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_第1页
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_第2页
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_第3页
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_第4页
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1工艺管道无损检测1.1本装置介质易燃、易爆介质居多,工艺管道多在高温高压工况下运行,对焊接对接接头的无损检测要求较高。本部分的无损检测施工主要依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独山子石化分公司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招标文件、公司压力管道安装质量手册和相关图纸及技术标准规范要求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1.2 无损检测控制要求1.2.1 对sha 、shb、shb级管道的对接接头按下表的规定进行rt检测。管道级别设 计 条 件检测百分率(%)合格等级压力( mpa) 温 度()rtptrtptsha10.0mpa

2、的shb100100shb-2910010-2940010shb551.22 对每名焊工的同材质、同规格管道的承插焊和跨接式三通支管的焊接接头,按规定进行pt检测。1.2.3对于需要进行ut补充检测的,按jb/t4730.32005标准第6章表31的要求,依据验收合格级别进行。1.3无损检测人员要求1.3.1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资格证书,且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除rt操作者可以持有i级资格证外,ut.mt.pt作业和报告出具必须是级或级以上资格证。1.3.2从事射线检测工作的人员还应该在上岗前进行辐射安全

3、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书。1.3.3 rt射线检测评片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1.34 从事mt、pt的人员一年检查一次视力,不得有色盲。2、无损检测工艺2.1 x射线、射线检测工艺及安全防护措施2.1.1 射线检测时机内容及要求2.1.1.1在射线检测之前,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应经外观检测并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影像不得掩盖或干扰缺陷影像,否则应对表面作适当修整。2.1.1.2 除非另有规定,射线检测应在焊后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至少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射线检测。2

4、.1.2 施工程序及要求2.1.2.1 检测准备1)制作曝光曲线2)确定曝光量:x射线照相时,曝光量一般在焦距为700mm时,不小于15ma.min;对于大厚度、小管径的管道焊接接头可采用“高电压、短时间”,管电压一般不大于射线机额定电压的90%。 采用射线源透照时, 总的曝光时间应不少于输送源往返所需时间的10倍。3)选择透照方式外径大于89mm的钢管对接焊接接头,采用双壁单影分段透照,外径小于89mm的钢管对接焊接接头,采用双壁双影法进行透照。4)分段透照的数量a、小径管环向对接接头的透照次数 小径管环向对接焊接接头100%检测的透照次数:采用倾斜透照椭圆成像时,当t/ do0.12时,相

5、隔90透照2次。当t/ do0.12时,相隔120或60透照3次。垂直透照重叠成像时,一般应相隔120或60透照3次。 由于结构原因不能进行多次透照时,可采用椭圆成像或重叠成像方式透照一次。鉴于透照一次不能实现焊缝全长的100%检测,此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尽量扩大缺陷可检出范围,并保证底片评定范围内黑度和灵敏度满足要求。b、外径大于89mm小于等于100mm的钢管焊接接头,当射线源在外表面的距离小于或等于15mm时,可分为不少于三段进行透照,每段中心角小于等于120,当大于15mm时,可分为不小于四段进行透照,每段中心角小于等于90。c、外径大于100mm的钢管分段透照数量按jb/t4730-20

6、05附录d规定查图确定。 5)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3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胶片的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该方案采用agfa-d7胶片。6)底片评定范围内黑度要求a、x射线探伤底片黑度范围为2.0-4.0。(ab级)b、射线探伤底片黑度范围为2.0-4.0。(ab级)7)底片质量要求a.底片上的像质计位置应正确,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应显示完整齐全、位置正确,且不掩盖被检焊接接头影像。底片规格为15080的至少应标注,焊接接头编号、焊工号中心标记,搭接标记,底片规格为24080以上的应按下图进行标识: ) t x x 年 月 日 焊接接头编号 焊工号 管径规格厚度 片位号 不小于20mmb、在

