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科大抗干扰有关复试综合面试_第1页
电子科大抗干扰有关复试综合面试_第2页
电子科大抗干扰有关复试综合面试_第3页
电子科大抗干扰有关复试综合面试_第4页
电子科大抗干扰有关复试综合面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综合面试:我是郭伟团队的,话题有: 香农公式基本上都会问到,有时会弱弱地问一下计算机网络tcp/ip模型或者osi模型几层及具体名字,电路交换及分组交换的比较也挺重要等等。还有就是大家可以看一下导师的简介,里面出现的常用名词还是要知道的。比如移动通信方向:就是移动电话中,使用单边带可以有更多信道,使用跳频括频可以产生更多的码,使用小区制可以重复使用相同的频段.总该知道扩频,cdma等等。还有就是一般综合面试都要把大家问得找不着北,但是大家可以找一些知道的相近的回答上,即使问的问题答不上也是正常现象。但是如果本科院校不是相关的专业或者不是重点,就一定要准备的非常好。(个人意见,仅供参考)首先,

2、感谢本论坛的师哥师姐们无私奉献使我考研期间受益匪浅。无损压缩是对文件本身的压缩,和其它数据文件的压缩一样,是对文件的数据存储方式进行优化,采用某种算法表示重复的数据信息,文件可以完全还原,不会影响文件内容,对于数码图像而言,也就不会使图像细节有任何损失。有损压缩是对图像本身的改变,在保存图像时保留了较多的亮度信息,而将色相和色纯度的信息和周围的像素进行合并,合并的比例不同,压缩的比例也不同,由于信息量减少了,所以压缩比可以很高,图像质量也会相应的下降。高斯白噪声:如果一个噪声,它的幅度分布服从高斯分布,而它的功率谱密度又是均匀分布的,则称它为高斯白噪声。多址方式:在移动通信中,许多用户同时通话

3、,以不同的移动信道分隔,防止相互干扰的技术方式称为多址方式。根据特征,有三种多址方式,即: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时分多址是把时间分割成周期性的帧(frame)每一个帧再分割成若干个时隙向基站发送信号,在满足定时和同步的条件下,基站可以分别在各时隙中接收到各移动终端的信号而不混扰。同时,基站发向多个移动终端的信号都按顺序安排在予定的时隙中传输,各移动终端只要在指定的时隙内接收,就能在合路的信号中把发给它的信号区分并接收下来。码分多址(cdma)等方式。v 中心极限定理和大数定律及其各自的物理意义 林德伯格列维定理林德伯格列维(lindburg-levy)定理,即独立同分布随机

4、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它表明,独立同分布、且数学期望和方差有限的随机变量序列的标准化和以标准正态分布为极限:设随机变量x1,x2,.xn,.相互独立,服从同一分布,且具有数学期望和方差:e(xk)=,d(xk)=20(k=1,2.),则随机变量之和的标准化变量的分布函数fn(x)对于任意x满足limfn(x)=()其中(x)是标准正态分布的分布函数。棣莫佛拉普拉斯定理棣莫佛拉普拉斯(de movire - laplace)定理,即服从二项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的中心极限定理。它指出,参数为n, p的二项分布以np为均值、np(1-p)为方差的正态分布为极限。切贝雪夫大数定理切比雪夫大数定律,伯努

5、利大数定律和辛钦大数定律。切比雪夫不等式是这么说的:任意一个具有有限方差的随机变量x,它落入以它的期望ex为中心,任意小的正数e为半径的区间内的概率不小于1减去它的方差dx除以e的平方。由此得到的极限形式下的3个大数定律其实也就是想说:当互不相关或独立同分布的随机样本所抽取的个数趋于无穷大的时候,样本均值也就以概率1趋于总体均值。切氏不等式主要用来对期望,方差已知的随机变量取值的概率作粗略估计,而由它引出的大数定律则有着相当重要的物理意义。它是参数估计中矩估计的理论依据,也是判别估计一致性的主要方法!在通信系统对随机信号(尤其是某些噪音信号)的参数分析中,这一点就显得相当重要!中心极限定理是说

