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_第1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_第2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_第3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_第4页
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专项突破:古诗文基础知识与阅读(含答案)、选择题1.下列对孙权劝学中的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初(当初)当涂(当道,当权)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博士(知识高深的人)C.涉猎(粗略地阅读)往事(历史)D.见事(知晓事情)及(到,等到)务(事务)辞(推托) 经(经过) 非复(不再是)2.卜列句中画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康肃笑而遣之濯清涟而不妖B.霜叶红于二月花C.但当涉猎但微颔之D.以我酌油知之以钱覆其口3.卜列“之”享用法相同的一组是(睨之久而不去何陋之有以我酌油知之水陆草木之花A.B.C.D.二、填空题1.积累性默写。(1)念天地之悠悠,!(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2、)(2) 1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3) !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4) 莫笑农家腊酒浑,o (陆游游山西村)(5) 落红不是无情物,o (龚自珍己亥杂诗)(6) 马上相逢无纸笔,o (岑参逢入京使)(7) 可怜夜半虚前席,o (李商隐贾生)(8) 苔痕上阶绿,0 (刘禹锡陋室铭)(9)予独爱莲之 2 2 21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 (周敦颐爱莲说)2 .综合性默写。(1)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中的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的悲壮、严酷,烘托出木兰勇敢、 坚强的性格。(2)出自木兰诗的成语“ :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 2(3)陆游游山西村一诗中 .

3、 两句景物描写形象生动,又寓含了世间事物消长变化的人生哲理, 千百年来被人 们广为传诵。(4)春夜洛城闻笛中体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的句子是:“2(5)杜甫的望岳一诗中,表现其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 心和气概的诗句是: 3 .解释画线的词语。(1)公亦以此9()(2)有卖油翁释担而立()(3)朔气传金柝()(4)即更刮目相待()(5)山不在高,有仙则心1)(6)在乎众矣()(7)沧州南有一寺临河干()(8)众服为确论()4.给下列句中画线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1) /余岁(A.经过B .阅读 C .看 D .检阅(2)竟不可得A.竟然B .全,从头至尾 C .终了,最后 D .完毕.

4、吃 D .体验怎么(3)考射于家圃A.经历B.曾经C(4)尔玄敢轻吾射A.存着B.安全C 三、阅读题(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早梅(唐)张谓一树寒梅白玉条,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注释】销:同“消”1 .对于“一树寒梅白玉条”中的“白玉条”三字,有人说不恰当,不符合梅花 呈朵状的形态特征。试谈谈你的看法。2 . “不知近水花先发,疑是经冬雪未销。”这两句语言质朴,但包含着不尽的 意蕴。请做简要赏析。(二)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问题。木兰诗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唯闻女叹息。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 点兵,军书十二卷,

5、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 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格,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 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 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年归。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 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 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 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

6、知木兰是女郎。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1 .本诗选自宋代 编的0这首诗是 时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2 .给下列画线字词注音。可汗()() 感山()胡应() 餐头()3 .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4 .木兰回到家后的一系列举动表现了她什么样的心情?文中用哪些动词来表现她的心情?5 .画线句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写出了6 .下列不是对偶句的一项是()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7.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三)阅读下列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甲秋水

7、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唉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 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 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 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 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选自庄子?秋水)乙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适遇牧马童子,问涂焉,曰:“若知具 茨之山乎?”曰:“然。” “若知大隗之所存乎?”曰:“然。”黄帝曰:“异 哉小童!非徒知具茨之山,又知大隗之所存。请问为天下。”小童辞 。黄帝再 问。小童曰:“夫为天下者,亦奚 以

8、异乎牧马者哉?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 黄帝再拜稽首,称大师而退。(选自庄子徐无鬼)【注释】大隗:传说中的神名。具茨:山名。涂:同“途”,路。辞: 谢绝。奚:何,什么。1 .解释下列画线词。(1)秋水时至()(2)今我睹子之难穷也(3)黄帝将见大隗乎具茨之山(4)适遇牧马童子()2 .下列画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河伯始旋其面目亦去其害马者而已矣B.望洋向若而叹曰若知具茨之山乎C.河伯欣然自喜是进亦忧,退亦忧3 .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闻道百,以为莫己若。(2)夫为天下者,亦奚以异乎牧马者哉?4 .从甲、乙两文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然后概括河伯和黄帝身上的共同点5 .请说说黄帝的做法对

9、我们今天的学习和生活有什么借鉴意义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 B2. C3. D二、填空题1. (1)独怆然而涕下(2)造化钟神秀(3)不畏浮云遮望眼(4)丰年留客足鸡 豚(5)化作春泥更护花(6)凭君传语报平安(7)不问苍生问鬼神(8)草色入 帘青(9)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 亵玩焉2. (1)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2)扑朔迷离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3)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4)此夜 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国情(5)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3. (1)自夸(2)放下担子(3)北方(4)重新(5)出名(6)应当(7

10、)河岸 (8)正确4. (1) A (2) C (3) B (4) D三、阅读题(一)1 . “白玉条”是恰当的,因为这样更能体现梅花开得旺盛,压满枝头;同时, 也能说明诗人当时立足点是远处,和第三句相呼应。2 .这两句是写诗人的观察发现。远望寒梅,似雪非雪,迷离恍惚;定睛细看, 溪畔桥边,寒梅近水,迎风怒放。诗人的感受和发现既突出了探索寻觅的惊喜之 情,也烘托出早梅似玉如雪、凌寒独放的风姿。(二)1 .郭茂倩 乐府诗集 南北朝2 . k e h n y n j i p d3 .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是详写,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 则是略写。在内容上,突出木兰的女儿情态,丰富了木兰的英雄性格,使得人物 形象真实感人;在结构上,详略得当,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4 .表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文中通过“开、坐、脱、 著、理、帖”等动词来表现她的心情。5 .互文(排比)木兰急切而井然有序地操办行装的情景6 . A7 .赞颂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三)1. (1)按时(2)穷尽,尽(3)拜见,拜访(4)正好,恰好2. D3. (1)听到了许多道理,便认为天下再没有谁能比得上自己。(或:听到的道理很多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