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东北天然红松林保护现状与对策.doc_第1页
我国东北天然红松林保护现状与对策.doc_第2页
我国东北天然红松林保护现状与对策.doc_第3页
我国东北天然红松林保护现状与对策.doc_第4页
我国东北天然红松林保护现状与对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我国东北天然红松林保护现状与对策摘要 在分析了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历史、资源保存现状和资源枯竭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天然红松林资源的保护和可持续经营对策: 转变经营观念,走“生态林业”之路;增加科技含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在保护好现有红松林的基础上,以原始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动态作为模式,增加东北林区珍贵树种保护种类,扩大种群(如三大硬阔等) ,并采取相应的育林措施,逐步实现红松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关键词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保护对策;林业分类经营;森林可持续经营引言 红松(pinus koraiensis)是整个北半球中、高纬度地区分布面积最大的三大五针松(红松、西伯利亚红松和美国白松)之

2、一,并以树干通直高大、材质优良、寿命长、生产力高、种子营养丰富等独特的用途与价值而闻名于世界,是目前世界上珍贵而稀有的多用途树种之一。同时,红松林作为东北地区重要而珍贵的森林资源和东北大平原农业发展的重要屏障,对人类生存区域气候环境的维护和调节起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作用。正文 近一个世纪的研究表明,红松的分布区包括中国的东北东部山地、朝鲜半岛和俄罗斯远东南部的连续分布区和日本本州、四国的间断分布。其分布区的北界在俄罗斯远东沿黑龙江下游的郭林河口(约52n) ,最东界在俄罗斯远东沿海边区瓦尼诺附近的图姆尼河口(约14020e) ,最南界在日本四国的爱媛县东赤石山(3350n) ,西北界在中国黑龙江省

3、黑河市的胜山林场(4928n, 12640e) ,西南界在中国辽宁省的抚顺、本溪一带(约4120n, 124e) ;其水平分布以中国的东北东部山地为中心,北到俄罗斯的共青城附近,向南一直延伸到朝鲜半岛的平壤一带山地,南北跨纬度12,东西跨经度11,森林总面积约50万km2 (其中,中国约占总面积的60% ,俄罗斯约占总面积的30% ,朝鲜半岛最少只有总面积的10%左右 1 ) 。红松林在我国东北的天然分布区大致以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张广才岭、完达山脉所延伸的范围相一致。阔叶红松林垂直分布的海拔高度随纬度的增加而下降,在长白山地,垂直分布高度为5001 200m之间,单株红松可达1 500m;在

4、张广才岭,垂直分布高度为500900m之间,单株可达1 200m;在小兴安岭,垂直分布高度为300700 m,单株红松可达800m左右 2 。1东北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1. 1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史从1949年起红松林就担负着沉重的商品木材生产任务,超负荷的过量采伐和林区人口增加的压力,加之森林保护措施不力、毁林开荒、森林火灾和森林病虫害等原因,导致每年森林资源消耗量为生长量的2. 02. 5倍。50多年来,红松林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是在天然红松林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没有充分考虑到森林是可更新的再生资源这一特点,也没有考虑我国森林资源贫乏的现实,更没有考虑到我国国情的实际情况,机械

5、地模仿前苏联的采伐方式,实行一坡、一山和一沟的大面积皆伐。如小兴安岭林区,自建国以来的58 a中,共生产木材3. 28亿m3。在伊春林区, 20世纪50年代红松林的面积和蓄积比例,分别占总经营面积和蓄积的53. 8%和74. 3%; 60年代分别下降到29. 9%和45. 3%;而到了80年代,分别下降到8. 4%和11. 7%; 90年代下降到5. 8%和6. 9%;到2004年,伊春林区停止采伐红松时止,分别下降到4. 51%和4. 5%。1. 2天然红松林资源现状我国东北东部山地的大面积原始阔叶红松混交林,经过近一个世纪的破坏和集中开发,到目前为止,可采森林资源已接近枯竭。辽宁省的红松林