6、:大量独立同分布的随机变量之和趋于正态分布!有“林-列”和“隶-拉”两个中心极限定理,后者是前者在所有随机变量独立且同(0-1)分布时的特殊情形!中心极限定理的重要意义在于:它是统计抽样的理论基础,由它推导出的poisson定理和随机变量的正态标准化公式在对于一大类的信号和噪声的近似计算(包括对其数字特征的考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v fdd和tdd各自的含义及其比较 频分双工fdd(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也称为全双工,操作时需要两个独立的信道。一个信道用来向下传送信息,另一个信道用来向上传送信息。两个信道之间存在一个保护频段,以防止邻近的发射机和接收机之间

7、产生相互干扰。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是在帧周期的下行线路操作中及时区分无线信道以及继续上行线路操作的一种技术,也是移动通信技术使用的双工技术之一,与fdd相对应。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接收和传送是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波的不同时隙,用保证时间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而f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的接收和传送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与传送信道。它们都是移动通信技术使用的双工技术,tdd与fdd相对应。所谓双工,是移动通信的一种工作方式,它指收发可同时进行。在tdd模式的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到移动台之间的上行和下行通信使用同一频率信道(即载

8、波)的不同时隙,用时间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某个时间段由基站发送信号给移动台,另外的时间由移动台发送信号给基站。基站和移动台之间必须协同一致才能顺利工作。fdd模式的特点是在分离的两个对称频率信道上,进行信号的接收和传送,用保证频段来分离接收和传送信道。某些系统中上下行频率间隔可以达到190mhz。与fdd相比,tdd具有一些独到的优势,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优势:(1)使用tdd技术时,只要基站和移动台之间的上下行时间间隔不大,小于信道相干时间,就可以比较简单的根据对方的信号估计信道特征。而对于一般的fdd技术,一般的上下行频率间隔远远大于信道相干带宽,几乎无法利用上行信号估计下行,也无法用下

9、行信号估计上行;这一特点使得tdd方式的移动通信体制在功率控制以及智能天线技术的使用方面有明显的优势。(2)tdd技术可以灵活的设置上行和下行转换时刻,用于实现不对称的上行和下行业务带宽,有利于实现明显上下行不对称的互联网业务。但是,这种转换时刻的设置必须与相邻基站协同进行。(3)与fdd相比,tdd可以使用零碎的频段,因为上下行由时间区别,不必要求带宽对称的频段。(4)tdd技术不需要收发隔离器,只需要一个开关即可。不足:(1)移动台移动速度受限制。在高速移动时,多普勒效应会导致快衰落,速度越高,衰落变换频率越高,衰落深度越深,因此必须要求移动速度不能太高。例如在使用了tdd的td-scdm

10、a系统中,在目前芯片处理速度和算法的基础上,当数据率为144kb/s时,tdd的最大移动速度可达250km/h,与fdd系统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一般tdd移动台的移动速度只能达到fdd移动台的一半甚至更低。(2)覆盖半径小。也是由于上下行时间间隔的缘故,基站覆盖半径明显小于fdd基站。否则,小区边缘的用户信号到达基站时会不能同步。(3)发射功率受限。如果tdd要发送和fdd同样多的数据,但是发射时间只有fdd的大约一半,这要求tdd的发送功率要大。(4)需要更复杂的网络规划和优化技术。v 蜂窝小区制和移动通信早期所使用的大区制的区别 早期移动通信系统都采用大区制场强覆盖区,一个基站覆盖很大的服

11、务区,半径约30km50km。这使使得基站、手机的发射功率要很大,基站的发射功率高达几十到几百瓦,且要很高的天线塔。大区制系统的特点是:整体覆盖范围小、频道数目少(容量小)、移动台体积大,特别是用户密度高,业务量大时,整个系统根本无法满足用户要求。2.蜂窝小区移动通信系统:为了提高系统容量,有效利用频率资源,现代移动通信在场强覆盖区的规划上多采用小区蜂窝结构。其特点是:小区覆盖半径小,一般为1km20km,所以可用较小的发射功率实现双向通信。若干个小区构成大面积的覆盖,相距足够远(即同频干扰足够小)的小区可重复使用通信频率,即频率复用。采用这种方法,可以对无限广大的地域进行覆盖,从而提高了频谱

12、的利用率。ms移动台bs基站msc移动交换中心小区制蜂系统的最大优点是频率复用,使系统容量大大提高,有效地利用了频率资源。但伴随而来的是技术实现上的复杂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小区的规划。(2)越区切换技术。(3)漫游技术。(4)无线信道资源管理和网络管理。v 平稳随机过程 窄带随机过程定义1(严平稳随机过程):在数学中,平稳随机过程(stationary random process)或者严平稳随机过程(strictly-sense stationary random process),又称狭义平稳过程,是在固定时间和位置的概率分布与所有时间和位置的概率分布相同的随机过程:,即随机过

