水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1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三脚架酒精灯石棉网温度计烧杯和水漏斗秒表塑料袋试管夹火柴(2)实验装置依次按照三脚架石棉网酒精灯烧杯温度计的顺序安装好实验装置(3)酒精灯的结构常见酒精灯一般由灯体灯芯灯帽和酒精四大部分所组成。(展示结构示意图)(4)酒精灯的火焰酒精灯的火焰分为外焰内焰焰
11、心三部分,其中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常使用外焰加热物体。(展示结构示意图)(5)酒精灯的使用检查酒精灯是否能正常使用正常使用的酒精灯要求:酒精灯灯体无破损;酒精灯内酒精量不少于四分之一且不高于三分之二;灯芯应浸润酒精且不宜太短,一般高出灯体0.30.5cm。若灯芯顶端不平或焦掉则用剪刀剪平。点燃酒精灯取下酒精灯灯帽,使用火柴或打火机点燃灯芯绝对禁止用另一个燃着的酒精灯去引燃酒精灯的加热因为酒精灯外焰温度最高,所以常使用外焰进行加热。用试管加热固体物质是应注意预热,防止试管受热不均而炸裂。预热方法是将试管在灯焰上缓慢来回移动,使试管受热均匀。酒精灯的熄灭酒精灯使用完后用灯帽盖住熄灭,禁止用嘴去吹灭。
12、熄灭酒精灯后应再提一下灯帽,方便下次使用时打开。(6)实战演练仔细观察,对酒精灯的使用正确的是哪些?为什么?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学生按老师指导进行组装学生认真听学生认真听学生认真听学生演练学生会安装实验设备了解酒精灯的结构火焰结构以及酒精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巩固酒精灯使用方法教师点拨:使用正确的是,错在用酒精灯点燃酒精灯,错在用嘴吹灭酒精灯(7)实验操作与要求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清水,放在火上加热观察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和温度的变化,记录水沸腾时的温度观察水沸腾时,水中水面和水面之上的各种现象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观察袋子的变化(8)温馨提示此实验主要观察水沸腾前
13、后发生的变化:一听:水沸腾前后的声音变化二看:水沸腾前后温度和气泡的变化三记: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秒记录一次温度计的示数直至水沸腾后3-5秒四画: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2填写活动手册(1)加热过程中水的变化水在沸腾前水在沸腾时气泡温度声音教师点拨:水在沸腾前气泡由大变小,温度逐渐升高,声音较大;水在沸腾时气泡由小变大,温度保持变,声音小。(2)实战演练猜猜气泡出现的时间(3)加热过程中水温变化时间0123456学生按要求实验学生观察填写各项活动体验记录学生演练:第一个是水沸腾前,第二是是沸腾时学生继续填写活动手册学生做给水加热实验,观察沸腾现象,探究水沸腾特点巩固沸腾特点了解
14、水加热时温度的变化特点温度教师总结:水加热时温度一直上升,但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4)画出水沸腾前后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图象(展示图像)3活动结论(1)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的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的剧烈的汽化现象。(2)各种液体在沸腾时温度不变,这个温度叫做沸点。(3)拓展:温度计100就是以水沸腾时的温度为基础规定的。4讨论(1)如果停止对水加热,会出现什么现象?教师提示:水的沸腾要继续吸热。(2)液体沸腾必须具备哪两个条件?教师提示:二者同时具备,缺一不可。(3)将套有塑料袋的漏斗放在沸腾的水面下(塑料袋被挤压过),塑料袋发生怎样变化?教师提示:水在沸腾时,烧杯底部形成大量气泡,上升,
