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测量技术要求_第1页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_第2页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_第3页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_第4页
控制测量技术要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自 0001 开始编排,如 a000k a0002, c0003、d0008 等。4. 5.1控制测量基本要求充分利用济南市连续运行卫星定位服务系统(jncors系统)和已有各 等级平面和高程控制点,采用gps静态定位、网络rtk技术、图根导线(网) 等方式进行地籍图根控制测量。4.5.2地籍控制测量4. 5. 2. 1图根点布设要求图根点在基本控制点或jncors系统基础上加密,以直接满足城镇土地 调查需要、便于利用为原则,点位一般布设在道路、街巷交叉口及其它利 于采集界址点和碎部点地方。图根点密度应满足城镇地籍调查规程要 求,一般地区8t0个点/每幅图,复杂地区不低于15个点/每幅图,建筑

2、 物密集地区应适当加密,还应保证图根点相对于起算点点位中误差不得超 过 5cm。4. 5. 2. 2图根点标志图根点设临时标志,当测区内基本控制点密度较疏时,应适当埋设固 定标石。埋石确有困难时,可在沥青或水泥地面上打(嵌)入刻有十字钢 桩代替标石,在四周凿刻深度为1cm,边长为15cmx 15cm方框,涂以红漆, 内写点号。每幅1:500图内埋石(钢桩)点数量不得少于4点。4. 5. 2. 3图根点编号图根点编号共5位。第一位为标段英文字母代码,13标段为近点号均4. 5. 2. 4采用jncors系统进行图根测量采用jncors系统进行图根控制测量时,应使用三脚架模式,不得采用 单杆模式。

3、每点均应独立测量两次,每次不少于15个历元,两次测量平 面坐标之差不应大于2cm,高程之差不应大于3cm,取两次测量中数作为 最后成果。4. 5. 2. 5静态gps测量采用静态gps方式加密控制点时,标志选设、观测和数据处理等应严 格按照相关规范要求进行。4. 5. 2. 6图根导线测量图根导线测量依据各等级基本平面控制点,可分为两级进行布设,布 设形式为附(闭)合导线或结点网。图根导线测量主要技术要求级别导线长度(km)平均边长(m)测回数测回差 ()方位角闭合差()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测角中误差 (”)dj2dj6级1.2120121824-7/71/500012级0.7701士40后1/

4、300020因地形限制导线无法闭合时,可布设不多于2条边,总长不超过1601n支导线。支导线首站要联测两个已知方向,边长要进行对向观测,角度测 量左右角各一测回,其测站圆周角闭合差不应超过土40。当局部地区图根点密度不足时,可在不低于一级图根导线点上,利用 全站仪采用极坐标法(角度测量左右角各一测回、距离进行对向观测或单 向观测两次)补充测站点,边长不应超过定向边长2倍。利用支导线和极坐标方式测量图根点数量不得超过图根点总数20机图根点边长测量采用光电测距方法,每条边观测1测回,每测回内读 数两次。4. 5. 2. 7图根高程测量图根点高程测量可采用直接水准或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式进行。采用 水

5、准测量方式时,应符合城市测量规范(cjj 8-99)对图根水准相关 要求;采用光电测距三角高程方式时,应符合下表规定。光电测距图根三角高程测量技术要求中丝法测回数垂直角较差、指标差较差()对向观测高差、单向两次高差较差(m)各方向推算高程较差(id)附合路线或环 线闭合差(mm)对向1单向225w0.4xswo. 2hcw40 廊注:s为斜距(km) , he为基本等高距(m); d为水平距离(km); 仪器高和觇标高应准确量取至毫米,高差较差在限差内时,取其中数;计算三角高程时,角度应取至秒,距离和高差应取至毫米。图根导线记录可采用pda电子手簿或pc-e500袖珍电子计算机作为记 录器,也

6、可采用其它合适记录方式。4.6地籍测量1. 6.1地籍测量基本要求4. 6. 1. 1地籍测量比例尺地籍测量比例尺为1: 5005. 6.1. 2地籍测量基本方法地籍测量采用全野外数据采集数字成图法绘制1: 500地籍图,全野外 数据采集可采用gps-rtk和全站仪进行,内业图形处理在统一购置软件 cass 7. 1济南国土版下进行。6. 6. 1. 3地籍图图幅划分及编号命名地籍图图幅采用50cmx50cm正方形分幅,按高斯一克吕格坐标格网1km为16幅4. 6.1. 4地籍图基本等高距及高程注记地籍图均需勾绘等高线,1: 500比例尺地籍图基本等高距为0.5m,图 上地形点高程注记至0.

