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理化生]高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9/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1.gif)
![[高三理化生]高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9/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2.gif)
![[高三理化生]高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9/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3.gif)
![[高三理化生]高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9/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4.gif)
![[高三理化生]高考实验专题复习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9/29/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267d4706-8d9d-4def-9d1d-7f13c78eff7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实 验 专 题 复 习 广东省徐闻中学高三物理备课组 熊小勤 一、基本仪器的读数问题 1、游标卡尺1、(1)某实验中需要测量一根钢丝的直径(约0.5mm)为了得到尽可能精确的测量数据,应从实验室提供的米尺、螺旋测微器和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10个等分刻度)中,选择_进行测量(2)用游标卡尺(游标尺上有50个等分刻度)测定某工件的宽度时,示数如图所示,此工件的宽度为_mm。答案:(1)螺旋测微器 (2)23.122游标卡尺的主尺最小分度为1毫米,游标上有20个小的等分刻度。用它测量一工件的内径,如图19-16所示.该工件的内径为_ _毫米。答案:、23.852、螺旋测微器3.图中给出的是用螺旋测
2、微器测量一小钢球的直径时的示数,此读数应是 毫米.0405045 1题 2题 3题4.在测定金属丝的直径时,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所示。可知该金属丝的直径d_10-3米。5、用螺旋测微器(千分尺)测小球直径时,示数如图所示,这时读出的数值是 ,单位是 。答案:3、8.600 4、0.900 5、8.476 mm3、秒表6.某同学在做利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实验中,先测得摆线长为97.50厘米,摆球直径为2.0厘米,然后用秒表记录了单摆振动50次所用的时间(如图),则:用 0 0.6 a 挡,此电表的示数为 _ a图 9该摆摆长为 厘米,秒表所示读数为 秒.答案:6、98.50;99.9;4、多用电表
3、、电阻箱、电表7、(1)用已调零且选择旋钮指向欧姆挡“10”位置的多用电表测某电阻阻值,根据题22图1所示的表盘,被测电阻阻值为 。若将该表选择旋钮置于1 ma挡测电流,表盘仍如题22图1所示,则被测电流为 ma。电阻箱连入电路中的电阻为 _ 890123456716789012345100000345678901210012345678910067890123451000789012345610000图 88图 10用 0 15 v 挡,此电表的示数为 _ v答案:7、 220 0.40 10472 0.36a 9.8v二、探究实验1、验证牛顿第二定律a1a28、现要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
4、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物理规律。给定的器材如下:一倾角可以调节的长斜面(如图)、小车、计时器一个、米尺。 填入适当的公式或文字,完善以下实验步骤(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让小车自斜面上方一固定点a1从静止开始下滑到斜面底端a2,记下所用的时间t。 用米尺测量a1与a2之间的距离s,则小车的加速度a 。用米尺测量a1相对于a2的高度h。设小车所受重力为mg,则小车所受的合外力f 改变 ,重复上述测量。以h为横坐标,1/t2为纵坐标,根据实验数据作图。如能得到一条过原点的直线,则可验证“当质量一定时,物体运动的加速度与它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这一规律。在探究如何消除上述实验中摩擦阻力
5、影响的过程中,某同学设计的方案是:调节斜面倾角,使小车在斜面上匀速下滑。测量此时a1点相对于斜面底端a2的高度h0。进行中的各项测量。计算与作图时用(hh0)代替h。对此方案有以下几种评论意见:a方案正确可行。b方案的理论依据正确,但利用所给的器材无法确定小车在斜面上是否做匀速运动。c方案的理论依据有问题,小车所受摩擦力与斜面倾角有关。其中合理的意见是 。答案: 斜面倾角(或填h的数值)c10、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的实验时: (1)我们已经知道,物体的加速度(a)同时跟合外力(f)和质量(m)两个因素有关。要研究这三个物理量之间的定量关系的基本思路是 ; (2)小薇同学的实验方案如