15、变大到水面破裂开来,里面的水蒸气散发到空气中。(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发生怎样的变化?三探索3:比较蒸发和沸腾异同蒸发沸腾相同点不同点发生部位液温度条件剧烈程度液温变化学生在图像上画出不同时间的温度点,用线平滑连接学生认真听学生回答:水会停止沸腾学生回答:a达到沸点b继续吸热学生回答:塑料袋会膨胀起来学生回答:体积变大学生探究研讨并填写学生认识了解温度变化曲线图了解沸腾沸点的科学概念通过讨论,了解沸腾的条件等了解蒸发和沸腾的区别教师适当点拨四课堂练习(一)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将温度计下端浸入水中,不能碰到容器的底与壁。()2水的沸点是100。()3蒸发和沸腾都是汽化现象,都是液态变为气态,都
16、吸热。()4水变成水蒸气后,体积会变小。()5水在加热过程中产生的水泡就是水蒸气。()6水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二)问答题想一想:小试管中的水能沸腾吗?教师点拨:当大试管中的水沸腾后,温度不再升高,小试管中的水虽能达到沸点,却不能继续通过大试管中的水吸热,所以不能沸腾。五拓展提高:几种液体的沸点六作业布置:魔术揭秘我们常常在一些魔术表演或是街头巷尾的江湖艺人中看到“油锅取物”这个表演。锅里的油冒着热气沸腾着,这么烫的油,手不会烫伤吗?请查阅相关资料结合本课有关知识解释原因。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认真阅读检测知识掌握和运用情况了解不同液体的沸点,拓宽学生知识面激发探索科学奥秘兴趣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
17、学习,我们掌握了正确测量水温的方法和怎样正确使用酒精灯,知道沸腾和蒸发一样都是水的汽化现象,了解沸腾必须具备的两个条件。通过给水加热的活动体验,知道实验器材的组装和使用,比较沸腾与蒸发的异同点,培养了我们严谨的科学态度。总结课堂板书温度计酒精灯使用沸腾板书设计水沸腾了给水加热沸点蒸发和沸腾区别教科版三年级上册11.3水结冰了教学设计课题水结冰了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水在0结冰2温度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3水结冰的过程叫凝固4水结冰后体积变大科学探索1通过活动体验,探索水结冰过程发生的变化。2辨别水和冰的异同点3查阅资料,了解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科学态度1认识冰对生活的重要性2培养比
18、较思维能力和科学探索精神重点1水在0结冰2温度使水的形态发生变化3水结冰的过程叫凝固4水结冰后体积变大难点1通过活动体验,探索水结冰过程发生的变化。2辨别水和冰的异同点3查阅资料,了解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展示图片,聚焦问题:水,在常温下会蒸发;如果温度升高,在蒸发的同时,达到一定温度还会沸腾。那么,请大家想一想,如果一直让水的温度下降会出现什么情况?教师小结:水会结冰,例如冬天房檐下的冰冬天水面的冰等。(展示图片)学生回答单刀直入,激发学习兴趣讲授新课一探索1:你见过冰吗?你见过冰吗?说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教师点拨:冰瀑冰川漂浮的冰块枝条上的冰(
19、展示图片)二探索2:活动体验1导入水是怎样结成冰的?水结冰的过程中发生了哪些变化?2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橡皮筋烧杯试管食盐学生回忆,交流学生准备实验让学生认识冰碎冰温度计(2)实验操作在一支试管中加人约四分之一的清水,温度计固定在橡皮塞上插入试管,测出水温,并在水面处用橡皮筋做好标记将装有清水的试管放入盛满碎冰的容器中,用温度计测量试管中水的温度往容器里加入食盐,温度计插入水中的位置保持不变,等待试管中的水结冰当试管中的水开始结冰时,记录温度。水完全结冰后,在试管上标记冰柱的高度(3)注意事项正确使用温度计,注意轻拿轻放,不要碰到试管壁及时做好实验记录,特别是观察冰水混合物的温度维护课堂
20、纪律,实验时轻声交流(4)疑难解答碎冰中为什么要加盐?教师点拨:一种物质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成为溶液的过程称为溶解。(5)实验观察,填写活动手册温度其他变化在试管清水中插入碎冰中碎冰加入食盐后试管水开始结冰得出结论教师点拨:水在0时会结冰,是温度使水的状态发生改变,水结冰后体积变大。三研讨1水结冰后有哪些变化?2冰还是水吗?教师通过水的三态讲解来引导学生选择回答水的三种形态表工具与材料学生合作完成实验过程学生回答:盐可加速冰的溶解,降低水温学生填写活动手册,并互相交流学生研讨回答:水结冰后形态发生变化:有固定的形态不流动固体,而且体积变大。通过活动体验,探索水结冰过程发生的变化。形态种类形成液态
