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_第1页
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_第2页
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_第3页
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点燃学生的写作激情 【摘要】语文课的教学,就是要训练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然而,在作文教育一直倡导“我手写我心”、“说真话”、“述真情”的今天,大多数中学生却怕写作文,冥思苦想、无从下笔的现象屡见不鲜,甚至出现了舍真求荣的“造文”怪现象。 【关键词】点燃学生;写作激情;观察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怎样才能让学生不再谈“写”色变,让学生对作文“有兴趣”、“乐于书面表达”,让学生对自己的习作充满自信心呢?我觉得在作文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一、留心观察,善于发现 我国西晋时的文学家陆机在文赋中写道:“伫中区以玄览”说的就是从广阔的生活中观察万物,才能引起文思。

2、当代语文特级教师于漪在中学作文教学导论中说:“文章不应当是硬做出来的,而像汩汩的清泉从心坎里流出来。心坎里的清泉来自何方?来自五光十色的生活,来自从生活中汲取材料的本领。” 现在中学生怕写作文,是因为他们的写作离开了观察,离开了生活,胸中没有“积蓄”,“闭门造车”自然写不出好文章。 我曾给学生上过一堂“感动瞬间”的作文课。当我请学生畅谈生活中让自己感动的人和事时,竟有一位学生说“生活太平淡了,实在激不起我情感的涟漪”。是啊,诚如这位学生所言,我们的生活平淡如水,但我们要做的恰恰就是从平淡如水的生活中打理出自己的情愫,睁大我们的眼睛,敞开我们的心灵去看世界,去听世界。 我们的学生要想写出好文章,

3、就绝不能“两耳不闻窗外事”,而必须让自己置身于生活之中,养成关心周围事物的习惯,而且要善于发现,才能有自我“独特的感受”,进而妙笔生花。 我们不得不承认窗外的细雨、天边的晚霞、一粒破土而出的种子、一朵沐浴着阳光雨露的鲜花、朋友的一声问候、父母的一个眼神仍会不经意间拨动你的心弦,潮湿你的眼眶。珍视每一份心灵的触动,做生活的有心人,抛开冷漠,学生自能写下好文章。 二、善于阅读,汲取养料 学生的写作素材,一方面源自生活,另一方面来自阅读。人民教育家叶圣陶说过:“阅读是写作的基础。”古人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积累多了,有了感受,自然“胸藏万汇凭吞吐,笔有千钧任翕张。” 近几年中学生课外阅读虽

4、有所增加,但实际情况却让人担忧。我就曾对所教的初二两个班级的86名学生进行过调查,发现喜欢阅读课外书的同学有68名同学,约占80%;兴趣一般的有11人,占12%;不喜欢的有7人,占8%。这个结果大致上反映了中学生对课外阅读的态度,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阅读课外书的,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且,不喜欢课外阅读的7名学生恰恰就是语文成绩最差的。由此可见,学生的语文素质和喜欢课外阅读成正比。关于名著的阅读,我发现结果堪忧。在四大名著中,西游记的阅读率最高,占98%;其次是三国演义,占81%;接着是水浒和红楼梦。但阅读的方式大多以电视剧为主,以阅读率最高的西游记为例,阅读过原著的仅有10人。对其他作品进行过原著

5、阅读的更是凤毛麟角。对外国文学名著的阅读,绝大部分同学的纪录是零。 “贫乏是语文的致命伤。”试问一个知识贫乏、情感冷漠的人,对作文又怎会有兴趣呢?作为语文老师,必须有计划、有目的地组织学生阅读,拓展学生的阅读面,丰富阅历,丰富学生的写作内容。 学生要能乐于表达,并善于表达就必须多涉猎。这学期我常利用假期布置学生阅读名著,还开展了一次“名著人物漫谈会”,并趁热打铁,布置了一篇“我眼中的xx”(xx为名著中的人物)的习作。在阅读和活动中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更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学生写作不再像原先那样“一筹莫展”、“搜肠刮肚”、“绞尽脑汁”了。 三、善于记录,珍视感受 “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累是一

6、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累的,使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作为语文教师在教学中还得不断鼓励学生做思情的描绘家,抓住自己对自然、对社会、对人生最真切的认识和体验,用笔来说话,用自己的习作表达自己,与人交流。引导学生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在彼此的交流中阅读自己亦阅读他人,不断提高写作能力,发展健全的人格。 记得在一次“我的同学”片段作文课上,我让同学将自己的文章在班中交流,大家都很踊跃,每个同学都用心去为同学“写生”,在他们的笔下就出现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有“绰号大王”向涛,有“鬼点子”陶沁玉,有“小辣椒”马燕燕尤其当我把写同一个人的文章放在一起评点

7、时,大家更是热情高涨,在说说笑笑,议论纷纷中,同学之间加强了交流,增进了友谊,更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热情。 上海特级教师毛荣富认为,要让学生养成写生活札记的良好习惯,并特意为生活札记开设了60个栏目,如美丽一瞬、家庭记事、心灵独语、友情传递等。我们要在借鉴他的做法的同时,给学生提供更多交流的平台。比如,以手抄报的形式展出学生的生活札记,或利用班会、活动课的时间开展“片段作文大比武”等形式多样的活动。让更多的学生对自己的习作更有自信,让他们乐意拿起笔来,用文字描绘自我,独抒性灵。 总之,教师要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于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捕捉瞬间的动情点;要指导学生做阅读的思想家,追寻情感的共鸣点,为写作注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