7、焊接接头影像上,如能清晰地看到长度不小于10mm的像质计金属丝影像,就认为是可识别的。c、外径小于等于89mm的钢管焊接接头采用双壁双影法透照时,应满足上下焊接接头的影像在底片上成椭圆形显示,投影间距以3-10mm为宜,最大不超过15mm。8)由于结构及周围环境的原因,不能对焊接接头进行全部射线检测的,需补充增加其它无损检测方法进行检测。2.1.3 无损检测质量要求。2.1.3.1焊接接头表面要求。焊接接头及热影响区表面质量(包括焊接接头余高高度)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不应有可能造成底片上出现影响缺陷评定的不规则形状。2.1.3.2射线照相质量要求。射线检测技术等级一般采用ab级,在底片上必须

8、显示的最小像质计线径及相应的像质指数应符合jb/t4730-2005中表6和表7的要求。底片有效评定区内黑度、像质指数应符合jb/t4730-2005标准要求。影像清晰、反差适中、象质计位置准确、各种标记齐全且不影响被检焊接接头的评定。有效评定区内无胶片处理不当引起的伪缺陷、背散射不超标。2.1.3.3底片评定 1)评片一般应在专用的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应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暗且柔和。2) 评片人员在评片前应经历一定的暗适应时间。从阳光下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一般为5 min10min;从一般的室内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应不少于30s。3) 评片时,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

9、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30cd/m2; 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10cd/m2。4) 底片评定范围的宽度一般为焊缝本身及焊缝两侧5mm宽的区域。5)底片评定要严格按标准要求进行,对性质难以判定的底片要采取重新透照复验或超声复验的措施。6)底片评定范围内不应存在干扰缺陷影像识别的水迹、划痕、斑纹等伪缺陷影像。2.1.3.4焊接接头返工及扩探要求当发现超标缺陷时、由评片人员下发焊接接头返工通知单连同缺陷部位草图一并交焊接技术人员制定返工措施、返工完毕后由焊接质量检查人员确认外观合格后按原检测工艺进行检测.其底片

10、上应有返工标志r1或r2。如该管线为部分检测则对该焊工施焊焊接接头增加10%的射线检测.如仍有不合格焊接接头则该焊工施焊同一材质的其它焊接接头则应进行100%检测。特种钢、危害性缺陷(如裂纹)的返工需增加pt检验.按如下程序进行。去除缺陷 pt检验不合格合格 补焊 外观检验rt检验不合格注:同一部位的返工次数不得超过两次。2.1.4 辐射安全防护要求。2.1.4.1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带劳动保护用具。2.1.4.2放射卫生防护应符合gb18871、gb16357和gb18465的有关规定。2.1.4.3现场进行x射线检测应按gb16357的规定划出控制区和管理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

11、个人剂量仪,并携带剂量报警仪。2.1.4.4现场进行射线检测应按gb18465的规定划定控制区和监督区,设置警告标志。检测作业时应围绕控制区边界测定辐射水平。检测工作人员应佩带个人剂量仪,并携带剂量报警仪。设置危险标志.必要时设专人警戒.安全防护区禁止一切无关人员入内。2.1.4.5作业人员应配有防护衣.个人剂量仪并建立健康档案.个人剂量档案。2.1.4.6射线作业场所严禁吸烟.进食储存食品。2.1.4.7源应放在专用储藏室内.派专人保管。在出源、收源时,应采用检测仪进行监测,一旦发生意外应急时保护现场并报告有关主管部门。2.2超声波检测工艺。2.2.1适用范围适用于管道外径159mm壁厚8-

12、300mm全焊透熔化焊对接焊接接头的超声检测,不适用于铸钢及奥氏体钢焊接接头、外径小于159mm的钢管对接焊接接头。2.2.2施工程序及要求。2.2.2.1根据委托要求,明确被检工件的材质.规格,了解焊接方法坡口形式等焊接工艺。2.2.2.2按照标准选择试块、探头并计算出探头的移动区域。对接焊接接头采用csk-a.csk-a试块,标准试块尺寸精度应符合本部分的要求,并应经计量部门检定合格;对于钢管须制作对比试样,试样要符合jb/t4730。3-2005中图32和表28的规定,其外形尺寸应代表被检工件的特征,试块厚度应与被检工件的厚度相对应。如果涉及到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厚度部件焊接接头进行检测时