21、云雨雾露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固态冰雪霜冰雹水或水蒸气在0以下形成的小冰晶气态水蒸气水或水蒸气在0以下形成的小冰晶3观察并比较水和冰有哪些相同点与不同点教师点拨:相同点:无色无味透明不同点:水:无固定形状会流动液体冰:固定形状不流动固体4拓展什么是汽化和凝固?教师点拨:水变成水蒸气的过程叫汽化。水变成冰的过程叫凝固。(展示示意图)5人们怎么利用冰满足生活的的需求?教师点拨:保存海鲜降温冰雕冷饮四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水结冰后体积没变,质量变大。()2冰水蒸气都是水,只是形态不同,物质没变。()3冰可以雕刻出各种各样的艺术品。()4冰是水遇冷后形成的晶体。()5温度使水的形态发生了改变。(
22、)6水在常温下蒸发,在0结冰,在100沸腾。()五拓展提高:怎么样制造冰花1制作过程选择一个器皿,形状可以是多样的。在器皿中放满水,注意水可以有颜色,但不宜深色学生认真听,听后选择回答学生观察比较,填写活动手册,互相交流学生认真听学生回忆查阅交流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课后可以制作辨别水和冰的异同点了解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检测基本知识掌握情况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对冰装点生在水里放一些自己的装饰,但要求是浸在水中选择一条绳子,绳子是当水结冰以后冻到水里,而且绳子一定要能承担冰的重量放到室外,冷冻,当结冰,冻实就做好了美丽的冰花2自制冰花欣赏(展示图片)六作业布置回家做一块冰,再对它进行仔细观察,看看你又会
23、有哪些新的发现?学生课后完成活作用的理解继续探索科学奥秘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水在0下会结冰,温度使水的形态发生改变,水结冰的过程叫凝固,水结冰后体积会变大。通过模拟活动体验,探索水结冰过程中发生的变化,在比较中辨别水与冰的异同点,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冰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让我们认识到冰的重要性,培养了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总结课堂板书水结冰了0水冰(液体)凝固(固体)板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4.冰融化了教案教学设计4冰融化了【学习内容】新教科版三年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四课冰融化了【学习目标】1科学概念:知道当环境温度高于0,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
24、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热量是使水的状态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2过程与方法:观测并记录冰块融化过程中的温度和现象。观测并记录冰块周围空气的温度变化。设计选择应用一个快速融化成冰块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在实验观察活动中保持认真细致的态度,意识到细致的观察能获得更多的发现。初次感受体验物质状态变化的可逆性。【学习重点】经历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现象的观察【学习难点】探究促进冰融化的因素【学习准备】烧杯,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冰块。【学习过程】一观察冰的融化1上节课我们探究后得出了液态的水在0以下就会凝固成冰,那么固态的冰能够重新变成液态的水吗?
