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精编版_第1页
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精编版_第2页
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精编版_第3页
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精编版_第4页
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精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2 辐射生物效应与辐射防护 3 辐射的分类 非电离辐射 粒子振动,温度上升 能量低,不足以改变物质的化学性质 (如光线、超声波、无线电波) 电离辐射 化学变化 损害 有足够的能量使原子中的电子游离而产生带电离子 (如、粒子、X射线、射线) 4 辐射防护的目的 在放射实践中得到最大收益 将辐射损伤减少到最低限度 5 辐射剂量单位 照射量:表示射线空间分布的辐射剂量,即在离 放射源一定距离的物质所受照射的量。 国际单位库仑/公斤,传统单位伦琴。 与活度大小有关外,与位置有关。 6 吸收剂量: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射线的 平均能量。 单位戈瑞,表示一千克受照射物质吸收射线 能量为一焦耳。传统单位拉

2、德。 1Gy=100rad 7 当量剂量:表示按照辐射权重因子WR加权的 吸收剂量,是衡量射线生物效应及危险度的 辐射剂量。 单位希沃特,传统单位雷姆。 8 不同种类辐射的品质因数 辐射种类平均品质因素 X、射线、粒子和电子1 中子、质子和静止质量大于1个原 子质量单位的单电荷粒子 10 粒子及多电荷粒子20 9 组织器官的权重因子 器官或组织WT ICRP-60 性腺0.2 红骨髓0.12 结肠0.12 肺0.12 胃0.12 乳腺0.05 肝脏0.05 甲状腺0.05 皮肤0.01 骨骼0.01 10 11 作用于人体的放射源 天然本底辐射:宇宙射线、感生放射性核素、 地球辐射 医疗照射

3、其他人工辐射 12 高本底地区 3.7msv/年 民房 3.75 msv/年 宇宙射线 0.45 msv/年 水蔬菜空气 0.25msv/年 土壤 0.15msv/年 北京欧洲往返一次 0.04msv/年 肺部透视一次 0.2msv/年 13 世界高天然辐射地区与剂量率 地区年剂量倍数* 伊朗RAMSAR市6-3602.7-160 印度KERRALA区平均135.8 巴西ESPIRITO0.9-3515.5 *中国平均天然辐射年剂量2.26mSv的倍数 其致癌率及遗传疾病与正常地区民从无任何差异 14 辐射生物效应 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效应 确定性效应: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剂量呈正 相关,有阈

4、值存在。不超过就不会发生有害效应。 日本核爆生存者调查,小于250mSv无任何临床症状, 白血病或其他实体癌的发生率与常人无异。 15 随机效应: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剂量相关 的效应,无阈值。 ICRP保守又重要的假设:人体只要受到辐射, 不管剂量多少,都有引发癌症和不良遗传的 机率存在,没有低限值,而且致癌或不良遗 传的机率与接受剂量成正比。 16 辐射的健康效应 躯体 效应 急性 效应 皮肤发生红斑,骨髓、肺、消 化道伤害,白血球减少,不孕, 恶心,呕吐、腹泻 确定效应 慢性 效应 白内障,胎儿影响 白血病,癌症随机效应 遗传效应遗传基因突变或染色体变异所 发生的各种疾病 17 辐射损伤

5、射线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生物分子电离和激发, 或化学键的断裂 自由基产生 直接作用 间接作用 正常功能和代谢作用障碍 生物大分子损伤、细胞微细结构 损伤、细胞死亡 18 人体组织器官辐射的敏感度 敏感度组织名称 高胎儿、淋巴组织、生殖腺、骨髓、脾 稍高皮肤、水晶体、消化道 中等肝脏、血管 低肌肉、骨骼、神经 19 急性全身暴露的确定效应症状 单次剂量mSv确定效应的症状 250以下无可察觉症状。可能引起淋巴细胞的染色体变异 250-1000可能发生短期的血细胞变化(淋巴细胞、白细胞减少),有 时有眼结膜炎的发生,但不致产生面能的影响 1000-2000有疲倦、恶心、呕吐现象,血液中淋巴细胞及白细

