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1页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2页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3页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4页
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学科代码:0702 )一、培养目标 本学科培养的硕士研究生应是热爱祖国、崇尚科学,能自觉遵守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学风严谨、踏实勤奋、积极进取,身心健康,有良好的团队协作能力;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和熟练的数理推演能力,具备实验研究的设计和操作技能,并有一定的创新能力,熟练使用一门外语,有及时了解本专业前沿动态的能力;初步具有独立从事与物理学科相关专业的教学、科研和管理等方面的专业人才。二、学科专业1. 理论物理(070201)2. 原子与分子物理(070203)3. 等离子体物理(070204)4. 凝聚态物理(070205)5. 光学(070207)三、学习年限及应

2、修学分 全日制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一般为3年。在完成培养要求的前提下,对少数学业优秀、科研成果突出的硕士生,可推荐提前攻读博士学位或允许申请提前毕业,提前毕业期一般不超过1年。如确需延长学习年限的,延长期一般不超过1年。各专业的硕士研究生应至少须修满35学分,其中课程学习32学分,实践环节3学分。四、课程设置及考核方式(具体见本学科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五、培养方式依据本学科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以及光学等专业特点,硕士研究生的主要培养环节由学院隶属的各研究所统筹安排,按导师及指导小组制定的具体培养计划执行。基础理论课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为主的方式进行,通过考试取得学

3、分;专业课及专业选修课的教学采取教师讲授和小组讨论相接合的方式进行,通过考试(或考查)取得学分;实践教学环节中的科研实践要求研究生除参加研究小组、研究所乃至学院例行的学术讨论会外,还要求每个研究生在不同场合至少分别各作一次文献综述报告、开题报告以及课题进展报告等,并提交书面科研实践报告,经导师或指导小组认可合格后方能取得相应学分;教学实践由学院统一安排研究生各做一学期的助教工作,并取得相应学分。在专业理论课程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研究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考试或考查中宜采用书面考试和课程论文(或专题报告)相结合的方式;在实验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训练和发挥研究生的创造能力,师生密切配合,

4、共同参与实验方案的设计、实验内容的确定、实验过程的实际操作以及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讨论。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应在导师的具体指导下结合所选的研究题目和学位论文进行。六、学位(毕业)论文研究生在修满规定学分并通过中期考核后,可开始进入学位毕业论文阶段。学位毕业论文应在导师的指导下完成,研究生需通过阅读相当数量的中外文资料,进行深入的文献调研,在分析总结他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导师的科研课题,提出具有一定新意的研究课题,写出开题报告或设计方案,经导师和指导小组讨论通过后实施。在研究过程中,导师要经常检查督促,并定期和学生进行个别讨论。研究生要积极参与研究小组的学术讨论并踊跃发言,大胆提出自己的研究思路,倡

5、导学生之间的互相学习和交流。研究生要通过做开题报告、文献综述报告、课题进展报告,为学位毕业论文的撰写奠定基础。导师要认真审阅研究生学位毕业论文的撰写提纲,讨论和及时解决论文中出现的问题。研究生独立撰写完成学位论文后,须聘请本专业有影响的专家学者进行评审,评阅人员中至少有三分之一为外单位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的学者。学位毕业论文评审通过后,可组织学位论文答辩,答辩通过后方能授予理学硕士学位。附:物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物理学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与教学计划表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开课学期周学时总学时数学分任课教师姓名及职称是否学位课考核方式必修课公共课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一2363政法学院学位课

6、考试自然辩证法一236政法学院学位课考试第一外国语一、二41444外语学院学位课考试基础理论课(不少于 9学分)物理学中的群论基础一4723陈宏善教授学位课考试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一4723薛具奎教授学位课考试高等量子力学一4723贾多杰副教授学位课考试固体理论一4723马书懿教授学位课考试专业课(不少于 6学分)物理学中的非线性方程二4723吕克璞教授学位课考试连续介质力学二4723孙建安教授学位课考试混沌动力学二4723薛具奎教授学位课考试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理论(I)二4723董晨钟教授学位课考试原子碰撞理论二4723周效信教授学位课考试分子结构理论二4723陈宏善教授学位课考试等离子体物

