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的化学说课稿5篇_第1页
实用的化学说课稿5篇_第2页
实用的化学说课稿5篇_第3页
实用的化学说课稿5篇_第4页
实用的化学说课稿5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it will not be the pressure from the outside that will crush us, but only ourselves.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实用的化学说课稿5篇 化学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初中化学第三章“水氢”的内容可划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水和氢气,第二部分为原子结构知识的扩展。对于第一部分而言,教材第一节以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为题,讨论了水与工农业生产等的紧密关系,在学生了解了水污染产生的严重后果和防止水源污染的重要意义之后,就应该对水作进一步认识,但教材只讲了水的物理性质和水的组成,把水的化学性质分散到以后的其他章节

2、中去,而把本节重点放在分析水的组成。教材的编排还注重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本节是在学习了原子、分子、元素、单质、化合物等概念基础上编排的,因此,通过本节的学习,巩固和加深了这些知识。通过实验现象引出的氢气,又为学习氢气的性质作出铺垫。2、教学目标知识目标:a、使学生了解水的物理性质;b、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使学生认识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了解水的化学式;c、通过本节学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子、原子等概念及相互关系,并可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能力目标:a、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能力;b、培养学生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分析探究能力。德育目标:a、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对学生进行物质无限可分性教育,培养实事

3、求是的态度;b、通过观看有关水资源和水的污染的录像,增强环保意识。3、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和根据实验现象分析确定组成水的成分元素。教学难点:用分子、原子的知识解释电解水,即从宏观现象转向微观分析。二、说教学实施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创设情境,为学生提供丰富、生动、直观的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学过程如下:1、以问题导入新课,简洁明了在讲授新课前,通过计算机展示出两个联系实际的问题,然后进入新课。2、归纳出水的物理性质展示一杯水,培养学生从观察中发现问题,学生结合教材探究出水的物理性质。3、分析实验现象,探究水的组成,进行微观解释(这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课件展示出一组

4、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引出水的组成这个重要知识点。因此,作好演示实验尤其关键(展示实验),书第48页,这是未改进的演示实验,实验效果不直观,效果不好;这是改进后的实验,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更便于学生主动根据实验进行探究。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出水的电解产物氧气和氢气,然后学生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也很容易探究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水属于化合物,重点知识得以解决。(展示课件)分析了水的组成后,接着展示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从讨论中发现,问题得到解决,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难点也得以突破。4、课堂练习巩固,达标检测5、观看录相:有关水资源及其污染三、介绍教法和

5、学法本节课坚持“教与学、知识与能力的辨证统一”和“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发展”的原则,博采演示教学法、课件展示教学法、探究教学法等诸方法之长,努力做到教法、学法的最优组织,并体现以下特点: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探究能力:重点改进了演示实验,利用实物投影将实验投在屏幕上,将实验加以放大,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包括实验装置、步骤、现象都展现在每一个学生眼前,使实验效果更清晰、更直观,让每个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突出了重点。2、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使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通过课件展示出一组富有探究性的问题(如水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水属于哪类物质?水分子

6、是由什么构成的?),给学生创造思维的良好环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分析,最后探究得出结论。自制电解水的微观解释图片,变抽象为具体,变静态为动态,将微观过程进行宏观模拟,化枯燥为生动,从而降低了学习难度,使教学难点得以顺利突破。学生也为其形式之新颖,从而产生乐学情绪,激发了他们以探究为特征的求知欲望。3、加大教学密度:利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做到高密度的学习知识,大信息量的优化处理,大大提高课堂效率。利用文字闪动,图象移动,颜色变换的手段,不仅容量更大,速度更快,效果也更好。为了增强学生对水的分布和水的污染的感性认识,课上选择一段“有关水资源和水污染”的录像,增强了学

7、生的环保意识。4、优化教学过程:计算机以其独特的功能创造良好的思维情景,培养探究能力,发展智力,教师、计算机、学生形成一个有机的组合。通过计算机不仅能学懂、学会、学活、学精,而且能促使学生乐学、善学、勤学、活学,师生共同进入教与学的自觉状态和最佳状态,增加了课堂教学的活力,优化了课堂教学过程。总之,我在设计本课教学程序时,力求符合探究学习的三个特征:(1)学习者由问题或设计任务出发;(2)学习者通过观察、假设、实验等探究活动提出自己的解释;(3)学习者通过表达和交流,检验或修正自己的解释化学说课稿 篇2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氯气的性质,下面我将从三个方面 来阐述我对本节课的教学。一、本节内容在教材

