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详细解析_第1页
2017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详细解析_第2页
2017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详细解析_第3页
2017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详细解析_第4页
2017全国卷1理科数学试题详细解析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I卷)理科数学解析人李跃华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 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 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已知集合 A=xxc1, B = x3xc1,则()2.如图,正方形ABCD内的图形来自中国古代的太极图正方形内切圆中的黑色部分和白A

2、A 仃 B = lx x :: 0 /B.AUB二 RC.AUB 工xx 1D. AR B =0【答案】A【解析】A.xx : V , B =1x3x ::1; -x x ::0? aD B J.x x ::0?, AlJ Bx :V ,选A5色部分位于正方形的中心成中心对称,在正方形内随机取一点, 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是()1A.-4B c 1【答案】【解析】B设正方形边长为2,则圆半径为1则正方形的面积为2 2 =4,圆的面积为n 12二n,图中黑色部分的概率为则此点取自黑色部分的概率为 故选B3.设有下面四个命题()1Pl:若复数z满足_ . R,贝y z R ;zP2 :若复数P3

3、 :若复数P4 :若复数A.【答案】Pl , P3BZ , Z2满足乙乙2乏R,贝U;z R,贝V z = r .B . Pl , P4C. P2 , P3D .P2 , P4z满足z2三R,则z R ;【解析】4.记Sn为等差数列 / 的前n项和,若a4 a24 ,A.【答案】【解析】1Ca4 a5 = a1 3d d 4d6x5S6 =6qd = 482:2a1 +7d =24 联立求得Qa1 +15d =48S5 =48,则(aj的公差为()C. 4D . 8=2411a hiP1:设z =a +bi,则矿訐bT尺E R,得到b =0,所以辽R 故R正确;P2:若z2二1,满足z2三R,

4、而z二i,不满足z2三R,故P2不正确;P3:若Z1 =1 , Z2 =2,则Z1Z2 =2,满足牛2 R,而它们实部不相等,不是共轭复 数,故P3不正确;P4正确;P4:实数没有虚部,所以它的共轭复数是它本身,也属于实数,故 3 一得 21-15 d =246d =24d =4选C5.函数f x在单调递减,且为奇函数.若f 1 = “,则满足f x-2引 的 x的取值范围是()A . 1-2, 2 1B . I-1, 1 1C. 1.0 , 41D . 1.1, 3【答案】D【解析】因为f x为奇函数,所以f -1二-f 1 =1 ,于是-K f x-2 1 等价于 f 1 f x-2 w

5、f -1 |又f x在:,*单调递减 一1 x 21.1 x”中不能输入A 1000排除A、B又要求n为偶数,且n初始值为0,“”中n依次加2可保证其为偶故选D9.已知曲线C : y二COSX ,f2n)C2 : y =sin 2x - ,则下面结论正确的是()3丿A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 C2B. 把C1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 C2C. 把G上各点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 C2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n121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右平移才D .把G上各点

6、的横坐标缩短到原来的2倍,纵坐标不变,再把得到的曲线向左平移n12个单位长度,得到曲线 C2【答案】D【解析】G: y=cosx , C2:y=s in 2x+N yIn 2 22x . 3yxl n2 =zl n5x ln5 5则z In 22.2x : 5z . 3y ::2x :5z,故选 D12.几位大学生响应国家的创业号召,开发了一款应用软件,为激发大家学习数学的兴趣, 他们推出了 “解数学题获取软件激活码”的活动,这款软件的激活码为下面数学问题的 答案:已知数列 1, 1, 2, 1, 2, 4, 1, 2, 4, 8, 1, 2, 4, 8, 16 ,,其中第一项是 2, 接下来

7、的两项是2, 21,在接下来的三项式 2,21, 22,依次类推,求满足如下条件 的最小整数N : N 100且该数列的前N项和为2的整数幕那么该款软件的激活码是( )A. 440B. 330C. 220D. 110【答案】A【解析】设首项为第1组,接下来两项为第 2组,再接下来三项为第 3组,以此类推.设第n组的项数为n,则n组的项数和为n 1 n2由题,N 100,令 叮一-100 t n 14且n N*,即N出现在第13组之后2第n组的和为1-2n1-2n组总共的和为2 1 -2nn =212-2 - nn f 1 + n 若要使前N项和为2的整数幕,则 N项的和21应与-2 - n互为