7、理三4723段文山教授学位课考试凝聚态物理导论三4723孙爱民副教授 学位课考试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二4723王成伟教授 学位课考试激光场中的原子性质二4723周效信教授学位课考试分子光谱理论三4723陈宏善教授学位课考试激光光谱实验三2362袁 萍教授学位课考试选修课(不少于10学分)专业选修课非平衡统计物理三4723段文山教授考查玻色爱因斯坦凝聚三4723薛具奎教授考查多体量子理论三4723贾多杰副教授考查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理论(II)三4723董晨钟教授考查大气物理二4723袁 萍教授考查激光等离子体光谱实验二2362董晨钟教授考查尘埃等离子体物理三4723薛具奎教授 考查真空技术与薄膜物

8、理三4723王成伟教授 考查半导体物理三4723马书懿教授 考查高等统计物理三4723孙爱民副教授 考查超导物理三4723孙爱民副教授 考查激光物理三4723周效信教授考查前沿专题选讲三2362各专业教授等考查实践环节科研实践参加校内外学术会议1次(1学分)选听学科前沿系列讲座1个,至少6学时,(1学分)教学实践(1学分) 由学院统一安排做助教一学期总学分不少于35学分物理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课程教 学 大 纲一、基础理论课(4门)课程名称:物理学中的群论基础总学时:72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陈宏善教授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原子与分

9、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群论是处理具有一定对称性的物理体系的一种有利工具。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群的基本特性和表示方法,学会从群的角度解决量子力学和原子结构中的一些问题,为后期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第一章 群论基本知识第二章 矢量空间、算符和线性变换第三章 群的表示理论第四章 群论在量子力学中的应用第五章 完全转动群的不可约表示和角动量参考书目:1. 量子化学,徐光宪,科学出版社。2. 量子力学II,曾谨言,科学出版社,2000。3. 群论在化学中的应用,科顿,科学出版社。4. 群论及其在物理和化学中的应用,方可,重庆大学出版社。5. 群论及

10、其在物理学中的应用,谢希德,科学出版社。编制人:陈宏善 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偏微分方程的数值解法总学时:72 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薛具奎教授、石玉仁讲师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使学生熟练掌握偏微分方程的基本差分格式的设计方法和处理技巧,深刻理解差分格式的相容性、收敛性和稳定性极其分析方法,了解谱方法和有限元方法.第一章 有限差分方法的基本概念第二章 双曲型方程的差分法第三章 抛物型方程的差分方法第四章 椭圆型方程的差分方法第五章 谱方法简介第六章

11、有限元方法简介参考书目:1.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陆金甫,关治,清华大学出版社,1987.2. 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李荣华,冯果枕,人民教育出版社,1980.编制人:薛具奎、石玉仁 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高等量子力学总学时:72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贾多杰副教授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使学生深入理解量子力学的基本概念与微观粒子运动的本质;认识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及理论体系;提高应用量子力学基本方法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学习相对论量子力学和量子场论的基本内容。 第一

12、章 散射理论第二章 角动量理论第三章 量子体系的对称性第四章 时间反演第五章 相对论量子力学第六章 辐射场的量子化及其与物质的作用参考书目:1量子力学卷II,曾谨言 著,科学出版社,1993.2量子力学,.郎道,E.M.粟弗席茨著,严肃 译,人教出版社,1981.3量子力学,L.I.Schikk 著,李淑娴,陈崇光 译,人教出版社,1981.4量子力学原理,P.A.M.Dirac 著,陈咸亨译,科学出版社,1965.5量子场论导论,邹国兴 著,科学出版社,1980.编制人:贾多杰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固体理论总学时:72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开课学期:第一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马书懿 教授

13、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 周期性结构第二章 晶体的结合第三章 声子第四章 电子-声子相互作用第五章 能带论第六章 等离激元第七章 典型固体专题选讲参考书目:1固体物理,黄昆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8。2固体物理,基态尔著,科学出版社,2005。3固体物理上、下册,方俊鑫著,高等教育出版社,1981。4固体理论,李正中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编制人:马书懿 审核人:王成伟二、专业课(12门)课程名称:物理学中的非线性方程总学时:72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任

14、课教师及职称:吕克璞 教授、林麦麦讲师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补修课程: 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数学物理方程的近代分析方法是计算物理的基础课程。其主要内容是用一些现代分析方法研究在工程技术领域中常遇到的某些数学物理方程问题。第一章 物理学中的非线性方程第二章 经典的非线性方程的求解第三章 非线性方程的定性分析第四章 摄动法第五章 行波解第六章 相似变换和自相似解第七章 特殊变换法第八章 散射反演法参考书目:1.孤立子理论与应用,谷超豪,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0.2.物理学中的非线性方程,刘适达,刘适适,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3.物理学与偏微分方