25、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变成水呢?2你们亲眼看到过冰的这个融化过程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亲自来看一看。板书:冰融化了我们要怎么来观察呢?说一说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2分组观察体验:取一小块冰,用吸管不断地向冰块的某一个部分吹热气,观察冰块的变化,说一说冰块融化的原因。3请大家一起看书p11,观察记录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有哪些变化?(1)取一个结冰的试管,在冰面处做上标记,把试管浸在热水里,观察冰融化的过程。(2)在冰完全融化后,在水面处做上标记,比较冰和水的体积。3学生介绍观察方法,师生共同补充。4方法知道了之后,我们就来测量一下吧,同时记录冰块融化时的温度和周围空气的温度,每隔1分钟测一次,把数据记录在p
26、50的表格中(可增加一个测量空气温度的表格)。5汇报交流观察到的现象,然后根据这些现象总结。二加快冰的融化1我们刚才观察了冰的融化过程,你有办法让冰融化的更快一点吗?2学生预测方法。3接下来我们就来一个融化冰的比赛,比一比哪个小组融化冰的水平最高,每个小组先讨论下你们打算用哪种方法。4方法都讨论好了吧,老师给每个小组准备了一块大小一样的冰,放在同一种透明的塑料袋中,要求塑料袋的袋口一定要保持密封。一般只能改变一个变量,记录下冰完全融化的时间。在比赛的过程中各小组也可以相互观察和监督。5学生实验后汇报交流。6通过刚才的观察,你能说说是冰融化成水的原因是什么?冰在融化过程中状态发生了变化?三拓展延
27、伸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吗?板书:冰(固态)水(液态)2比较水水蒸气冰的相同和不同,并用箭头表示它们的转化关系。(学生在活动上册上完成,然后全班交流。)3在不同的条件下,冰融化的快慢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冰和冰淇淋哪一个融化得更快一些?板书设计:4冰融化了冰的温度升至0时开始融化;冰在融化过程中,温度会长时间保持在0,直至完全融化成冰。冰在融化过程中,要从周围吸收热量,熔化科教版三年级上册11.5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教学设计课题水能溶解多少物质单元1学科科学年级3学习目标科学知识1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2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3了解溶解的特点科学探索1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情况,辨
28、别哪些物质溶解于水,哪些不能溶解于水2通过对比模拟试验活动,探索体会物质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3在观察比较中归纳溶解的特点科学态度认识到溶解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给生活带来便利重点1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2物质的溶解能力可能不同3了解溶解的特点难点1观察物质溶解于水的情况,辨别哪些物质溶解于水,哪些不能溶解于水2通过模拟试验活动,探索体会物质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3在观察比较中归纳溶解的特点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聚焦问题,创设情境:生活中我们经常把食盐和红糖放入水中,食盐和红糖会溶解在水中。还有很多物质也能在水中溶解。如果我们把它们一直不断地加入同样多的水中,它们还能
29、继续溶解下去吗?学生猜测回答激发兴趣,尽快进入学习状态讲授新课一探索与研讨1:溶解在水中的物质你知道哪些物质能够溶解在水中?教师点拨:小苏打食用碱味精墨水醋味精等。二探索与研讨2:水的溶解能力1模拟实验(1)工具与材料:食盐小苏打透明杯小勺搅拌棒水(2)实验操作在两个透明杯中分别放入50毫升清水分别取大约20克食盐和小苏打,再把它们平均分为8份取一小份食盐,加入一个盛水的杯子中,用搅拌棒充分搅拌。在食盐完全溶解后,再加入第二份食盐,继续搅拌,直到食盐不能溶解为止按同样的方法,将小苏打一份一份地溶解,直到不能溶解为止记录食盐和小苏打溶解在50毫升水中的份数(3)温馨提示可以用小勺一份一份地取食盐
30、或小苏打学生回忆,交流学生准备工具与材料学生按步骤实验,做好实验记录了解常见的溶解于水的物质通过对比模拟试验活动,探索体会物质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水要一样多要一份一份加入水中须等完全溶解再加入记录溶解份数(4)填写:食盐和小苏打溶解能力的比较记录表物质50毫升水溶解物质的份数溶解能力比较实验结论食盐小苏打教师点拨:食盐比小苏打溶解能力强。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4)研讨怎么计算溶解份数?教师点拨:到食盐等物质再怎么搅拌也不能溶解时就达到了“最后溶解”。这时计算最后溶解在第几份的方法是最后一份数减去一份数。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为什么不是无限的?教师点拨: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
