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ica M和R系列镜头介绍_第1页
Leica M和R系列镜头介绍_第2页
Leica M和R系列镜头介绍_第3页
Leica M和R系列镜头介绍_第4页
Leica M和R系列镜头介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徕卡r系列2010-09-29 13:14:31leica的名气源自旁轴,单反系列属于最后不得已而为之的产品。日本厂家自追随m3失败后转向了slr的开发和销售,就在日本各家用slr大举进攻之前,leica每年向美国市场出口1万台照相机,那时候的1万台可是不小的数目。甚至有人将leica称为宝石级的照相机。 leica内部的有识之士已经提出抓紧时间开发slr。但当时的leica领导并没有完全听取此意见。美国的leica经销商已经感受到了危机,日本产的slr价廉物美,leica的市场份额不断丢失,于是美国的leica经销商拿着nikon f问leica能不能做出如此的照相机。当时的leica高层并

2、没有重视经销商反馈回来的信息,而是对此问题进行市场调查,比较有意思的受调查的对象都是喜爱使用leica旁轴的各报社的摄影记者或是专业人员,他们当然不会说令leica不高兴的话了。于是传回来的信息是大家还是喜欢leica旁轴,结果此建议就被束之高阁了。直到后来报社记者纷纷换用nikon f等slr,leica市场份额大幅减少时,leica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于是于1965推出了leica的第一架slr leicaflex(在1964年的照相器材博览会上展示,正式销售则是始于1965年),这比nikon推出f已经晚了6年时间。 但说leica的slr时,我们不能不提到一位leica的设计师wil

3、li wiessner,国外有文称他是leica r系的缔造者。在leica还没有制造r系计划的时候,他自己就已经将slr作为自己的私人研究项目进行了好长时间。当后来正式开始slr项目后,他就是主要负责人并发挥了重要作用。如果详细说此过程就太长了,所以捡主要的说说而已。从r系的树看,总共有10个机种,18个规格,至于详细的东西,下边慢慢的进行介绍。 1.初级阶段:leitz公司自行的设计slr leicaflex(1965年出品)-leicaflex mark i and leicaflex mark ii这是第一台leica迷们期望已久的slr,做工和后处理虽然秉承了leica的一贯作风细腻

4、漂亮,但在技术规格上比日本制的机器落后了一代。当时日本机器已经普遍采用了测定镜头通过光的ttl测光方式,而leica还采用的是老式外部测光方式。在这顺便说点题外话,ttl的语源应该是through the lens,但英语中并没有这样的语序,这是日本人创造的日式英语。只是后来随着日本的产品出口,被英语圈的接受并广泛使用了。还有cost down,降低成本也是日本式英语。取景器模仿了m3,但和完成度已经很高的nikon f比较起来,虽说1/2000秒的高速快门很突出,但其他就属不提也罢了无新意。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快门声安静,反光板冲击小,充分体现了leica工作精度的高超。 虽说有不完善之处,但

5、明亮的取景器可以和m系的媲美。 leicaflex mark i 制造年月:chrome 19641968(black 1965-) 总生产台数:37500台(mark i、 mark ii合计) 快门:机械式横走快门 快门速度:b、11/2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 测光方式:外部测光 闪光接口:x、m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hd水银电池1.35v x 1个 w x h x d(mm):148x97x57 重量:820gleicaflex mark ii 制造年月:chrome 19651968(black 1965-) 总生产台数:37500台(mark i、 mark ii合计

6、) 快门:机械式横走快门 快门速度:b、11/2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 测光方式:外部测光 闪光接口:x、m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hd水银电池1.35v x 1个 w x h x d(mm):148x97x57 重量:820gleicaflex sl, leicaflex sl-mot 制造年月:blak/chrome 19681974 总生产台数:70995台 快门:机械式横走快门 快门速度:b、11/2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 测光方式:ttl 闪光接口:x、m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hd水银电池1.35v x 1个 w x h x d(mm):148x97x5