6、图所示,为了用细线的拉力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还应该采取的措施是 。在满足 的条件下,可以通过测量 , 来表示小车受到的合外力;(3)小薇同学采用上述实验方案,并利用公式计算加速度,则在实验操作中应采取的措施是 ;为了使误差尽量小,你认为运用公式 计算小车加速度更合理; (4)下表是小薇同学在探究“保持m不变,a与f的关系”时记录的一组实验数据,请你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下面的坐标系中做出a-f图像; 小车质量:m=0.500kg,g=9.8m/s2物理量 次数123456m砂(kg)0.0100.0200.0300.0400.0500.060f(n)a(m/s2)0.1960.3900.7180
7、.7840.9901.176(5)针对小薇同学的实验设计、实验操作、数据采集与处理,就其中的某一点,提出你有别于小薇同学设计或处理方法: 答案:(1)先保持m不变,研究a与f的关系,再保持f不变,研究a与m的关系;(1分)(2)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砂和桶的质量远小于小车质量,砂和桶的重力;(2分)(3)先打开电源,再释放小车(1分);a=s/t2 ,( 亦可)(1分)。(4)如图(3分,其中,坐标轴名称正确1分,标示坐标标度1分,图线正确1分)(5)采用气垫导轨以减小摩擦力;利用光电门和计算机连接直接得到加速度,利用v-t图像计算加速度;用弹簧秤测量砂和桶的重力;用力和加速度
8、的比值是否不变来处理数据,等等。(2分)11、像打点计时器一样,光电计时器也是一种研究物体运动情况的常见计时仪器,其结构如图甲所示,a、b分别是光电门的激光发射和接收装置。当有物体从a、b间通过时,光电计时器就可以显示物体的挡光时间。现利用图乙所示装置设计一个“验证物体产生的加速度与合外力、质量关系” 的实验,图中nq是水平桌面,pq是一端带有滑轮的长木板,1、2、是固定在木板上的两个光电门(与之连接的两个光电计时器没有画出)。小车上固定着用于挡光的窄片,让小车从木板的顶端滑下,光电门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窄片的挡光时间。000显示屏光电门光电计时器图甲ablqn21p图乙用游标卡尺测量小滑块的
9、宽度d=0.50cm(ld),光电门1、2各自连接的计时器显示的挡光时间分别为t1=2.50102s、t2=1.25102s。则滑块通过光电门1的速度为 m/s 。 用米尺测量光电门间距为l,则小车的加速度表达式a= (各量均用里的字母表示)。 该实验为了把砂和砂桶m拉车的力当作小车的合力必须平衡摩擦力,方法是 。该实验中,让小车质量m不变时,探究a与f 关系,使用的探究方法是_。有位同学通过测量,作出af图线,如图丙中的实线所示。试分析:图线不通过坐标原点的原因是 ;图线上部弯曲的原因是 ;答案: v1=0.200 m/s 不挂砂和砂桶,调节长木板的倾角,轻推小车让其下滑,直至两个光电门的读
10、数相等为止。 控制变量法 平衡摩擦力时木板倾角太大 没有满足小车质量m远大于砂和砂桶的质量m (各1分)12、实验室给同学们提供了如下实验器材:滑轮小车、小木块、长木板、秒表、砝码、弹簧秤、直尺,要求同学们用它们来粗略验证牛顿第二定律。(1)(2分)实验中因涉及的物理量较多,须采用控制变量的方法来完成该实验,即:先保持 不变,验证物体 越小加速度越大;再保持 不变,验证物体 越大,加速度越大。(2)(2分)某同学的做法是:将长木板的一端放在小木块上构成一斜面,用小木块改变斜面的倾角,保持滑轮小车的质量不变,让小车沿不同倾角的斜面由顶端无初速释放,用秒表记录小车滑到斜面底端的时间。试回答下列问题
11、:改变斜面倾角的目的是: ;用秒表记录小车下滑相同距离(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所花的的时间,而不是记录下滑相同时间所对应的下滑距离,这样做的好处是: 。(3)(9分)如果要较准确地验证牛顿第二定律,则需利用打点计时器来记录滑轮小车的运动情况。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并在其上取了o、a、b、c、d、e、f共个记数点(图中每相邻两个记数点间还有4个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点未画出),打点计时器接的是50hz的低压交流电源。他将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上,其零刻度和记数点o对齐。012345678910abcdefocm(3分)下表是某同学从刻度尺上直接读取数据的记录表,其中最后两栏他未完成,请你帮他
12、完成。线段oa数据(cm)(2分)由以上数据可计算出打点计时器在打abcde各点时物体的瞬时速度,其中打e点时的速度ve是 m/s(取三位有效数字)(4分)如某同学已求得a、b、c、d四点的瞬时速度分别为0.076m/s、0.119m/s、0.162m/s、0.204m/s。试根据以上数据和你求得的e点速度在下面所给的坐标中,作出vt图象。要求标明坐标及其单位,坐标的标度值(即以多少小格为一个单位)大小要取得合适,使作图和读数方便,并尽量充分利用坐标纸。从图象中求得物体的加速度am/s2(取两位有效数字)答案:(1)(4分)合外力(填“外力”不扣分,下同),质量;质量,所受合外力。(2)(2分
