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编-教学设计方案_135_第1页
精编-教学设计方案_135_第2页
精编-教学设计方案_135_第3页
精编-教学设计方案_135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教学设计方案 【精品】教学设计方案范文集锦7篇为保证事情或工作高起点、高质量、高水平开展,时常需要预先制定方案,方案可以对一个行动明确一个大概的方向。你知道什么样的方案才能切实地帮助到我们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7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教学设计方案 篇1教学角度:运用多中人称,讲述中国登山队员的壮举。主要教学步骤:1、速读全文,要求学生读出情节发展的几个主要阶段。2、浏览课文,要求学生读出层次详略,注意体味文中的人物描写和景物烘托。3、组织课堂讨论,议说“登上地球之颠”。说读训练实施过程:1、引导学生运用第三人称,概述登山队员突击主峰的经过。2、引导学生运用第一人称,以某一登山

2、队员的身份,讲述登山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所历所感。教师布置几个话题供学生思考和讨论:a攀登“第二台阶”,b奔向“地球之颠”,c、刘连满的生命之光。学生自选角色和话题,思考准备。先小组后全班进行课堂发言。3、引导学生谈读后感。4、引导学生朗读景物描写的句子,体会其表达作用。教学设计方案 篇2一、课前谈话,引出课题虽然咱们的教室处于角落,感觉有点阴沉沉的,但咱们的气氛却是热腾腾的,小朋友们呢,都是喜洋洋的,对吧。多么可爱的笑脸呀,老师这里也有一张笑脸呢!1、出示太阳笑脸:认识吗?谁呀?你看,这是一个怎么样的太阳?(红彤彤、笑眯眯)你觉得她想对我们小朋友说什么呢?2、太阳这么能关心人,把太阳给我一个人好

3、不好?那给你吗?给他吗(加上用手指的动作)?哦,看来,太阳是大家的。(板题)3、齐读课题: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一首诗歌。请同学们翻开书106页。二、读通课文,自学生字1、初读课文,自学生字: 看到这么优美的诗歌,莹老师真想先读为快,给我一次表现的机会好不好?师范读(配乐)。 想像老师一样美美地读吗?但是学习得一步一个脚印,要慢慢来,先要过三道关呢!能行吗?好,咱们先过第一关: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特别要注意读准生字字音。 然后再和同桌交流一下学习生字的方法。 全班交流:有什么好办法教给大家或有什么地方提醒大家?(可以让学生上讲台当小老师)适机出示生字卡片。陪(换位并组词);彤(注意读音的变化)(

4、你坐得这么笔直笔直的,肯定对自己充满了信心,你为自己争取了发言权,真高兴能请你来说。)2、再读课文,检查读文:好多出色的小老师啊!老师看了心里真是喜滋滋的。恭喜小朋友们又向前迈了一大步,下面,小朋友可以大展身手了。请小朋友读诗歌,谁会有这样的好机会呢?三、品读二节,想象练笔1、小朋友们很棒,这个太阳也很不错呢!她做了许多好事,请同学们快速默读课文,找一找。2、指名说。你找对了吗?3、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这一段,等一下咱们比比谁的收获最多。4、全班交流:你读懂了什么或者说你有什么体会?你是怎么读懂的?你从哪里读懂的?(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鲜花、小树、小朋友。)(机动:太阳是怎么做的呢?)动作有洒、泼、陪

5、、看 有了太阳,花儿开得更( ) 有了太阳,小树长得更( )(花儿更美了,小树更高了,花儿和小树开心吗?你能用你的声音来表达你的感受吗?)5、说到这里,莹老师想起来了,也写了一句“陪”,比较句子: 她看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 她陪着小朋友在海边戏水。读一读,你觉得哪个太阳更好,为什么?哦,原来一个字里边也有好多学问呢!谢谢同学们的宝贵意见。6、过渡:现在老师难怪明白了,因为有了太阳的陪伴,小朋友玩得更欢了!咱们现在就去海边分享一下他们的快乐吧 同桌互练; 个别读。(快乐的时候你有什么表情?,能让老师从你的脸上也感受到这份快乐吗?读得真不错,如果能加上动作就更好了。)7、小朋友这么能干,老师很想把