13、程的统计特性不随事件的推移而变化。这样,数学期望和方差这些参数也不随时间和位置变化。用符号化语言表示出来,即:如果对于任意的n(n=1,2,),t1,t2,tnt和任意实数h,当t1+h,t2+h,tn+ht时,n维随机变量(x(t1),x(t2),x(tn))和(x(t1+h),x(t2+h),x(tn+h))具有相同的分布函数,则称随机过程x(t),tt具有平稳性,称此过程为严平稳随机过程,简称随机过程。定义2(宽平稳随机过程):给定二阶矩过程x(t),tt,如果对任意的t,t+ht,有(1)ex(t)=cx(常数) (2)ex(t)x(t+h)=r(h)则称x(t),tt为宽平稳(随机)

14、过程或广义平稳(随机)过程。注:二阶矩过程定义:如果随机过程x(t),tt对每一个tt,二阶矩ex(t)x(t)都存在,那么称它为二阶矩过程。严平稳随机过程与宽平稳随机过程区别联系(1)一个宽平稳过程不一定是严平稳过程,一个严平稳过程也不一定宽平稳过程。例1:x(n)=sinwn,n=0,1,2,其中w服从u(0,2),随机过程x(n),n=0,1,2,是宽平稳过程,但不是严平稳过程。例2:服从柯西分布的随机变量序列是严平稳随机过程,但不是宽平稳随机过程。(2)宽平稳过程定只涉及与一维、二维分布有关的数字特征,所以一个严平稳过程只要二阶矩存在,则必定是宽平稳过程。但反过来,一般是不成立的。(3

15、)正态过程是一个重要特例,一个宽平稳的正态过程必定是严平稳的。这是因为:正态过程的概率密度是由均值函数和自相关函数完全确定的,因而如果均值函数和自相关函数不随时间的推移而变化,则概率密度函数也不随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v 瑞利分布 莱斯分布瑞利分布是最常见的用于描述平坦衰落信号接收包络或独立多径分量接受包络统计时变特性的一种分布类型。两个正交高斯噪声信号之和的包络服从瑞利分布。莱斯分布:正弦波加窄带高斯过程的包络概率密度函数分布称为莱斯(rice)密度函数,也称广义瑞利分布。v 香农定理 它以比特每秒(bps)的形式给出一个链路速度的上限,v 同步 分集 均衡“同步通信”的通信双方必须先建立同步

16、,即双方的时钟要调整到同一个频率。分集技术是通信中的一种用相对较低廉的投资就可以大幅度地改进无线链路性能的强有力的接收技术。与均衡不同,分集技术不需要训练码,从而节省了开销。分集技术通过查找和利用自然界无线传播环境中独立或者至少是高度不相关的多径信号来实现。在实际应用中,分集的各个方面的参数都由接收机决定,发射机并不知晓分集的情况。分集的概念可以简单地解释如下:如果一条无线传播路径中的信号经历了深度衰落,而另外一条相对独立的路径中可能仍包含着较强的信号,从而可以在多径信号中选择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信号。分集的好处是它对于接收端的瞬时信噪比和平均信噪比都有提高,通常可以提高2030 db。均衡:(

17、1)在模拟传输中,为了减少传输信号的线性失真,针对信道传递函数偏离其理想形状而进行的补偿过程。(2)在数字传输中,为了减少传输信道中因失真而导致符号间干扰的一种措施。均衡是指对信道特性的均衡,即接收端的均衡器产生与信道相反的特性,用来抵消信道的时变多径传播特性引起的码间干扰。换句话说,通过均衡器消除信道的频率和时间的选择性。均衡有两个基本途径:一为频域均衡,它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总传输函数满足无失真传输的条件。它往往是分别校正幅频特性和群时延特性,序列均衡通常采用这种频域均衡法。二为时域均衡,就是直接从时间响应考虑,使包括均衡器在内的整个系统的冲激响应满足无码间串扰的条件。v tcp/

