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国家学生学习介词“给”的偏误研究及其解决策略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7/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1.gif)
![英语国家学生学习介词“给”的偏误研究及其解决策略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7/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2.gif)
![英语国家学生学习介词“给”的偏误研究及其解决策略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7/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3.gif)
![英语国家学生学习介词“给”的偏误研究及其解决策略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7/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4.gif)
![英语国家学生学习介词“给”的偏误研究及其解决策略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8/27/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1fc6aae0-ab4a-444c-839f-243f34bf0830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英语国家学生学习介词“给”的偏误研究及其解决策略 【摘要】介词“给”是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语法点。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分析过母语为英语的学生习得介词“给”的时候产生的偏误。本文旨在对英语国家的学生在学习介词“给”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偏误进行研究,找出偏误原因及解决策略。 【关键词】英语国家学生;“给”;偏误;原因;解决策略 一、汉语介词“给”的语义研究 介词“给”是由动词“给”(基本意义为供给、给予)虚化而来。它的用法很多,从形式上看,“给”主要分布在三种格式里。1 a、 给+o+vp b、vp+给+p c、给+vp 但事实上可以将此合并整合,主要有以下五种情况:2 引进给予的对象。如
2、:他给校长写了一封信。 引进服务的对象。如:老师给我解释了那个句子。 引进表达的对象。如:把你的想法给大家说说。 引进了受损的对象。如:电影票他给你弄丢了。 引进动作的发出者。如:小偷给警察抓走了。 二、含有介词“给”的句子与英文译文的对比 英语中没有哪个介词可以直接表达汉语介词“给”的意义,因而不能直接将两种语言在这个方面进行直接的对比,所以,本文使用的方法是将含有介词“给”的句子和英文译文进行对比,以求说明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1、针对含有介词“给”的句子,可以将其译为英语中的“主语谓语间宾直宾”句型。【3】如: 奶奶生病的时候,没有给我们写信。(给予的对象)(grandma did no
3、t write us a letter when he was ill.) 2、 间接宾语表示的动作是对谁做的或为谁做的,所以“给”在表示这样的意义的时候,英语往往用to或者for去对应。【4】 他进步很快,不久就开始用英文给(“为”、“替”)美国一家报纸写文章。(he made such rapid progress that before long he began to write in english for an american newspaper.) 在很多时候这条规则是有用的,但是却不能适用于任何句子,比如“老师给我解释了那个句子”,此处的“给”可以换成“为”,但是比较地道的英
4、文对应翻译是“the teacher explained the sentence to me.”按照规则,此处应该翻译成“for”,但是“explain”的搭配介词应该是“to”,此处并不符合规则。 3、介词“给”也有用in、on处理的情况。 只有解放才能给他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it was only liberation that could bring about a complete change in his life.) 一个绅士走到邮递员跟前,并给爱丽丝交付了邮费。(a gentleman came up to the postman and paid the posta
5、ge on alices letter.) 4、“给”用做被动语态介词。 如第一部分第五个例句“小偷给警察带走了”的译文为“the thief was arrested by the policeman.” 5、 有些包含介词“给”的汉语句子,在英语中仍用动词“give”,同时“give”代替汉语句子中的谓语动词。【4】 我希望你什么时候给我们谈谈那个事情。(i hope youll give us a talk about it some time.)介词“给” 和谓语“谈谈”都换成了“give”,这样的翻译才较为地道。 由于汉英两种语言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即使含有介词“给”的汉语句子中的给可
6、以和英语句子中的某些情况对应,但也不能一概而论。由于汉语介词“给”可以对应英语中的不同情况,加上本身结构复杂,导致了母语为英语的学生在学习介词“给”的难点和错误的产生。 三、英语国家学生学习介词“给”的常见偏误 1、替代介词混用 与介词“让”的混用。介词“让”有三个意义,即表示“使令”、“容许”和“致使”,这三个意义是介词“给”没有的,老师应该在向学生讲解介词“给”的时候,想办法如何让学生了解介词“给”到底有哪些意义。 与介词“对”的混用。根据词典解释,介词“对”和介词“给”似乎非常相似,但事实并非如此。介词“给”可以引进行为动作对象的给予对象、服务对象和表达对象,还可以引进动作行为的发出者和
7、受损者。而介词“对”则只可以引进动作行为对象中的表达对象、对待对象和关涉对象。相互重合的地方就只有表达对象。 与介词“替”的混用。英语国家的学生也常常将介词“替”和介词“给”混用,比如“多给(替)朋友想象,大家都开心”。而有些时候“替”和“给”是可以交换的,比如“他进步很快,不久就开始用英文给(“为”、“替”)美国一家报纸写文章”。何时可以交换,何时不可以交换这是老师需要弄清楚的问题。 2、错序 (1)介词结构句法位置不当。现代汉语既有只能出现在谓语主要动词前的介词结构,又有可以出现在主要动词之前也能出现在主要动词之后的介词结构。介词“给”引出的介词结构便属于后面一种情况。可前可后不好把握,因