8、相反2数即 2k -1 =2 n k N* , n 14 k =log2 n 3t n =29, k =5291 295 =44013.共20分。_b1 =1,贝U a+2b =故选A填空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已知向量a , b的夹角为60, a=2 ,【答案】2 3【解析】爲)22 +2宵cos60+(2lb )二222 2 2 1 222=44 4 =12 a谒=抠=2乔x 2y叮14.设x , y满足约束条件*2x+yKd,则z = 3x_2y的最小值为 x -y _0【答案】-5x 2y 乞1不等式组 2x y _ -1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x y _0由 z =3x -2

9、y 得 y =? x - Z,2 2求z的最小值,即求直线 y =3x的纵截距的最大值2 2当直线y=3x-过图中点A时,纵截距最大2 22x 亠 y - -1由解得A点坐标为(-1,1),此时z=3 (T)-2 1 =-5x +2 y =12 215.已知双曲线C:务-每,(a 0,b 0 )的右顶点为A,以A为圆心,b为半径作圆A, a b圆A与双曲线C的一条渐近线交于 M , N两点,若 MAN =60,则C的离心率为【答案】凸3【解析】如图,3 . MAN =60 ,. AP,2APtan n0P&2一216.如图,圆形纸片的圆心为 0,半径为D、E、F为元0上的点,ADBC , 的等

10、腰三角形,沿虚线剪开后,分别以解得 a2 =3b2a-lb5 cm,该纸片上的等边三角形 ABC的中心为0 , ECA, FAB分别是一 BC , CA , AB为底边 BC , CA , AB 为折痕折起 DBC , ECA ,(单位:cm3)的最大值为 FAB,使得D,E,F重合,得到三棱锥当 ABC的边长变化时,所得三棱锥体 积2311【答案】【解析】4 .15由题,连接 0D,交BC与点G,由题,0D _ BC0G 3BC ,即卩0G的长度与BC的长度或成正比 6设 0G =x,贝V BC =2 3x, DG =5 -x三棱锥的高 h= DG2 -0G2 = 25 -10x x2 -x

11、 = 25-10xSaabc =2,:;3 3x3“3x则 V =Saabc h = 3x? .25T0x = 3 25x -10x5令 f x j=25x4_10x5 ,5x(o,2),f x i=100x _50x4令 f x 0,即 x4 - 2x3 : 0 , x :: 1(2)由(1)得 sin BsinC, cosBcosC =- 6/ A B C 二 n cos A = cos n -B C 二-cos B C 二 sin又A i 0, n3 1二 A =60 , sin A =,cosA= 22由余弦定理得a2二b2 c2 -be =9aa由正弦定理得bsinB , csinC

12、si nAsi nA则 f x w f 2 =80则 V w ,3.80=45 体积最大值为4 15 cm322三、 解答题:共70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 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第17-21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22、23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60分。a217. ABC的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 ,已知 ABC的面积为一3sin A(1)求 sin Bsin C ;(2)若 6cosBcosC =1, a =3,求 ABC 的周长.【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三角函数及其变换,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基础知识的综合应用(1) / ABC 面积 S2a

13、3sinA且 S JbcsinA22a3sin ABsin CcosBcosC1 bcsin A2232由正弦定理得sin A计Bgn A ,2 由 sin A = 0 得 sin BsinC32a/. be 2 sin BsinC =8sin A由得b 33a u b c =3 亠;33,即 ABC 周长为 3 -.-.33且.BAP =. CDP 二 90 .18.(12分)如图,在四棱锥(1)(2)【解析】AB _平面PADO -xyz证明:平面 PAB _平面PAD ;若 PA =PD =AB =DC , . APD =90,求二面角(1)证明:T ZBAP /CDP =90 PA _

14、AB - PD _CD又 I AB II CD , PD _ AB又 PD DPA =P - PD、PA 二平面 PAD AB _平面 PAD,又 AB二平面 PAB 平面 PAB _平面PAD(2)取AD中点O - BC中点E,连接PO - OE/ AB 上 CD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 OE * AB由(1)知, OE _ 平面 PAD,又 PO、AD 平面 PAD OE _PO - OE _ AD又 PA 二 PD - PO _ AD PO、OE、AD两两垂直以O为坐标原点,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直角坐标系设 PA=2, D - 2 ,0,0、B 2 ,2,0、P 0,0,2、C -.2,