7、olmo4. 6. 1. 5地籍图图上平面精度要求为保证地籍图精度要求,地籍图上主要地物点平面精度应满足本设计 要求,其它地物点、地貌点平面精度应满足下表要求: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及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临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w0. 3w0. 24山地、高山地和旧街坊内部w0. 5w0.44. 6. 1. 6地籍图高程精度要求地籍图高程精度要求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4.1.9条要求,城市建 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 5m平坦地区及其它区域铺装路面,其高程注记点 相对于邻近图根点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 15m。4. 6.1. 7地籍图基本内容地籍图应准确全面表示

8、行政界线、权属界线、界址点、地类界线、块 地界线、保护区界线;地理名称和单位名称等主要地籍要素,还应表示城 市测量规范cjj8-99要求其他内容,因图面负担过重个别次要地形要素 可适当综合。4. 6.1. 8地籍图图式表示及数据分层地籍图表示方法应严格按城镇地籍调查规程td100193、1: 500、 1: 1000 1: 2000地形图图式(gb/t 7929t995)要求进行,严格按山 东省城镇地籍数据库标准(试行)要求进行。4.6.2地籍要素测量4. 6. 2. 1地籍要素测量内容地籍要素测量主要内容包括:界址点、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 线、块地界线、保护区界线、主要地物点、地形地貌

9、点、地理名称和单位 名称等。地籍要素测量成果应能满足地籍图编制、面积量算、统计和地籍 数据库建库基本要求。4. 6. 2. 2地籍要素测量精度行政界线、权属界线、界址点、地类界线、块地界线、保护区界线、 主要地物点、地形地貌点测量精度,应满足本设计书中规定精度要求。4. 6. 2. 3地籍要素测量方法地籍要素测量采用全解析法。按全野外数据采集方法,利用gps-rtk 和全站仪进行实地数据采集(坐标、高程)。4. 6. 3. 2地籍要素全站仪设站时,仪潜对中误差应小于5 nm1,应尽量选择距离较远已知 点定向(即长边定短边),并检测另一已知点,以确保设站和定向正确性。 相邻测站间应以明显地物点或

10、界址点作为重合检查点,严禁隔点采集数 据。采用gps-rtk测量时,要注意避免在高大房屋角和信号弱地方采集数 据,确保地籍要素测量精度。4. 6. 2. 5地籍测量时特殊情况处理(1)地籍测量时山区等高线处理地籍测量时个别无法采用全野外采集数字法测图,可采用最新最大比 例尺(一般不超过4倍)地形图矢量化放大编绘,但应注意同实测区域等 高线接边,其范围内界址点、行政界线、权属界线、地类界线、建筑物、 构筑物等必须实测,其范围并应征得监理同意。(2)地籍测量时建筑施工区处理首先按现状实测,提交验收时将地籍要素、数据库更新到最新现状。4.6.3地籍图编制4. 6. 3.1地籍图内容地籍图是专题图,它

11、首先要反映地籍要素以及及地籍有密切关系地物, 其次在图面荷载允许条件下,适当反映其它内容。地籍图应采用定制 cass7. 1济南国土版绘制,其主要内容包括:地籍要素、数学要素及地物要素。在地籍图上应表示地籍要素包括:行政界线、界址点、界址线、地类 号、地籍号、座落、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及土地等级等。(1)各级行政界线要素有:市级界线;县级界线;乡、镇、街道办事 处级界线;国营农、林、牧、渔场界线。两级行政界线重合时在地籍图上 表示高级界线,境界线在拐角处不得间断,应在拐角处绘出点或线。(2)界址要素有:宗地界址点、界址线、地籍街坊界线、城乡结合部 集体土地所有权界线。在地籍图上界址点用直径0.

12、8 mm红色小圆圈表示, 界址线用0.3廊红线表示;及宗地界址线重合其它界线,在地籍图上可跳 跃注记;集体土地所有者名称注在其界线以内。(3)地籍号:在地籍图上只注记街道号、街坊号及宗地号。街道号、 街坊号注在图幅内有关街道、街坊区域适中部位,宗地号注在宗地内。在 地籍图上宗地号和地类号注记以分式表示,分子表示宗地号,分母表示地 类号。对于跨越图幅宗地,宗地在不同图幅各部分都须注记宗地号。如果 某街道或街坊或宗地只有一小区域在本图幅内,相应编号可注在本图幅内 图廊线外。如果宗地面积太小,在地籍图上可以用标识线移在宗地外空白 处注记宗地号,能清晰判读情况下也可不注宗地号。(4)地类:在地籍图上按

13、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定土地利用类别码 注记地类,地籍图上应注记二级分类。对于宗地较小住宅用地,可省略不 注,其它各类用地码一律不得省略。道路用地,包括分割街坊道路和街坊 内道、巷、通道宗地,都应按土地利用现状分类规定要求注记其相应 地类代码。(5)座落:宗地座落由行政区名、道路名(或地名)及门牌号组成, 地籍图上应适当注记行政区名及道路名,宗地门牌号可选择性注记。(6) 土地使用者或所有者:在地籍图上可选择性注记单位名称和集体 土地所有者名称。因单位宗地较小,地籍图上可不注单位名称。在地籍图 上不需要注记个人用地土地使用者名称。(7) 土地等级:对于已完成土地定级估价城镇,在地籍图上绘出土地 分