7、7 重量:770g 机身和sl相同。加马达后1秒可以拍34张,36张装胶卷可以用10秒拍完,但加马达后的重量就到1.7kg了。 leicaflex sl-mot 制造年月:blak19721974 总生产台数:1080台 快门:机械式横走快门 马达情况 电池:5号1.5v电池x 10 wxhxd(mm):152x97x51 重量:300g(未装电池时) 测光范围向低照度扩张2阶,指示测光值指针部追加照明装置。 产品制造成本高涨,业绩不振2大问题在670年代一直困扰leitz公司,虽说也进行了降低成本的种种尝试性挑战,但效果非常不明显。结果sl2就成了leitz公司最后一款leica的单反照相机

8、。 leicaflex sl2 制造年月:blak/chrome 1974-1976 总生产台数:24555台 快门:机械式横走快门 快门速度:b、11/2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 测光方式:ttl 闪光接口:x、m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hd 1.35v x 2个 w x h x d(mm):148x97x57 重量:770g 马达和sl-mot使用的是相同型号。 leicaflex sl2-mot 制造年月:blak 1975-1976 总生产台数:1020台 2. 中级阶段:被逼无奈和日本minolta全面合作 在当时德国人工费高涨和日本机性能超群,价格低廉的双重压力下,持续

9、的业绩不振导致leitz公司自行设计的系统陷入崩溃,为了活下去,只有放弃自己一惯标榜的高价极品思想和minolta进行全面合作。合作的结果就出现了止于r8以前的这些机种。 leitz格调的minolta xe 采用点测/中央重点可以选择的2种测光方式。可以说是minolta xe的翻版,保持了leitz公司风格的是军舰部的外壳,机身顶盖底盖采用的是黄铜制造。 在35mm单反照相机上装备光圈优先ae功能的首台应该是pentax(当年叫做asahi pentax)的es。在此之前,大多机器的主流ae(当时叫做ee)方式是速度优先方式。由于光圈优先对构图可以产生影响,所以特别适合风光摄影,速度优先则

10、适合抓拍及体育摄影,当年日本的摄影爱好者们还为谁比谁好发生过多次论战。但厂家选择何种方式最终的决定好像是朝着根据照相机和镜头的接口来区分的方向发展的。 leica r3 electronic, leica r3-mot electronic 制造年月:blak/chrome 1976-1979 总生产台数:45750台 快门:电子式金属纵走式快门 快门速度:41/1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光圈优先 测光方式:ttl 测光模式:点测/全面 闪光接口:x、m 闪光同步速度:1/90秒 电池:sr44电池1.55v x 2个 w x h x d(mm):148x96.5x64.5 重量:780g

11、取景窗中表示测光模式,加马达后2幅/秒。 leica r3-mot electronic 制造年月:blak/chrome 1978-1979 总生产台数:25500台 快门:电子式金属纵走式快门 快门速度:41/1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光圈优先 测光方式:ttl 测光模式:点测/全面 闪光接口:x、m 闪光同步速度:1/90秒 电池:sr44电池1.55v x 2个 w x h x d(mm):148x96.5x64.5 重量:780g 直到r7的外形决定版-便携式设计 r4给是采用光圈优先还是速度优先打上终止符的是采用minolta的xd系统,这也是自r3的外形以来整个型号出现了变化的

12、划时代的型号。直到r8登场,这是leica单反形态的始祖。全面测光上的程序曝光/光圈优先/速度优先,点测光上也有光圈优先/手动可选,采用5种类型的多区测光。 也就是平时所说的双优先。 世界首台可以进行双优先的ae单反照相机按厂家最初公布的应该是rolleiflex sl2000f,但等到正式销售时不知是何原因规格做了大幅度的简化,只保留了光圈优先。如此以来能够实现双优先的首台照相机就成了minolta xd。快门速度的变化吸收光圈的连动误差的微处理器控制系统,更进一步增强了实用性。由于这种方式的采用,leica r4不用改变镜头接口使程序ae曝光变成了可能。 leica r4 制造年月:bla