13、,试块的厚度应由其最大厚度来确定;检测灵敏度的确定应符合jb/t4730-2005中表30的要求。2.2.2.3检验设备.确保设备的各项性能指标符合要求。2.2.2.4测探头的入射点,确定探头的前沿距离,测出k值并调节仪器的扫描比例。2.2.2.5根据别被检工件的有关参数及标准要求绘制距离波幅曲线。2.2.2.6对接焊接接头的质量分级按jb/t4730。3-2005中表31的规定进行。2.2.2.7不合格焊接接头的处理:对于被判定为不合格的焊接接头应把返工通知单送交委托方,有焊接技术人员制订返工措施对该焊工所焊同种材质的焊接接头增加10%的检测比例。如其中仍有不合格焊接接头则对该焊工所焊同材质

14、焊接接头进行100%检测。2.3表面检测工艺2.3.1磁粉检测工艺2.3.1.1根据被检工件的实际情况选择磁粉并按标准配制磁悬液。2.3.1.2检测时机应在焊接完成后进行,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2.3.1.3检测方法的选择: 对于外径大于114mm的钢管和焊接接头选用电磁轭法检测,使用前要做提升力实验,当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提升力不应小于45n,对于外径小于114mm的钢管采用线圈法。2.3.1.4灵敏度试片根据实际情况选用a型或c型,采用磁场强度计。2.3.1.5被检焊接接头表面两侧各25 mm范围内不允许有松散的锈蚀、飞溅、油垢和其它粘附磁粉的杂物。2.

15、3.1.6采用连续法检测,被检工件的磁化、施加磁粉的工艺以及磁痕显示都应在磁化通电时间内完成。持续通电时间为1-3秒。被检区域应进行相互垂直方向的两次检验,停施磁悬液至少1秒后才可停止磁化。检验的有效区为两极连线两侧各50mm范围内,磁化区域每次应有15 mm的重叠。可用210倍放大镜进行磁痕评定。2.3.2渗透检测2.3.2.1采用溶剂去除型着色渗透检测工艺。2.3.2.2检测前必须在相同的环境条件下做灵敏度试验,灵敏度试片选择镀铬星形裂纹试片。2.3.2.3温度在1050的条件下,渗透剂持续时间一般不应少于10分钟。2.3.2.4显像剂使用前要摇动均匀且喷嘴距被检表面300mm400mm,

16、喷洒方向与被检工件表面夹角为3040。显像剂施加后730分内用肉眼或210倍放大镜进行观察。2.3.3表面检测的安全防护要求2.3.3.1进入施工现场佩带好劳保用品。2.3.3.2进行荧光磁粉探伤时尽量避免紫外线灯照射眼睛皮肤,以免引起烧伤。2.3.3.3渗透剂是易燃微毒气体,操作时注意通风,严禁火种。2.4无损检测标识、记录、报告及质量、安全保证措施2.4.1无损检测人员应在操作过程中随时记录原始数据,按要求用各色记号笔或铅油对产品进行标识。2.4.2检测结束后对记录进行及时整理,出具检测报告,检测责任人员应严格审核。2.4.3严格按公司质保手册、程序文件及该工程质量计划在质量保证体系的有效

17、运行中确保底片质量一次合格。2.4.4无损检测人员应熟悉仪器的操作、掌握透照技术,明确质量要求,把好拍、洗、评、复位等质量关口。2.4.5熟悉探伤工安全操作规程,进入现场前应接受施工安全教育,严格遵守安全规章制度。无损检测施工设备器具一览表序号名称规格型号数量检测方法备注1超声波探伤仪cts-261台ut带探头试块2超声波探伤仪pxut-2801台ut3射线探伤机铱192ts-11台rt4射线探伤机硒se-751台rt5x射线探伤机ex-300gh-32台rt6x射线探伤机理学2505egs21台rt7x射线探伤机沈阳25051台rt8自控恒温洗片机cl-61台rt9冷光源强光观片灯qgd-4