18、ip参考模型 tcp/ip是一组用于实现网络互连的通信协议。internet网络体系结构以tcp/ip为核心。基于tcp/ip的参考模型将协议分成四个层次,它们分别是:网络访问层、网际互连层、传输层(主机到主机)、和应用层。1.应用层应用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高层,为用户提供所需要的各种服务,例如:ftp、telnet、dns、smtp等.2.传输层传输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传输层,为应用层实体提供端到端的通信功能。该层定义了两个主要的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tcp协议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面向连接的数据传输服务;而udp协议供的是不可靠的、无连接的数据传输服

19、务.3.网际互联层网际互联层对应于osi参考模型的网络层,主要解决主机到主机的通信问题。该层有四个主要协议:网际协议(ip)、地址解析协议(arp)、互联网组管理协议(igmp)和互联网控制报文协议(icmp)。ip协议是网际互联层最重要的协议,它提供的是一个不可靠、无连接的数据报传递服务。4.网络访问层网络访问层与osi参考模型中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相对应。事实上,tcp/ip本身并未定义该层的协议,而由参与互连的各网络使用自己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协议,然后与tcp/ip的网络访问层进行连接。v tcp协议 udp协议 osi 模型v 电路交换 报文交换 分组交换 虚电路交换v 扩频技术:直

20、接序列扩频 跳频 利用与信息无关的伪随机码,以调制方法将已调制信号的频谱宽度扩展得比原调制信号的带宽宽得多的过程。例如:跳频、混合扩频、直接序列扩频。1扩频信号是不可预测的伪随机的宽带信号2扩频信号带宽远大于欲传输数据(信息)带宽3接收机中必须有与宽带载波同步的副本.强扩频通信系统扩展的频谱越宽,处理增益越高,抗干扰能力就越强。码分多址能力强由于扩频通信中存在扩频码序列的扩频调制,充分利用各种不同码型扩频序列之间优良的自相关特性和互相关特性,在接收端利用相关检测技术进行解扩,则在分配给不同用户不同码型的情况下,系统可以区分不同用户的信号,这样在同一频带上许多对用户可以同时通话而互不干扰。由于独

21、占信道且码分多址,所以速率很高。直接序列扩频(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工作方式,简称直扩方式(ds方式)。就是用高速率的扩频序列在发射端扩展信号的频谱,而在接收端用相同的扩频码序列进行解扩,把展开的扩频信号还原成原来的信号。 直接序列扩频方式是直接用伪噪声序列对载波进行调制,要传送的数据信息需要经过信道编码后,与伪噪声序列进行模2和生成复合码去调制载波。跳频技术 (frequency-hopping spread spectrum; fhss)在同步、且同时的情况下,接受两端以特定型式的窄频载波来传送讯号,对于一个非特定的接受器,fhss所产生的跳动讯号

22、对它而言,也只算是脉冲噪声。fhss所展开的讯号可依特别设计来规避噪声或one-to-many的非重复的频道,并且这些跳频讯号必须遵守fcc的要求,使用75个以上的跳频讯号、且跳频至下一个频率的最大时间间隔(dwell time)为400ms。v ofdm mimo ofdm(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即正交频分复用技术,实际上ofdm是mcm multi-carriermodulation,多载波调制的一种。其主要思想是:将信道分成若干正交子信道,将高速数据信号转换成并行的低速子数据流,调制到在每个子信道上进行传输。正交信号可以通过

23、在接收端采用相关技术来分开,这样可以减少子信道之间的相互干扰 ici 。每个子信道上的信号带宽小于信道的相关带宽,因此每个子信道上的可以看成平坦性衰落,从而可以消除符号间干扰。而且由于每个子信道的带宽仅仅是原信道带宽的一小部分,信道均衡变得相对容易。mimo 有时被称作空间分集,因为它使用多空间通道传送和接收数据。只有站点(移动设备)或接入点(ap)支持 mimo 时才能部署 mimo。mimo 技术的应用,使空间成为一种可以用于提高性能的资源,并能够增加无线系统的覆盖范围。利用mimo技术可以提高信道的容量,同时也可以提高信道的可靠性,降低误码率。v cdma wimax fsk gprs

24、uwb 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又称码分多址,是在无线通讯上使用的技术,cdma允许所有使用者同时使用全部频带(1.2288mhz),且把其他使用者发出讯号视为杂讯,完全不必考虑到讯号碰撞 (collision) 问题。cdma中所提供语音编码技术,通话品质比目前gsm好,且可把用户对话时周围环境噪音降低,使通话更清晰。就安全性能而言,cdma不但有良好的认证体制,更因其传输特性,用码来区分用户,防止被人盗听的能力大大增强。 wideband cdma(wcdma)宽带码分多址传输技术,为imt-2000的重要基础技术,将是第三代数字无线通信系