13、k/chrome 1980-1986 总生产台数:85665台(r4-mot electronic在内合计) 快门:电子金属纵走式快门 快门速度:81/1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光圈优先ae/速度优先ae/自动程序p 测光方式:ttl 测光模式:点测/全面 闪光接口:x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sr44电池1.55v x 2个 w x h x d(mm):138.5x88.1x62.2 重量:630g 只采用了3种模式的r4的廉价版r4s 被称之为r4的廉价版的r4s,是省略了r4测光功能的型号。测光方式方面,全面测光上只有光圈优先,和点测光上的光圈优先/手动2种模式合计是3种方式

14、。除了曝光模式以外的其他规格和r4是相同的。 leica r4s 制造年月:blak1983-1985 总生产台数:19000台 leica r5 速度提高到1/2000秒,装备leitz公司初次开发的ttl闪光控制装置。 将r4的快门速度范围扩大到151/2000秒,装备了leitz公司初次开发的ttl闪光控制装置。在进化到程序曝光摄影的同时,增加了尊重摄影者曝光意图的b门。 leica r5 制造年月:blak 19871992(chrome 1988-) 总生产台数:13577台 快门:电子金属纵走式快门 快门速度:b、151/2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光圈优先ae/速度优先ae/自动

15、程序p/b门 测光方式:ttl 测光模式:点测/全面 闪光接口:x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sr44电池1.55v x 2个 w x h x d(mm):138.5x88.1x62.2 重量:625g 只有3模式测光的r5的廉价版leica r-e e就是economy的意思,是r5省略了部分功能的简化版。r5的5种测光模式省掉了2种,只保留了全面测光方式上的光圈优先,点测光方式上的光圈优先/手动3种模式。 leica r-e 制造年月:blak 19901994 总生产台数:不详(leica公司出于商业保密的原则,进入70年代后期,就不再公布自己的生产情况了。) 快门:电子金属纵走

16、式快门 快门速度:b、151/2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光圈优先ae 测光方式:ttl 测光模式:点测/全面 闪光接口:x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sr44电池1.55v x 2个 w x h x d(mm):138.5x88.1x62.2 重量:625gsl2生产中止11年后出场的机械快门机leica r6。 这是自leicaflex sl2以来再次采用机械式快门的第一台机。从sl2停产到重新开始已经过了11年。机械式快门控制组件是leica公司自行开发的。采用了反光板预升机构。外观设计上,快门拨盘高度提高。 制造年月:blak /chrome 19881992 总生产台数:不详

17、 快门:机械金属纵走式快门 快门速度:b、11/1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 测光方式:ttl 测光模式:点测/全面 闪光接口:x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sr44电池1.55v x 2个 w x h x d(mm):138.5x89.1x63.5 重量:625g 将r6的快门速度提高到1/2000秒的机械快门照相机- leica r6.2 由于机械快门厂家不再供货,只好停产。 leica r6.2 制造年月:blak /chrome 19922002 快门:机械金属纵走式快门 快门速度:b11/2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 测光方式:ttl 测光模式:点测/全面 闪光接口:x 闪光同步

18、速度:1/100秒 电池:sr44电池1.55v x 2个 w x h x d(mm):138.5x89.1x63.5 重量:625g r4家族由r5进一步发展了的最后一机leica r7 r7发表于1992年,是r4发售以来经历了16年的r4家族的最后一款机。使r5的ttl闪光控制发展到对应全部模式。并且,首次装备了胶卷感光度从iso255000的自动化识别功能。 leica r7 制造年月:blak /chrome 1992 总生产台数:不详 快门:电子金属纵走式快门 快门速度:b、161/2000秒 曝光模式:手动/光圈优先ae/速度优先ae/程序ae 测光方式:ttl 测光模式:点测/全面 闪光接口:x 闪光同步速度:1/100秒 电池:sr44电池1.55v x 4个或是cr-1/3nx2个 w x h x d(mm):138.5x94.8x62.2 重量:670g3. 现行阶段: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