6、已全部演变成为次生林,仅在宽甸县境内的白石砬子自然保护区(7 405 hm2 )中有一部分保存比较完整的阔叶红松林;吉林省的长白山自然保护区(190 781hm2 )的原始阔叶红松混交林也仅保存有4. 07万hm2 ;黑龙江省的阔叶红松林生态系统也遭到全面破坏,残存的温带北部以红松为主的针阔混交林也仅存在于丰林( 18 400 hm2 ) 、凉水(6 394 hm2 )和镜泊湖的小北湖(4 721 hm2 )三处自然保护区内。上述保护区内未经干扰的原始红松混交林的面积仅占原分布面积(3 000万hm2 )的0. 2%左右,是处于极端濒危的一种生态系统。另外,在红松林天然分布区的偏远山区也还残存

7、有一些原生的小片老龄红松混交林或散生的老龄红松古树,这将成为本地区原有植被的见证者和恢复红松混交林的希望,并成为当地重要的旅游景点3。目前,在东北东部林区还有不少的林业局都保存了小面积的天然红松母树林。据黑龙省初步统计就有88块,总计有4万余hm2。保存面积较大的林业局有黑龙江省的鹤北林业局(11 000 hm2 ) 、东方红林业局(5 000余hm2 )和吉林省的露水河林业局(12 000余hm2 ) ;伊春林区现有天然红松母树林28 047 hm2 ,这些天然红松母树林均已进行过不同程度的卫生伐或疏伐,但基本上还保持着原始混交林的特征。2红松林资源枯竭的原因2. 1对林业和森林资源的价值认

8、识不足林业既是合理经营和科学管理森林和林地的产业,同时又是一项重要的发挥森林公益效能的自然保护事业。在过去的森林经营实践中,首先在理论上对林业的概念和森林资源的价值认识不足。森林的价值观必须建立在森林整体观的基础之上,不能只将木材作为万古不变的主产品,其他产品不管其价值如何一律称之为林副产品。森林中除木材以外,植物的叶、花、果、枝、树皮、根、树液、动物、微生物、森林环境、森林景观和森林旅游资源等均具有极高的经济价值、生态价值和社会价值。2. 2长期持续的过量采伐在过去的长期森林经营过程中,采用了对待非再生矿产资源的采掘方式开发森林资源,实行掠夺式的采伐,导致采育失衡和森林覆盖率下降。在这样的机

9、制下,红松由于其材质优良、伐木及生产效率高而被作为当时森林采伐的首选对象,不考虑其生长量与采伐量之间的关系,更谈不上采伐量小于生长量,长期超生长量采伐,以需求确定产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虽然实行了限额采伐,但是,超限额采伐的现象依然相当普遍和严重,这是红松林可采资源枯竭的重要原因之一 4 。同时,由于森林破坏,导致珍稀动植物濒临灭绝,物种减少,东北虎、梅花鹿、黑熊、野猪已不多见,关东三宝的野山参也已罕见。2. 3重取轻予,价格结构不合理长期对林业实行“重取轻予”的政策,造成投资大量欠帐。木材价格背离价值,木材与其它产品之间的比价不合理,长期执行低价统购政策,林价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不能真正

10、落实以营林为基础的方针,森林资源消耗得不到合理补偿,仅按木材销售量提取少量的育林基金,用于营林生产,这既违背了森林资源增值的自然规律,又不符合商品经济的价值规律。2. 4企业经营产业与产品结构单一林业企业没有形成适合自身特点的管理体系,后续产业和替代产业发展缓慢,新兴产业尚未形成。长期以来,形成了以木材生产为中心的单一资源开发经营体系,产品结构单一,主要以出售原木和木材初加工产品为企业的经济支柱;并且当时红松籽只是食用,根本谈不上向产业化方向发展。这种产业和产品结构的单一化特点,使林业企业导致了很难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并且陷入困境。3天然红松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对策天然林的保护不同于自然保

11、护区的保护,保护天然林不是简单的一棵树不砍,也不是简单的封山育林。因此,天然红松林资源的保护与可持续经营,应该在强调保护的同时更要注重森林资源的培育,科学合理的经营才是最好的保护。3. 1转变经营观念,走“生态林业”之路依据林业的发展现状,我们必须把林业建设指导思想从过去的“以生产经营为中心”转向“以合理经营为重点”,切实实现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由采伐为主向以营林为主、由“大木头”经济向多元化的市场经济和由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的方向转变 5 。面对现实和未来,红松林资源的恢复途径应走生态林业之路,把生态林业作为天然红松林分布区的林业发展方向 6 。抓住“天保”工程机遇,实行林业可持续经营。目前

