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_第1页
语文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_第2页
语文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_第3页
语文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语文各知识点及答题方法2、记叙顺序: 顺叙 倒叙 插叙 3、描写: 景物描写 人物描写 环境描写 细节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4、人物描写: 外貌描写 语言描写 动作描写 心理描写5、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环境描写:自然环境描写 社会环境描写作用:渲染 气氛,烘托 心情6、描写角度: 正面描写(直接描写) 侧面描写(间接描写)7、修辞方法:比喻 拟人 夸张 排比 对偶 设问 反问 借代 反语 反复(特点)9、拟人句的作用: 该句将 当作人来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的 (特点)。10、排比的作用: 使用排比,句式整齐,内容丰富,感染力强,增强气势。11、反复的作用: 强调了的感情。12、对比的作用

2、: 把 和 对比,是为了突出(强调) 的 特点。13、反语的作用: 具有极强的讽刺意义。14、记叙文的六要素(新闻六要素):人物,地点,时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15、记叙文人称: 第一人称(我),第三人称(他、她、它)16、记叙文(小说)主要内容(段意)的概括:要回答清楚什么人做了什么事。 格式是: (谁)为了 做了 事。17、主旨: 表现了(表达了) 的感情。18、为什么用“XX”做题目:本文以 为题,表达了 的 的感情19、写出人物的心理: 直接写出心中所想的原话。如(我 )。20、分析人物的心理: 直接写出心中所想+表达的感情21、说明文: 说明事物特征或阐明事理。(事物说明文和事

3、理说明文)22、说明顺序(写作顺序): 时间顺序 空间顺序 逻辑顺序23. 逻辑顺序的具体形式()主次 ()原因结果 ()现象本质()特征用途 ()一般个别 ()概括具体()整体局部24、说明文的语言。准确、周密的特点。可分为平实的语言 和 生动的语言()对整篇文章的语言品析,一般从两个角度谈:、准确;、形象生动或简明平实。是一般说明文的共同特点。是针对不同语言风格的角度谈。做这种评析整篇文章的语言特点的题目,一定要结合文章具体内容谈.25、说明文中词语的作用 这个词语从 方面写出了 。表现了 的意思。这充分体现了语言准确的特点。26、说明方法及其作用:说明方法:打比方 作比较 分类别 举例子

4、 列数字 下定义 引用 画图表作用:举例子,以 为例对 实行说明,使说明更具体,也增强了文章的可信度。作比较,把 和 加以比较,突出 的 特征。 打比方,将 比作 ,生动形象的说明了 的特征。列数字,通过具体确切的 数字,准确的说明了 的特点,突出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引用说明,引用了 的话或资料,增强文章的说服力。(6)分类别: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分门别类加以说明,使说明更有条理性。(7)画图表:用画图表的方式对事物的特征(或事理)加以说明,使说明更简明更直观。27、说明文主要内容(段意)的概括:回答清楚说明对象是什么,它的特点是什么? 格式:本文说明了 (说明对象)的 (特点)。28、小说

5、的故事情节: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29、小说的三要素: 人物 环境 故事情节30、新闻结构五部分: 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31、新闻特点:1、立场观点鲜明 2、内容真实、具体 3、反应迅速 4、语言简明准确32、新闻写法: 主要用叙述(记叙),有时也用到议论,描写30、标题的作用1)概括主要内容 2) 点明文章中心 3)、点明文章线索 4)、指出写作对象 5)、造成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31、开头的作用1)、总领全文 2)、开篇点题 3)、引出下文(为下文做铺垫)4)为下文埋下伏笔 5)设置悬念,引起读者阅读兴趣 6)渲染气氛32、结尾的作用1)、点明文章中心 (点明主旨) 2)、深化

6、(升华)文章中心 3)总结全文 4)、紧扣文题(与前文相照应,结构完整 ) 5)、补充说明 6)、结尾含蓄,给读者留下回味和思考的余地(想象的空间)33、中间一段结构上的作用:1)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 2)总领下文 3)总结上文34、插叙的作用 它交代了 ,协助了 情节的展开。34、又插叙又倒叙的作用: 使文章情节曲折,波澜起伏,引人入胜。35、谚语的作用: 通俗易懂,生动鲜明。36、一句话在文中多次(至少3次)出现的作用: 揭示行文的线索。37、象征:就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间接地表现与之相似的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感情。38、美好景物的作用: 以 的自然环境,渲染了 的气氛,烘托人物 的心

7、情。39、 感官视觉 听觉 嗅觉 味觉 触觉 40、宣传标语: 弘扬 感受 魅力41、文章开头的形式1)、开门见山,迅速入题。 2)、文采斐然,引人入胜。 3)、巧用修辞,增强文采。4)、巧妙发问,引人深思。 5)、首尾呼应,凸显主旨。42、文章结尾的形式、首尾呼应,深化主题。 、画龙点睛,富有哲理。 、水到渠成,戛不过止。 、意境拓展,独具匠心。43、句子含义的解答: 这样的题目,句子往往有一个词语或短语用了比喻、对比、借代、象征等表现手法,答题时,把它们所指的对象揭示出来,再疏通句子,就能够了。44、某句话中某个词语换成另一个行吗?为什么? 动词: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具体地写出了 形容词

8、:不行,因为该词生动形象地描写了 副词(都、大都、非常、只有等):不行,因为该词准确生动地说明了 (表水准、限制、时间、范围等)的情况,换了后就变成 ,与事实不符。45、一句话中某三个词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 不能,因为与人们理解事物的规律(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不一致 该词与上文是一一对应的关系 这些词是递进关系,环环相扣,不能互换。46、表现手法:象征 对比 烘托 设置悬念 欲扬先抑 托物言志 借景抒情 联想 想象 衬托(正衬 反衬) 前后呼应 讽刺 以小见大 47、词性词类 、实词:有实际意义的词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数词、量词、代词名词:表示名称的词语,如早晨,东,上和各种事物的名称。动词:动作行为,如走、打、开、跳、上;发展变化,如滋润;心理活动,如想、思考;可能意愿,如是、应该、可能、有。形容词:形状,如大、多、高、胖、圆;性质,如聪明、勇敢、坚强;状态,如恭敬。数词:确数,如一、二;序数,如第一、第二;概数,如两三、几十。量词:单位,如个、张、把、块,在数词后。代词:人称代词,如你、我、他、你们、我们、大家;指示代词,如这、那、这样、那边;疑问代词,如什么?怎么?哪儿?。 、虚词:起辅助作用包括副词、介词、连词、助词、叹词、拟声词48、感情色彩:褒义词、中性词、贬义词49、口语交际称呼和你好介绍自己身份(说话对象熟悉除外)写出什么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