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点石斋画报描绘的清末广告风尚 :苏杨 一讨论的起点 1逻辑起点 点石斋画报着眼点描绘的清末19世纪洋务运动结束与戊戌变法开始的10年,是中国被动学习和主动求知观念激荡交织的10年,同时也是中国现代化程序的最初阶段器物层面的末期。从影象学角度分析,画报描绘了古老的中国用交糅着民族道义、革新欲望、陈旧意识、兴奋而又慌张的眼神,从“偷偷地看”到“主动观察”世界的激烈转型过程。其中广告作为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化过程中的视觉载体,同样承载着中西方文化的冲撞、对峙和交融的社会现实和复杂的情感心态。 中国广告现代性的具体内容,即商业性广告由自发向自觉的转变,在传统广告的历史继承和延续、资本主义萌芽孕育的现代广
2、告诞生的过渡阶段所体现的特征和规律,对后世广告发展不无启示。 2媒介模式 甲午战争后西方文化大量传播,通俗文化兴旺发达,电视催生了市场化的大众报刊。点石斋画报(以下简称画报)是近代中国最早市场化的新闻画报,由申报随刊附送,自光绪十年(1884)创刊,光绪二十四年(1898)停刊,共发表了4000余幅作品,是当时新闻思想和视觉表现胜利融合的范例。画报*并茂、通俗易懂的新闻时事画的表现手法,表现出典型的近代大众化报刊特征。 若结合“报刊广告的出现是近代广告发展的最显著标志”的时代背景思索,画报以清末海派绘画风格描绘当时社会内部深刻的社会冲突、市井风土民情的背后,无意间开启了窥视清末广告风俗和时尚的
3、大门。 二 点石斋画报描绘的广告风俗 画报中一些颇具民俗特点的活动,如取“麒麟送子”之意的中秋之夜迎瓜瓞(瓜瓞迎祥),基于人们喜闻乐见的题材,是古为今用的富矿,为现代广告策划供应丰富的资料和宝贵的历史财富。画报中的广告风俗,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以招幌为主的户外广告 招幌是各行业向社会和消费者宣传经营内容、商品特色、*等信息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标志性广告方式,用视觉传播的传统广告艺术和民俗的语言方式方法,以高度的可识别性和装饰性结合,给路人以较强的视觉留意力,是民间市井商业美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定行业经营标志和信誉象征。画报讲究招幌整体装饰功能,客观地描绘了当时社会将招幌视为实力、信誉和发达
4、的象征,兼顾商业和美学的特点。尽管不同画家对广告的认识不同,在不同时期对广告反映多寡有别,但就总体而言,画报中形象幌和实物幌较少,字牌幌较多见,偶见灯笼广告、旗帜广告,并涉及坐招、墙招等形式。 单一的文字招幌制式简单,或在牌、布等材质上书写与经营内容相关的单字、双词,形制可分为竖招、横招、坐招和墙招四种。竖招是将竖写的木牌、铁牌挂于墙、门、柱上,通天幌通常可认为是竖招的延长和演化。横招有多种形式,有在门前牌坊上横题字号,有在屋檐下悬置巨匾,也有将字横向镶于建筑物之上者。 坐招是设定在店铺门前或店内柜台上的招牌。墙招是在店墙上书写本店的经营范围和类别。文字招牌的形体和设定方式相对固定,但其中的词
5、语却变化多样。 明代金陵繁盛图所见市招中,单一式文字幌占绝大多数,画报也是如此,并在此基础上有所创新。招幌用四字俗语适度地夸张,点明经营内容和商品的质量,如画报中常见的“随意小酌”“花露药酒”“丸散药膏”“南北杂货”“浙宁茶食”等等。 在画家笔下,市肆招幌辞语成对,颇为讲究,并赋予吉利含义。比如店内招“商羊飞舞”(不堪回首),说文解字云:“羊,祥也;”辞海云: “吉利,亦作吉羊;”庄子人世间云:“虚室生自,吉利止止。”店主借“商羊”表达安居乐业之意,借“飞舞”表达生意兴隆的愿望。 印人抢表中沁芳园清陈公馆的店名被弱化,原名为洪园茶馆转用“福星茶楼”命名,一楼“福星茶楼”,二楼“洪园福星茶楼”,甚至用大大的单字“福”字做店面装饰,招牌、幌子和装饰极力强调“福星”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