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1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2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3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4页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现浇钢筋混凝土楼盖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 专业学号: 指导教师: 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课程设计任务书一、 设计题目设计某多层工业建筑(某生产车间)的中间楼面如图所示,其中纵向尺寸5ly,横向尺寸3lx;楼盖尺寸由教师指定(根据学号进行分配)(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单向板肋梁楼盖) 图1 楼面平面示意二、 设计内容1、结构平面布置图:柱网、主梁、次梁及板的布置2、板的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3、次梁强度计算(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计算)4、主梁强度计算(按弹性理论计算)5、绘制结构施工图(1)、结构平面布置图(1:200)(2)、板的配筋图(1:50)(3)、次梁的配筋图(1:50;1:2

2、5)(4)、主梁的配筋图(1:40;1:20)及弯矩m、剪力v的包络图(5)、钢筋明细表及图纸说明三、 设计资料1、ly=6600和lx=6600 楼盖平面轴线尺寸示意图如图2所示.lylylylylylxlxlx图2 楼面平面轴线尺寸2、生产车间的四周外墙均为承重砖墙,其中纵墙厚370mm,横墙厚度240mm,采用mu10烧结普通砖、m5混合砂浆砌筑。内设钢筋混凝土柱,其截面尺寸为350mm350mm。3、荷载(1)、楼面活荷载,单位为6.0(2)、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3)、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自重标准值(4)、平顶粉刷: 4、材料(1)、混凝土:c30(2)、钢筋: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

3、b400级钢筋,梁箍筋及板内构造筋采用hrb335级钢筋。 5、环境类别:一类四、 设计内容1. 按指导教师给定的分组进行设计,编制设计计算书。2. 用2号图纸2张或1号图纸1张绘制楼盖结构施工图,包括结构平面布置图,板配筋图,次梁和主梁配筋图(用铅笔图绘制)。3. 结构平面布置:按指定的分组进行单向板肋梁楼盖布置,各构件按类型编号,主梁建议采用横向布置,梁宜贯通,布置应规整,同类型构件截面应尽可能统一。4. 板和次梁采用塑性内力重分布方法计算;主梁采用弹性理论计算;五、 具体要求:计算书要求采用a4纸书写或打印,字迹要求工整,条理清楚,页码齐全,表格规范并编写表格序号,主要计算步骤、计算公式

4、、计算简图均应列入,并尽量利用表格编制计算过程。图面应整洁,布置应匀称,字体和线型应符合制图标准。提交全部成果时请自备档案袋,并在档案袋上写明专业、姓名、学号等。图纸按照标准格式折叠。六整体式单向板肋梁楼盖设计步骤:1设计资料(1)楼面均布活荷载标准值:qk=6.0kn/m2。(2)楼面做法:楼面面层:水磨石地面;楼盖自重:钢筋混凝土自重值25kn/m3;平顶粉刷:0.25kn/m2 (3)材料:混凝土强度等级采用c30,主梁及次梁受力筋用hrb400级钢筋,梁箍筋及板内构造筋采用hrb335级钢筋。2楼盖的结构平面布置主梁沿横向布置,次梁沿纵向布置。主梁的跨度为6.6m,次梁的跨度为6.6m

5、,主梁每跨内布置两根次梁,板的跨度为6.6/3=2.2,l02/l01=6.6/2.2=3,因此按单向板设计。按跨高比条件,要求板厚h2200/30=73mm,对工业建筑的楼盖板,要求h70mm,取板厚h=80mm次梁截取面高度应满足h=l0/18l0/12=6600/186600/12=367550mm。考虑到楼面可变荷载比较大,取h=500mm。截面宽度取为b=200mm。主梁的截面高度应满足h=l0/15l0/10=-6600/156600/10=440660mm,取h=650mm。截面宽度取为b=300mm。楼盖结构平面布置图见图1 3板的设计(1)荷载板的永久荷载标准值 水磨石面层

6、0.65kn/m2 80mm钢筋混凝土板 0.0825=2.0kn/m2 平顶粉刷 0.25kn/m2 小计 2.9kn/m2 板的可变荷载标准值 6.0kn/m2永久荷载分项系数取1.2;因楼面可变荷载标准值大于4.0kn/m2,所以可变荷载分项系数应取1.3.于是板的永久荷载设计值 g=2.91.2=3.48kn/m2可变荷载设计值 q=6.01.3=7.8kn/m2荷载总设计值 g+q=11.28kn/m2,近似取为g+q=11.3kn/m2(2)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已知a=120mm,次梁截面为200mm500mm,板的计算跨度:边跨按以下两项较小值确定:l01=ln+h/2