8、而极易产生大量偏误。 (2)结构错位。结构错位主要包括这样两种情况主语与介词错位以及否定词和介词错位。如:爸爸,给您我要寄一件上衣。一般来说,“给”字介词结构应该出现在主语之后,谓语动词之前,并且与主语关系紧密不能分开。否定副词应在介词短语之前表示对整个介词短语及动词谓语的否定。【5】 3、遗漏 (1)结构不完整。发生这个偏误的原因是学生将介词“给”误用为动词“给”,这样就造成了句子结构的不完整。如:所以我一定忘不了这件事,真的给我很深的印象。 (2)介词遗漏。现代汉语中状中结构和述补结构中的动词一般都需要使用相应的介词。但是如果外国学生对此认识不足在加上母语的影响就会产生偏误。如:我晚上打电
9、话爱人、孩子。 4、增添介词冗余。当学生学习了介词“给”之后就会在能说的句子中想方设法地加上介词“给”造成介词的冗余。比如:我爸的一位香港朋友请给我们吃晚餐。 5、滥用(给+n)+v结构的滥用。这种结构是现代汉语中的一种常见组合,也是学生在初级阶段掌握到的一种结构。学生会因为熟悉这种结构并且觉得这种结构简单而不自觉地使用这种结构,从而产生偏误。如:我以为我爸爸没有给我关心。 四、英语国家学生产生偏误的原因 1、母语的负迁移。在一个人完全习得母语之后, (下转第39页) (上接第37页) 再学习另一门外语的时候,会不自觉地使用自己的母语的语法规则推到目的语的语法规则,因而学生在使用介词“给”的时
10、候会努力搜寻母语中对等的结构或词汇,这样偏误就极易发生。上文提到过的结构错位中的否定词与介词错位,和前文提到的介词结构摆放的句法位置不当就是如此。 2、目的语知识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指学习者把他所学的有限的、不充分的目的语知识用类推的办法不适当地套用在目的语新的语言现象上,因而造成了偏误,也称为过度概括(over-generalization)或过度泛化。【5】如“(给+n)+v”结构的泛化、“在”字介词结构的泛化和动词“给”的用法的泛化。 3、学习策略的影响。所有人的学习策略都是力求简洁,很多人都会采用省略这种方法来实现简洁。(1)省略介词如:我晚上打电话爱人和孩子。(2)省略与“给”搭
11、配的动词如:我有很多中国朋友,你来中国的时候我(介绍)给你认识。 4、交际策略的影响。第二语言习得者为顺利进行语言交际就会采取某种方法,当他的能力不足以应付的时候就会使用交际策略,此处有两种情况,即语义替代和回避,回避就是直接把介词用作动词,此处不再举例。代替即是语义的替代,这样会造成介词“给”和其他介词的混用。 5、学习环境的影响。当然也不能忽视学习环境的影响,老师和学习教材的问题也是造成英语国家学生习得介词“给”的偏误的原因。 五、解决策略 1、确定介词“给”的机构功能的教学顺序。要正确的、有效地将介词“给”的意义教给学生,必须有效地确定这几个意义的难度层级,教学过程也要由此由浅入深,由易
12、到难。个人觉得教学的顺序应为:引进给予的对象引进动作的发出者引进服务对象引进表达的对象引进受损的对象排出这五个功能的教学顺序以后,教师应该根据这个顺序将这五个功能分在初级、中级、高级进行教授,定期复习。同时,教材的解释也不应该是词与词之间的对照,应该采取句与句之间的对照。这样,才能让学生体会到介词“给”到底有哪些功能。 2、对比式教学策略。对比式教学策略包括词语对比和结构对比。 将介词“给”与容易混用的介词进行对比。前面部分已经说过由于交际策略的影响,学生易于用介词“给”代替其它介词,造成介词混用。为了尽量减少此情况,对外汉语教师自己首先要做好介词“给”与易混用的介词的本体辨析,然后再将辨析结
13、果应用于教学。最好将这些介词放在不同的句子环境中,让学生自己选择或者填写,再由老师讲解,让他们在练习中体会到这些介词在哪些时候可以通用,哪些时候不能通用。 结构的辨析。介词“给”引出的结构有些可前可后,有些只能在句尾。这容易让学生非常疑惑,因而会时常发生错序的偏误。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时候认真分析,逐渐教授给学生让其建立语感。 3、强迫式教学策略。在分析英语国家学生习得介词产生偏误的原因的时候,我们发现动词“给”用法的泛化,以及学习策略的影响会让学生省略介词或者省略与介词搭配的动词。为了应对学生这种学习策略,教师可以使用强迫式教学策略,可用词卡提示强迫学生说出介词“给”或者和介词“给”搭配在一起的动词。 4、善用英汉之间的翻译练习。母语为英语的学生或多或少地会按照他们的母语进行思考,这是无法避免的。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挑选出一些英语句子让学生进行翻译。这样可以让学生适当地通过两种语言的联系掌握介词“给”的用法。这样可以减少学生母语负迁移的影响,同时锻炼学生用目的语思考的能力。 5、不使用正误对比的方法。正误对比就是将外国学生的偏误形式与汉语中的正确形式进行对比。这种方法可能会让学生在记忆中仅仅保留错误的形式,同时加上学生的语感还没有那么强,他们并不懂得该如何对比这两个句子。所以,老师应该不断强调正确的形式。 【参考文献】 1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班级主题活动的选取与组织计划
- 促进幼儿社交技能发展的教研活动计划
- 企业资源配置的优化策略计划
- 加强组件安全性审查机制
- 物业管理服务合作意向合同
- 股份制文书操作指南与案例解析
- 证券市场投资咨询及交易服务协议
- 物联网智能家居系统解决方案服务合同
- 物联网终端设备研发合同
- 中国古代诗词故事征文
-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落实学生核心素养方法的研究-结题报告
- 【美术】第一单元第1课《情感的抒发与理念的表达》课件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初中美术八年级下册
- 体育与健康(水平二)《花样跳绳一级动作(18课时)》大单元教学计划
- 改革开放前后家乡的变化教学课件
- 一年级的成长历程
- 湖北省普通高中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模拟物理(二)含解析
- 2024年济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英语/数学/语文)笔试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骆驼祥子祥子成长经历
- 团队协作和领导力
- 奋力前行迎接挑战主题班会课件
- 红木家具通用技术条件解析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