31、,当物质和水已经形成饱和溶液时就不再溶解。像现在大家做好的盐水已经不能再溶解食盐了,这样的溶液叫做饱和溶液。实验时为什么一份份加入?三探索与研讨3:溶解的特点1把食盐红糖和石子放入水中,会发生怎样的不同变化?2不能溶解于水的物质还有哪些?教师点拨:铁钉木炭食用油胡萝卜塑料玻璃等3小结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些物质很难溶解于水。4仔细观察,物质溶解于水之后有什么变化?教师归纳溶解特点:物质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学生填写活动手册,交流学生回答交流学生研讨交流学生研讨交流回答:为了准确观察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大小学生继续做活动,仔细观察,回答:食盐红糖能溶解在水中,石子不能溶解学生回忆交流学生
32、研讨交流在观察比较中归纳溶解的特点静止后不会沉淀。过滤后物质不能被分离。提示学生:可以用滤布(或滤纸)过滤试试四课堂练习:判断下列说法正误1白糖木屑食盐醋油面粉都能溶解于水。()2物质溶解于水后变成肉眼看不见的微粒。()3物质溶解于水后就消失了。()4小苏打比食盐的溶解能力强。()5有些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于水。()6当物质和水形成饱和溶液时,物质不再溶解于水。()五拓展提高:什么是溶解度?100毫升水能溶解的量即(饱和溶液)叫做“溶解度”。20的环境下食盐在水中的溶解度是36克。六作业布置搜集生活中常见的例子,看看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怎样。学生独立完成学生认真听学生课后完成检测
33、课堂掌握情况了解一下什么是溶解度,拓宽知识面培养继续探索精神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有的物质能溶解于水,有的很难溶解于水;一定量的水只能溶解一定量的物质;物质的溶解能力有强有弱。通过科学实验活动的体验,探索研讨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可能不一样,体会到溶解在生活中被广泛利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便利。总结课堂板书水能溶解多少物质溶解溶解食盐水小苏打(强)(弱)板书设计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1-66加快溶解教案教学设计6.加快溶解【教材简析】通过上一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很多物质能在水中溶解,本节课要研究“如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聚焦板块:直接提出了本节课的研究重点“如何加快
34、物质在水中的溶解”。使学生对溶解有了进一步的思考,了解学生的已有认知。探索板块:主要通过三个探究活动,使学生学会如何进行对比实验,同时认识到不同情况下食盐溶解的速度是不同的。通过探索活动学生会发现,要知道“如何加快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必须通过对比实验才能知道,而进行对比实验,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此外学生还发现,食盐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溶解的快,食盐在搅拌时比不搅拌溶解的快。研讨板块:通过研讨活动,学生可以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同时鼓励学生对影响溶解的因素进行思考,还有哪些方法能够影响食盐在水中的溶解。拓展板块:通过让学生讨论还有哪些方法
35、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鼓励学生在课后,利用今天在课堂上探究的方法继续寻找更多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学情分析】学生知道生活中有很多物质跟食盐一样,放在水中能够溶解。对于加快溶解的方法知道一些,比如知道能通过搅拌的方式加快溶解,但是学生对于热水是否能够加快食盐的溶解速度还不清楚。对于实验方法,学生知道要通过对比实验才能得出结论,但是通过“控制变量”进行对比学生不是非常的清楚。【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对比的方法研究同样的水中溶解相同食盐的速度。2.能用搅拌使水中的物体充分溶解。科学态度目标1.学会使用对比的方法观察实验
36、现象。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感受生活中的溶解现象,知道可以利用各种方法加快溶解的速度。【教学重难点】重点:学生认识到通过搅拌和提高水的温度,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难点:设计对比实验进行探究。【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实验材料一套。小组准备:相同质量的食盐4份四杯水(三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玻璃棒1根秒表1只学生活动手册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2分钟)材料准备:食盐1份,一杯水1.出示食盐和水。提问:把食盐放入水中会如何?(预设:食盐会溶解在水里。)提问:这些食盐完全溶解在水中大约需要多少时间?(预设:5分钟6分钟10分钟)提问:谁有办法使食盐更快的溶解?(预设