12、,我国正在实施的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是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思想的,是我国林业的一次革命,也是由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的标志。同时,它所采用的就是林业分类经营理念,把一部分森林进行纯经济目标的经营,对另一部分森林进行纯生态目标的经营,同时保留传统的大部分森林进行多功能目标的经营,划分为商品林、公益林和多功能林。天然林保护工程的实施,对于天然红松林分布区的林业,既是一次很好的机遇,又是一个严峻的考验。为保护好红松这一世界珍稀树种,要科学合理调整现有森林分类经营方案,尤其是在内容方面,应逐渐由单一经营木材的森林经营方案向多目的、多用途的经营方案发展,制定科学严谨经营的方案来替代固定的单一方案,确定

13、今后的经营利用措施,并严格按照分类经营方案进行森林经营,充分发挥天然红松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 7 。同时,在科学合理调整森林分类经营方案的过程中,还应该进一步建立健全森林防灾减灾预防机制,以更好地保护好森林资源。积极保护培育天然红松林,加快红松资源恢复。全世界的红松, 60%在中国, 30%在俄罗斯, 10%在朝鲜,而中国的天然红松林尤其以伊春林区分布最为集中和典型。要加快森林资源的恢复,更好的保护好红松,中国政府应该率先承担起保护红松的责任,发起建立国际保护红松组织,并开展定期研讨,从而在全世界的范围内形成保护天然红松林的氛围。以伊春林区为例,应该说自“天保

14、”工程实施以来,就全面调减木材产量,并采取了对远山区实施生态移民,建立生态“无人区”的保护措施。特别是面对伊春境内的天然红松林,已经从开发初期的120万hm2 减少到不足5万hm2 ,“红松故乡”即将变为“红松故事”的严峻形势。在每年减少直接地方财政收入1. 6亿元的情况下,于2004年果断作出了停止采伐天然红松林的决定。2008年发行了中国第一张以“关注伊春、保护红松”为主题的红松龙卡,设立了红松保护基金,成立了保护红松联合会,开展了红松认领活动,使红松得到了有效保护,为加快红松资源恢复奠定了基础。建立绿色gdp核算的考核体系。在已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下, gdp被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指标

15、。原有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存在的问题,在于它没有反映自然资源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和生态资源的巨大经济价值;没有反映经济增长带来生态环境恶化引起的变化;更没有反映任期内的领导干部为保护生态所做出的贡献。因此,新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应该把生态建设质量作为衡量经济发展的主要指标,以此为中心建立绿色gdp的核算体系,并相应制定生态补偿机制,同时进一步推行小兴安岭珍贵树种的保护、森林资源消长与领导干部政绩挂钩的考核机制,在对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基础上,将单位面积蓄积量和森林覆盖率的增长指标作为主要审计内容。3. 2增加科技含量,建立保护红松长效机制天然红松林分布区的经济发展依赖于森林的合理经营与保护,但保护

16、与发展、近期与长期利益、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矛盾却一直是影响林区发展的主要问题。因此,天然红松林资源的科学保护与合理经营,必须以科学技术为依托,努力在天然林恢复上下功夫,必须坚持“三个决不”的原则和生态建设产业化、产业发展方向化的发展思路,依托林区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生态经济。依托优势,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依据循环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发展循环经济的一些成功经验,应当将天然红松林的保护和增值作为主要目标,以便求得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比如,通过科学保护红松资源、全面停止采伐红松,将不断改善东北林区的生态状况,林地面积和森林覆盖率也将大幅增加,不仅可提高生物质能、水能等绿色能源的蕴藏量

17、,也为发展循环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再如,在循环经济理论的指导下,根据国际国内形势和森林资源实际情况,东北林区应更加高度重视发展碳汇项目和绿色能源产业,以实现生态效益的有形价值。一方面,据统计,目前小兴安岭林地上固碳量约为1. 455亿t,加上森林地下固碳量,整个林区可固碳近3亿t。随着每年新增森林蓄积和林地面积,小兴安岭每年吸收和固定二氧化碳812万t。按国际市场26美元/ t的交易价,小兴安岭每年可产生17亿元人民币的生态价值。建立森林博物馆,普及林业科普知识。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的主体,在维护大气中二氧化碳与氧气的平衡,减少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浓度,增加空气湿度,改良土壤,保持水土,涵

