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1页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2页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3页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4页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2)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散文诗两首 教学设计城关中学七年级语文组 张志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指导学生把握诗文基调,有表情朗读诗文,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学重难点1.反复诵读,感悟诗歌的思想感情,提高朗读和鉴赏能力。2.学习和借鉴诗中借助一种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写法。课时安排: 两课时 第一课时 金色花一、预习课文:1.学生课前诵读课文,借助工具书为生字新词注音释义。衍(yn) 匿(n)笑:偷偷地笑。匿:隐藏,不让人知道。祷(do)祷告,向神祈求保佑。并蒂(bng d )指两

2、朵花并排地长在同一个茎上。花瑞(hu ru )瑞雪;花中的祥瑞;指特异而不常见的奇花。菡萏(hn dn):荷花;攲斜 倾斜、歪斜。 慈怜 (c lin) 爱怜荫蔽 (yn b)(荫今读yn)遮蔽、隐蔽;庇荫 2.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二、导入课文:1.导语设计: 有人说:世界上只有一种最动听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声音;世界上只有一个最美丽的身影,那就是母亲的身影。母爱是一个人类吟咏不绝的主题。同学们,你们和母亲朝夕相处,是否感受到母亲那细微的点点滴滴的爱?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诗两首中的第一首金色花就是一首歌咏母子之情的散文。2.作家简介: 泰戈尔,(1861年5月7日1941年8月7日)是一

3、位印度著名诗人、文学家、作家、艺术家、社会活动家、哲学家和印度民族主义者,生于加尔各答市一个有深厚文化教养的家庭,属于婆罗门种姓。他一生创作丰富,诗集有新月集、飞鸟集等,长篇小说有沉船、戈拉、家庭与世界、两姐妹等。1913年凭借宗教抒情诗吉檀迦利获诺贝尔文学奖。印度是一个以佛教为国教的国度,在泰戈尔的散文诗里可以处处感到富有宗教意义的爱最高尚、最纯洁的爱。 他与黎巴嫩诗人纪哈纪伯伦齐名,并称为“站在东西方文化桥梁的两位巨人”。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范读课文(播放音乐配音),学生仿读。2.学生自由朗读,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以一个调皮的孩子的口吻来读。3.思考:(1)这首诗写了什么事?表现了

4、什么? (这首散文诗,让我们感受到母子情深,感受到母子之爱。在这首表现母子情深的散文诗中,作者为我们展现出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中心人物是“我”,“我”想像变成一朵金色花,在一天的时间里与妈妈三次嬉戏。)(2)为什么“我”那么快乐,那么天真,那么活泼,那么可爱?“我”是怎样回报母爱的呢? (因为孩子沐浴着母爱。)(想到变成一朵金色花。)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1.作者为什么把孩子想像成一朵金色花?2.三次嬉戏具体指什么?(三个场景:妈妈祷告时,孩子变成的花散发香气;读书,投影书页;拿灯去牛棚,恢复原形。)3.孩子为什么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而且一而再,再而三地不让妈妈知道?4.为什么妈妈见了面,说“

5、你这坏孩子”?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参与交流 。五、体验反思: 1.母爱就在我们身边,她像一股涓涓的溪流时时刻刻地滋润着我们。学习这首诗,你从中感悟到什么?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学生结合自己的实际谈感受,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2.诗人以其新奇而美妙的想像,为我们讲述了一个母子情深的故事,现在请同学们再次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六、课堂小结: 金色花的篇幅短小,意蕴丰富。写的是一个假想,“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由此生发想像一个神奇的儿童与他母亲“捉迷藏”,以儿童特有的方式表现对母亲的感情,构成一幅儿童嬉戏的画面,表现了家庭之爱和人类天性的美好与圣洁。我们要在体味诗歌感

6、情基调上,控制好语速、节奏和重音,提高朗读质量。在反复朗读中加深对诗歌的理解,提高感悟诗的能力。还要注意体会联想和想像在诗歌中的作用。七、布置作业:1.背诵课文,进行朗诵比赛。2.抄写课文词语。3.选作基础训练作业。 第二课时 荷叶母亲一、复习检查 背诵课文。二、导入新课、简介作者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唐代诗人孟郊的这首诗,道尽了天下儿女回报母恩的真切心声,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从古至今,歌咏母爱的作品实在太多,因为,我们都生活在母亲用“爱”作支架撑起的翅膀下。冰心(1900年10月5日1999年2月28日)享年99岁,籍贯

7、福建福州长乐横岭村人,原名为谢婉莹,笔名为冰心。取“一片冰心在玉壶”为意。被称为“世纪老人”。现代著名诗人、作家、翻译家、儿童文学家。曾任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名誉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名誉主席、顾问,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名誉理事等职。她崇尚“爱的哲学”,母爱,童真,自然是其作品的主旋律。她非常爱小孩,把小孩看做“最神圣的人”,深受人民的敬仰。她的作品中充满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以及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代表作有繁星、春水(诗集),超人(小说、散文集),寄小读者(散文集) 等。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配乐范读,学生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2.学生自由朗读或仿读,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思考:这首诗

8、向我们展现了怎样的一幅图画呢?这幅图画中包含了哪些内容?由此你联想到了什么?(风雨中荷叶为红莲遮挡风雨的图画,荷叶护莲图;图画中包含了莲花、荷叶;联想到了为我们遮风挡雨的母亲,联想到了母爱。因此,要读出感情,语速要稍慢,读出温馨和深情。)四、赏读课文,品味探究1.课文围绕“红莲”作者描写了哪几个情景?体会一下弥漫在这首诗中的情绪的变化。(三看红莲:雷雨到来之前的红莲雨打红莲荷叶覆盖的红莲;三种情绪:烦闷不适意不宁的心绪散尽;用心体会诗歌所表达的对母爱的赞美之情:荷叶因有保护红莲这一伟大的举动,形象更美更高大了,像荷叶一样的母亲呢?这样文章由景自然生出对母亲的赞美之情由景及情,情景交融。)2.红

9、莲是作者描写的重点,作者又为什么要写九年前与祖父在一起赏莲的情景呢?请说说自己读后的理解。(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以花喻人埋下伏笔。)3.“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心中的雨点”指什么?体会这句思想感情。(“心中的雨”暗指人生路上的风风雨雨,坎坷磨难,只有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路上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在痛苦的时候得到安慰,在孤独中的到欢乐,在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五、体验反思 在大自然的风雨中,那一朵白莲早早凋谢了,而这一朵红莲因有了荷叶的荫蔽必将开得愈加灿烂。同学们,联系你们的生活实践,说说这场暴风雨让你们联想到了什么?(人生的风雨挫折、困难;红莲因为有母亲的时刻关怀和安慰。)六、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给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的确,母爱是纯洁的,总在你遇到风雨时悄然而至,给你慰藉和力童;母爱是无私的,她将永远保护着你,伴你一生。作者通过对荷花的细腻观察,得出人生感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