6、一个读书的小诀窍送给你们,有了这个小诀窍,小朋友们肯定能学得更好,想听吗?读书的时候,不仅要学会读懂文字,还要学会看懂符号。再看看书,有什么新的发现吗? 个别说发现。 你看懂了吗?8、想象练笔: 请小朋友闭上眼睛,让我们去感受太阳的热情,一起走进这个阳光灿烂的世界吧!(配乐)火红的太阳从东方冉冉升起,她唤醒了人们、唤醒了大地、唤醒了花儿鸟儿树儿草儿果儿,她把美丽的金光洒遍了世界的每个角落,在太阳的照耀下,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一切都充满了活力。 小朋友,刚才在你的脑海里还看到了太阳做了哪些好事?9、让我们再把太阳做的好事说给大家听听,好吗?准备好。(老师为你们配乐)四、练习朗读,词语训练(第一节

7、)过渡:太阳要做的事太多了,那能干的太阳从早忙到晚,就一直没有变化吗?1、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说不定会有什么新的发现呢!2、指名说:白云红彤彤的晚霞,还有什么也是红彤彤的?这样的词语还有吗?请一个女孩,仔细观察,眼睛圆溜溜,水汪汪,亮晶晶,脸蛋胖乎乎,红扑扑,红彤彤,笑容甜蜜蜜的。教学设计方案 篇3这篇课文是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第六组的第三篇课文,这组教材围绕人物的优秀品质来选编课文,以诚信,孝敬贯穿始终,把优秀的思想品质教育融合在生动有趣,感人肺腑的故事中。本课中的三个儿子面对着三个妈妈,当他们的妈妈拎着沉重的水桶走来时,力气大的只顾着翻跟头,嗓子好的只顾着唱歌,他们唯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

8、;而那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的儿子,却跑到妈妈跟前,接过了沉甸甸的水桶。难怪老爷爷说他只看到一个儿子,因为他深知,这个“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却能帮助妈妈拎水的儿子才是真正的儿子。浅显的文字中包含着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那就是“为人子,方少时,孝与亲,所当执”。【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基本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让学生“多读多想、读懂课文”的同时,提高自身的朗读能力。3、感受父母的艰辛与不易,懂得儿女应该以实际行动为父母分担生活重担的道理,在生活中做个体贴、孝敬父母的好孩子。【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到父母的关爱和劳动的艰辛,从而产生体贴、孝敬父母的美好情感,难

9、点是理解老爷爷的话所包含的深意,他为什么说只看到一个儿子。【预设过程】一、回顾导入小朋友,上节课我们认识了怎样的三个儿子?1、指名回答。相机板书。2、让我们再来骄傲地夸夸他们吧!(课件出示妈妈话)3、请三个小朋友扮演三位妈妈,表情朗读。二、朗读感悟1、质疑启思: 过渡:这就是妈妈眼中的三个儿子。(板书:妈妈眼中)可是,在老爷爷的眼中(板书:老爷爷的眼中)又是怎么样的呢? 学生质疑:导语:是啊,明明是三个儿子,为什么老爷爷说只看到了一个儿子? 你认为老爷爷看到的是哪个儿子?(板书问号)(第三个儿子) 为什么你们认定他就是老爷爷眼中这唯一的一个儿子呢?哪告诉你的?读给大家听听。2、自主发现, 深入

10、体会水的重和妈妈提水的辛苦: 哦,这个儿子帮妈妈提的是一桶怎么样的水?(沉甸甸的水)从课文中哪里可以看出这是一桶沉甸甸的水?找到划出来,仔仔细细读一读。 体会句子:一桶水可重啦!水直晃荡,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 生自由读。 谁愿意来读给大家听一听? 哪些地方让你感受到了水很重?(板书:“痛”、“酸”、“走走停停”、“直晃荡”) 指名读,评议:(导语:是啊,多重的一桶水啊,三个妈妈走走停停,胳膊都痛了,腰也酸了,多累啊。谁能用自己的朗读把水桶的重和妈妈的累给读出来呢?)师倾听学生朗读的亮点,师通过及时评价引领学生有情朗读。 想象性、移情性体验,感受母亲的辛劳。a、师范读,生闭眼

