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克氏针改良方法固定锁骨骨折_第1页
应用克氏针改良方法固定锁骨骨折_第2页
应用克氏针改良方法固定锁骨骨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应用克氏针改良方法固定锁骨骨折 关键词 克氏针;锁骨骨折 中图分类号r683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3-7210(2008)01(a)-150-01 我院从2005年3月2007年1月应用克氏针改良方法固定锁骨骨折53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组53例,男37例,女16例;年龄868岁;左侧19例,右侧34例;横形骨折12例,斜形骨折21例,粉碎性骨折20例。受伤时间2 h3 d。均为闭合性骨折,骨折发生在锁骨中内1/3中外1/3处。 1.2治疗方法 患者取平仰卧位,肩部垫高。采用臂丛麻醉或全麻,取近骨折处横切口,长约5.0 cm,显露骨折断端,根据骨折

2、髓腔大小,选好克氏针,先用克氏针有尖面从骨折远端髓腔由内向外穿入,用手摇钻沿髓腔钻透皮质后,退出克氏针,再将克氏针无尖面顺原道穿出皮质及肩部皮肤。复位骨折,再将克氏针穿入近端髓腔3.05.0 cm,并从皮质穿出0.30.5 cm。如为斜形或粉碎性骨折加用钢丝固定。克氏针外侧端折弯埋于皮下。术后应用常规抗生素,患肢三角巾悬吊46周。 2 结果 本组53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48个月,平均5个月,除1例患者14周达到临床愈合外,其余均在68周内达到临床愈合。无术后感染,无骨折不愈合,除1例患者患有冻结肩外,均无肩关节僵硬,针松动1例。 53例患者均在818周门诊拔除克氏针。按连学全等1拟定疗效标准:

3、优,骨折达解剖复位,骨折部稳定,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骨折局部无疼痛,上肢有力,肩关节活动正常;良,骨折达80%解剖复位,骨折部稳定,骨折愈合时间23个月,骨折局部和关节基本无痛,患肢比较有力,肩关节活动接近正常;尚可,骨折达50%解剖复位,骨折愈合时间34个月,提重物或活动剧烈时周围关节酸痛,肩关节活动受限;差,内固定不牢固,骨折端不稳定,骨折移位,需再次手术。本组优50例,良2例,尚可1例。 3 讨论 锁骨骨折是常见骨折之一,各年龄均可发生,其发生率占全身骨折6%,多见于青壮年及儿童。锁骨骨折后,骨折端内往往有肌肉、软组织嵌入,妨碍骨折处的复位,骨折端可损伤血管、神经,骨折重叠,缩短移位,

4、有时可引起胸廓出口综合征2。近几年,对锁骨骨折的治疗有了新的认识,闭合治疗移位和粉碎性骨折有较高的延迟愈合率和不愈合率,不仅影响美观,而且锁骨的承载能力下降,可诱发肩锁和胸锁关节的创伤性关节炎。因此,主张锁骨骨折的治疗要达到解剖复位3。传统的手术治疗方法多采用克氏针固定,应用克氏针治疗锁骨骨折,方法简单而且结实可靠4。克氏针一端有尖,常将穿入骨折近端的克氏针咬成斜面,尖偏向一侧,这样穿入时力线偏心,不在一直线上,进针慢而费力,可能使骨折错位,而改良方法可避免这些弊端,且应用等长克氏针可随时测量进针深度。 参考文献 1连学全,黄世民,庄耀明,等.克氏针固定锁骨的生物力学试验和临床疗效j.中华骨科杂志,1994,14(3):163. 2胥少汀,葛宝丰,徐印坎.实用骨科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9.321. 3章先炎,杨茂清,孙继泽,等.锁骨复位的三维力学分析j.医用生物力学杂志,1994,3(1):26. 4丁卫华,洪军,刘明. 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