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变迁及原因探析_第1页
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变迁及原因探析_第2页
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变迁及原因探析_第3页
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变迁及原因探析_第4页
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变迁及原因探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作者xxxx-日期xxxx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变迁及原因探析【精品文档】古代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变迁及原因探析高嘉诚 王茜摘要五代至清中期,随着景德镇瓷业的发展,瓷窑地理分布发生明显变化,由分散向镇区集中。其驱动因素包括三方面。此过程深刻体现了瓷业生产与资源、环境的耦合关系。关键词 瓷窑 地理区域 驱动力“江南东路饶州浮梁县景德镇,景德元年置。”(1)1004年,宋真宗对此地所贡瓷器特别青睐,特赐镇名以年号。(2,卷15)今天发现的景德镇瓷窑遗址中,年代最早的为五代。(3)这表明不晚于五代,制瓷业就已在此兴起,经宋元两代,制瓷技术稳步提高,到明、清中期,制瓷业水平大大超过前代,把我国传统

2、制瓷业推向顶峰,奠定了世界瓷都的地位。(4)一直以来,学术界对瓷都的研究多集中在一千多年间制瓷工艺的发展进步、各代瓷品艺术特色及鉴赏和瓷俗等方面。因本人学术旨趣,选择以人地关系为视角,以一千多年间制瓷业在一个相对狭小的地理区域里发展演进为对象,探讨瓷业生产活动与环境的相互关系。这可以充实瓷文化的研究,对今天我们追求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目标来说,也很有意义。我们知道,瓷窑焙烧是制瓷业的一个关键生产环节,因瓷坯为易碎品,不宜运输和搬上搬下,所以瓷坯成型及其他焙烧前的工序,所设的生产场地、房舍都需要围绕瓷窑进行布局。(5,辑2,3,)因此,依托古代的瓷窑遗址是探究制瓷业本身发展及与环境关系的一个重要立

3、足点,本论文则是笔者在对大量文献和考古资料搜集、整理和深入研究的基础上,为这项专题研究的部分研究结果,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指正。一、五代清中期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与变迁今天,景德镇城乡遗留有大量的古代瓷窑生产堆积。考古发掘表明,始烧最早的为五代。通过对相关文献和瓷窑遗址考古调查资料的整理研究,发现从五代到清代中期,瓷窑地理分布存在明显的兴废、变迁现象。以下就这一问题分阶段进行论述。1、五代北宋五代到北宋时期,窑场数目很多,元人蒋祁著景德镇陶业专论陶记,曰:“景德镇陶窑,昔三百余座。”(6)呈现“村村陶埏,处处窑火”的景象。(6) “进坑之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 (6),这

4、句话中的“进坑、湖坑、岭背、界田”等地点均在南河流域,而考古发现的此阶段20处古窑址也都分布在此流域,(3)有16处始烧于五代或北宋,终烧于北宋,延烧时间较长的是南市街和湖田窑,都始烧于五代,分别终烧于元代和明中期。湖田窑延烧时间最长,窑业堆积规模十分庞大。2、元代元代历时虽不长,但在景德镇瓷业发展史上却是一个继往开来的重要时代,当时,在此设置了历史上第一个官方瓷业机构,“浮梁瓷局,佚正九品,至元十五年立,掌烧瓷器。”(7)今天发现的元代窑址,有上文述及的南河流域南市街和湖田古瓷窑,不过,陶记中不仅提到“湖田窑”,还提到当时的“镇之窑”,并将产品销路情况做了对比:“浙之东西,器尚黄黑,出于湖田

5、之窑者也,江湖川广,器尚青白,出于镇之窑者也”。可以推知,江湖川广市场远大于浙之东西,因此“镇之窑”实为窑群。考古材料也有证明。(8)3、明清中期到了明代中期,南河边的湖田窑历700多年而终烧废弃。东河上游距镇50多公里处,发现一批明代窑址,(3)但延烧时间短,规模也小。这时,瓷业生产主体已集中于镇区,昌江沿岸呈现“陶舍重重倚江开,舟帆日日蔽江来”(9)的兴旺景象,并且“延袤十三里许,烟火逾十万家”,(10)“弹丸之地,商人,贾舶与不逞之徒皆聚其中。”(11)显然是成片的产、供、销为一体的繁荣的瓷业区。显耀位置为御器厂所居, “洪武二年设厂于镇之珠山麓,制陶供上,方称官瓷,以别民窑,至宣德中,