25、统标准之一。wimax(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即全球微波互联接入。wimax也叫80216无线城域网或802.16。wimax是一项新兴的宽带无线接入技术,能提供面向互联网的高速连接,数据传输距离最远可达50km。wimax还具有qos保障、传输速率高、业务丰富多样等优点。wimax的技术起点较高,采用了代表未来通信技术发展方向的ofdm/ofdma、aas、mimo等先进技术,随着技术标准的发展,wimax逐步实现宽带业务的移动化,而3g则实现移动业务的宽带化,两种网络的融合程度会越来越高。通用分组无线服务技术(ge

26、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的简称,它是gsm移动电话用户可用的一种移动数据业务。gprs可说是gsm的延续。gprs和以往连续在频道传输的方式不同,是以封包(packet)式来传输,因此使用者所负担的费用是以其传输资料单位计算,并非使用其整个频道,理论上较为便宜。gprs的传输速率可提升至56甚至114kbpsuwb(ultra wideband)是一种无载波通信技术,利用纳秒至微微秒级的非正弦波窄脉冲传输数据。有人称它为无线电领域的一次革命性进展,认为它将成为未来短距离无线通信的主流技术。uwb(ultra wideband)无线通信是一种不用载波,而采用时间间隔

27、极短(小于1ns)的脉冲进行通信的方式,也称做脉冲无线电( impulse radio)、时域(time domain)或无载波(carrier free)通信。与普通二进制移相键控(bpsk)信号波形相比,uwb方式不利用余弦波进行载波调制而发送许多小于1ns的脉冲,因此这种通信方式占用带宽非常之宽,且由于频谱的功率密度极小,它具有通常扩频通信的特点。v lte ngn ngi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项目是3g的演进,始于2004年3gpp的多伦多会议。lte并非人们普遍误解的4g技术,而是3g与4g技术之间的一个过渡,是3.9g的全球标准,它改进并增强了3

28、g的空中接入技术,采用ofdm和mimo作为其无线网络演进的唯一标准。在20mhz频谱带宽下能够提供下行326mbit/s与上行86mbit/s的峰值速率。改善了小区边缘用户的性能,提高小区容量和降低系统延迟。与3g相比,lte更具技术优势,具体体现在:高数据速率、分组传送、延迟降低、广域覆盖和向下兼容下一代网络(next generation network),又称为次世代网络。主要思想是在一个统一的网络平台上以统一管理的方式提供多媒体业务,整合现有的市内固定电话、移动电话的基础上(统称fmc),增加多媒体数据服务及其他增值型服务。其中话音的交换将采用软交换技术,而平台的主要实现方式为ip技

29、术,逐步实现统一通信其中voip将是下一代网络中的一个重点。为了强调ip技术的重要性,业界的主要公司之一思科公司(cisco systems)主张称为ip-ngnngi是next-generation internet的缩写,这个由美国克林顿政府支持开发的项目,目标是将连接速率提高至今天internet速率的100倍到1000倍。突破网络瓶颈的限制,解决交换机、路由器和局域网络之间的兼容问题。v 3g标准w-cdma(欧,日本)、cdma2000(美)、td-scdma(中) wcdma 是英文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宽带码分多址)的英文简

30、称,是一种第三代无线通讯技术。w-cdmawideband cdma 是一种由3gpp具体制定的,基于gsm map核心网,utran(umts陆地无线接入网)为无线接口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wcdma有release 99、release 4、release 5、release 6等版本。目前中国联通采用的此种3g通讯标准。td-scdma是英文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时分同步码分多址) 的简称,中国提出的第三代移动通信标准(简称3g),也是itu批准的三个3g标准中的一个,以我国知识产权为主的、被国

31、际上广泛接受和认可的无线通信国际标准。是我国电信史上重要的里程碑。(相对于另两个主要3g标准cdma2000和wcdma它的起步较晚,技术不够成熟。v 通信三个基本要素 v 调制和解调v 信源编码和信道编码 (有效性,稳定性)v 高斯白噪声 多址技术 所谓高斯白噪声中的高斯是指概率分布是正态函数,而白噪声是指它的二阶矩不相关,一阶矩为常数,是指先后信号在时间上的相关性。这是考查一个信号的两个不同方面的问题。高斯白噪声:如果一个噪声,它的幅度分布服从高斯分布,而它的功率谱密度又是均匀分布的,则称它为高斯白噪声。多址技术分为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空分多址

