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63.站在拐点看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_第1页
3363.站在拐点看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_第2页
3363.站在拐点看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_第3页
3363.站在拐点看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_第4页
3363.站在拐点看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站在拐点看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摘要:本文分析了现阶段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中面临的一些难点,本着遵循程序设计教学的基本规律和基本原则,在具体的程序设计教学实践中进行尝试,同时也给出程序设计教学中的一些思考与建议。关键词:程序设计 教学 难点 实践探索记得曾在cctv2的一期对话节目中,有嘉宾给盛大的陈天桥提出关于行业、产品、伙伴、社会环境四个拐点的危机警示。2010年,万科集团的王石提出关于“楼市确实出现拐点”的言论愈演愈烈。其实,大到企业的发展整合,小如员工的定位转型,都同样面临着各自的拐点。在新课程新高考的背景下,我省一年两考的信息技术高考也走过了两年,这是从会考到高考的跨越,从上机

2、到笔试的考试形式转变,这样的高考对信息技术老师来说既是一个契机又是一个拐点,但必须要走好这条转折路。一、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中面临的难点1、知识点多,课时有限,教学目标难以很好完成算法与程序设计涵盖了vb程序设计中用到的所有基本知识,包括流程图、常量、变量、数据类型、各种语句、常用的标准函数等,这些基础知识都要求学生必须理解掌握,并能熟练应用。这就需要在课堂上进行一一的讲解,但往往由于上课时间有限,课时又不够,同时要忙着赶进度,在上课过程中很多内容都是一带而过,并没有真正讲透、深入分析,既定的教学目标也就难以很好完成。例如书本上列举出枚举算法、解析算法、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对分查找等几种典

3、型的算法,其算法思想和实践操作,虽然只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但是毕竟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些内容,仍然需要教师去讲透彻,否则学生就很难理解。一个完整的算法光光对它的算法思想进行讲解,往往就需要一两节课时间,甚至两三节。而要让大多数学生真正能达到自主编写程序,就需要投入更多时间,但是信息技术课一般最多每周两节,再除去一些节假日,真正可以上课的时间真的不多,学生全面理解算法并会编程序何其难,教学目标也就很难达成。2、学生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分层教学难以有效开展目前,高中学生对计算机基础知识的掌握很不均衡,信息素养参差不齐。现在有条件的中小学均开设了信息技术,从理论上讲,高中学生应该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基础知识

4、并具备了一定的操作能力,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高中学生一般是来自不同学校、不同城镇,他们在小学和初中阶段所受的信息技术教育是各不相同的,就导致在高中阶段的学习起点也是各不同的。关于这点,笔者在教学中感受尤为深刻,一般来讲,城区学校毕业的学生基础明显高于乡镇学校毕业的学生。对于学生存在的差异性,可以采用分层教学,它也符合教学中因材施教、分层指导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也针对学生不同的知识基础与接受能力,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学,希望使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有所提高。但是程序设计的理论内容较多,很多知识点往往都需要在课堂上讲解,如果教学起点太低,是对基础好的学生一种教育重复,必然会使较好的学生受到影响

5、,若起点过高,教学就只能为少数优秀学生服务,这会挫伤大多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导致差生越来越差,两级分化现象越严重,苦的是中间的学生,降低了整体教学质量,这样的分层教学收到的效果甚微。所以一直以来,在课堂上往往全班统一要求,让有差异的学生做无差异的内容,这势必造成学生中出现“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的“统一”也遏制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发展。因此,为了使学生能够乐于学习程序设计,只能在上机课中设置操作任务时,将任务分为必做和选做类型,采用这种简单的分层教学,取代课堂上呆板统一的做法,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3、先服从会考还是着眼于高考,教学中很是尴尬从会考的角度看,侧重实践,通过操作达成

6、题目要求即可。因此,在讲解基础知识的同时,更注重培养学生操作的能力。一节课中,教师讲解与留给学生练习的时间一般控制在1:2左右,学生将通过练习掌握相应的知识点。有时甚至为了应付会考,学生可以似懂非懂程序的意思,只要教给他们相应的上机操作方法,答案照样可以出来,这样也就很难反映出学生的真实学习水平。从高考的角度看,侧重理论与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严密的逻辑思维完成问题解决,主要是培养学生对整个学科的融会贯通。考试形式也从上机考改为笔试,虽然考试范围、考试目的没有发生改变,但考试形式的变化必定会引起考试内容的变化,题型更要发生大的变化。原来不适合上机考试的内容可能很适合笔试,原来适合操作的内容可能很