18、-22台rt10磁粉探伤机cxx-11台mt11黑白密度计td-2102台rt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独山子石化分公司32万吨/年苯乙烯装置容器、塔器现场组对对接焊接接头无损检测施工主要依据国家质检总局“特种设备检验检测机构管理规定”、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4735-1997)、 塔器设计技术规定(hg20652-1998)、独山子石化分公司17万吨/年丁二烯装置投标标书、公司压力容器制造、现场组焊质保手册和相关图纸及施工技术要求进行过程控制和质量控制。1. 无损检测工程量及方法选用1.1 现场组焊(塔器及容器)1.2 分段到货(塔器及容器)1.3

19、 无损检测方法:rt、ut、pt、mt。1.4 无损检测工程量:按压力容器设计要求进行规定项目的无损检测。2 无损检测施工技术方案2.1 无损检测工作程序:2.1.1塔器及容器分段、分片到货:画布片标识线组对检查、焊接外观检查无损检测委托rt检测、ut复验检测结果返工复验合格通知单。2.1.2 焊接过程中的检测:单面焊后背后清根打磨后进行100%pt检测。3 无损检测工艺3.1 人员要求3.1.1应按照“特种设备无损检测人员考核与监督管理规则”的要求取得国家技术监督部门颁发的无损检测资格证书,且只能从事与该方法和该资格级别相应的无损检测。除rt操作者可以持有i级资格证外,ut.mt.pt作业和

20、报告出具必须是级或级以上资格证。3.1.2从事射线检测工作的人员还应该在上岗前进行辐射安全知识的培训,并取得放射工作人员证书。3.1.3 rt射线检测评片人员的未经矫正或经矫正的近(距)视力和远(距)视力应不低于5.0(小数记录值为1.0。)。从事评片的人员应每年检查一次视力。3.14 从事mt、pt的人员一年检查一次视力,不得有色盲。3.2 焊接接头清根渗透检测3.2.1 检测面3.2.1.1 工件被检表面不得有影响渗透检测的铁锈、氧化皮、焊接飞溅、铁屑、毛刺以及各种防护层。3.2.1.2 被检工件机加工表面粗糙度ra12.5m;被检工件非机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可适当放宽,但不得影响检验结果。3

21、.2.1.3 局部检测时,准备工作范围应从检测部位四周向外扩展25mm。3.2.2 基本程序渗透检测操作的基本步骤如下:(1)预清洗;(2)施加渗透液;(3)清洗多余的渗透液;(4)施加显像剂;(5)观察及评定显示痕迹。3.2.3 灵敏度实验检测前必须在现场相同的环境下做灵敏度实验,采用型试块检测渗透探伤剂性能及操作方法是否正确。3.2.4 操作要点1)渗透检测剂应根据承压设备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对同一检测工件,不能混用不同类型的渗透检测剂。2)应保证被检部位完全被渗透剂覆盖,并在整个渗透时间内保持润湿状态。渗透时间:按厂家说明进行,应保持不干状态。3)溶剂去除型渗透剂用清洗剂去除。除特别难清

22、洗的地方外,一般应先用干燥、洁净不脱毛的布依次擦拭,直至大部分多余渗透剂被去除后,再用蘸有清洗剂的干净不脱毛布或纸进行擦拭,直至将被检面上多余的渗透剂全部擦净。但应注意,不得往复擦拭,不得用清洗剂直接在被检面上冲洗。4)喷涂显像剂,应将显像剂充分摇匀;显像剂施加应薄而均匀,喷嘴离被检面距离为300400mm,喷洒方向与被检面夹角3040;显像剂的涂敷厚度:0.050.07;显像时间不应少于7min;观察时间为730min。5)暗室或检测现场应有足够的空间,能满足检测的要求,检测现场应保持清洁,荧光检测时暗室或暗处可见光照度应不大于20lx。观察显示应在显像剂施加后7min60min内进行。如显