8、中的位置与作用本节课位于苏教版必修1专题2、第1单元的内容。本专题以宝贵的自然资源-海水为研究对象,引出如何从海水中提取重要的化学物质,探究典型物质的性质和应用。氯气的性质是学生进入高中阶段第一次接触到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的知识,是初中化学知识的延续,同时又为后面钠、镁、铝、铁、铜等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方法和思路。二、新课程标准对本节内容的要求根据新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应该达到如下的学习目标。1、了解氯气的主要性质,认识氯气的用途。知道人们研究和认识化学物质的主要途径是实验法。通过实验探究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2、氯气的性质在整个高中化

9、学化学教学中具有核心的地位,本节课的重点是氯气的化学性质。难点是如何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本节课特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又由于学生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由学生自己去探索发现,因此这节课我采用以实验探究为主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归纳总结氯气的性质。三、教学思路和过程为了有效的完成学习目标,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主要按以下几个环节展开。1、巧妙的利用一些资料和现实生活中氯气的泄露,让学生从中提取有用信息,归纳总结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有毒,一定要强调闻有毒气体的方法,尽量避免对学生的健康造成危害,有意增加化学知识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使

10、学生产生亲近感,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较好的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2、理科课堂就是让学生自己去见证奇迹的课堂,由于氯气有毒,我们化学组经过讨论不再用集气瓶收集氯气,而改用矿泉水瓶,口小密封性又好,尽可能减少氯气对环境的污染。向装有氯气的矿泉水瓶中加水,奇迹出现了,水变成了黄绿色,瓶子变瘪了,引导学生分析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加深学生对氯气溶解性的认识,又为下一节课氯水性质的探究提供药品。学生画出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并推测化学性质。(1)、因为氯气有毒,同时又避免学习方法单一, 因此有关氯气化学性质的学习,我使用演示实验和播放录像资料两种方法。教师先演示两个实验:钠在氯气中的燃烧、氢气在氯气中的燃

11、烧,学生观察现象,书写相关的化学方程式,播放三段视频: 铜在氯气中的燃烧、铁在氯气中的燃烧、氢气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的爆炸学生思考:、氯气与变价金属铁反应时,生成高价盐还是低价盐?对比初中铁与盐酸反应,铁元素化合价的变化,加深学生对氯气这一化学性质的理解。2、燃烧是否一定要有氧气参加?3、关于习题设计,我根据学生导学案的完成情况和教学重点,设计针对性的练习,以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和应用。4、小结主要通过提问的方式进行,为什么氯气的性质很活泼?氯气有哪些性质?调动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说课到此结束化学说课稿 篇3各位专家、评委大家好:我说课的课题是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一、

12、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化学1(必修)第一章第二节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学习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同时为电解质溶液、中和滴定的学习奠定基础。2.教学目标分析课标在“课程的基本理念”的第一条就陈述了化学新课程的目标理念,即“立足于学生适应现代生活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着眼于提高21世纪公民的科学素养,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高中化学课程目标体系”。依据课改的

13、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三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a、 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b、 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关系和换算。c、 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过程与方法目标:a、 通过课前探究,学会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b、 通过课堂探究,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 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提高化学计算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a、在相互交流中培养团结协作的品质。b.关注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感受化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物质的量浓

14、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初步理解和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课堂探究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二、教法、学法分析教法:课标指出:“从教学方式与实现促进学生科学素养,主动、全面发展目标的关系来看,探究式教学应成为化学新课程教学的主要教学方式之一。教学方式应体现学生学习科学的过程,因为学习科学的过程是学生构建知识、技能、方法、情感的过程,理解了过程的学生可以更好地学会方法,从而自主地获取科学知识。”也就是说教师要处理好“鱼”和“渔”的关系,真正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本节的教

15、学,采用探究式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及方法。学法: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溶剂体积”与“溶液体积”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教学的难点问题。三、教学程序:新课改倡导以主动学习、探究学习、意义学习和合作学习为基本的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学生主动探索、不断改进自己已有认识和经验的过程。本节课依据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

16、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1、创设情景 引入课题提前布置学生在课前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课堂上他们带来了自己收集的诸如止咳糖浆、饮料、眼药水、矿泉水、四特酒等,实验室诸如盐酸、碳酸钠等溶液的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出示自己收集的标签,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进而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 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收集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_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2、自主探究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

17、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采用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在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的基础上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建构新的概念。学生首先自学课本感受概念,然后通过以下具体实例练习来巩固、运用概念: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1. 1mol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2. 5.85克nacl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3. 1molnacl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第一个练习是对概念的直接运用;第二个练习巩固已学知识“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

18、个不同层次的练习,体现了分层次教学的教学原则,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却能激起学生的思维火花。学生们将在各自的思考与判断中,进行探讨和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让他们尽情发挥,相互解答疑问,自主进行合作探究。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通过相互之间的讨论和交流,引起彼此的心灵的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突破了教学的重点;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同时培养了学生团结协作的品质。在他们享受成功喜悦之际,根据“最近发展区”理论,我给出了“跳一

