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1页
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2页
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3页
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4页
经络穴位基础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经络的概念经络的概念 1.经络的定义:经络的定义: 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 气血通过和联络的通路。气血通过和联络的通路。 经: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 的主干。的主干。 络: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 分支。分支。 2.经络系统的组成:经络系统的组成: 由十二经络、奇经八脉、由十二经络、奇经八脉、 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 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难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难 以数计的孙络等构成。以数计的孙络等构成。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 经络的命名经络的命名

2、 1.三阴三阳:三阴三阳: 太阳太阳-阳明阳明 阴阴-少阳少阳-太阳太阳-阳阳 厥阴厥阴-少阳少阳 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从阴阳气的盛衰(多少)来分: 太阴少阴厥阴太阴少阴厥阴 阳明阳明太阳太阳少阳少阳 2.与四肢的关系:与四肢的关系: 上肢:上肢: 内侧内侧手三阴(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手三阴(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 外侧外侧手三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手三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 下肢:下肢: 外侧外侧足三阳(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足三阳(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 内侧内侧足三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三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 3.与脏腑的关系:与脏腑的关系:

3、 人体内脏以脏(实心)为阴,腑(空心)人体内脏以脏(实心)为阴,腑(空心) 为阳。为阳。 五脏:五脏: 心、心、 肝、脾、肝、脾、 肺、肺、 肾肾 、 心包心包 相表里相表里 六腑:六腑: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小肠、胆、胃、大肠、膀胱、三焦 脏之在胸者(肺、心、心包)联系手阴经,脏之在胸者(肺、心、心包)联系手阴经, 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在腹者(脾、肝、肾)联系足阴经。 4.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六条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六条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和胸腹 六条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六条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口诀:口诀:

4、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头。足之三阴从足走头。 经络的作用经络的作用 1.联系内外,网络全身联系内外,网络全身 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关人体的五脏六腑、五官九窍、四肢关 节、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节、皮肉筋骨等器官和组织,虽各有 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使不同的生理功能,但又互相联系,使 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全身内外、上下、前后、左右构成一 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个有机的整体。这种相互联系、有机 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系统的联络沟通作配合主要依靠经络系统的

5、联络沟通作 用来实现。用来实现。 2.运行气血,协调阴阳运行气血,协调阴阳 经脉运行气血,经脉运行气血,“内联脏腑,外通体内联脏腑,外通体 表表”,不仅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不仅使体内的脏腑和体表的五 官七窍、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官七窍、皮肉筋骨息息相通,而且, 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人体的内外、上下、左右、前后、脏 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腑、表里之间,由于经脉的联系得以 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一致。保持相对的平衡,协调一致。 3.抗御病邪,反应症候抗御病邪,反应症候 当病邪侵犯人体时,正邪交争,在当病邪侵犯人体时,正邪交争,在 体表部位可出现异常现象。一般来体表部位可

6、出现异常现象。一般来 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说,经络气血阻滞而不通畅,就会 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如果造成有关部位的疼痛或肿胀;如果 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气血运行不足,就会出现病变部位 麻木不仁、肌肤萎缩及功能减退等。麻木不仁、肌肤萎缩及功能减退等。 4.传导感应,调整虚实传导感应,调整虚实 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是以它正常情况经络调整虚实的功能是以它正常情况 下协调阴阳的功能为基础,针灸、按下协调阴阳的功能为基础,针灸、按 摩、气功等疗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穴摩、气功等疗法就是通过体表的腧穴 接受刺激,传导感应,激发经络运行接受刺激,传导感应,激发经络运行 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

7、功能。使之能气血、调整阴阳虚实的功能。使之能 “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泻其有余,补其不足,阴阳平复”。 腧穴的分类腧穴的分类 十四经穴十四经穴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循是指分布于十二经脉和任、督二脉的循 行路线上的穴位,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行路线上的穴位,简称经穴,是腧穴的主体部分。 到现代经穴已发展为到现代经穴已发展为361个穴名,共个穴名,共670个穴位。个穴位。 经外奇穴经外奇穴是指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是指在十四经穴之外,具有固定名称、 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位置和主治作用的腧穴,简称奇穴。 阿是穴阿是穴是指无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无固定主是指无

8、具体名称、无固定位置、无固定主 治病症,而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治病症,而以病痛局部或与病痛有关的压痛点、 敏感点作为腧穴。敏感点作为腧穴。 腧穴的作用腧穴的作用 1.输注气血:输注气血: 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渗灌、转输、腧穴是脏腑经络气血渗灌、转输、 出入的特殊部位。出入的特殊部位。 因此腧穴就具备了抵御疾病(出)、因此腧穴就具备了抵御疾病(出)、 反应病痛(出)、传入疾病(入)、反应病痛(出)、传入疾病(入)、 肝受刺激、传入信息(入)等功能。肝受刺激、传入信息(入)等功能。 2.反应病症:反应病症: 当病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正当病邪侵袭人体时,人体的正 气可以通过经脉、腧穴向外奋

