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老子的自然观及历史作用 道是什么?道德经论道,道是物质,是万物之母,是循环往复的,是自然的规律。老子的思想最为重要的是自然和无为,老子的自然观对社会影响极大,汉初采用老子的思想理论使农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 道自然观无为历史作用 一、“道”是什么 道德经开头之语:“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关于“道”,我们可以解释为以下几点: 1.道是物质。“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这么说,道是物质的,是生在天地之前的,但又不是实体的物质,它在恍惚之中有物,有象,有精。它是“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稀;博之不得,名
2、曰微。”根据这样的解释,我们可以得知,“道”是物,又不是具体的物,是看不到听不到拿不到的物,是物的抽象的概念,是以物质为基础的而又区别于任何实体的物质。这种道,可以实可以虚,既是物质的又是精神的,既是表象的又是虚拟的,是看不见而又能感觉到的东西。 2.道是万物生长的基础。“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固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道是无声无形的,独立存在,不停运转,不以人们的意志而转移的。它独立存在而永不枯竭,它循环运行,永不怠倦。“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所以说,道可以为天地母,也是产生万物的基础。 3.道是运动着的物质,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的运动。“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吾不知其名,故
3、强字之曰道”。这种运动的东西我也不知道叫什么,故勉强叫做道,或叫做大。 4.道是自然的规律,社会的规律。“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十五章),以自然规律为法则。遵循这种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而能“惟道是从”的话,就能够“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十七章)。 综其以上四点,可以说道是万物的基母,万物的一生一灭,就是道的循环运动。依此来解释,道就是自然规律。掌握这种道,并运用到社会中,实行“惟道是从”那么这个道,就成为可以认知的社会规律,运用这个道,就能治天下。道既然是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能支配万事万物的产生变化,那么遵循道,顺应道,让
4、社会在自然规律中自由成长发展,不要强为之,不去破坏道的运行规律,就能够治理好国家。怎样把道运用到治国上,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政治思想。 二、道法自然 “自然”这一概念是老子首创的,但他所说的自然并无近现代大自然或自然界的涵义。从古文字学看,自然是自己如此、从来如此、通常如此、势当如此和自己成就自己以及与“人为”相对立的自然而然、自然天成、事物的天然本性等意思。先秦并没有自然界或大自然的概念,与之相当者是天地或天地万物。 要准确地把握老子所说的自然的主要涵义,应当考察他在有关章节中是在什么意义上使用这一概念的。在老子中,“自然”一词共出现5次,分别见于“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5、(十七章)。“希言,自然。”(二十三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二十五章),“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五十一章),“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六十四章)。 现在就以第二十五章“道法自然”中的“自然”为例加以说明。道是“独立而不改”的,是“自本自根,自古以固存”(庄子大宗师)的。道是原本的物质的实体的,道不依赖于任何外力,也没有任何外力可以左右它,完全是自然的,这是道的最重要的特性之一。“道法自然”的意思是说,道以自然的样态为依归,以自己的内因决定了自身的存在及样态,亦即以自然为法则;就道对万物而言,“道法自
6、然”是指道顺应万物的发展变化而不加干涉,以听任万物依其本性而自生、自长、自化、自成为法则,亦即因任万物按照“自己那样”而存在和发展变化,道就是自然发展的规律。 由此可见,老子所说的“自然”是表示宇宙万物的本性和本然状态的范畴,它所强调的是人与物依据自身的本质和规律而存在和发展变化,亦即不受外在人为因素的无端干预和任意宰制而独立自主。率性而为,自我发展,自己成就自己就是人生的自然存在。因为自然是事物总体状态的自然而然的和谐,这种自然而然的和谐是事物的理想状态。它以个体自由、个性解放及其基础上的社会和谐为最高价值。老子所提倡的“自然”的智慧已经渗透到中华民族的潜意识之中,成为人们常识的一部分,它对
7、中华儿女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以深刻的影响。 三、老子自然观的历史作用 1.老子最为关注的是人的自然本性的保持和万民的命运。他以人生命的本真状态与合理的生存状态为“自然”,以对人生命的本真状态与合理生存状态的无端干涉和宰制为“反自然”。老子之所以提出“自然”范畴,是因为他看到统治者“反自然”的行为太过,而广大民众活得太不“自然”了。因为对于万民来说,自然莫过于“民自化”“民自富”的实现之时;从万民自富过程和结果来看,它是生产劳动、生活生存的社会自然状态,只有在这种自然的情况下和过程中,才有真正的自然而然的心态和生存状态;而万民“自化”“自富”的最大障碍是侯王等统治者的横征暴敛和任意妄为。自然的对
8、立面是人为,故老子反对人为而提出无为,在治国之道中就是无为而治。 2.老子思想成为汉初统治者实行政治统治的理论基础。文帝“初即位,施德惠天下”“除诽谤妖言之罪”“赏赐长老,收恤孤独,除田之租税”。在对待与匈奴关系问题上,采取“和亲”政策,“不发兵深入,恶烦苦百姓”(史记孝文本纪)。景帝时,农民田租只收一半,并下诏:“禁官吏不奉法令,以货赂为市,朋党比周,以苛为察,以刻为明”,而且“减笞法,定令”“欲令治狱者务先宽”。后又下诏:“不受献,减太官,省徭赋,欲天下务农蚕,素有蓄积,以备灾害。”(汉书景帝纪)这些均是汉初统治者在政治统治方面以老子思想为指导的具体体现。 3.老子思想是汉初统治者恢复和发
9、展社会经济的良方。老子思想反映在经济方面,就是以民为本的清静寡欲,劝课农桑,减省赋税,与民休养生息。史记货殖列传记载当时“关梁开放,山泽弛禁”,盐铁私营普遍,富商大贾全国可见。工商业和农业、畜牧业生产也迅速恢复和发展。文、景之时,由于推行休养生息政策,轻徭薄赋,经济繁荣,社会安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治世”。“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京师之钱累百巨万,贯朽而不可校。太仓之粟陈陈相因,充溢露积于外,腐败不可食。众庶街巷有马,仟陌(阡陌)之间成群,乘牝者摈而不得会众。守闾阎者食粱肉;为吏者长子孙;居官者以为姓号。人人自爱而重犯法,先行谊(义)而黜愧辱焉。于是罔(网)疏而民富”汉书食货志。彻底改变了当年的那种“天下既定,民无盖藏,自天子不能具醇驷,而将相或乘牛车”汉书食货志的困境。 可见,汉初以老子思想为指导,对经济政策进行改革,对于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2025年社区下半年工作方案
- 2025年医院512护士节活动策划方案
- 2025年农村幼儿园老师方案
- 2025年电动机综合保护起动器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生物酶制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殊铆钉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燃油灶具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2024-2025学年高三第四次月考模拟生物试题含解析
- 利辛县2025年小升初总复习数学测试题含解析
- 山东省微山县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冲刺高考模拟生物试题(五)含解析
- 第四代住宅户型优化提升
- 特种设备五个台账
- 银行账户异常解除申请书
- 2025年四川成都青白江蓉欧园区运营管理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英语-2025年1月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题
- 2024年高端医疗服务合同(含远程诊疗与健康管理)
- 制程异常处理流程及方法
- 中国干眼临床诊疗专家共识(2024年)解读
- 2025年华润电力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帮工受伤和解协议(2024版)
- 湖北省武汉市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元调英语模拟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