18、养水源,美化景观,以及维护自然界生物多样性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从东北林区红松林分布的现状看,保护天然红松林既是实施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手段,又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建立森林博物馆,不仅会在普及林业科技知识,而且会提高人们对保护天然红松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作用的认识起到积极作用。一方面,森林博物馆可以作为对青少年进行林业科技知识教育的阵地,使青少年特别是学生,可以对森林有一个直观的、全面的了解,从而更加热爱森林,愿为林业建设贡献力量。另一方面,森林博物馆也是面向社会的科普教育阵地,从而使全社会加深对森林和林业的认识。比如,在2008年8月5日,伊

19、春汤旺河林业局的森林遭遇龙卷风灾害,致使大面积红松原始林被毁。面对这一状况,我们就可以对自然灾害造成破坏的红松原始林予以保存,建立具有小兴安岭特色的红松博物馆,通过博物馆可以对红松起源、演替规律和红松的经济、生态、社会以及景观价值有一个更为直观的了解,进而达到科普宣传和对天然红松林充分认识的效果。在此基础上,我们还可以以红松博物馆为辐射,在小兴安岭建立其各具特色的森林博物馆,形成森林博物馆网,构成一个全面的森林文化科教普及网络。充分挖掘红松文化,推动保护红松事业发展。随着对天然红松林认识的不断深入,天然红松林经营在从木材永续利用发展到可持续经营的过程中,更加强调了文化的作用,也就要求人们必须要

20、重新认识森林经营中文化因素的影响与制约。同时,从天然红松林的经营阶段看,也体现了这样的规律。例如,在天然红松林经营的初级阶段,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主要就是通过拼资源来获得;到了中级阶段,随着可采资源的减少,为了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就由拼资源转变到拼技术、拼品牌上来,通过精深加工来获得;到了高级阶段,随着停伐红松的一系列保护措施的出台和人们保护红松意识的进一步提高,就由以拼资源、拼技术、拼品牌来换取经济效益转变到了以拼文化来换取最大的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阶段。为此,鉴于红松的自身特点和随着资源的减少而越发显得珍贵的现实,就应该在东北林区充分挖掘红松文化,推动保护红松事业的发展。以伊春为例,近年来

21、作为红松的故乡,在充分挖掘红松文化上就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比如,在上世纪80年代,伊春林区曾研讨过红松精神,总结了“坚韧不拔,奋发向上,荣辱与共,无私奉献”的红松精神内涵。3. 3红松林生态系统的恢复与经营人为破坏后的森林均处于不同的演替阶段,在无人为干扰的情况下,总是向着红松混交林顶极群落的方向发展。对此,在保护好现有红松林的基础上,应以原始林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和动态作为模式,增加东北林区珍贵树种保护种类,扩大种群(比如三大硬阔等) ,并采取相应的林措施,逐步实红松林生态系统的恢复。原始红松林的保护。未经人类干扰的原始阔叶红松林,是红松林的原始“本底”,是国家和人类极其珍贵的基因资源和自然

22、景观资源,应依法严加封禁保护,严防火灾和任何理由的人为破坏,并加强科学研究的力度。同时对保留下来的母树林也要严加保护和管理,改善母树林环境,最大限度减少病 虫害和森林火灾的发生。过伐天然林的恢复。过伐天然林是原始红松林经不合理的采伐或破坏后形成的,若继续加以干扰破坏,将变成次生天然林。应通过科学的经营管理,伐掉部分低劣的林木,为红松和其它优良林木创造良好的生长条件,对形成的林间空隙仍以天然更新为主并辅以人工更新,这样就会向着含有红松等针叶树的复层异龄混交林方向发展,最终形成优质高效的多效益森林。次生天然林的经营。次生天然林是原始红松林在人为强烈干扰或大面积火灾后发生发展的一种森林类型,与过伐林相比更偏离原始红松林的组成和结构特征,但仍具有恢复成针阔混交林的内在潜力。次生林在东北东部山地的面积大、分布广,林分特征复杂多样,经营方法和方式也多种多样,但总的经营目标都是以原有植被为主体,栽植原有而现已失去的针阔叶珍贵树种,向着恢复原始红松混交林的方向发展如目前采用较多的方法有:“栽针保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