13、)改变小车所受的合外力;记录更准确(或:更容易记录,记录误差会更小,时间更容易记录,方便记录,方便计时,位置很难记录等类似答案均给分)。(每空1分)(3)(4分)按表一填写且正确的得4分,“线段”栏读数从o点计起每对一个得1分,“数据”栏每读对1个给1分;按表二填写且读数正确的得3分,“数据”栏与“线段”栏能对应,且读对,每对1个给1分,即读数不从o点计起扣1分。读数误差在0.03cm内不扣分。不按有效数字的规则读数,为错。表一线段oaoeof数据(cm)7.009.40表二线段oadeef数据(cm)2.252.40(2分) 0.232(0.2300.236均可以)0.42(0.38-0.4
14、6均可以)(2分)所画图象符合题的要求者得2分。或2134551015202500.20.10.30.40.50.050.100.150.200.250图像坐标标度的取值过小(大)者扣1分;坐标描点有错误,使得整个图像偏差过大,无法正确求出a的计0分;个别点描错,但对整个图像影响不大的扣1分。2、探究动能定理打点计时器小车纸带橡皮筋13、)如图所示,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探究“橡皮筋做的功和物体速度变化的关系”的实验,图中是小车在一条橡皮筋作用下弹出,沿木板滑行的情形,这时,橡皮筋对小车做的功记为w. 当我们用2条、3条完全相同的橡皮筋并在一起进行第2次、第3次实验时,每次橡皮筋都拉伸到同一位置
15、释放. 小车每次实验中获得的速度由打点计时器所打的纸带测出.(1)除了图中的已给出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器材有 ;(2)实验时为了使小车只在橡皮筋作用下运动,应采取的措施是 ;(3)每次实验得到的纸带上的点并不都是均匀的,为了测量小车获得的速度,应选用纸带的 部分进行测量;(4)下面是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请将第2次、第3次实验中橡皮筋做的功填写在对应的位置;。橡皮筋做的功10个间隔的距离s(m)10个间隔的时间t(s)小车获得的速度vn(m/s)小车速度的平方vn2(m/s)21w0.2000.220.2800.230.3000.240.4000.250.4500.2物理量数据次数(5)从理论
16、上讲,橡皮筋做的功wn和物体速度vn变化的关系应是wn 。请你运用数据表中测定的数据在下图所示的坐标系中作出相应的图象验证理论的正确性;(6)若在实验中你做出的图线与理论的推测不完全一致,你处理这种情况的做法是: 。 1w 2w 3w5w 4wwnvn2 12 4 3 50答案:(1)刻度尺; (1分)(2)把木板的末端垫起适当高度以平衡摩擦力 (2分)(3)点距均匀(1分)(4)2w、3w、4w、5w(2分)(5)v2(1分);图像 (4分,其中,坐标轴名称正确1分,标示坐标标度1分,图线正确2分) (6)分析误差来源或改进试验方案或测量手段,重新进行试验(2分);若答:“修改试验数据数据,
17、使之符合自己的推测”得0分;14、某探究学习小组的同学欲验证“动能定理”,他们在实验室组装了一套如图所示的装置,另外他们还找到了打点计时器所用的学生电源一台,导线、复写纸、纸带、细沙若干当滑块连接上纸带,用细线通过滑轮挂上空的小沙桶时,释放小桶,滑块处于静止状态若你是小组中的一位成员,要完成该项实验,则:(1)(3分)还需要补充的实验器材是 (2)(7分)某同学的实验步骤如下:用天平称量滑块的质量m往沙桶中装入适量的细沙,让沙桶带动滑块加速运动,用打点计时器记录其运动情况,用天平称出此时沙和沙桶的总质量m在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上取两点,测出这两点的间距l,算出这两点的速度v1与v2要完成本实验
18、,还缺哪些实验步骤或应控制的实验条件?若用如上的字母代表实验中测量到的物理量,写出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3)(4分)若挑选的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下,且已知滑块的质量为,沙和沙桶的总质量为m,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从a点到b、c、d、e、f点的距离依次为s1、s2、s3、s4、s5(图中未标出s3、s4、s5),则由此可求得纸带上由点到点所对应的过程中,沙和沙桶的重力所做的功w ;该滑块动能改变量的表达式为ek (结果用题中已知物理量的字母表示)abcdefs1s2答案:解一:(1)天平(1分) 刻度尺(2分) (2)所缺的步骤:在沙桶中装适量的细沙,直到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
19、木板上匀速运动为止(2分),用天平测出此时沙和小桶的总质量m(2分)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3分)解二:(1)天平(1分) 刻度尺(2分) (2)所缺的步骤:在沙桶中装适量的细沙直到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运动为止(2分),用天平测出此时沙和小桶的总质量m(2分)实验中保持(1分)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2分)解三:(1)天平(1分) 刻度尺(1分) 小木块(1分)(2)所缺的步骤:先将空的小沙桶从滑轮上取下,用天平测定小沙桶的质量(2分),再将空的小沙桶挂回,用小木块将长木板的左端稍稍垫起,直至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滑行为止(2分)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