11、想象。b、四人小组交流感受。引导:可以用你的语言,用你的动作表现出来。c、汇报交流。 老师啊,也想请你来读一读。我闭上眼睛来听一听,看我的眼前,能不能也出现像你们一样的画面。(全体深情朗读) 联系生活体会:你们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曾经拿过,搬过或者拎过很重的东西吗?请你回忆一下。此时,你最大的希望是什么?3、对比体会,深入感受:过渡:这时,三个妈妈也多么希望有人能来帮帮她们呀!可事实是怎样的呢?(读文说感受) 你能用文中的三个句子来说说三个孩子的表现吗?(课件出示句子) 朗读感悟。 你对三个儿子的表现是怎么看的?(同桌交流) 全班交流。三个儿子的行为对比:一个儿子只顾自己翻跟头,一个儿子只顾着唱

12、歌炫耀自己的才艺。独独对妈妈手中的水桶视而不见。儿子的行为跟妈妈的辛劳对比:这时候,他们的妈妈在干什么?4、想象体会,进一步感受第三个儿子的.精神品质: 那么重的一桶水,大人都不太提得动,一个跟你们差不多大的孩子提着这么重的一桶水,会是怎样的情景呢?请你想象一下。 你认为这三个儿子当中谁最能体会妈妈此时的需要呢?为什么? 揭示中心:难怪老爷爷会说只看见一个儿子。原来老爷爷看到的是一个孝敬父母的儿子。(板书:孝敬父母)三、明意练笔,挖掘孩子的内心想法1、提出建议:此时此刻,我想你一定有许多话想对三个儿子、对三个妈妈、对老爷爷、对同学、对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对自己说的,请你选择一条,把你最想说的话写

13、下来。能干的小朋友可以写得更多。(课件出示:我想说)2、师巡视指导。3、交流反馈。四、小结,升华情感小朋友,一直以来,我们都感动于妈妈对我们的爱,感动于妈妈对我们的付出。“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相信小朋友也一定会用自己的爱,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做一个真正孝敬父母的孩子,是吗?【板书设计】23 三个儿子妈妈眼中 老爷爷眼中 我的眼中 既聪明又有力气只有一个儿子 唱歌好听 没什么特别的地方 孝敬父母教学设计方案 篇4杜甫的绝句全诗仅二十八字,描写的景物却极有特色。诗人寓主观之情于客观之景,寓胸中之意实在之物,情景交融,意境深远。尤其是诗人巧用数字入诗,“两”、“一”、“千”、“万”四个字,虚实

14、结合,时空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艺术表现力。本诗的第一句是“两个黄鹂鸣翠柳”。黄鹂在柳枝上鸣叫,诗人指明“两个”,说明鸟的叫声不是叽叽喳喳的,而是一唱一和式的对鸣,欢快而不嘈杂,热闹而不喧嚣。第二句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白贵鹭向蓝天飞去,从“一行”可见此鸟排列有序、渐次远去,而不是轰然飞散,各奔东西;再用上了一个“上”字,更显示了白鹭奋力高飞、展翅向上的姿态。第三句是“窗含西岭千秋雪”。“千秋”一词是虚指,出于诗人的想象,它赋予了“雪”这一静态景物以沧桑之感。千年不化的积雪似乎在诉说着什么、见证着什么。“窗”中之景虽小,却由此可感受时间之纵深。第四句是“门泊东吴万里船”。船停泊在门前的码头边,也是

