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_第1页
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_第2页
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_第3页
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关键词 检验科;核医学;应急救援 中图分类号 r446 文献标识码 c文章编号1673-7210(2007)05(a)-104-02 检验科作为一门多学科融合的独立专业,在医院医疗工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现结合实际将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讨论如下: 1核泄漏对人体损害的特点 核泄漏对人体的损伤有、辐射的外照射、放射性核素的内照射、热烧伤和机械伤,事故发生放射性核素的释放与分布可分为三个过程,早期:事故发生后最初几个小时,以短寿命核裂变产物为主,散落在事故现场的核燃料碎片和核设备形成较强的、辐射源;中期:事故发生后几天或更长,释放的放射性核素通过羽状烟云大

2、部分进入大气并沉降到地面上;后期:事故后几周到几年,主要是长寿命核裂变产物,如锶90、铯137、钚239对人体的危害。对人体外照射主要来自:核动力设施。放射性烟云。沉降到地面的放射性落下灰。附着于人体表面和衣服上的放射性核素。这些辐射源的辐射对人体辐射引起外照射放射性损伤,主要核素有碘131、铯137等。电离辐射对人体血液系统、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不同程度的放射性损伤。 2检验科在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作用 一旦有核泄漏事故发生,检验科必须迅速作出响应,在医院应急办公室的统一指挥下,检验科应立即按预案进入工作状态。 21 血液常规检查 主要观察外周血细胞的改变,淋巴细胞减少、嗜中性粒

3、细胞增多、以淋巴细胞绝对计数最为可靠。 22 对体表和尿、血等生物样品进行核素及污染检测 23剂量估算 231 照射34 d内可得到物理剂量估算,淋巴细胞染色体非稳定性畸变(cu)如环和双着丝点泊松分布检验可提示照射的均匀和不均匀。淋巴细胞微核(cb阻滞法)较为简便,但有干扰因素。早熟染色体凝集(premature chromosome condensation ,pcc)技术,可在取血后6 h出结果,范围110gy。 232淋巴细胞染色体稳定性畸变除淋巴细胞非稳定性畸变(cu)外,另一类缺失、易位、倒位等稳定性畸变(cs)可推测原先照射剂量。荧光原位杂交(flurorescence in s

4、ituhybridization,fish)能快速识别人类1、2、4号染色体易位。t淋巴细胞次黄嘌呤磷酸核酸转移酶(hypoxanthine phosphoribosyl transferase,hprt),其基因突变频率与剂量相关。血型糖蛋白(gpa)基因突变技术检测,突变频率与辐射剂量正相关1。 24 其他检查 241 高淀粉酶血症和高淀粉酶尿症与病情程度有一定的关系,高于正常值10100倍。 242照射1 d,大面积皮肤损伤病人的肌酸激酶水平升高,为正常值的1020倍,天冬氨酸转氨酶升高。 243事故后79 d,不少病人出现高酶血症(如天冬氨酸转氨酶、碱性磷酸酶、乳酸脱氢酶)及高胆红素血

5、症。 244事故发生后血小板数量明显减少。 245进行肾功能、电介质、血糖、肝功能等检查。 246如继发细菌感染,进行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 247如发生失血和休克,根据病情严重程度输注血液。 248凝血系统检查:早期凝血系统激活,一过性升高2,血小板凝集功能增强,出现高凝集状态,乃至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 249免疫系统检查: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cd4/cd8比值下降。原有过敏体质者,ige明显上升。此外免疫屏障破坏,粒巨噬细胞系统质与量减弱。 3检验科人员个人防护及科室布局 检验科人员平时应当学习掌握控制应急辐射的相关知识,事先经过良好的训练,采取一切可能的防护措施,包括配备必需的

6、个人防护衣具(防护面具、防护服、防护手套等)。工作人员带个人剂量仪,包括热释光片、数字式个人剂量仪,必要时带个人剂量报警仪3。进入工作场所前,首先在更衣室换上防护服,个人物品不得随意带入放射性工作场所,严禁将污染的物品和个人防护用品带出工作场所。检验科应注意整体布局,在整个布局中分别设工作人员出入口和标本出入口,防止交叉污染。工作场所划分为污染、半污染和清洁区。 4标本和废液处理 进入检验科的标本(血、尿、便等)及废液等均视为放射性废物,按照ws1996标准处理,液体或固体废物如感染的针头、注射器和破碎的玻璃器皿等均应放入不泄漏、较牢固并有合适屏蔽的容器内。工作场所应设污水池,存放放射性污水直

7、至符合排放标准要求时方可排放。废原液和高放射性废液应专门存放。操作带有挥发性和产生气溶胶的开放性场所,应设相应的排风系统,排放口应达到国家大气排放标准4。 5海上核医学应急救援中的检验工作 海上核泄漏事故具有突发性、机动性特点,因此要求医学检验工作要迅速、准确,能够满足现场急救的基本要求,为完成海上核医学应急救援任务,检验工作需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 51 携行设备要求能够满足现场基本医学检验需要,设备要求搬动容易、有良好的抗碰撞性和抗磁性,基本携行设备有半自动生化分析仪、尿分析仪、血球分析仪、电介质分析仪、显微镜、试管、玻片、离心机、棉签等。 52携行试剂如血球试剂、尿试纸条、电介质试剂、血型试剂、血液等。 参考文献 1叶根耀.我国急性放射病临床诊断研究进展j.中华放射医学与防护杂志,1998,18(5):319. 2刘本、叶根耀主编.上海“6.25”60co源辐射事故病人诊断与救治文集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43-56. 3潘自强主编.核与辐射恐怖事件管理m.北京:科学技术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