23、示的大小不发生变化,也可超过上述时间。着色渗透检测时,缺陷显示的评定应在白光下进行,通常工件被检面处白光照度应大于等于1000lx;当现场采用便携式设备检测,由于条件所限无法满足时,可见光照度可以适当降低,但不得低于500lx。6)当发现下列情况之一时,须进行复验:a 检测结束时,用试块验证检测灵敏度不符合要求时; b 发现检测过程中操作方法有误或技术调价改变时;c 合同双方争议或认为有必要时;d 经返工后的部位。3.3 对接焊接接头射线检测3.3.1 检测表面准备对接焊接接头的表面质量(包括焊接接头余高),应经外观检查合格,表面的不规则状态在底片上的图像应不掩盖焊接接头中的缺陷或与之相混淆,

24、否则应做适当修理。3.3.2 透照方法1)环缝内透照法2)环缝外透照法3)纵缝透照法3.3.3 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1)定位标记:焊接接头透照部位应有搭接标记( ),中心标记( ),中心标记指向布片顺序号。2)识别标记:应有工程(产品)编号、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板厚、透照日期;返工透照部位还应有返工标记 r1 r2 (其数码1、2,指返工次数)。3.3.4 标记位置: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均应放在胶片侧的适当位置,并离开焊接接头边缘10mm ,搭接标记的放置位置为距两端各25mm 。3.3.5 象质计1)线性型象质计的型号规格应符合gb5618的规定。2)像质计的选用及放置:a 采用ii、iii

25、型像质计;b 线性象质计应垂直横跨焊接接头,且细丝朝外放在射线源一侧的工件表面被检焊接接头区域的1/4 处。3.3.6 底片识别标记的布置:(见下图)3.3.7 胶片和增感屏选择1)胶片选择ab级射线检测技术应采用t3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胶片的本底灰雾度应不大于0.3。采用射线对裂纹敏感性大的材料进行射线检测时,应采用t2类或更高类别的胶片。选用agfa-d7胶片。2)增感屏选择采用铅箔增感屏360800.03mm 和300100 mm 工程(产品)编号 焊接接头编号、底片编号xxx xxx tx 年 月 日 30 搭接标记 板厚 中心标记 象质计 搭接标记 厚度 中心标记 日期3.3.8 散

26、射线的屏蔽对初次制定的检测工艺或当在使用中检测工艺的条件、环境发生改变时,应进行背散射防护检查。 检查背散射防护的方法是:在暗盒背面贴附“b”铅字标记,一般b铅字的高度为13mm、厚度为1.6mm,按检测工艺的规定进行透照和暗室处理。若在底片上出现黑度低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不够,应增大背散射防护铅板的厚度。若底片上不出现 “b”字影像或出现黑度高于周围背景黑度的“b”字影像,则说明背散射防护符合要求。3.3.9 曝光3.3.9.1每台x射线机必须分别制作曝光曲线。3.3.9.2当照相焦距为700mm时,检测技术等级为ab级时,曝光量不应低于15ma.min,以防止用短

27、焦距和高电压所引起的不良影响。3.3.10 暗室处理3.3.10.1装片:每天工作前按射线检测数量装片,严禁一次性多装,造成胶片粘增感屏。3.3.10.2受现场透照条件限制,所拍胶片,应分批多次进行暗室处理。3.3.10.3按厂家推荐的配方在规定的温度(20c左右)和时间内进行显影、定影等操作,定影后的底片应充分水洗,然后自然干燥或压干机压干。3.3.10.4底片黑度控制在d=2.04.0之间 (检测技术等级为ab级)。3.3.11 底片质量3.3.11.1底片上,定位和识别标记影像应显示完整、位置正确。3.3.11.2 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应符合下列规定: ab级:2.0d4.0 ;3.3