15、静态之物,但因其行程“万里”,使人顿觉天地开阔,似插翅而难及。“门”外之景也不大,却由此可感受空间之广袤。以上四句描写的是诗人当时寓居浣花溪草堂周旁可见的景色。前两句中“两个”、“一行”是实指,“黄鹂”与“白鹭”,“翠柳”与“青天”,两两相对,四种景物,有声有色,描绘了一幅色彩明丽、清新动人的图画,表现出诗人此时闲适的心情。后两句 “千秋”与“万里”都是虚指,均出于诗人的想象,而诗的意境因此而幽远、开阔,又显示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多读是学习古诗的一个重要方法,要让少于在读中对所学之诗知其意、临其境、悟其情,逐步增强对古诗的语言感知能力,感受古诗的艺术魅力。、初读知其意:学生自读全诗,要求读得音准

16、句顺,声音响亮。指名学生读第、第句,理解“鸣”、“上”的意思,用“补省略,调整词序”的方法说说诗句的意思。学生齐读第、第句,理解“含”、“泊”的意思,用上述方法说说这两句的意思。教师相机指导。指名学生把四句诗的意思连起来说一说。、再读临其境:学生回答:第、第句写了什么景物?有哪几种色彩?第、第句写了什么景物?教师出示挂图:学生看图,教师声情并茂地朗诵诗句,并作适当讲解。前两句,突出“鸣”、“上”二字,帮助学生理解,是这两个字使景物产生了动态效果,使画面显得生机盎然。后两句,突出“含”、“泊”二字,以此了解诗人的思绪由现时到了过往、由近处到远处;而且也正是这二字,使现时之景(窗)和想象中的过往之

17、景(千里雪)、近处之景(门)和想象中的远处之景(万里船)有机融合于完整的画面之中。学生看书上插图,一边手指景物,一边自由朗读。指名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其他学生尝试在脑里再现画面。指名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描绘的美丽景色。、三读悟其情:比较读,在黑板上出示: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雪,门泊东吴船。读一读,与原句比较一下,哪个写得好? 为什么这样说?帮助学生明确这首诗的朗读停顿及重音,并完成下列板书: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前两句声色兼美)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后两句意境开阔)表演读:播放课前制作好的配乐朗诵录音,让学生欣赏。随后要求学生和着音乐诵读,要求他们掇民对古

18、诗的理解用适当的语气和动作表现出来,甚至可以摇头晃脑,手舞足蹈。教学设计方案 篇5学习目标:1. 学会10个字及相关词语,认识5各1字.2. 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 了解课文描写的方法,想象课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4.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教学重点:1. 词语教学中重视象声词的教学,了解象声词的不同结构,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体会不同声音所表示的不同事物.2. 课文重点是二至四自然段,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想象文中描述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美.教学难点:1. 对文中总起句,教师应有针对性地指导学生了解句子地内容及在段落中地作用.2. 了解课文描写地方法,

19、体会作者地思想感情.教学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听到了什么?(教师播放一些自然界地声音)你们还想听到哪些奇妙声到课文中去找一找.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 自由朗读课文两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把课文读通顺.2. 同座互读,正音.3. 检查自学生字情况,重点指导读好”柔,诉,敲”,区别”呢,量”是多音字.4. 小组读书比赛.5. 轻声朗读课文,看看课文中介绍了哪几种大自然的声音?三.课堂练习1. 观察字形,说说你的发现?2. 师提示重点字的关键笔画,学生练写.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回顾课文.1、游戏:找朋友.2、读课文,说说课文描绘了大自然哪些美妙的声音?二、精

20、读课文主体感知.1、再读课文,想想你最喜欢大自然的那种声音,为什么?2、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读书感受.3、全班交流.第二,三,四段构段方式相同,可选择学生感兴趣的一个段落重点指导,教师通过引读,分小组读等多种形式朗读,帮助学生体会声音的特点,初步了解这种总分的构段方式.其余两段由扶到放.(注意象声词的读法,边读边想象描绘的意境.)4、朗读全文,尝试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背诵.5、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相关段落.三、拓展走进大自然,感受大自然美妙地声音,试着像书上这样记录下来.写一段话.教学设计方案 篇6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桥?(指名答)2今天,我们学习一篇有趣的课文,(板