7、=(2200-120-200/2)+73/2=2016.5mml02=ln+a/2=(2200-120-200/2)+120/2=2040mm 所以边跨的计算取2016.5mm 中间跨l02=ln=2200-200=20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度连续板计算。取1m宽板带作为计算单元,计算简图如图所示。(3)弯矩设计值不考虑板拱作用截面弯矩的折减。由表11-1可查得,板的弯矩系数m分别为:边支座0;边跨中,1/11;离端第二支座,-1/11;中跨中,1/16;中间支座,-1/14。故m1=(g+q)l012/11=11.32.01652/11=4.18knmmb=-(g+q)l01

8、2/11=-11.32.01652/11=-4.18knmmc=-(g+q)l022/14=-11.32.02/14=-3.23knmm2=m3=(g+q)l022/16=11.32.02/16=2.83knm(4)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 坏境类别一级,c30混凝土,板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15mm。假定纵向钢筋直径d为10mm,板厚80mm,则截面有效高度ho=h-c-d/2=80-15-10/2=60mm;板宽b=1000mm。c30混凝土,a1=1.0,fc=14.3kn/mm2;hrb335钢筋,fy=300n/mm2。则板的配筋计算过程如下:板的配筋截面位置1b2c 弯矩设计值()4.

9、18-4.182.83-3.23s=m/1fcbh020.0810.0810.0540.063 0.0850.0850.350.0560.0650.45ft/fy=0.451.43/270=0.24,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4. 次梁设计 根据本车间盖楼的实际使用情况,楼盖的次梁和主梁的可变荷载不考虑从属面积的荷载折减。(1)荷载设计值 永久荷载设计值 板传来永久荷载 3.482.2=7.656kn/m 次梁自重 0.25(0.55-0.08)251.2=3.525kn/m 次梁粉刷 (0.55-0.08)0.251.2=0.282kn/m 小计 g=11.463kn/m 可变荷

10、载设计值 q=7.82.2=17.16kn/m 荷载总设计值 gq=28.632kn/m 近似取28.6kn/m(2)计算简图按塑性内力重分布设计。主梁截面为300mm650mm。计算跨度: 边跨有以下较小值确定:l01=ln+a/2=(6600-120-300/2)+120/2=6410mm1.025ln=1.025(6600-120-300/2)=6509mm所以边跨长取6410mm 中间跨l02=ln=6600-300=6300mm因跨度相差小于10,可按等跨连续梁计算。次梁的计算简图见图 (3)内力计算次梁设计值计算如下:次梁的弯矩设计值截面位置1边跨跨中b离端第二支座2中间跨跨中c中

11、间支座弯矩系数1/11-1/111/16-1/14计算跨度l0(m)l01=6.41l01=6.41l02=6.3l02=6.3(kn.m)106.83-106.8370.95-81.08次梁的剪力设计值截面位置a边支座 b(左) 离端第二支座b(右) 离端第二支座c中间支座剪力系数0.450.60.550.55净跨度ln(m)ln1=6.41ln1=6.41ln2=6.3ln2=6.3(kn)82.49109.999.1099.10(4)承载力计算1)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正截面受弯承载力计算时,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翼缘宽度取bf=l/3=6600/3=2200mm, bf=b+sn=200+20

12、00=2200mm两者的较小值,故取bf=2200mm。环境类别一级,c30混凝土,梁的最小保护层厚度c=20mm。假定箍筋直径10mm,纵向钢筋直径20mm,则h0=550-20-10-20/2=510mm c30混凝土,1=1.0,c=1, fc=14.3n/mm2, ft=1.43n/mm2;纵向钢筋采用hrb400钢,fy=360n/mm2,fyv=360n/mm2。正截面承载力计算过程列于表11-7。经判别跨内截面均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则次梁正截面承载力计算如下: 次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配筋截面1b2c 弯矩设计值()106.83-106.8370.95-81.08s=m/1fcbh

13、020.0170.1310.01200990.0180.10.1410.3500130.10.1050.35选配钢筋计算配筋(mm2)as=bh01fc/fy875.16714.12632.06527.48实际配筋(mm2)216+118218+116118+116218as=875.16as=714.12as=632.06as=527.48计算结果表明,支座截面的均小于0.35,符合塑性内力重分布的规则;asbh=455.6/200500=0.45%,此值大于0.45fy=0.451.43360=0.18%,同时大于0.2%,满足最小配筋率的要求。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包括