6、胞减少后 缓慢恢复 2000-400024小时内会有恶心、呕吐,数周内有脱发、食欲不振、虚 弱及全身不适等症状,可能死亡 4000-6000与前者相似,但症状显示快,2-6周内死亡率为50% 6000以上死亡率100% 20 辐射防护 目的 防止放射生物效应中一切有害的确定性效应 的发生 降低放射生物效应随机效应的发生率,使其 达到被认为可以接受的水平 21 辐射防护的原则 放射实践正当化 放射防护最优化 个人剂量限制化 五年内年有效剂量晶状体皮肤 职业工作者100mSv 平均20mSv 50mSv150mSv500mSv 非职业人员1mSv30d)污染时,应剥离表面或长期覆盖。 34 体表去

7、污 皮肤污染立即用水冲洗,可用软毛刷轻柔刷 洗,防止损伤皮肤;头发污染可用洗发液、 3%柠檬酸溶液或EDTA溶液冲洗头发;眼睛 污染时可用洗涤水反复冲洗;伤口污染时应 根据情况先予止血,再用0.9%氯化钠或3% 双氧水冲洗伤口。 35 放射性废物处理 固体废物可采用放置衰变法进行处理,即在专用设备中存放 至大约10个半衰期或剂量检查达到允许水平后,作为非放射 性一般废弃物处理。 放射性气体利用大气使其稀释和扩散,通过实验室内的通风 柜排气管排入大气,对排气管道要求高于50m内建筑物3m以 上。 液体废物用稀释、净化等措施处理,符合要求后排放并对排 放水定期进行监测 。 36 放射工作人员健康管

8、理 就业前的体格检查 血红蛋白低于110g/L(男)或100g/L(女); 红细胞数低于41012/L(男)或3.51012/L(女); 白细胞总数持续低于4.5109/L者; 血小板持续低于100109/者L; 严重的心血管、肝、肾、呼吸系统疾患、内分泌疾 患、血液病、皮肤疾患和严重的晶体混浊或高度近 视者; 神经、精神病患者等等。 37 定期体检 定期体检的项目中,可根据从事放射性工作的不同 特点选择重点检查项目。对疑有放射性核素已进入 体内的人员,应当进行体内放射性核素积存量的检 测,在这方面可做小便、大便或呼出气的测定或人 体整体计数。全面定期检查和重点定期检查的时间 间隔和频率,则以

9、有关工作条件和职工健康等具体 情况来决定。一般而言,可根据放射性工作场所的 级别或个人平均剂量水平而决定常规检查的频率, 如甲级工作场所、乙级工作场所和丙级工作场所, 常规检查的时间间隔可依次延长。 38 受特殊照射人员的医学观察 受照剂量接近100mSv时,应及时进行医学检 查,作血细胞染色体畸变分析。对由于事故 而发生皮肤或伤口受到污染,或者放射性物 质被吸入和食入者,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 如清除伤口或创面的污染、手术、服用加速 排泄药和催吐剂等。治疗效果在很大程度上 取决于是否及时。 39 我国现行放射防护法规体系 名 称发布机关发布时间 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放射防护条例 医用诊断X线卫生防护规定 放射免疫测定盒邮寄办法(试行) 关于肿瘤放射治疗剂量学的若干规定 核电站环境放射卫生监测及公众健康状 况调查规范 射线防护器材防护质量管理规定 放射防护监督员管理规定 非医用加速器放射卫生管理办法 辐照加工装置卫生防护管理规定 核设施正常运行和事故期间公众受照剂 量检测与评价规范 核事故医学应急准备和响应安全守则 核设施放射卫生防护管理规定 医用X射线诊断放射卫生防护及影像质量 保证管理规定 核事故医学应急管理规定 国务院 卫生部 卫生部、邮电部 国家计量局、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国家核安全局 卫生部 卫生部 卫生部 198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