20、式(3分)解四:(1)天平(1分) 刻度尺(1分) 小木块(1分) (2)所缺的步骤:先将小沙桶和滑块的连线断开,用小木块将长木板的左端稍稍垫起(2分),直至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滑行为止(2分)实验中保持(1分)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2分)解五:(1)天平(1分) 刻度尺(1分) 小木块(1分) (2)所缺的步骤:先将空的小沙桶从滑轮上取下,用天平测定小沙桶的质量(2分),再将空的小沙桶挂回,用小木块将长木板的左端稍稍垫起,直至轻推滑块,滑块能在水平长木板上匀速滑行为止(2分)实验中保持(1分)本实验最终要验证的数学表达式(2分)(2) 2分或 2分3、探究理想变压器的原
21、、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15、理想变压器是指在变压器变压的过程中,线圈和铁心不损耗能量、磁场被束缚在铁心内不外漏的变压器。现有一个理想变压器有一个原线圈(匝数为n1)和两副线圈(匝数分别为n2、n3)。甲、乙、丙同学想探究这个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与线圈匝数的关系。甲同学的猜想是u1:u2:u3=n1:n2:n3;乙同学的猜想是u1:u2:u3=n3:n2:n1;丙同学的猜想是u1n1=u2n2+u3n3.你认为猜想合理的同学是 ,你做出上述判断所依据的物理规律是 。 为了验证理论推导的正确性,可以通过实验来探究。为保证实验安全、有效地进行,应选用 电源。在实验时,若采用
22、多用电表进行测量,应先将选择开关置于 档,并选用 量程进行测试,大致确定被测数据后,再选用适当的量程进行测量。答案:甲,电磁感应定律。低压(一般低于12v)、交流。交流电压,较大(或最大)。 4、探究弹簧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16、利用如图装置做探索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所用的钩码每只的质量30g实验中,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加挂在弹簧下端,稳定后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将数据填在表中(弹力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取g=9.8m/s2)上表记录数据中有一个不合规范,它是第_组中的_数据,应记作_ 根据实验数据将对应的弹力大小计算出来并填入表内相应的空格内(保留3位有效数字
23、) 在坐标纸中作出弹簧弹力大小f跟弹簧总长度l之间的函数关系的图线记录数据组123456钩码总质量(g)0306090120150弹簧总长(cm)6.007.118.29.3110.4011.52弹力大小(n)答案: 3,弹簧总长,8.20 (3分) 0,0.294,0.558,0.882,11.8,14.7 (6分) 略(3分)三、基本实验1、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17、将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上两根细绳,每根细绳分别连着一个量程为5牛、最小刻度为0.1牛的弹簧测力计。沿着两个不同的方向拉弹簧测力计。当橡皮筋的活动端拉到o点时,两根细绳相互垂直,如图所示.这时弹簧测力计的读数可从图中读
24、出。(1)由图可读得两个相互垂直的拉力的大小分别为_牛和_牛。(只须读到0.1牛)(2)在本题的虚线方格纸上按作图法的要求画出这两个力及它们的合力。答案: (1)2.5 ;4.0 18、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时,主要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秤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秤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秤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