37、: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2.揭示课题:加快溶解(板书)二探索:加快溶解(预设030分钟)活动一:如何进行实验。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我们有什么办法可以知道用热的水用玻璃棒搅拌可以加快食盐的溶解?2.组织学生汇报交流。3.教师小结:我们可以用对比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做对比实验时,只能改变其中的一个条件而保持其它条件不变。活动二:探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材料准备: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一杯自来水一杯热水)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1.提问:要研究温度与溶解快慢的关系,需要哪些材料?(预设:食盐烧杯冷水热水)2.出示实验记录表我们提出的问题温度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两个组
38、相同的条件实验过程与方法3.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我们提出的问题温度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食盐在热水中溶解的快,在冷水中溶解的慢。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一杯热水一杯冷水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水量相同食盐量相同同时加盐都不搅拌实验过程与方法1.准备两份质量一样的食盐;2.将食盐同时加入到两杯一样多的热水和冷水中;3.静止不动,观察比较食盐溶解的快慢;4.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5.介绍实验要求以及学生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1.小组合作;2.分步进行;3.及时记录。)6.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活动三:探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材料准备:
39、每组相同质量的食盐2份两杯水玻璃棒1根秒表学生活动手册等。1.提问:要研究搅拌与溶解快慢的关系,又需要哪些材料?(预设:食盐烧杯水玻璃棒秒表)2.出示实验记录表我们提出的问题搅拌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两个组相同的条件实验过程与方法3.组织学生结合上一个实验,完成上面的实验记录表。4.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我们提出的问题搅拌与溶解快慢有关系吗?我们的推测食盐搅拌比不搅拌溶解的快。两个组不同的条件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两个组相同的条件水温相同水量相同食盐量相同同时加盐实验过程与方法1.准备两份质量一样的食盐;2.将食盐同时加入到两杯一样多的冷水中;3.一杯搅拌一杯不搅拌,观察比较食
40、盐溶解的快慢;4.将观察到的结果记录下来。5.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并完成学生活动手册。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66分钟)材料准备:学生活动手册1.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有哪些?你是怎么知道的?2.学生反馈交流。小结:通过提高水的温度和搅拌,能够加快食盐在水中的溶解速度。3.提问:如果要让食盐更快地溶解在水里,还可以怎样做?四拓展:请在生活中继续寻找加快溶解的方法。(预设22分钟)1.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加快食盐溶解的方法有哪些?2.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不止两个,你们还想做实验研究其它影响食盐溶解快慢的因素吗?【板书设计】66.加快溶解对比实验:只能改变一个条件加快溶
41、解的方法:用热水搅拌【活动手册使用说明】1.表格中的现象在学生活动过程中记录,边活动边记录,培养学生良好的记录习惯。学生在观察的时候,根据不同时间下,水中的食盐是否已经溶解来进行记录。还没有溶解的,下面打,已经溶解的,下面打。2.表格中“我的发现”一栏,需要在学生通过观察食盐溶解之后,再根据现象填写。【作业设计】1.在做对比实验时,我们可以改变()条件。a.一个b.两个c.三个2.在做“温度与溶解快慢关系”实验时,需要改变的条件是()。a.水的温度b.搅拌情况c.食盐的多少3.下列各种措施中,不能加快食盐溶解的是()。a.搅拌b.用热水c.加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11-77混合与分离教案