15、程(上、下),李大潜,秦铁虎,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编制人:吕克璞、林麦麦 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连续介质力学总学时:72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孙建安 教授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补修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掌握连续介质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必要的数学工具:(1)张量;(2)对各种介质都共同的普遍原理(质量守恒,线性动量原理,动量矩原理,能量守恒);(3)确定理想化物质(线性弹性固体,线性粘性流体包括无粘性流体,测粘流中的不可压缩简单流体)的本构方程。第一章 引言第二章 张量A 指标计

16、法B 张量参考书目:1. 连续介质力学引论,美W.M.赖,D.鲁宾,E.克莱勃著,康振黄,陈君楷,邹盛铨,杨惊途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2. 连续介质了学引论,M.E.Gurtin 著,郭仲衡,郑百哲 译,高等教育出版社,1992编制人:孙建安 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混沌动力学总学时:72 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薛具奎教授、唐荣安讲师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补修课程: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统计物理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使学生深刻理解非线性系统与线性系统的特征及差别,进而熟练掌握混沌运动的基本规律及

17、描述方法;掌握对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分析方法;理解确定性与随机性、可逆与不可逆、进化与退化、时间箭头等复杂现象,使学生接受非线性学中一些新思维观、新方法论和新概念的熏陶。掌握分析、处理复杂问题的一些基本思想和方法。第一章 总论第二章 非线性与复杂性第三章 非线性系统的稳定性及分岔特征第四章 耗散系统中的混沌运动第五章 一维映射系统第六章 奇怪吸引子及分形维第七章 混沌系统的动力学性质参考书目1. Chaos in dynamical systems, E. Ott, Cambridge, 20022. 非线性物理学,崇培,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年版3. 非线性科学选讲,李翊身,中国科学技术

18、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4. 非线性物理学,席德勋,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5. 非线性物理理论及应用,周凌云,王瑞丽,吴光敏,段良和 编著,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编制人:薛具奎、唐荣安 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理论(I)总学时:72 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董晨钟教授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原子与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凝聚态物理、光学等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 本门课程主要讲授原子结构与原子光谱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以及对简单原子体系的具体计算方法.第一章 基本概念第二章 矢量模型第三章 3nj

19、符号第四章 组态平均能量第五章 径向波方程第六章 径向波函数和径向积分第七章 耦合反对称第八章 能级结构(简单组态)参考书目:1The Theory of Atomic Structure and Spectra, Robert D.Cowan,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Berkeley, 1981.2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第一卷,第二卷,美J.C.斯莱特 著,杨朝潢 译,上海科学出版社,1981年版.3Atomic Spectra and Radiative Transition, Sobelman,Springer-Verlag, 1979年版.4原子结

20、构和原子光谱,郑乐民、徐庚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编制人:董晨钟 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原子碰撞理论总学时:72 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周效信教授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理论物理、原子分子物理、等离子体物理补修课程:理论力学、量子力学、电动力学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深刻理解原子碰撞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掌握在不同的能区内处理原子碰撞的常用方法.第一章 势散射第二章 势散射的一些特殊方法第三章 长程Coulomb 势的散射第四章 碰撞的一般理论第五章 低能电子与原子的散射第六章 中能电子与原子的非弹性

21、散射主要参考书目:1. Atomic Collision Theory(Second Edition), B. H. Bransden, 1983.2. Quantum Collision Theory, C. J. Joachain, 1982.编制人:周效信 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分子结构理论总学时:72 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陈宏善教授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原子与分子物理、光学、凝聚态物理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 Chapter 1. Mathematical ReviewChapter 2. Many Electron W

22、ave Functions and OperatorsChapter 3. The Hartree-Fock ApproximationChapter 4. Configuration InteractionChapter 5. Many-Body Perturbation Theory参考书目: 1. Modern Quantum Chemistry (Introduction to Advanced Electronic Structure Theory), Attila Azabo and Neil S. Ostlund,Dover Publications; New Ed editio

