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特色创建之德育创新教学文稿.doc_第1页
学校特色创建之德育创新教学文稿.doc_第2页
学校特色创建之德育创新教学文稿.doc_第3页
学校特色创建之德育创新教学文稿.doc_第4页
学校特色创建之德育创新教学文稿.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学校特色创建之德育创新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 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我校的德育工作始终坚持“立德树人”的育人方针,以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为抓手,开展“ 345 立德树人”工程,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和实效性, 巩固和提高我校德育工作的整体水平, 使我校的德育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我校的德育途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三个建设” ,营造德育环境加强“三个建设”即: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加强德育的课程建设、加强学校的文化环境建设。1、德育队伍建设德育队伍是实施德育工作的保证。构建一支高效、实效的德育工作队伍,是加强未成年人道德建设工作的有力保障。

2、 我校历来重视班主任队伍建设,发挥德育工作的作用,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每年组织班主任等外出学习、进修,使德育队伍建设不断推进。2、德育课程建设为适应教育发展方式转变的新形势,确立了课程是教育的核心, 充分发挥课程建设在学校德育工作中的重要功能,我校在课程设置上开设了国学经典这门课程,形成了德育课程体系。3、文化环境建设精品文档精品文档优化校园文化,着重构建二大文化特色:一是精神文化,包括校训文化、班训文化、学风文化等;二是环境文化,包括教室文化、楼道文化、食堂文化、厕所文化等,真正做到了文化育人。二、坚持“四个教育” ,渗透德育理念坚持四个教育即:常规的养成教育、传统的美德教育、学生的心理健康

3、教育、法制教育。1、常规的养成教育在学校政教处和团支部的配合下, 我校狠抓学生的养成教育, 从细节入手,开展了“一问好,二弯腰,校园静雅。 ”的活动。“一问好”即学生见到师长要主动行礼问好; “二弯腰”即学生看见垃圾要主动弯腰拾起;“校园静雅”即学生在下课期间不能大声喧哗、逗打吵闹,注重自身修养,保持校园的宁静。2、传统的美德教育我校要求教师在每周必须利用班会时间对学生讲授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使学生能更集中、更系统、更深刻地了解和接受传统美德教育。结合“三爱三节“活动,每期通过评选”校园之星“、”十佳少年“等活动,提升学生的素质。3、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我校留守学生较多,学校创建了“心灵小屋”

4、,能及时发现学生精品文档精品文档问题行为背后的心理问题,能及时化解学生心理发展中的矛盾与冲突,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4、法制教育我校充分利用宣传专栏和宣传横幅,营造舆论氛围, 坚持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有机结合,渗透到课堂教学的全过程。通过品德课、晨会课、班会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传授,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法制教育内容,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律常识和法制意识的培养。同时,学校还组织学生学习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以及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学校系列规章制度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各种常规要求, 也使学生受到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良好的

5、心理素质培养和高尚的道德引导。三、做好“五个结合” ,创新德育途径做好五个结合即:与家庭教育相结合、与社会教育相结合、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与德育实践相结合、与绩效考核相结合。1、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家校共建工作,能增强学校与家长相互理解与信任,共同创建家校和谐氛围,形成教育合力,真正实现对学生的全员、全面、全程教育。我校通过开办家长学校、开展“课外访万家”活动,架起了家校精品文档精品文档沟通的桥梁。2、与社会教育相结合实现德育社会化, 一是把学校德育纳入社区大系统, 改变德育仅是教育部门责任的观念, 建立全社会参与监督管理的机制, 形成共管共育之势;二、是优化社会环境,发动社会支持,参与学校教育。3、与信息技术相结合我校充分发挥学校德育的阵地作用,借助现代的信息技术工具,改变传统的班队会课形式, 引入信息技术, 搜索与展示信息技术条件下生动丰富的图文资料、视频短片,在校园网上开辟德育网页,适时设立教育专题,营造舆论氛围,对师生进行了正面引导。班主任建立了班级 QQ 群,加强了家校联系。4、与德育实践相结合我校利用周边的“香妃薰衣草基地”作为德育实践基地,每期组织学生到户外体验生活,感受自然,既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学生的品德。5、与绩效考核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