28、.11.3用x射线透照小径管或其他截面厚度变化大的工件时,ab级最低黑度允许降至1.5;b级最低黑度可降至2.0。33.11.4采用多胶片方法时,单片观察的黑度应符合以上要求。双片叠加观察仅限于a级,叠加观察时,单片的黑度应不低于1.3。3.3.11.5对评定范围内的黑度d4.0的底片,如有计量检定报告证明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能够满足相关的要求,允许进行评定。3.3.12 底片评定3.3.12.1评片一般应在专用的评片室内进行。评片室应整洁、安静,温度适宜,光线应暗且柔和。3.3.12.2评片人员在评片前应经历一定的暗适应时间。从阳光下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一般为5 min10min;从一般的室

29、内进入评片的暗适应时间应不少于30s。3.3.12.3评片时,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符合下列规定: 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30cd/m2; 当底片评定范围内的黑度 d2.5时,透过底片评定范围内的亮度应不低于10cd/m2。3.3.12.4 底片评定范围的宽度一般为焊缝本身及焊缝两侧5mm宽的区域。3.3.13 观片灯3.3.13.1观片灯的主要性能应符合jb/t 7903的有关规定。3.3.13.2观片灯的最大亮度应能满足评片的要求。观片灯最大亮度应不少于100000cd/m2,且灯亮应可调。3.3.14 返工与扩探焊接接头返工完成24小时后,进

30、行规定的无损检测。3.3.15 产品标识3.3.15.1布片标识3.3.152分片组对前对纵、环缝划片位线、标识线。3.3.153片位标识线长度不得小于150mm。3.4 超声波检测复验3.4.1 试块:采用标准试块csk-a、csk-a。3.4.2 探头:按jb/t4730-2005标准选择探头,焊接接头检测用单斜探头,频率为2.5mhz,晶片尺寸应满足jb/t4730-2005标准要求, 3.4.2.1使声束中心线尽量与主要危险性缺陷垂直。3.4.2.2保证有足够的探伤灵敏度。3.4.3 仪器:超声波探伤仪与探头的系统性能应符合jb/t4730-2005承压设备无损检测标准要求。3.4.4

31、 灵敏度:其选择应符合jb/t4730.3-2005中表19的规定。3.4.5 检测面:检测面和检测范围的确定原则上应能保证检测到整条焊接接头的整个体积。检测区域为焊接接头本身、熔合线及热影响区。探头移动区域应不小于2.5kt(t为母材厚度,k为探头k值),此区域内应清除飞溅、铁屑、油污及其它杂质。3.4.6检测方法及扫查方式:通常采用单面双侧检测,锯齿型、斜平行扫查,必要时可双面双侧检测。为确定缺陷的位置、方向和形状,观察缺陷动态波形和区分缺陷信号或伪缺陷信号,可采用前后、左右、转角、环绕等扫查方式。具体方式按jb/t4730.3-2005中图21要求进行。3.5 检测记录与报告3.5.1

32、检测人员应在检测过程中,随时做好原始记录。3.5.2 检测部位采用示意图法记录,必须保证可追溯性,确保100%复位。3.5.3 原始记录均应随报告、底片一起存档。无损检测报告,应严格审查。3.7 磁粉检测(mt)3.7.1 设备及器具 磁粉探伤设备必须符合jb/t8290的规定,并满足jb/t4730-2005标准中3.3.1条的要求。3.7.2 检测准备3.7.2.1 焊接接头表面质量要求 焊接接头及两侧各30mm范围内应先打磨彻底,清除飞溅、焊渣、氧化皮、油污或其它粘附磁粉的物质。3.7.2.2 检测方法a.塔器外侧焊接接头采用连续非荧光湿法显示。b塔器内侧焊接接头采用连续荧光湿法显示。3.7.2.3 磁悬液的配制 配制程序及比例按生产厂家的使用说明进行,但浓度应满足以下要求:1)荧光磁粉:每100ml磁悬液中磁粉沉淀浓度为0.10.4ml;2)非荧光磁粉:每100ml磁悬液中磁粉沉淀体积为1.22.4ml。3.7.3 检测时机 射线检测合格,且在焊接完成24h后进行。3.7.4 系统性能及灵敏度评价3.7.4.1 使用磁轭最大间距时,交流电磁轭至少应有45n的提升力。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