7、难用笔试来完成。所以在教学中若一开始就从高考的角度,很多内容必须要详细的分析,比如冒泡排序算法,不仅仅要求学生掌握其程序设计思想,还需要深入地掌握程序实现的方法,与面向会考的上课要求显然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因此,当学生一开始接触程序设计课时,作为信息技术教师应该站在哪个角度教比较好,如果仅从会考出发,很多知识点是可以轻描淡写而过,甚至舍弃。但是若从高考这个大局出发,这些在会考看来看似不重要的内容,往往是高考的重头戏,两者之间严重脱节,让信息技术教师在教学中处于一种很尴尬的境地,难以选择。二、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实践探索1、在执教能力上“突出重围”,改变三尺讲台 “涛声依旧”现象 从备课着

8、手,学会“淘汰”自己,要做加法有人说“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必须像泉水”。的确如此,备课是教师执教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可是我们往往都会在备课中存在一种惯性思维,常常将上个学年的教案拿来就用,反正觉得知识点也没多大变化,备课当然也无需多大变化。其实不然,这种靠“旧船票”登上“新客船”的做法已经行不通了。当我们回过头去仔细看自己以前花很多精力备好的教案时,会发现很多想法都有点过时了,甚至感觉很幼稚。此时必须要学会否定自己,“淘汰”自己当初的想法,毕竟随着教学经验的逐步累积以及阅历的不断增加,看问题的角度也会发生变化,更加细致,那么必须要重新备课,将备课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想法不断地融入进去,多做这样的

9、加法。因此,在备课的过程中可以参考以前的,但也要与时俱进,多多分析当初自己的想法,和现在的思考多做比较。所以,从备课上来看,必须要重新去“备教材”,不仅要把教材吃透,还要善于把握教材的重点和难点,做到有取有舍。笔者认为只有钻研得深,才有可能讲得浅。 从上课来看,需要“转行升级”再提高,要做减法备课时要“深入”,上课时则要“浅出”。不能在备课时备些什么,就到课堂上全部讲出来,使得一堂课满满当当,实际上未必是越细越好,有时候多则无益,对学生学习信息技术不一定有多大好处。所以,上课时要多做减法,尽量使复杂问题简单化,也便于学生理解,同时也要给学生更多的思考时间。课堂如果一味地由老师主宰,探求、怀疑、

10、争辩和批判就难以在学生中真正生根发芽。另外,也不能为了过分追求好的课堂效果,一节课就像过节放鞭炮一样热闹,学生的课堂反应看似很好,个个好像都很懂,其实有很多学生是滥竽充数于其中而已。要知道热闹过后,硝烟散尽只留下一地纸屑,学生的收获不多也不行,毕竟课堂上注重的还是获得新知识。所以,有时未必有好的课堂效果就是一节好的课,要权衡好,有些不必要的课堂效果该减时还是要减。 从下课而言,放低“姿态”,走出去,请进来如果说课堂是教师表演的舞台,学生的舞台只好留待课堂以外,于是课堂上没有办法完成的事情便理所当然地推到了课外。在程序设计教学中,很多学生反映上课时都能听懂老师的讲解,可一旦自己去做具体的题目时,

11、往往会没有思路、脑袋空空,或错误百出等各种情况。学生的程序阅读能力、编写能力只停留在照着教师例题 “依样画葫芦”的水平,一知半解,并没有真正形成自己的逻辑思维,一旦稍有改变,就无从下手。面对这些问题,很多学生一方面是不敢问,怕问了还是不懂,另外一方面是懒得问。而老师也存在一种教学习惯,下课后就等着学生来问自己问题,很少主动走到学生中间,去询问一下这节课的教学效果,倾听学生的想法。我们常常说“教师搭台、学生唱戏”,缺少了主角,再好的戏也白搭。因此,我们必须要主动走到学生中去,多去找那些基础薄弱的学生问问,问问他们“听懂了没有”,“哪里不懂”等,多去了解他们当前的学习状态,把有问题的学生主动的请进

12、来,给他们好好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一遍不行就两遍,甚至三遍四遍,直到懂为止,使得他们重新树立起学习程序设计的信心,这场戏才能完美谢幕。2、在练习环节上 “齐头并进”,做到课堂课后两不误,作业批改及时跟进在只有信息技术会考的时代,笔者对学生的练习仅仅是局限于小小的课堂之中,基本上就是让学生进行上机操作练习,能达到会考操作要求就行,可以说是很肤浅地停留在或者是应付会考的层面上。在课堂中,最多是将上机练习过程中出现的普遍问题及时进行解答,或者是进行个别指导。自从有了信息技术的高考,在练习上就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打破了单一的课堂练习模式,以课后练习为重。现在从高一开始,每一节程序设计课结束后,我们基

13、本上都准备了相应的课后练习,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做错了没有关系,不会做也没有关系,能做多少是多少。这样做主要是为了鼓励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怎么做,树立起一套符合自己学习程序设计的方法,而不是为了一个答案去抄答案,从而扼杀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有了课后练习,对笔者而言,就要花很大一部分精力去批改学生的作业,这在高考以前是从来有过的。在批改学生作业的过程中,感受颇多,自己感觉可能特别简单的题目,一到学生那里,什么样的答案都会出现,就会迫使我们去分析学生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这样批改作业的过程有时可能不比数学老师来得轻松,甚至有种过山车的感觉,跌宕起伏。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要求学生做课后练习、