6、厂官窑遂增致五十八座,多散建厂外民间。”(12,卷5)清承明绪,康熙年间“御器厂”改称御窑厂,功能不变。(12,卷2)厂外民窑密集分布,面积比明代更大, “终岁烟火相望,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2,卷8)景德镇列江南四大名镇之一。综上所述,我们容易得出这样的结论,五代到宋代,本地瓷窑大多散布在南河流域,进入元代,南河流域的绝大多数窑场归于终烧废弃。大批瓷窑却在临昌江的镇区兴起。到了明清中期,镇区兴起了更多的瓷窑,连同生产销售场地、房舍,聚集一体,形成大规模的古镇聚落。而古镇聚落外的瓷窑生产活动很微弱。基于这些认识,可以归纳出五代清中期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与变迁有这样的总体趋势:由分散向今昌江边

7、的景德镇市区集中。(见图1)二、历代瓷窑兴废变迁的驱动力图1 五代清中期景德镇瓷窑地理分布与变迁伴随景德镇瓷业的不断发展,历代瓷窑出现兴废变迁,由分散转向集中,即向今昌江边的景德镇市区集中。导致这一趋势的驱动力是什么?笔者认为,这是由以下三个方面的因素综合影响所致。1、 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提高所推动的结果。 从五代到清中期,景德镇的制瓷水平步步提高,不断推陈出新,工序越来越多,催生瓷业作坊向手工工场转变,生产趋向集中化、规模化。元代以前,景德镇民窑的瓷器生产工序比较简单,所制瓷器还只是青白瓷,为瓷石单一原料成形,造坯和烧窑未完全分开经营,为私人作坊式小规模生产,“还尚未与农业分离,陶民们

8、亦是农民,那时的民窑还处于一种耕而陶的家庭式小农经济状态。”(13)所以,当时瓷窑散布于南河流域的农村,是由这种较低的生产水平决定的。入元后,景德镇瓷工试用东河上游麻仓高岭土与瓷石配合制泥,成坯烧瓷,发现瓷品变形情况大大减少,大型瓷器也可以烧了,质地还明显好于以前的单一配方瓷。于是,“二元配方制胎法”产生并迅速盛行,(14)这是世界制瓷史上的一次重大技术变革。由此,制瓷行业又多了一种工序:合泥。在瓷器装饰方面,出现了“印花、画花、雕花”(6)等技法,加上青花、釉里红等瓷器烧制成功,表明生产技术上了一个大的台阶,在工序上必然增多和复杂。这样,生产中的协作必须加强,因此窑业逐步与农业分离,从分散的

9、四山八坞转向集中。明至清中期,官窑、民窑形成“官民竟市”的局面,促进制瓷技术快速提高。明代早期,铜红釉及其它单色釉也烧制成功,后来,又出现与釉下彩完全不同的釉上彩,进而出现了两者结合的斗彩。当时工艺之复杂,高档瓷品自不必说,仅普通杯子竟“过手七十二,方克成器,其中微细节目,尚不能尽也。”(15)清代,制瓷技术更趋娴熟精湛,不但全面超过明代,有些还超过了现在优质硬质瓷的技术指标。(16)瓷品丰富多彩,法琅彩、粉彩、三彩、五彩秀雅别致,玲珑瓷雕巧夺天工。从造型、装饰和瓷质三方面将传统制瓷工艺推进到辉煌的顶峰,出现生产工场化和雇工市场化现象,并推动瓷业生产的规模化、集中化。2、原料和燃料产地、输出地

10、的变迁。五代到北宋时期,所产瓷器,属瓷石单一原料制成。南河流域山地、丘陵,瓷石矿分布广泛,并利用水碓粉碎后制成泥料,流域内“进坑之泥,制之精巧。湖坑、岭背、界田之所产,已为次矣。”(6)在燃料方面,流域内林木可以满足生产所需。元代“二元配方制胎法”产生,坯体由瓷石和高岭土(又称瓷土)两种原料混合制成。配制比例是“或不子(瓷石粉碎后制成的土块)七分,高岭三分,或四六分,”(17)但高岭土,当时仅发现于东河上游的麻仓,“瓷土自来以麻仓为著,。”(2,卷5)因此南河流域众多瓷窑因原料缺乏及交通不便不得不终烧废弃。而毗邻昌江的“镇之窑”则迅速兴起。但“至明万历麻坑老坑土膏已竭,掘挖甚艰,”(2,卷8)