19、跳”能解决的问题:探究二、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与换算: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都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他们之间有怎样的区别与联系呢?课标中强调:在学科教学中要培养学生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请同学们自行设计表格将两个物理量进行对比,然后计算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他们不难从两者的“溶质的单位、溶液的单位、计算公式”作出比较。但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对感性认识强于理性认识的绝大多数学生来说,两个物理量间转换存在着较大困难。于是我为学生准备了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当他们经过具体化、形象化的转换,再采用由特殊到一

20、般的归纳方法,将所有的数据换成字母进行推导,从而得出抽象的转换公式。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进一步掌握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解决了教学的难点。巩固提高:学生小组讨论,如何用98(密度为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50ml1.84mol/l的稀硫酸溶液。3、开拓眼界在成功的激励下,课本知识此时已不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因此我对教材内容进行了拓展升华。本次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在多个方面都显现出sts教育的地位和重要作用。因此我充分利用多媒体投影,为学生提供物质的量浓度在工业生产、医疗保健、环境监测和科学实验等方面的应用,使学生从中体验化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意义。4、课堂评价精心设计与本

21、节课内容相关的课堂评价练习,巩固知识、技能目标。1. 下列溶液中no3-的浓度与100ml1 mol/l硝酸铁溶液中的no3-的浓度相等的是:( )a200ml1.5mol/l硝酸镁溶液 b200ml1.5 mol/l硝酸钾溶液c50ml3 mol/l硝酸钾溶液 d300ml1 mol/l硝酸溶液2. 一种naoh溶液的浓度为cmol/l, 密度为g/cm3,则这种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a b.c. d.5、作业: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有很多种,他们之间都存在着一定的联系。我请同学们利用自己课前收集的各种溶液的标签,相互命题,将其它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换算成物质的量浓度。四、教学反思:这样的作业

22、,同学们由学生身份转变为教师身份,他们定会兴趣盎然,相互命题相互解答的过程,既能让学生体验成就感、充实感,又能提升学生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灵活运用程度。本节课的整个教学设计中,我没有过分强调对知识本身的掌握,而侧重让学生获得亲身参与探究的体验,学会分享与合作的学习方法。我相信,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将使他们受益无穷。化学说课稿 篇4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设计思路)碳酸氢钠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较广,但是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却知道的较少,应用起来会比较困难。教材中有关碳酸氢钠的学习是在第十一单元课题一生活中常见的盐中。本课题中对碳酸氢钠的讲述不是很多,书中只介绍了“碳酸氢钠是焙制糕点所用的发

23、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在医疗上,它是治疗胃酸过多症的一种药剂。”以及碳酸氢钠能与稀盐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学生只知道这些内容很难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常见问题。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更好的体现化学_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我认为有必要使学生拓展一下思路,而且可以使比较零散的知识具有一定的条理性,还不会使学生觉得枯燥无味。因此,我设计了本节课。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习了酸和碱的知识,而且学生已经接触了碳酸钠与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并且具备了一定的实验设计能力以及实验操作能力。这些将成为学生上好本节课的关键。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碳酸氢钠的组成及其性质。2、运用所学碳酸氢钠的性质解

24、决一些实际问题。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实验设计能力、团结协作的能力。2、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轻松愉快地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世界,形成持续学习化学的兴趣。2、体会到化学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的学习价值。3、通过学习增强学生对长辈的尊敬之情,对父母的孝敬之心。三、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碳酸氢钠的化学性质的探究。教学难点:碳酸氢钠的性质与用途的关系。(应用)四、教学用具铁架台(带铁夹)、试管、试管夹、药匙、酒精灯、玻璃棒、玻璃片、胶头滴管、碳酸氢钠、ph试纸、标准比色卡、澄清石灰水、

25、稀盐酸、蒸馏水、碳酸氢钠溶液、酚酞试液、紫色石蕊试液。五、教法情境创设、问题引导、实验探究、多媒体辅助。六、学法实验探究、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体验学习。七、教学过程(一)教学流程设计如下: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实验探究解决问题交流讨论归纳升华学以致用回归生活(二)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问题【师】放录像:孩子在_帮助下自制汽水,然后端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喝,最后自己喝。并且很高兴的说:“还挺好喝的吗!我会制汽水了,我能为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点事情了。我好高兴。”【师】提问:看了刚才的录像,同学们想说些什么吗?【生】(会有很多想说的)我也会制汽水;这个小男孩很棒;小男孩很懂礼貌;制汽水都需要

