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风家教征文_第1页
家风家教征文_第2页
家风家教征文_第3页
家风家教征文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家风家教征文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中华民族素有“礼仪之邦”之称,向来重视家教。“家家之训” 便形成了 “家家之风”。在几千年的历史传承下,世人便去其糟粕, 留其精华,将家风家教中的精华融入每个家庭中,给孩子们营造一个 良好的环境,在这种成长环境中,我们体会着长辈的言传身教、谆谆 教导,在生活中学到了很多。在我的成长路上,父亲对我的影响是巨 大的,也是潜移默化的。古人云:“若要子女走正道,家长身教重言教”,我的父亲便是 如此。他,出生在上个世纪40年代,没有念过书,所以没有多少文 化,不善言辞,也给我们讲不出大道理,只是老老实实的做人,扎扎 实实的做事,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一个勤奋,节俭,质朴的中国老

2、 农民。“挣工分过日子,越勤奋,越多得”,这是父亲一生中说得最响 亮的一句话。父亲五岁左右,便失去了父母,跟着自己的叔父过日子, 都说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那个年代,土地还没分配到户,靠挣工分 过日子,父亲小小年纪,虽不懂“起早抹黑,披星戴月”这两个词, 但他只明白每一天你只要勤勤恳恳地做事,便可以多拿些粮食回家, 就能养家糊口。在生产队劳动时,父亲为了多增加工分,包挖过一亩 多土地。因土地硬,难挖,所以大多由壮年男子或耕牛来犁工分就高, 父亲天还没亮就去挖,直到天黑才回家。农忙之际,甚至他还干几个 成年人的活。叔父家孩子多,日子也不好过。为了补贴家用,农闲时, 他还帮别人喂牛、担水、打柴父亲,

3、还有一门好手艺,那就是用竹子能编制出精美实用的蔑器, 比如:背篓、蒸笼、簸箕、算筐在我记忆之中,我们几兄妹的学 费,生活费几乎都是出自于他那双巧手下的勤奋,我曾问过他,您这 个技能师从何处?父亲不善言辞,只是淡淡的一句:“看别人做,多 看几回就会了,”然后丢下一脸惊愕的我,我被父亲的勤奋和坚持所 震撼!有了这门手艺后,父亲从不怠慢,利用蔑器改善家庭生活水平,竟然成了第一个在村里修房子的人,要知道父亲和母亲结婚时还是借 的婚房呢!据母亲说,家里第一次盖房子时,部分石头是父亲利用生产队劳动之余的早晚到村后的石场背的,他能背的就背,背不了的请 人抬。后来,家里又翻修过两次房,第三次时,父亲自己烧砖,

4、烧瓦, 盖起了全村唯一座砖瓦房,还将房屋外墙涂了个雪白。村里人都称赞: 这漂亮的房子都是老杜那双勤奋的手换来的呀!受到父亲的启发,参加工作后,我一直勤勤恳恳,踏实实做事,如父亲一般,终于有了今天这些小小的成就。这些年,父亲老了,我们都劝他,放慢脚步,歇一歇。可固执地他依然过着自己自足的生活,每一个赶集的日子, 还要卖卖蔑器,回家后种种菜,养养鸡,喂喂鸭,房门前的那口鱼塘,也成了他每天的必经之路“浪费无底洞,坐吃要山空”,这是父亲从老一辈那里学来的一 句谚语。他也常常教育我们说:“粮食贵,莫浪费/吃饭方面,剩余 的饭菜他一定要留着热热再吃。他从不主张下馆子,赶完集就回家, 用他自几的一句话说:“

5、一碗面,五元钱,若买一把面条回去要吃好 多顿呢。”第一次带父亲下馆子,看着其他桌不认识的人剩下许多的 大鱼大肉,父亲的脸顿时阴沉了下来,最后深深叹口气:浪费无底洞, 坐吃要山空。从那以后,家里宴请客人,他都主张在家煮,不铺张, 不浪费,既干净又实惠。穿衣方面,父母穿的衣服基本是我和弟弟买 的,因多年来他们形成节俭习惯,认为不破不漏就行,不必有多好, 干净就行,有时我们不穿的还拿去穿,说是扔了可惜。用破了的床单、 被套,母亲“改造”后继续用。父亲勤俭的好习惯不仅影响我们几姊妹,也让我们的下一代受 益。我的孩子从小学到高中毕业只用过三个书包,读大学时,他每月 总能节余一些生活费,买些自己喜欢的书籍

6、,钱不乱花,他的理由是: 自己是到学校求学的,不是去比吃穿,再说,那用的可是父母的钱, 这个道理连没读过书的爷爷都懂。“别人请你帮忙,怎么好拒绝呢? ”这就是我那善良朴实、诚 信的老父亲发出的言语。父亲不知道善良朴实意味着什么,只知道别 人有难时,一定要伸手帮一把。父亲不知道诚信是什么,只知道答应 别人的要说到做到。四年前,父亲74岁,村里一留守妇女邀请父亲 帮忙收稻谷,他二话没说就答应了,母亲劝他:“你前两天身体不好, 叫她换人吧!”不想第二天一早,父亲瞒着母亲去了。下午四点左右, 父亲弓着身子回来了,走路还一腐一拐的,我们着急问原因,好半天, 父亲才说他在扛打谷机时一不小心,连人带机一起摔

7、进了谷桶里去, 扭了腰。事后,我一听父亲出事,失去了理智,电话里大声责怪他: “你多大岁数了?还去帮别人? ”半饷,父亲像个孩子似的委屈地说: “全是妇女,只有我才是干体力劳动的,不帮忙挑谷子的话,又有谁呢? ”末了,他补充道:别人请你帮忙,怎么好拒绝呢?挂掉电 话我才明白父亲都是捡重活、累活干!我也为自己刚才的言行深深忏 悔,终于明白:这不就是父亲的善良朴实吗?正因为父亲的善良朴实贏得了村领导的信任,八十年代,父亲 成了生产队的队长,在那个物质文明还不大繁荣的年代,这个芝麻官 是没人愿意当的。因为事情繁琐也没什么工资概念,基本上算是义务 劳动了,尤其是一到年底,头痛的事情就来了。父亲要管理每家每户 的提留款,我就经常瞧见父亲把钱装在箱子里。那一年,我刚好上高 中,需要一笔生活费,因家里刚修房屋,没多少结余,母亲提议;先 借公款用用。父亲听后,脸一沉,扯开嗓门吼道:“你个老娘们懂啥, 咋能用老百姓的钱呢?领导,群众这么信任我,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 要说到做到,”我头一次见父亲这样责骂母亲。就这样,父亲这义务 芝麻官一做就是好几年,同村的人也很信服憨厚老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