11、幸运的是,同在东河流域的高岭山高岭土,此时被发现。明末宋应星天工开物陶埏白瓷记载:“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粢软。两土合成,瓷器方成。其土作成方块,舟运至镇。”这段文字说明细致,需要提出的是,文中 “高梁山” 即高岭山,今天属浮梁。东河流域的高岭土、祁门的瓷石,两者的运输皆顺流而下。因此,瓷窑在交通便利的镇区布局也就是必然的选择。另外,当时瓷窑燃料“有船柴,船载松材一百斤值四分,有水柴成排曳水至镇,”,(2,卷8)由此可见,窑柴运输也依水运。总之,从宋元经明,到清中期,随着原料、燃料来源地的改变,需以更广阔的区域为资源腹地,依托较宽的昌江作

12、为交通线,在镇区布局瓷业生产就是最佳的选择。3、生产规模及市场的扩大从五代,历宋元明到清中期,近九百年里景德镇瓷业规模及市场不断扩大。“宋时窑器,以汝州为第一,而京师自制官窑次之”,(18)明人张应文也说“论窑器,必曰柴、汝、官、哥、定”,(19)景德镇窑器还难与之相提并论。到了元朝,基于北方窑业不振,当时景德镇瓷器中有“睢阳蒋制”的仿官器皿,(2,辑2)表明北方精于制瓷的工匠汇聚景德镇,故有诗云:“景德产佳瓷,产瓷不产手,工匠四方来,器成天下走。”(2,卷21)这些材料充分表明,元代景德镇瓷器生产规模较宋代大了许多。入明后,瓷业生产规模逐渐超过前代。“偏(遍)国中以至海外夷方,凡舟车所到,无

13、非饶器也。”。(20)天工开物卷七载:“若夫中华四裔驰名猎取者,皆饶郡浮梁景德镇之产也”。中国硅酸盐学会编写的中国陶瓷史确认:“景德镇,在万历时与苏、松、淮、扬、临清、瓜洲等都会并列,成为有名的瓷都了。”(4)进入清朝雍正、乾隆时期,景德镇瓷业的生产规模及市场达到鼎盛,如据督陶官唐英的秉告:雍正九年到十三年向宫廷“制进圆琢等项不下三、四十万件”。(2,卷8)乾隆五年,“所得之大小瓷器,则岁亦不下十数万件”。(2,唐英序)其实当时还有更多御窑瓷器因有瑕疵而销毁。御窑之外,“民窑二、三百区,工匠、人夫不下数十万”(21)。由于瓷业兴旺,景德镇“人居之绸密,商贾之喧阗,市井之错综,物类之荟萃,几与通

14、都大邑等及。”(2,唐英序)综上所述,近九百年里景德镇瓷业规模及市场不断扩大,伴随此过程,生产、销售等各种要素与信息集中于镇区,因而,瓷窑的选址集中布局在镇区是必然的选择。结语景德镇瓷业生产空间发展变化过程,折射了人类生存对自然条件依赖的客观规律,加深了我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但还有许多悬疑,例如:历史上浮梁县长期为瓷业发展提供难以估量燃料、原料,同时保持一年四季畅通的水上运输(2,卷8),但今天,昌江河系除干流外,其它大小支流秋冬水少,即使小木船都难以通行。这表明:历史时期,水土保持状况明显好于现在,但历代瓷业人是如何对自然条件善用的呢?这值得深入探究。引用、参考文献1清徐松,宋会要辑稿M,卷

15、一百九十方域十二,北京:中华书局。2乾隆四十八年,浮梁县志M,卷十五。3中国瓷都景德镇市瓷业志M,第十一篇第二章,北京:文史出版社,2004。4中国硅酸盐学会编,中国陶瓷史M,403-404页,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5景德镇考古研究所编,景德镇考古资料汇编R。6元蒋祈,陶记M,康熙二十一年(1682)年刻本浮梁县志载录。7元史百官志M卷八八。8刘昌兵,景德镇瓷业城市的形成和历史遗存,文物世界J2008(3)。9明缪宗周,兀然亭M。10明王世懋,二酋委谭M。11明王宗沫,江西大志陶书M。12清蓝浦,景德镇陶录M,嘉庆年间刊行。13 方李莉,景德镇民窑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2002年,3

16、6页。14 刘新园,高岭土史考兼论瓷石、高岭与景德镇10-19世纪制瓷业J中国陶瓷1982(7)。15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M,卷七。16 周仁,景德镇瓷器的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8。17 清南窑笔记合泥M。18 明王世懋,窥天外乘M,纪录汇编本,第20页。19 明张应文,清秘藏论窑器M。20 明王士性,广志绎,M卷四。21 清唐英,陶冶图说M。高嘉诚,研究方向为景德镇瓷业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旅游开发江西,景德镇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 Abstract:From Five Dynasties to the middle of Tsing Dynasty, along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porcelain industry in Jing Dezhen, the region of porcelain oven had a lot cha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