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1页
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_第2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公司绝密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及答案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1:读书古人说: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乍听之下,这话似乎说得严重。叮足仔细一想,却觉得十分有理。一个喜欢读书的人,假如好久没接近书本了,那必定是因为他的心思分散在其他琐碎拉杂的事情上。而这些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正是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思想肤浅庸俗形之于外的时候,言语就自然无味,面目也必随之可憎了。我们固然不能脱离现实而生存,但每天抽出一小部分时间读读书,却可以使我们保持头脑的清醒和灵活。古人说: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我们的思想需要源头活水,而这源头有一大部分是来自读书。天天读点有益的书,对精神有

2、滋补作用,而我们的言谈举止就不至于无味或可憎了。对从事体力劳动的人来说,读书是一种休息。对用脑力处理事务的人来说,读书会是一种解脱。当我们烦闷的时候,读书固然可以解闷;当我们愁苦的时候,读书也可以使我们忘忧。读有益的书可以把我们由琐碎杂乱的现实提升到一个较为超然的境界,能以旁观者的眼光回顾你自己的忙碌沉迷。一切日常引以为大事的焦虑烦忧悲愁,以及一切把你牵扯在内的扰攘纷争,这时就都不再那么值得认真了。书本是人类精神上的营养剂。缺少了它,生活必有缺陷。林语堂劝人们找到文学上的爱人。他说:世上原有所谓性情相近的事。所以一个人必须从古今中外的作家中找寻出和自己性情相近者。你如能时常有机会和一位与自己精

3、神领域接近的作家借书本聊天谈心,他所说的话就是你想说的话,他的喜怒哀乐就是你的喜怒哀乐,这时,你就可以得到如同交到知心朋友一般的快乐。世上有人喜欢储蓄金钱,有人喜欢收藏古董,有人喜欢搜集邮票珍玩,也有人喜欢把书本上的佳言名句储存脑中。最后这种储存是最富经济价值且又是最安全的储存。因为它一不怕窃盗,二不怕丢失。而且携带方便,取用简单。腹有诗书气自华。读书能使人风度高雅,气宇轩昂,远胜过服饰上的奢华或家宅中的堆金积玉,而它能使你有恬淡宁适心安理得的快乐,更决非终年孜孜为利,唯恐失去存款的人们所可比拟的。阅读题:1.文章开头即引古人三日不读书,便觉言语无味,面目可憎之说,其目的是什么有什么好处(4分

4、)2.第段写的造成一个人思想肤浅庸俗的最大原因是什么(2分)3.第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4.第段谈到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结合你自己的读书实际,写出一部书名,并谈谈从中得到什么益处。(3分)5.文章从哪几个方面论述了读有益的书的好处请简要概述。(3分)6.请写出本文的两种论证方法。(2分)参考答案:1.目的是为了从反面强调读书的重要性,引出论题(2分)。其好处是激发阅读兴趣,引人深思(2分)。2.琐碎拉杂的事情使人忙碌,心思分散,无时间读书(2分)。3.作用是过渡,承上启下。(答出承上启下可得2分,只答过渡得1分。)4.此题为开放题。写出书名得1分,谈出益处得2分。5.文章从三方面论述读

5、有益的书的好处。一是可以伸头脑清醒和灵活(1分);二是可以滋补和提升精神(1分):三是可以使人胸襟高雅,气度不凡(1分)。6.引用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任意答对两种得2分)。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练习2:读诗与识法年轻人差不多都爱读诗。拈几首有兴趣的,譬如喝水,三下五除二,咕嘟几下,解渴了事,这是一种读法。另有一些人,古代有欧阳修苏东坡,近代有康有为梁启超,当代有钱钟书程千帆等,他们年轻时读诗,灯下读诗兼品味,识来妙法与甘辛,譬如饮茶,慢斟细啜,品出滋味,直欲舌夺精髓,这也是一种读法。与前者相比,后者不但能知其妙,还能知其所以妙,所以,有些评论家将这两种读法分别称作欣赏和鉴赏。识法,就是知其方法。

6、以诗为例,例如杜甫的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欣赏者的文章可以写出上千个字,说意境如何优美,诗情如何动人,可能对读诗者会有一些启发,但要使读者真正读进这两句诗,还须教人以诗法。如果一法不谈,读诗者读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就算白读了。这里两个黄鹂是两个点,一行白鹭是一条线。春日景色无奇不有无物不美,杜甫不可能都写,他选择了两个点一条线。这就是诗歌刨作中常见的用点线经营诗境空间的方法,叫点线经营法。用此法如果能读出唐代王之涣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白日如点由上落下,黄河如线自西往东,那简直就大彻大悟了。十四年前,我曾与几位女中学生讨论过唐代张祜的宫词。诗曰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一

7、声何满子,双泪落君前。当时,她们正在为这首诗是写宫女的哀怨,还是作者对宫女的同情争执不休,我发表了我的意见。我认为,这么成功地写出宫女哀怨正是成功地表现作者对宫女的深切同情。这首小诗,可以让我们学习的东西很多。倒如故国三千里是写空间之远大,深宫二十年是写时间之久长。这是时空经营法。一个宫女的浓重哀怨,不用多言,仅以一个空间一个时间便表达出来了。如果用其他方法来叙述描摹,何能简约精妙如此读诗识法,虽非易事,但只要有好书或老师点拨,也不是一件困难的事。首先,必须广泛阅读和深刻理解诗歌名篇,有意识地多读多思考。其次,须识活法。若学一法便拘泥一法,学一句咬定一句,不能融会贯通,终究难免东施效颦泥里行舟

8、之病。宋代朱熹:读书之法,既先识得它外面一个皮壳,又须识得它里面骨髓方好。这清楚地说明了读诗与识法的关系。阅读题:1.细读第段,概括加点词欣赏与鉴赏的含义。(4分)2.东施效颦讲的是美女西施因病而皱着眉头,邻居丑女东施见了觉得很美,就学西施也皱着眉头,结果显得更丑。现在常用来比喻胡乱模仿,效果很坏。第段中的东施效颦在本文的具体含义是什么(3分)3.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运用了诗歌创作中常见的点线经营法,下列诗句中运用此法的一项是()(2分)a.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b.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c.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全文的主旨句是什么(用文中的句子作答)(2分)5.作者认为:如果一法不谈,读诗者读前是此等人,读后还是此等人,就算白读了。你是否赞同此观点请简要说明理由。(4分)参考答案:1.欣赏指读诗只凭兴趣,领略意境和诗情的动人(2分,凭兴趣领略意境和诗情各1分):鉴赏指读诗兼品味(不仅知其妙,识得妙法(还知其所以妙)(2分,读诗品味识法各1分)。(共4分)2.指读诗学一法便拘泥一法,不会融会贯通。(3分。意思对即可)3.c(2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