9、气可以通过经脉、腧穴向外奋 起以护卫体表;当人体内部发起以护卫体表;当人体内部发 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生病变时,内在的病理状态又 可通过经脉腧穴反映于体表。可通过经脉腧穴反映于体表。 3.防治疾病:防治疾病: 腧穴输注气血、向内传入的特性,是腧穴输注气血、向内传入的特性,是 腧穴能够治疗疾病的基础。腧穴能够治疗疾病的基础。 刺激腧穴部位(如针刺、温灸、按摩刺激腧穴部位(如针刺、温灸、按摩 等)时,各种刺激通过腧穴、经脉传等)时,各种刺激通过腧穴、经脉传 入体内,从而激发人体的正气,协调入体内,从而激发人体的正气,协调 平衡阴阳,达到预防和抗御疾病的目平衡阴阳,达到预防和抗御疾病的目 的。

10、的。 腧穴主治基本规律腧穴主治基本规律 腧穴所在,主治所能;腧穴所在,主治所能; 经脉所过,主治所及;经脉所过,主治所及; 特定腧穴,特定主治;特定腧穴,特定主治; 同一腧穴,双向主治;同一腧穴,双向主治; 主治相同,疗效有别。主治相同,疗效有别。 腧穴的定位腧穴的定位 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体表解剖标志定位法 骨度折量定位法骨度折量定位法 指寸定位法指寸定位法 1.中指同身寸中指同身寸 2.拇中指同身寸拇中指同身寸 3.横中指同身寸横中指同身寸 面部指压点面部指压点 1.印堂:印堂:额部,两眉之间,位于督脉上。额部,两眉之间,位于督脉上。 2.神庭:神庭: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头部,前发际正中直上

11、0.5寸。寸。 3.攒竹:攒竹:面部,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面部,眉头凹陷中,眶上切迹处。 4.鱼腰:鱼腰:额部,眉毛中央,与目中相直。额部,眉毛中央,与目中相直。 5.瞳子髎:瞳子髎:面部,目外此旁,眼眶外侧缘处。面部,目外此旁,眼眶外侧缘处。 6.丝竹空:丝竹空:面部,眉梢凹陷处。面部,眉梢凹陷处。 7.睛明:睛明:面部,目内此角稍上方凹陷处。面部,目内此角稍上方凹陷处。 8.承泣:承泣: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面部,瞳孔直下,眼球与眶下缘之间。 9.迎香:迎香: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鼻翼外缘中点旁,鼻唇沟中。 10.巨髎:巨髎:面部,瞳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鼻唇沟面部,瞳

12、孔直下,平鼻翼下缘处,鼻唇沟 外侧。外侧。 11.人中:人中:面部,人中沟的上面部,人中沟的上1/3与中与中1/3交点处。交点处。 12.地仓:地仓: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面部,口角外侧,上直对瞳孔。 13.承浆:承浆: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面部,颏唇沟正中凹陷处。 14.大迎:大迎: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面动脉搏下颌角前方,咬肌附着部前缘,面动脉搏 动处。动处。 15.颊车:颊车: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咀嚼时面颊部,下颌角前上方约一横指,咀嚼时 咬肌隆起最高处。咬肌隆起最高处。 阿 经络的概念经络的概念 1.经络的定义:经络的定义: 经络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是

13、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人体 气血通过和联络的通路。气血通过和联络的通路。 经: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中 的主干。的主干。 络: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别出的 分支。分支。 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经络系统的组成及结构图 2.与四肢的关系:与四肢的关系: 上肢:上肢: 内侧内侧手三阴(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手三阴(手太阴、手厥阴、手少阴) 外侧外侧手三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手三阳(手阳明、手少阳、手太阳) 下肢:下肢: 外侧外侧足三阳(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足三阳(足阳明、足少阳、足太阳) 内侧内侧足三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足三阴(足厥阴、足太阴、足少阴) 4.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的分布规律: 六条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和胸腹六条阴经分布在四肢的内侧和胸腹 六条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六条阳经分布在四肢的外侧和头面、躯干 口诀:口诀:手之三阴从胸走手,手之三阴从胸走手, 手之三阳从手走头,手之三阳从手走头, 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阳从头走足, 足之三阴从足走头。足之三阴从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