25、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秤,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秤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的图示 f比较力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 和 ;遗漏的内容分别是 和 答案:c(1分),e(1分);c中未记下两条绳子的方向(2分),e中未说明是否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了位置o(2分)。2、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19、实验装置如图1所示;一木块放在水平长木板上,左侧拴有一细软线,跨过固定在木板边缘的滑轮与一重物相连,木块右侧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在重物牵引下,木块在木板上向左运动,重物落地后,木块继续向左做匀减速运动,图2给出了重物
26、落地后,打点计时器在纸带上打出的一些点,试根据给出的数据,求木块与木板间的摩擦因数。要求写出主要的运算过程,结果保留2位有效数字。(打点计时器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hz,不计纸带与木块间的拉力。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打点计时器纸带图1纸带运动方向7.72 7.21 6.71 6.25 5.76 5.29 4.81 4.31图2单位:cm分析与答案:由给出的数据可知,重物落地后,木块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分别是: 以表示加速度,根据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有 重物落地后木块只受摩擦力的作用,以表示木块的质量,根据牛顿定律,有20、如图7所示,某同学在做“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实验中,由打点计
27、时器得到表示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的时间间隔为t=010s,其中s1=705cms2=768cms3=833cms4=895cms5=961cms6=1026cm,则a点处瞬时速度的大小是_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计算表达式为_,加速度的大小是_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s1 s2 s3 s4 s5 s6a图7答案: 0.86 ;(s4 + s5 +s6 s1 s2 s3)/9t2 ;0.6421、如图11(a)所示,小车放在斜面上,车前端拴有不可伸长的细线,跨过固定在斜面边缘的小滑轮与重物相连,小车后面与打点计时器的纸带相连。开始时,小车停在靠近打点计时器
28、的位置,重物到地面的距离小于小车到滑轮的距离。启动计时器,释放重物,小车在重物牵引下,由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运动,重物落地后,小车会继续向上运动一段距离。打点计时器使用的交流电频率为50hz。图11(b)中a、b、c是小车运动纸带上的三段,纸带运动方向如图箭头所示。图11(1)根据所提供的纸带和数据,计算打c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为 m/s2(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2) 打a段纸带时,小车的加速度是2.5m/s2,请根据加速度的情况,判断小车运动的最大速度可能出现在b段纸带中的 。(3) 如果重力加速度取,由纸带数据可推算出重物与小车的质量比为 。答案:(1)5.0 (2)d4d3区间 (
29、3)1:1yxoabcde22、在“利用打点计时器测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的实验中,打点计时器接在50hz的低压交变电源上。某同学在打出的纸带上每5点取一个计数点,共取了a、b、c、d、e、f六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四个点未画出)从每一个计数点处将纸带剪开分成五段(分别为a、b、c、d、e段),将这五段纸带由短到长紧靠但不重叠地粘在xoy坐标系中,如图所示,由此可以得到一条表示v-t关系的图线,从而求出加速度的大小abcdef 请你在xoy坐标系中用最简洁的方法作出能表示v-t关系的图线(作答在右图上),并指出哪个轴相当于v轴?从第一个计数点开始计时,为求出0.15s时刻的瞬时速度,
30、需要测出哪一段纸带的长度? 若测得a段纸带的长度为2.0cm,e段纸带的长度为10.0cm,则可求出加速度的大小为 m/s2yoabcdeyxoabcde或答案:vt图线如图所示 (2分)y轴相当于v轴 (2分) b (3分) 2.0 (3分)3、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23、在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验中,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赫。查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g9.80米/秒2。测得所用的重物的质量为1.00千克。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把第一个点记作0,另选连续的4个点a、b、c、d作为测量的点。经测量知道a、b、c、d各点到0点的距离分别为62.99厘米、70.18厘米、77.76厘米
