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体验在初中古诗歌教学中的应用_第1页
审美体验在初中古诗歌教学中的应用_第2页
审美体验在初中古诗歌教学中的应用_第3页
审美体验在初中古诗歌教学中的应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审美体验在初中古诗歌教学中的应用 【摘要】 古诗词虽然字数很少,但都是千锤百炼的语句,其内容值得反复咀嚼,特别是其中蕴含的文化,更是具有极大的价值。因此,单一的背诵显然不能够真正理解古诗词,也不能体会其中的美。所以,在古诗词的教学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对于古诗词所蕴含的美的探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审美体验;初中古诗词;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语文教师要格外重视古诗教学,它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古诗有利于学生想象力的提高,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形成,还有利于学生丰富自己的传统文化,可是,由于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差异性,如今的学生很难与古诗作者

2、进行心与心的交流,由此,语文教学中的古诗歌教学陷入了“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尴尬境地,很多语文教师在当前应试教育的影响下,错误地认为学习古典诗歌就是要求学生能够背诵就好了,其他不用管。事实绝非这样简单,笔者以为,教师应该在古典诗歌的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发挥想象力,体会诗中留白之美 留白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绘画技法,它能够通过虚与实的巧妙配合,使整幅画作表现出一种绝妙之处。从本质来说,绘画与文学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因此绘画中的留白技巧也可以在文学创作中得到很好的运用。教师要重视这一点,在诗词教学中注意挖掘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体会到诗中的留白之妙。举例来说,李商隐的夜雨寄北这首诗就

3、能够很好地体现这一点,李商隐曾经在边远的巴蜀地区担任官职,他因为思念生活在长安的妻子,创作了这首诗。在这首诗中,李商隐巧妙地运用了“巴山”、“夜雨”以及“涨秋池”三种意象,并将三者巧妙叠加在一起,由此衬托出“满”与“实”;诗人只为读者描写了绵绵的秋雨,至于自己是如何思念妻子却只字未提,这就是作者为读者的留白。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体会诗人创作的巧妙。比如,教师可以这样引导学生:“一般秋雨会带给大家什么样的感觉,容易使大家产生什么样的思绪?”学生就非常容易联想到“思念”。教师继续对学生提问:“在秋雨绵绵的晚上,诗人使用了哪一种照明工具?他是如何思念妻子的?”通过逐步推进的问题设置

4、,学生能够非常容易理解诗歌所显现的含义,也促进学生借助于自己的想象力,想象诗人在绵绵秋雨中对自己妻子无尽的思念,进而能够更深刻地感悟到作者内心的苦闷。 二、诗画互相促进,再现诗歌中的画面之美 “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高度评价,可是这句话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诗歌与图画之间的密切联系。王维是一位诗人,同时他也是一位画家,在他的诗作中,“画”与“诗”被完美结合在一起。在初中教材中有使至塞上这样一首古诗,教师为了使学生获得更加深刻的理解,带领学生分析完诗歌的基本内容之后,可以引导学生大胆利用自己的想象力,利用自己已经掌握的美术知识将诗中的意象进行组合,通过绘画的形式表

5、现出来。诗画互相促进的教学手段能够使抽象的语言变得形象生动,能够提高学生学习诗歌的积极热情,同时有利于学生审美能力的提高。除了王维的诗歌可以采用这种教学方法之外,其他的诗歌也可以灵活借鉴这种方法。总之,教师要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借助于诗歌的手段来表现诗歌的意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诗歌中的图画美。 三、通过音乐感悟诗中节奏之美 诗与歌是一对密不可分的主体,自诗歌诞生那一天起,就从来没有与音乐分开过。在诗歌教学中,学生不仅要学习诗歌中的语言美,还要用心体会诗歌中所蕴含的音乐美。无论是音乐还是乐器都是诗人表达感情的工具,教师在诗歌教学中如果遇到有关乐器的诗句,要为学生详细解释相关知识,除此之外,还要求学

6、生充分感受诗中情感。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可以提前准备好与诗歌情感一致的背景音乐。这样,学生在感悟诗歌创造的意境美的同时,还能够体会到诗歌中的音乐美。当学习陋室铭这一课时,尽管诗人遭到了贬谪,却仍然过着“调素琴”、“阅金经”的怡然生活,字里行间流淌出诗人高尚的节操。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轻松的背景音乐,使学生边听边用心朗诵,缓缓的旋律将作者安贫乐道的高尚情怀充分展现出来;在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诗人辛弃疾用“五十弦翻塞外声”将粗犷悲壮的战歌奏起。所以,学习这首诗的时候,教师要尽量选取高亢激昂的乐曲,使学生在铿锵有力的旋律中感受诗歌的意境。所以,诗歌是音乐的载体,诗歌教学只有添加了音乐元素,才能展

7、现出蓬勃的生命力。 四、理清结构,体会诗歌结构美 在诗歌创作中不能忽视结构的重要性,它影响着诗歌的内部组织和整体构造。教师在进行诗歌教学的过程中,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感悟诗歌中的韵律美和语言美,还要引导学生认真分析诗歌的结构,体会诗歌的结构美。红楼梦中有一节内容讲的是“香菱学诗”,黛玉言道:“什么难事,也值得去学?不过是起承转合,当中承转是两副对子。平声的对仄声,虚的对实的,实的对虚的。”由此可见,黛玉所说的“起承转合”便是古人设计诗歌结构的技巧之一。古诗词中的“起”指的是诗歌的开头,主要作用是引出下文;“承”指的是承接上文,对上一句所描写的事物做更详尽的描述;“转”指的是转折,有的时候也指递进

8、,将诗歌的意境深化一层,表现出更加深厚的思想内涵。古人进行诗歌创作都喜欢先对景物进行描写,之后再抒情、议论,接着照应开头,所以从整体看,诗歌结构非常完整,主旨也十分鲜明。这种结构方式不仅能够使读者较好地感受作者思维的层层推进,也能够充分认识到诗歌结构的紧致、巧妙。教师要想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一定要重视“起承转合”在诗中的运用。 五、结语 当前的古典诗歌教学,虽然在当前存在着一定的不足,有需要改进的地方,但是只要教师坚持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水平,就一定会使学生乐于接受诗歌,进而走出诗歌教学的瓶颈。 参考文献 1沈文嘉,单青.把握文眼窥探文心试论散文教学的导读方法j.职业技术,2011(05). 2吴洪雷.放飞文言文的课堂小议初中文言文的几种教学方式j.科技创新导报.,2011(36). 3黄仲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