14、级界线及相应土地等级注记。4. 6. 3. 3地物要素在地籍图上应表示地物要素包括:建筑物、道路、水系、地貌、植被、 注记等,现分述如下:(1)建筑物:在地籍图上要绘出固定建筑物占地状况。非永久性建筑 物如棚房、简易房可舍去;附属建筑物如不落地阳台、雨篷及台阶等可舍 去,但大单位大面积台阶、有柱雨篷应表示;建筑物细部如墙外砖柱等或 较小装饰性细部可舍去;应在建筑物右上角注上建筑物层数。大型或线型 构筑物应在地籍图上表示。(2)道路:在地籍图上要绘出道路路牙石线。道路附属物、里程碑和 指路牌等可舍去。桥梁、较大涵洞及隧道要在地籍图上绘出。(3)水系:河流、湖泊、水塘等水域必须测量并在地籍图上绘出

15、其边 界。(4)地貌:在平坦地区,地籍图上一般不表示地貌。在山区或丘陵地 区,为了用图方便,宜表示出大面积斜坡、陡坎、路堤、台阶路等。在地 籍图上应注记控制点高程,散点高程可选择性注记。(5)植被:在地籍图上,大面积绿化用地、街心花园、城乡结合部农 田、园地、河滩等,可用土壤及植被符号表示;较小绿地、零星植被可不 表示。(6)注记:在地籍图上,除地籍要素注记外,还可选择性注记一些地 名、有特色地物名称等。(7)其他:电力线、通讯线、架空管线可不在地籍图上表示,但高压 线塔位及及土地他项权利有关管线应在地籍图上表示。4. 6.4地籍图比例尺、分幅、编号及图廓整饰4. 6. 4. 1地籍图比例尺城

16、镇土地调查地籍图比例尺采用1:500。4. 6. 4. 2地籍图分幅、编号地籍图图幅采用50cmx50cm正方形分幅,按高斯一克吕格坐标格网 线划分。地籍图图号以该图幅西南图廓点坐标公里数编码,x坐标在前,y 坐标在后,中间以短横线相连,如061. 00 506. 25。地籍图加注图幅名称,图名应以本图幅主要单位名称或较著名地理名 称命名。一个县(市、区)内图幅名称不得重复,图幅名称以不超过6个 字为宜。4. 6. 4. 3图廓整饰地籍图分幅图内图廓整饰按图式要求进行,外图廓整饰要求如下:图 幅接合表只注图号,不注图名;右上角图外注“济南市xxx县(市、区) 地籍图;接边部分应以图名单位所在行

17、政区为准。左下角竖行应注“济南 市国土资源局”,横行注:200x年xx月权属调查。200x年xx月全野外数据采集法成图。1980西安坐标系。1985国家高程基准,等高距为0.5米。1993年城镇地籍调查规程。下方中间为测图比例尺,右下角为调查员、测量员、绘图员、检查员。4.6.5地籍图精度要求4. 6. 5.1地籍图平面精度为保证地籍图精度要求,其它地物点、地貌点平面精度应满足下表要 求:图上地物点点位中误差及间距中误差(图上mm)地区分类点位中误差邻近地物点间距中误差城市建筑区和平地、丘陵地w0. 3w0. 24山地、高山地和旧街坊内部w0. 5w0.44. 6. 5. 2地籍图高程精度地籍

18、图高程精度要求应满足城市测量规范4.1.9条要求,城市建筑区和基本等高距为0. 5m平坦地区及其它区域铺装路面,其高程注记点相对于邻近图根点高程中误差不得大于0. 15m。4. 6.6宗地图制作 4. 6. 6.1宗地图主要内容包括图幅号、地籍号;本宗地号、地类号、门牌号、面积及单位名称; 本宗地界址点、界址点号(含及邻宗地共用界址点)、界址线及界址边长; 本宗地内建筑物、构筑物;邻宗地界址线(示意);相邻宗地、道路、街 巷及其名字;比例尺、指北针、图廓线、制图单位、制图员、审核员及日 期等。4. 6. 6. 2宗地图要求宗地图一般用32k、16k (a4)、8k纸,宗地过大时,原则上可按分幅 图整饰;宗地图必须依比例尺真实蒙绘;宗地图上界址边长必须注记齐全, 界址边长注记采用实丈边长和解析反算边长均可;宗地图指北方向必须及 相应地籍图指北方向一致。宗地图式样如下图所示:宗地注:50. 75-01. 50为图幅号,卜75-4为地籍号,(74)、(75)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