31、、85.73厘米。根据以上数据,可知重物由0点运动到c 点,重力势能的减少量等于_ _焦,动能的增加量等于_ 焦(取3位有效数字)。 答案:7.62,7.5624、某同学用右图所示装置测量重力加速度g,所用交流电频率为50 hz。在所选纸带上取某点为0计数点,然后每3个点取一个计数点,所测量数据及其标记符号如下图所示。 (1)(3分)该同学用两种方法处理数据(t为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方法a:由,取平均值g=8.667 m/s2;方法b:由取平均值g=8.673 m/s2。从数据处理方法看,选择方法_(a或b)更合理,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的_ _误差。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有(举出两条)_ _。
32、(2)(3分)利用(1)中正确的值,此装置还可用于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只是数据处理方法不同。若利用上述纸带验证重锤通过2、5两点的机械能守恒,应如何处理数据(写出数据处理过程、结论、有数值计算的结果保留三位小数,设重锤的质量为m)。答案:(1) b ,偶然 , 阻力(磨擦阻力、空气阻力等),电源频率波动,长度测量,数据处理 (每空1分)(2)由 得 1分又 1分 由于故重锤通过2、5点时机械能守恒 1分4、验证动量守恒25某同学用图1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pq是斜槽,qb为水平槽。实验时先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g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面地面的记
33、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得到10个落点痕迹,再把b球入在水平槽上靠近槽末端的地方,让a球仍从位置g收静止开始滚下,和b球碰撞后,a、b球分别在记录纸下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这种操作10次。图1中o点是水平槽末端r在记录纸上的垂直投影点。b球落点痕迹如图2所示,其中米尺水平放置且,平行于g、r、o所在的平面,米尺的零点与o点对齐。(1)碰撞后b球的水平射程应取为_cm。(2)在以下午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答:_(填选项号)。 (a)水平槽上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 (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 (d
34、)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答案:(1)64.7(2)a、b、dabndshcol26、(1)用半径相同的两小球a、b的碰撞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实验装置示意如图,斜槽与水平槽圆滑连接。实验时先不放b球,使a球从斜槽上某一固定点 c由静止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再把b求静置于水平槽前端边缘处,让 a球仍从 c处由静止滚下,a球和 b球碰撞后分别落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痕迹。记录纸上的 o点是垂直所指的位置,若测得各落点痕迹到 o点的距离:om=2.68cm,op=8.62cm,on=11.50cm,并知 a、b两球的质量比为 2:1,则
35、未放 b球时 a球落地点是记录纸上的_ 点,系统碰撞前总动量 p与碰撞后总动量的百分误差(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答案:p;227、用如图所示装置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质量为mb的钢球b放在小支柱n上,球心离地面高度为h;质量为ma的钢球a用细线栓好悬挂于o点,当细线被拉直时o点到球心的距离为l,且细线与竖直线之间夹角为;a球由静止释放,摆到最低点时恰与b球发生正碰,碰撞后,a球把轻质指示针c推移到与竖直线夹角为处,b球落到地面上,地面上铺有一张盖有复写纸的白纸d,用来记录b球的落点。 用图中所示各个物理量的符号表示碰撞前后a、b两球的动量(设a、b两球的碰前动量分别为pa、pb;碰后动量分别为
36、pa、pb),则:pa= pa= pb= pb= 请你提供两条提高实验的精度建议: 答案:ma ma 0 (1)让a球多次从同一位置摆下,求b球落点的平均位置 ;(2) 角取值不要太小;(3)a、b两球质量不要太小;(4)a球质量要尽量比b球质量大 。5、测定金属的电阻率28、某学习小组为测量一铜芯电线的电阻率,他们截取了一段电线,用米尺测出其长度为l,用螺旋测微器测得其直径为d,用多用电表测其电阻值约为2 ,为提高测量的精度,该小组的人员从下列器材中挑选了一些元件,设计了一个电路,重新测量这段导线(图中用rx表示)的电阻a.电源e(电动势为3.0v ,内阻不计)b.电压表v1(量程为0 3.