14、老师作业批改及时跟进,能够及时发现问题所在,其实是件好事,教学相长嘛,对我们的备课和练习设计也提出更大的挑战。3、在知识体系上“破旧立新”,分散教材固有的结构,感性认知为先众所周知,算法与程序设计教材是按照“先理论后实践,先语句再程序”理念编写的。这就容易导致在上课时先讲基础理论部分,比如算法的概念、流程图的画法,再讲具体的算法程序。然而大多数学生都是第一次接触算法与程序设计,他们对学习算法也很茫然,不知道学这些理论有什么用。因此,我们可以尝试着做些改变,从程序设计教学一开始就应该让学生接触功能简单的程序,以建立起对程序设计的整体概念,体会各种语句的功能,理解计算机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比如在程

15、序设计教学的第一节课时,笔者就举了一个关于加法的简单vb程序, 先给出(如图1所示)的应用程序,然后在相应的“被加数”和“加数”文本框中输入数字,单击一下“计算”按钮,和就出现在“两者和”文本框中(如图2所示)。图1图2 首先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示算法,然后教师给出具体的相对应的vb编程代码,让学生自己去体会用程序设计语言表示的算法叫程序。(程序代码如下)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dim a as doubledim b as doubledim c as doublea = val(text1.text)b = val(text2.text)c = a + bt

16、ext3.text = str(c)end sub接着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学习经验去理解这段程序,虽然学生最终形成的认识,以及得出的结论仍是肤浅的、模糊不清的、认知不全的。但由于有了真实的程序设计环境以及借助了具体的实例,学生就能以一种轻松的方式,比较容易地接受了程序设计的启蒙教育,对学习程序设计也萌生了一种最初的亲切感,有了一个很好的感性认识,为以后的程序设计教学工作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三、高中信息技术程序设计教学中的几点思考与建议1、授人以“渔”,更需授人以“欲”教学中常说的一句话: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其实在笔者看来,授人以“渔”,更需授人以“欲”,只有在教学中调动了学生学习程序

17、设计的欲望,才能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我们都明白,课堂教学的效果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内容,而在于学生学到多少知识,而学生学到多少就取决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热情和主动性。只有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教师的努力才能取得效果。要使学生积极投入到一节课的学习,笔者认为首要的是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发挥其主动性。在教学过程中,高一就应瞄准会考,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以会考大纲为基准,在一开始的程序设计教学中可以适当降低教学重心,做到“低起点,小坡度”,要呵护好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积极性,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好奇心理。同时要善于启发学生去思考问题,要鼓励学生多思考、多发表自己的意见,要充分地与他们交流和沟通,调动他们学习的

18、自觉性和积极性,循序渐进地掌握所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另外,程序设计教学中要讲的内容多且细,但由于受课时和学生认知水平等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这几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们,将相关教学内容设计成专题,给学生进行讲座,或者将一些教学内容提炼成问题作为学生的课外思考题等方法往往更能调动学生学习欲望,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学习活动中提高自己的程序设计能力,常常会收到一些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2、在习题设计上“有的放矢”,尽量减少题目的重复性每一次练习结束后,我们往往抱怨学生完成练习的效率不高,态度不认真、应付了事,不知道有没有想过这其实不能完全怪学生。一方面有些练习反复出现很多次,学

19、生都已经会了,他觉得做这样的题目完全是浪费时间,当然可以不做或者简单地做一下。另外一方面有些练习设计的太难,只有个别学生能完成,这样会打击很多学生做练习的积极性,甚至会十分排斥练习。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得归咎于我们设计的练习不够精,针对性不够,没有做到“有的放矢”。要想提高练习的有效性,做好练习设计就是重要一环。好的课堂练习可以及时反馈学生知识掌握、技能形成等信息,一节课可安排多次反馈性、针对性练习,一来强化,二来纠错,便于及时调控教学进程。新课结束后可以有巩固性练习、提高性练习或为满足求知欲的思考性练习等。总之,好的课后练习既要满足学生对本节课的基本概念、操作等进一步理解,又能通过练习使他们的程序设计思考能力、程序阅读能力有所提高。因此,要想有高品质的练习,在设计练习时必须要能够“有的放矢”,有针对性,多从教材内容和学生基础两方面去考虑,准确把握好重难点,要适合学生现有认知水平,重复性的练习要尽量减少。为此设计的练习一定不能只求练习数量和难度,还要顾及到练习的难度和层次,尽量由易到难,由巩固到发展。同时设计的练习既要让学生体验练习带来的成功感,又不至于因练习太容易又重复而失去认真练习的动力。总之,加强“精品”习题,以少胜多,以质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