21、书课题)课文里所讲的桥会让大家大开眼界。(二)初读课文1老师范读课文。2学生借助拼音自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的音。3四人小组分自然段读课文,互相纠正字音。4出示生字卡片,检测生字的读音。(三)初步学习课文,了解课文大致结构1指名分自然段朗读课文。2兰兰跟爷爷过了几种桥?(潜水桥、塑料桥)3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潜水桥?谁愿意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4课文的哪些段写的是塑料桥?谁愿意读一读?(请举手的同学齐读)5再读全文。我们知道了潜水桥和塑料桥这两种神奇的桥,现在我们再来把全文读一遍。第二课时(一)朗读课文,熟悉课文内容学生自读课文,想一想兰兰过了哪两种桥。(二)朗读感悟1学习课文第一至四自

22、然段。(1)你喜欢哪一种桥?(指名说)请喜欢潜水桥的同学读一读描写潜水桥的第一至四自然段。(2)思考:潜水桥有什么特点?(四人小组讨论)(3)兰兰在潜水桥里都看到了什么?(图文结合回答)2学习课文第六至九自然段。(1)朗读第六至九自然段,思考:你从这几个自然段中知道了什么桥?(2)兰兰刚开始看到的塑料桥是什么样的?读出课文中的句子。过了桥后,把塑料桥怎么办呢?读出课文中的句子。(3)说一说塑料桥有什么特点。(轻巧,带着方便)3学习第十自然段。(1)齐读第十自然段。(2)爷爷真会变魔术吗?(是科技的力量)(三)朗读全文(四)识记生字第三课时(一)复习课文1朗读全文。2说说课文中兰兰过了哪两种桥,

23、潜水桥和塑料桥各有什么特点。(二)识记、书写生字1读生字词。桥梁工程师波浪特别玻璃砖划过去采野花很薄轻巧又平又稳2指导书写。(三)实践活动:未来的桥可参考“教学建议”第三部分。教学设计方案 篇7教材说明小柳树和小枣树各有长短,怎样看待每个人的长与短,是课文的立意所在。课文借小柳树和小枣树生长情况的不同,赋予它们不同的性格特点:小柳树因自己长得漂亮而得意,瞧不起小枣树;而小枣树不因自己长得没有小柳树好看而泄气,也不因为自己能结又大又红的枣子而自大,相反还夸奖小柳树。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

24、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指导写“怎”、“思”二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不同的语气表现角色的不同性格。3、懂得“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知道要多看别人的长处。重点难点有感情朗读课文,明白故事所讲的道理。教学准备生字卡、本文录音带、课件。教学设计一、谈话引入课题。出示课件:图(一):春天,一棵柳树披着飘逸的长发,在微风中翩翩起舞,一棵枣树弯弯曲曲,树皮粗糙,树枝光秃秃;图(二):秋天,枣树上结满了红红的枣,全家人坐在树下高兴地吃枣。同学们,你们看大屏幕上这两棵树是什么树?你

25、喜欢哪一棵?为什么?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看法。(学生自由发言,各抒已见,只要说的有道理,老师都要给予肯定。谁对谁错,老师暂不表态,一切由学生自学自悟。)二、回归主体,自读自悟。(一)学习课文。1、分组:(刚才发言中,喜欢柳树的为一组,喜欢枣树的为一组,调换座位,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为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展示个性的学习环境。)2、学习课文,为下面的辩论作准备。3、指导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重点指导学生通过比较小柳树和小枣树的多方面的不同来读懂课文。教师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一是生长特点不同;二是性格特点不同;三是小柳树前后的表现不同。重点抓住小柳树和小枣树的语言进行朗读、比较、体会,来理解课文的含意。)(二)感知生字。1、听全文录音,边听边划出生字。2、在小组里把难读的字音,读给小伙伴们听。3、游戏:秋天到了,小枣树上结满了又大又红的枣子,农民伯伯正在摘枣子,我们也去帮忙吧!,请摘到枣子的小朋友,读准字音,同学们举起字卡齐读,正确了,可口的枣子送给你。4、指导写“怎”和“思”,重点指导“心字底”的写法。(扫除生字障碍,为学生自学课文打下基础。)(三)朗读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