37、0v ,内阻约为2k)c.电压表2(量程为0 15.0v ,内阻约为6k)d.电流表a1(量程为00.6a ,内阻约为1)e.电流表a2(量程为03.0a ,内阻约为0.1)f.滑动变阻器r1 (最大阻值10,额定电流2.0a)g.滑动变阻器r2(最大阻值1k,额定电流1.0a)h.定值电阻r0(阻值为3)i.开关s一个,导线若干右图是该实验小组用千分尺对铜线直径的某次测量,其读数是 。为提高实验精度,请你为该实验小组设计电路图,并画在右侧的方框中。实验时电压表选_,电流表选_,滑动变阻器选_(只填代号).某次测量时,电压表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则该铜芯线材料的电阻率的表达式为:=_。答案
38、:0.700mm.电路图如右.b,d,f.29、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的实验中, (1)用螺旋测微器测金属丝的直径如图 37 所示,则该金丝的直径为 _ mm 。0 354030图 37(2)已知电阻丝的电阻约为10 ,现备有下列器材供测量该阻丝的电阻时选用,应选用的器材有 _(只填代号)a量程是0.6a,内阻是0.5 的电流表。b量程是3a,内阻是0.1的电流表。avrxs 图 38-+-c量程是3v ,内阻是6 k的电压表。d量程是15v ,内阻是30k的电压表。e阻值为0 1k,额定电流为 0.5a 的滑动变阻器。f阻直为o 20,额定电流为 2a 的滑动变阻器。g蓄电池(6v)h开关一个,
39、导线若干。(3)画出用伏安法测上述电阻丝电阻的电路图。答案:(1)0.350 mm 。 (2)a 、c 、f 、g 、h 。(3)电路图如图 38 所示6、描绘小电珠伏安特性曲线30、某同学用图34所示电路,测绘标有“3.8 v ,0.3 w ”的小灯泡的灯丝电阻 r 随电压 u 变化的图象。(1)除了导线和开关外,有以下一些器材可供选择:图 35o1 2 3 41412108642r/u/v电流表:a1(量程100 ma,内阻约2) a2(量程0.6 a,内阻约0.3 ) 电压表:v1(量程5 v ,内阻约5 ) v2(量程15 v ,内阻约15 ) 滑动变阻器:r1 (阻值范围010) r
40、2 (阻值范围02k) 电 源:e1(电动势为1.5 v,内阻为0.2 ) e2(电动势为4 v,内阻约为0.04 ) 为了调节方便,测量准确,实验中应选用电流表_,电压表_,滑动变阻器_,电源_。(填器材的符号) (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并描绘出 r - u 的图象如图35 所示。由图象可知,此灯泡在不不作时,灯丝电阻为_;当所加电压为 3.00 v 时,灯丝电阻为_ ,灯泡实际消耗的电功率为_w 。(3)根据r -u图象,可确定小灯泡耗电功率p与外加电压u的关系。符合该关系的示意图是图 36中的_ 。图 36op/wu/vaop/wbocodp/wp/wu/vu/vu/v答案:(1)a2
41、v1 r1 e2 (2)0.78 w (3)a31、小灯泡灯丝的电阻会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大某同学为研究这一现象,用实验得到如下数据(i和u分别表示小灯泡的电流和电压):i(a)0.120.210.290.340.380.450.470.490.50u(v)0.200.400.600.801.001.201.401.601.802.00(1)该同学漏填了u1.20v时对应的电流i,请根据如图所示的当时电流表,在上表空格中填上相应的读数;(2)在左下框中画出实验电路图. 可用的器材有:电压表、电流表、滑线变阻器(变化范围010)、电源、小灯泡、电键、导线若干;(3)在右图中画出小灯泡的ui曲线;(4
42、)将与本题研究中的一样的两个小灯泡接在电动势为1.5v、内阻为2.0的某一电池两端,则每个小灯泡的实际功率是多少?(简要写出求解过程;若需作图,可直接画在第(3)小题的方格图中)答案:(1)0.42(2分)(2)见左下图(3分) (3)见右下图(3分) (4)将原图像横向拉伸2倍,再作出u=图线,可得每个小灯泡工作电流为0.25a,工作电压为0.50v,因此小灯泡实际功率为0.125w(5分)7、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32、用伏安法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实验中,所测电源为两节干电池串联,串联电池组的内阻估计为几欧以下。 (1)画出实验电路图,并连接下面的实物图,标明开关闭合前滑动变阻器滑片的位置