14、:截面尺寸的复核,腹筋计算和最小配箍率验算。验算截面尺寸:hw=h0-hf=510-80=430且hw/b=430/250=1.72vmax=108.94kn所以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腹筋:采用6双肢箍筋,计算支座b左2截面。由于0.7ftbh0=128knv=108.94kn,所以根据构造要求,按箍筋的最小配筋率来设置箍筋。截面高度在300500mm的梁,最大箍筋间距,300mm最后取箍筋间距s=250mm。为方便施工,沿梁长不变。验算配箍率下限值:弯矩调幅时要求的配箍率下限为:0.3ft/fyv=0.31.43360=0.12%,满足要求。实际配箍率sv=asv/(bs)=56.6/(

15、200200)=0.14%0.12%,满足要求所以箍筋取双肢6200 5.主梁设计主梁按弹性方法设计。(1)荷载设计值为简化计算,将主梁自重等效为集中荷载。次梁传来的永久荷载 12.1597.2=87.54kn主梁自重 0.65-0.080.32.4251.2=12.312kn主梁粉刷 (0.65-0.08)22.40.251.2=0.821kn 永久荷载设计值g=71.02+12.31=83.33kn可变荷载设计值q=14.047.2=101.09kn(2)计算简图有结构可得,主梁端部支承在墙上的支承长度a=370mm,中间支承在350mmx350mm的混凝土柱上,其计算跨度按一下方法确定:

16、边跨:ln1=6600-350/2-120=6305mm 因为0.025ln1=172.6mm0.10跨内按t形截面计算,因跨内设有间距小于主梁间距的次梁,翼缘计算宽度按l/3=7.2/3=2.4m和b+sn=6.9m中较小值确定,取bf=2.4m。b支座边的弯矩设计值mb=mbmax-v0b/2=-423.06-201.80.40/2=-463.42knm经判别跨中截面属于第一类t形截面 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计算过程如下 主梁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及配筋截面1b2 弯矩设计值(kn.m)390.37463.42193.93-50.86s=m/1fcbh020.0320.2900.0160.032rs

17、=1+(1-2as)/20.9840.8240.9920.984选配钢筋计算配筋(mm2)as=bh01fc/fy1836.72561.0890.2235.4实际配筋(mm2)425525225218as=1964as=2454as=982as=5092)斜截面受剪承载力:hw=h0-hf=600-80=520,因hw/b=520/300=1.8vmax=260.13截面尺寸满足要求。计算所需腹筋:采用10-200双肢箍筋,vcs=0.7 th0+yv asv/s h0=0.71.43300600+360157/200600 =349.74knvmax,不需要配置弯起钢筋。验算最小配筋率: s

18、v=asv/bs=157/300x200=0.26%0.24t/yv=0.10%,满足要求。次梁两侧附加横向钢筋的计算:次梁传来的集中力fl=87.54+101.09=188.63kn,h1=650-550=100mm,附加箍筋布置范围s=2h1+3b=2100+3250=950mm。取附加箍筋10200双肢,则在长度s内可布置附加箍筋的排数,m=950/200+1=6排,次梁两侧各布置3排。 mnyvasv1=6236078.5=339.12103knfl,满足要求。因主梁的腹板高度大于450mm,需在梁侧设置纵向构造钢筋,每侧纵向构造钢筋的截面面积不小于腹板面积的0.1%,且其间距不大于2

19、00mm。现每侧配置214,308/(300*570)=0.18%0.1%,满足要求。6.绘制施工图楼盖施工图包括施工说明、平面结构布置图、板配筋图、次梁和主梁配筋图。(1)施工说明 施工说明是施工图的重要组成部分,用来说明无法用图来表示或者图中没有表示的内容。完整的施工说明包括:设计依据(采用的规范标准:结构设计有关的自然条件,如风荷载、雪荷载等基本情况以及工程地质简况等);结构实际一般情况(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设计使用的年限和建设抗震设防类别);上部结构选型概述;采用的主要结构材料及特殊结构材料;基础选型;以及需要特别提醒施工注意的问题。 本设计示例楼盖仅仅是整体结构的一部分,施工说明可以简单些,详见图11-21(c)。(2)结构平面布置图 结构水平布置图上应表示梁、板、柱、墙等所有结构构件的平面位置、截面尺寸、水平构件的竖向位置及编号,构件编号由代号和序号组成,相同的构件可以用一个序号。楼盖的平面布置图见图11-25,图中柱、主梁、次梁、板的代号分别用“z”、“kl”、“l”和“b”表示,主、次梁的跨数写在括号内。(3)板配筋图 板配筋采用分离式,板面钢筋从支座边伸出长度a=ln/4=2050/4=512.5mm,取550mm。板配筋见图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