23、n (July 2, 1996)编制人:陈宏善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等离子体物理总学时:72 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段文山教授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等离子体物理、理论物理、凝聚态物理补修课程:理论力学、电动力学、流体力学、统计物理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等离子体物理学主要研究等离子体的整体形态和集体运动规律、等离子体与电磁场及其它形态物质的相互作用。等离子体物理学是二十世纪发展起来的一门新的物理学独立分支学科。 等离子体是宇宙中最广泛存在的物质状态,认识和掌握各种条件下等离子体运动规律是人类认识宇宙中各种现象的基本前提。它对于认识和保障地

24、球环境有深远的意义。也促进了低温等离子体技术以极为迅猛的势头在国民经济各领域中广泛应用。等离子体物理学各领域的研究还提出了一些带有共性、密切相关的基本问题,诸如波和粒子相互作用与等离子体加热、混沌、湍流和输运、等离子体鞘层和边界层、磁场重联和发动机效应等。这些问题构成了等离子体物理进一步发展的核心内容。 第一章 绪论第二章 单粒子轨道理论第三章 磁流体力学第四章 等离子体中的波第五章 磁流体力学不稳定性第六章 等离子体辐射第七章 等离子体动力论第八章 等离子体中的输运过程第九章 等离子体中的非线性现象第十章 受控核聚变参考书目:1.等离子体物理基础,朱士尧,科学出版社,1983年版2.空间等离

25、子体中的孤波,王德焴、吴德金等著,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编制人:段文山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凝聚态物理导论总学时:72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开课学期:第三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孙爱民 副教授教学方式:讲授考核方式:考试适合专业:凝聚态物理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绪论第一篇 凝聚物质的结构第一章 结构的对称性第二章 晶态结构及其构筑原理第三章 晶态之外第四章 非均质结构第二篇 各种物质结构中波的行为第五章 周期和准周期结构中波的传播第六章 Bloch电子动力学第七章 表面和杂质效应第八章 输运性质第九章 无序系统中波的定域化第十章 介观量子输运第三篇 键、能带及其它第十一章

26、键途径第十二章 能带途径第十三章 关联电子态第十四章 量子限制纳米结构 第四篇 相变和有序相第十五章 Landau相变理论第十六章 晶体、准晶和液晶第十七章 铁磁体、反铁磁体和亚铁磁体第十八章 超流体与超导体第十九章 遍历性破缺参考书目:1.凝聚态物理学(上卷),冯端,金国钧,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出版2.凝聚态物理学,美国物理学评述委员会编 龚少明译,1994年出版编制人:孙爱民 审核人:王成伟课程名称:纳米材料与纳米结构总学时:72 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王成伟 教授教学方式:讲授、讨论考核方式:考试(课程论文)适合专业:凝聚态物理补修课程:教学

27、主要内容及要求: 绪论第一章 纳米结构单元第二章 纳米微粒的基本理论第三章 纳米微粒的结构与物理特性第四章 纳米微粒的化学特性第五章 纳米微粒的制备与表面修饰第六章 纳米微粒尺寸的评估第七章 纳米固体及其制备第八章 纳米固体材料的微结构第九章 纳米固体材料的性能第十章 纳米复合材料结构和性能第十一章 纳米粒子和离子团与沸石的组装体系第十二章 纳米结构第十三章 纳米测量学第十四章 纳米结构和纳米材料的应用参考书目:1. 纳米材料和纳米结构,张立德,牟季美,科学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2. 纳米材料表征,美王中林 主编,曹茂盛,李金刚译,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3. 纳电子学导论,蒋建飞

28、编著,科学出版社,2006年第一版4. 相关文献综述编制人: 王成伟 审核人:董晨钟课程名称:激光场中的原子性质总学时:72 学分:3开课单位:物电学院开课学期:第二学期任课教师及职称:周效信 教授教学方式:讲授 考核方式:考试(总结报告)适合专业:光学、原子与分子物理补修课程:教学主要内容及要求1 Introduction2 Atoms in a static, homogeneous electric field3 Atoms in a static, homogeneous magnetic field4 Atoms in the intense laser field 参考书目:1 Theoretical atomic physics, H. Friedrich, 2ed. Springer, 1994;2 Multiphoton processes in atoms, N. B. Delone and V. P. Krainov, 2ed. Springer, 1999;3 Atomic physics with super-high intensity lasers, M. Protopapas, C. H. Keitel and P. L. Knig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