43、。oi/au/v图 41 (2)实验中测得数据如下表所示,在图 41所示的坐标系中,用作图法求出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12345i(a)0.420.800.981.622.00u(v)2.802.602.502.202.00答案:(1)实验电路图如图42甲所示,实物连接图如图 42 乙所示。变阻器的滑动端应位于最右端。s va甲 v乙图 422.02.22.42.62.83.02.01.0i/au/v丙(2)根据测得数据作图线如图 42丙所示。由图可知,电池电动势e = 3v,内阻 r = o.5 。33、某同学设计了一个如图 43 所示的实验电路,用以测定电源电动势和内阻,使用的实验器材为:待
44、测干电池组(电动势约3 v )、电流表(量程0.6a ,内阻小于1 )、电阻箱(099.99 )、滑动变阻器(010 )、单刀双掷开关、单刀单掷开关各一个及导线若干。考虑到干电池的内阻较小,电流表的内阻不能忽略。(1)该同学按图 39连线,通过控制开关状态,测得电流表内阻约为0.20 。试分析该测量产生误差的原因是_。(2)简要写出利用图 39 所示电路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步骤: _; _;1/i(a-1)r/o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4.5 4.03.5 3.0 2.5 2.0 1.5 1.0 0.5图 44(3) 图 44是由实验数据绘
45、出的 - r 图象,由此求出待测干电池组的电动势e = _v 、内阻r = _ 。(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arakrcdsa bp r图 43答案:(1)用图 43 所示电路测电流表电阻时用半偏法,其测量方法是:先闭合电键 k ,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满偏。然后把开关 s 连到 c 上,保持滑动变阻器电阻不变,调节电阻箱,使电流表半偏,则电阻箱的电阻即为电流表电阻,其产生误差的原因是两次测量干路中电流不同,测量值比实际值偏小。 (2)断开电键k ,将开关 s 与 d 连接,调节电阻箱 r ,得到两组 r 、i 值 ,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即可求电动势和内电阻。(3)由闭合电路欧姆定律可得:
46、e = i(r + ra + r)。即: = + ,由上式可知:图线的斜率是电动势的倒数,图线在纵轴上的截距是 ,由此可得:e = = = 2.86 v , = 0.9 , r = 2.37 34、测量电源 b 的电动势 e 及内阻 r (e 约为 45 v。 r 约为15 ) 。 器材:量程为 3v 的理想电压表 v,量程为05 a 的电流表 a (具有一定内阻),固定电阻 r = 4 ,滑线变阻器r,电键 k ,导线若干。 画出实验电路原理图,图中各元件需用题目中给出的符号或字母标出 实验中。当电流表读数为 i 1 时,电压表读数为 u 1 ; 当电流表读数为i 2 时,电压表读数为 u 2 。则可以求出e = _ r = _ 。(用 kvar /rb r图 45i 1 、i 2 、u 1 、u 2 及 r 表示)答案: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 45所示。 = r = - r8、练习使用多用电表r1 r2r5 r6r3r4图835、多用电表是实验室和生产实际中常用的仪器之一,它具有测量电压、电流及电阻等多种测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设备采购合同模板
- 2025协议书范本:工程承包合同书范本
- 2025年装修工人劳动合同范本
- 2025浙江省商品房买卖合同模板
- 2025超市转让合同协议书模板
- 2025煤炭购销合同范本 煤炭购销合同样本
- 《影视剧本写作入门与进阶》课件
- 儿童阅读课程故事分享
- 管理者的定位与职责
- 2025云浮市罗定市华石镇社区工作者考试真题
- 青马工程笔试试题及答案
- 豆粕交易合同协议
- 项目设计安全管理制度
- 电子化采购招投标平台系统建设项目解决方案
- 小学京剧知识
- (2025)汉字听写大会竞赛题库(含答案)
- 铁塔土建施工方案
- 2025年演出经纪人《演出市场政策与经纪实务》考前点题卷一
- GB/T 45235-2025电子电气产品中双酚A的测定高效液相色谱法
- 消防管线施工方案
- 2025年度祠堂宗教用品销售承包合同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