42、教学设计7.混合与分离【教材简析】溶解是指一种物质均匀地分散于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匀稳定溶液的过程。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食盐饱和溶液中的水分减少时,食盐就析出来了。如果学生们一直收集保存着前几节课使用后的浓盐水,他们也许该发现这种现象了。随着水分的蒸发,少量食盐析出并沉在杯底。这些食盐是从盐水里分离出来的吗?食盐能从盐水里分离出来吗?这是一个很值得研究的问题。在本节课中,引导学生对增加和减少水分,盐的水溶液会有什么变化的问题进行思考。通过实际的观察活动,了解食盐在水中溶解和结晶的双向变化过程,认识到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可逆的。聚焦板块教材中展示一副食盐和沙混合在一起的图片
43、,引导学生学生如何将食盐和沙进行分离,体现出科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化的科学。探索板块通过实验活动将食盐和沙进行分离,这当中包括溶解过滤蒸发三个实验活动。溶解在前一课以前掌握,本课的重点进行过滤和蒸发实验。【学情分析】学生每时每刻都在接触各种各样的物体,三年级的学生已有了丰富的生活经验,已经了解很多物体在颜色大小形状等方面的不同,对生活中固体混合分离的例子也有一定了解。本节课有利用,但对于混合分离利用的是物质的不同性质还是缺乏概念。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本节课旨在从生活中常见的沙子和食盐出发,通过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了解物体是有很多特点的,利用这些特点可以分离混合在一起的固体,联系生活实际。【教学
44、目标】科学概念目标食盐溶解于水的变化过程是一个可逆的过程。科学探究目标1.使用过滤装置,分离食盐沙和水的混合物。2.初步经历探究性实验“食盐从浓盐水中析出”的探究活动。科学态度目标1.尝试多角度多方式认识物体,有积极的探究兴趣。2.形成细致客观地观察的态度。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意识到溶解在人们生活中应用的广泛性和重要性。2.了解使用简单工具可以使我们的生活更便利。(二)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学生活动手册。小组准备:1份食盐1份清洗干净的细沙1份食盐与沙混合物1根玻璃棒一杯清水一块石棉网一个酒精灯一个三脚架一盒火柴一个放大镜一张咖啡过滤袋一个漏斗一个铁架台一个烧杯。教师准备:过滤过程微视频班
45、级记录表教学课件等【教学过程】一聚焦:揭示课题(预设22分钟)1.投影图片出示:食盐和沙混合物,你有什么办法将食盐和沙分离?2.揭示课题:混合与分离(板书)二科学探索:(预设020分钟)1.初步了解食盐和沙子的特点:食盐和沙有什么特点呢?每组领取食盐和沙,集体交流讨论食盐和沙子的特点,并完成活动手册。2.根据食盐和沙的特点你会怎么样来分离?(引导学生根据食盐和沙不同特点来设计方法/把食盐和沙放入水中会有什么不同现象?)3.方案一:教师演示将食盐和沙混合物倒入装有水的烧杯,并搅拌溶解食盐。方案二:学生领取装清水的烧杯,并把食盐和沙倒入搅拌溶解食盐。4.展示烧杯,食盐哪里去了?可以怎样将沙和盐水分
46、开?方案一:5.出示过滤装置,并课件学习过滤操作。6.学生进行过滤操作分离沙和盐水?7.怎样将食盐和水分离?(把水蒸发了)8.展示蒸发装置,并学习操作规程。9.学生进行蒸发实验,分离食盐和水。方案二:5.出示过滤装置,并课件学习过滤操作。6.食盐怎么从水中分离出来呢?7.提供蒸发装置,学习操作要求。8.学生实验操作,先进行过滤实验分离沙和盐水。9.用过滤装置换取蒸发装置分离食盐和水。10.整理器材放回原处,三研讨:实验发现(预设818分钟)1.蒸发获得的食盐是混合时的食盐吗?引导分析蒸发获得的食盐和原来食盐之间的异同。2.水再分离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利用一些物质在水中能溶解的特点可以分离一些物质。)3.食盐和沙混合后是怎么分离的?追问水到哪里去了?(利用物质之间不同的特点进行分离)4.在分离食盐和沙的食盐过程中你还有发现?四课后拓展:1.准备:木屑铁屑磁铁纸水烧杯网筛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天津远洋万和城高端产品打造案例
- 2025年大坝建设合作协议书
- 2025年锰粉系列项目建议书
- 高性能网络漏洞扫描数据分析系统租赁与定制服务合同
- 展览现场安保人员调度与补充协议
- 物流运输授权分成补充协议
- 智能家居解决方案性能优化补充协议
- 商业步行街商业地产租赁与委托运营服务协议
- 跨行业战略合作收益分成补充协议
- 海外合同文本翻译及国际法律认证合同
- 单细胞测序:解锁妊娠相关疾病细胞与分子特征的新钥匙
- 物业车位收费协议书
- 装饰工程挂靠协议书
- 山东省济南市2025届高三三模地理试卷(含答案)
- 广东省广州市普通高中2025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考 物理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房产赠与合同示范文本
- 口鼻腔吸痰试题及答案
- 游乐园安全培训课件
- 2024年新疆拜城县事业单位公开招聘村务工作者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年企业管理专业测试试题及答案
- ERAS理念在妇科围手术期中的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