26、什么;怎么那么多的气泡啊等等。【师】进行简短的评价:同学们说的都很好,见解都很独到。下面我们先来看一看,自制汽水都用到了哪些原料?(多媒体大屏幕展示“自制汽水”的图片。)【生】观察并说出图片中自制汽水所用的原料。【师】提问:“你知道小苏打是什么吗?它的化学名称叫碳酸氢钠,这种物质可是我们的厨房里很常见的你知道吗?见过吗?妈妈用它来做什么呢?”【生】(说一说自己知道的)。【师】它的用途广泛着呢!请看(大屏幕展示碳酸氢钠用途的一些图片)”【生】观看图片【师】播放完、学生看完时提问:“同学们能根据这些图片说一说你知道了碳酸氢钠的哪些用途吗?【生】制汽水、做食品、药物等。【师】用途与物质的什么关系最密

27、切?【生】与物质的性质关系最密切。【师】这些用途中应用了碳酸氢钠的什么性质呢?首先让我们来探究一下碳酸氢钠的一些简单的性质。2、实验探究、解决问题探究活动一:碳酸氢钠与酸反应【师】(大屏幕展示自制汽水和发酵粉的用料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两个用途中的用料有什么相似之处。这可是我们回答有位学生提出的“为什么制汽水时产生那么多的气泡”的关键哟。【生】仔细观察后会很快回答出:都有碳酸氢钠,制汽水原料中有柠檬酸、发酵粉中有酒石酸。【师】同学们观察的非常仔细,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可能是哪些物质之间发生了反应?会有什么明显现象呢?【生】猜想:小苏打与柠檬酸反应;碳酸氢钠与酒石酸反应?现象是有气泡产生。【师】请

28、同学们接着猜想生成的气体可能是什么气体?怎么检验呢?【生】猜想:气体可能是二氧化碳气体,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检验。【师】同学们的猜想非常合理,那我想可以这样总结一下: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产生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下面让我们用实验来证明我们的猜想吧!【生】同学们根据实验桌上的用品设计实验。首先观察制汽水材料和发酵粉的成分(多媒体图片展示)中除了共同的物质碳酸氢钠外,还有没有同类物质。学生观察后会很容易发现制汽水中用到了柠檬酸,发酵粉中有酒石酸。学生不难发现可能是碳酸氢钠与酸反应的缘故。然后请学生根据实验桌上的用品自己设计实验,看一看碳酸氢钠能不能与酸反应?有什么现象?学生做完实验,会看到有气泡冒

29、出,教师及时提问:“生成的是什么气体呢?请同学们猜想一下并且进行验证。”完成下表:实验名称实验现象化学方程式结论碳酸氢钠和盐酸碳酸氢钠和醋酸这时要求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nahco3+2hcl=2nacl+h2o+co2然后让学生解释为什么用碳酸氢钠可以制汽水;用发酵粉蒸出的馒头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小孔。学生讨论后会很容易得出答案的。解释:是因为碳酸氢钠能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缘故。接着提问:“你能解释一下为什么治疗胃酸过多的药物中含有碳酸氢钠可以达到疗效吗?”我想学生会很容易解释了。探究活动二:烙饼时只加入碳酸氢钠会使烙出的饼松软多孔、烤蛋糕时只加入碳酸氢钠也会多孔的原因探究。学生在探究这

30、个问题时可能摸不到门路,教师可以提示,想一想在上面提到的用途中有什么相同点,在学生回答的时候,教师尤其要注意提醒学生“加热”这个共同的条件。探讨完后,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在学生设计完实验后要学生进行讨论。这时,教师要注意提醒学生猜想一下碳酸氢钠受热后的产物,并在实验设计时加入验证反应后产物的探究实验设计。尤其是要探究出“多孔”的原因。在这个过程中,师生之间,小组与小组之间会有很多的问题需要探讨,(对产物的猜想、如何验证等等)这对学生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这个探究活动是书中没有出现的,学生会很感兴趣,而且会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他们的思维能力以及实验设计能力都会得到很好的锻炼。确定好方案后,学生进

31、行实验,教师指导,有问题及时指出。完成下表:所选试剂(方案)实验现象实验结论学生实验后,试着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且对烙饼、烤蛋糕加入碳酸氢钠松软多孔的原因进行解释。活动探究三:碳酸氢钠溶液酸碱性的探究教师提问:同学们,我很想知道碳酸氢钠溶液的酸碱性,你能帮助我吗?学生根据实验桌上的药品设计实验并实际操作,得出结论。完成下表:所选试剂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过渡:通过前面的探究,我们了解了碳酸氢钠的很多知识,下面请同学们对刚才所学到的知识进行交流讨论,并完成表格。3、交流讨论、归纳升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方案现象及结论颜色溶液酸碱性气味与酸反应状态加热碳酸氢钠并检验反应后的产物溶解性(在水中)4、学以致用、回归生活通过学习,同学们肯定有了不少的收获,对我们生活中的碳酸氢钠是不是“刮目相看”了呢?再次播放开始的录像,边播放边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懵懂走向成熟,父爱是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希望同学们利用所学与实际生活相联系,为父母奉献你们的一份孝心。化学说课稿 篇5一、说教材:1本节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初中教材中介绍过制取o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