15、2,0 - PD - - 2,0 , - 2、PB =卜:;2 ,2, - 2、BC - -2 2 ,0,0设n = x , y , z为平面PBC的法向量,n PB =0 ,口 2x 2yf 2z=0由,得一n BC =0-2 2x =0令y=1,则z=2 - x=0,可得平面 PBC的一个法向量 n =0,1 -2 /APD =90 , PD _ PA又知AB _平面PAD - PD :_平面PAD PD _ AB,又 PAP! AB =A PD _ 平面 PAB即pd是平面PAB的一个法向量, PD =;2 ,02 cos PD ,J3汗-2 J3 一 3T 4PD n-2TPD由图知二

16、面角A-PB-C为钝角,所以它的余弦值为3319.( 12 分)为了抽检某种零件的一条生产线的生产过程,实验员每天从该生产线上随机抽取16个零件,并测量其尺寸(单位:cm ).根据长期生产经验,可以认为这条生产线正常状态下生产的零件的尺寸服从正态分布N,二2 .(1) 假设生产状态正常,记X表示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中其尺寸在-3匚二 之外的零件数,求 P X 1及x的数学期望;(2) 一天内抽检零件中,如果出现了尺寸在-3匚, 3二之外的零件,就认为这 条生产线在这一天的生产过程可能出现了异常情况,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I)试说明上述监控生产过程方法的合理性:(II )下面是检验员在

17、一天内抽取的16个零件的尺寸:9.95 1 0.1 29.969.9 610.01 9.929.9 8 1 0.0410.26 9.91 1 0. 1 310.02 9.22 10.04 10.05 9. 9 516 I j/Xi -x 216:-0.212,其中 Xi 为s =:-,.16 i4i =1, 2,山,16 .经计算得:X =9.97,抽取的第i个零件的尺寸,用样本平均数x作为的估计值?,用样本标准差s作为;的估计值诅,利用估计 值判断是否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进行检查,剔除,申3?之外的数据,用剩下的数据估计和匚(精确到0.01).附:若随机变量 Z服从正态分布 N(A,b2),则

18、P(4概CZ 4+3)=0.997 4 .0.997 416 : 0.9592 ,0.0080.09 【解析】(1)由题可知尺寸落在丄-3二,J 之内的概率为0.9974,落在I二一3二,3二 之外的概率为0.0026.0 0 16P X =0 i=G6 1 -0.9974 0.9974: 0.9592P X _1 讦1 - P X =01 -0.9592 =0.0408由题可知X B 16 , 0.0026.E X =16 0.0026 =0.0416(2)( i )尺寸落在-3二,亠3二 之外的概率为0.0026,由正态分布知尺寸落在-3二,二之外为小概率事件,因此上述监控生产过程的方法合

19、理.(ii )-3;=9.97 -3 0.212 =9.334二3;-9.97 3 0.212 =10.606汙-3二,3;二 9.334 , 10.606:9.22f 9.334 ,10.606 ,.需对当天的生产过程检查.因此剔除9.229 97x169 22剔除数据之后:.二二 16一9.22 =10.02 .152 2 2 2 2 2匚 二9.9510.0210.12 10.029.96 10.029.96 10.0210.01 10.022 2 2 2 29.9210.029.98 10.0210.04 10.0210.26 10.029.91 10.022 2 2 2 210.13

20、10.02 I 亠10.02 10.02 I 亠10.04 10.02亠10.0510.02 亠9.95 10.02 丄15bA0),四点 P(1, 1 ), P2(0, 1 ), P3. 1, a bI中恰有三点在椭圆C 上.厲1,I 2丿(1) 求C的方程;(2) 设直线I不经过P2点且与C相交于A、B两点,若直线 巳A与直线P2B的斜率的 和为-1,证明:I过定点.【解析】(1 )根据椭圆对称性,必过 P3、R又P4横坐标为1,椭圆必不过P,所以过P2,巳,巳三点 (将 P2 0 , 1 , P3 -1,代入椭圆方程得1厂13 ,解得丄+2=1、a2 b22X7 y(2)当斜率不存在时,设 k . k _ yA - V _yA _1 kp2A kp2B -椭圆C的方程为:l:x=m, A m, y , B m, - y_21m mm得m=2,此时I过椭圆右顶点,不存在两个交点,故不满足.当斜率存在时,设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