32、(sdma)。频分多址是以不同的频率信道实现通信。时分多址是以不同时隙实现通信。码分多址是以不同的代码序列来实现通信的。空分多址是以不同方位信息实现多址通信的。目前,人们对正交变扩频因子码(ovsf)进行了广泛研究,希望彻底解决其生成方法、可用数目和复用等问题;同时对cdmaprma多址协议也给予了极大关注被视作传统分组预约多址(prma)初议的扩展。3g系统中多址技术包括cdma系统中地址码和各种多址协议两方面研究,对扩频码的选择也就变得很重要。复用是将单一媒介(medium)划分成很多子信道(subchannel),这些子信道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干扰。从媒介的整体容量上看,每个子信道只占用该

33、媒介容量的一部分。多址(exactly,多点接入)处理的是动态分配信道给用户.1、多路复用的信号来自相同的节点;多址技术复用的信号来自不同的源(sources)或传输者(transmitters);2、多路复用多用于下行链路(down link)如广播,而多址技术多用上行链路(up link),如手机打电话;3、多路复用的资源是固定的时间和频率,比如说看电视,每个频道在所有的时间都是固定的频率,而多址技术使用的是动态的资源,比如打电话,每次用户要打电话时,每次分配的频率或者时隙都是不一样的。4、tdm工作在物理层,tdma是在数据链路层层面上的。tdm is implemented on ph

34、ysical layer whereas tdma is an access method on data link layer。(?)英文缩写对照3g-msc 3rd generation mobile switching centre 第三代移动交换中心3g-sgsn 3rd generation serving gprs support node 第三代服务gprs 的节点3gpp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3 代合作项目aal2 atm adaptation layer type 2 atm 适配层2aal5 atm adaptation l

35、ayer type 5 atm 适配层5acir adjacent channel interference ratio 邻道干扰比aclr adjacent channel leakage power ratio 邻道泄漏功率比acs adjacent channel selectivity 邻道选择性210alcap access link control application part 接入链路控制应用部分amc adapt modulation coding 自适应调制编码arq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自动重复请求asn.1 abstract syntax

36、 notation one 抽象语义描述1atm asynchronous transfer mode 异步传输模式auc authentication centre 鉴权中心bch broadcast channel 广播信道bcch broadcast control channel 广播控制信道ber bit error rate 误比特率bgcf breakout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突破网关控制功能bsc base station controller 基站控制器bss base station subsystem 基站子系统bts base trans

37、ceiver station 基站收发机cc call control 呼叫控制ccch common control channel 公共控制信道cch control channel 控制信道ccpch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公共控制物理信道cdma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码分多址cdma tdd cdma time division duplex 码分多址 时分双工cfn connection frame number 连接帧号cm connection management 连接管理cn core netw

38、ork 核心网cqi 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 信道质量指示crc cyclic redundancy check 循环冗余检验crnc controlling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控制的无线网络控制器cs circuit switched 电路交换cscf call server control function 呼叫服务器控制功能dca dynamic channel allocation 动态信道分配dcch dedicated control channel 专用控制信道dch dedicated transport channe

39、l 专用传输信道dl downlink 下行链路doa direction of arrival 到达方向dpch dedicated physical channel 专用物理信道drnc drift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漂移无线网络控制器drns drift rns 漂移rnsds cdma direct spreading cdma 直接扩频码分多址dsch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下行共享信道dtch down-link traffic channel 下行业务信道dwpch downlink pilot channel 下行导频

40、信道dwpts downlink pilot time slot 下行导频时隙eir equipment identity register 设备标识寄存器ep elementary procedure 基本过程fach forward access channel 前向接入信道211fdd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 频分双工ffs for further study 进一步研究fp frame protocol 帧协议fpach fast physical access channel 快速物理接入信道ft frame type 帧类型ggsn gateway gp

41、rs support node gprs 网关支持节点gmm gprs mobility management gprs 移动性管理gmsc gateway msc 网关移动业务中心gprs 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 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ps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全球定位系统grr gprs radio resources gprs 无线资源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 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tp gprs tunneling protocol gprs 隧道协议harq hybr

42、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fn hyper frame number 超帧号hlr home location register 归属位置寄存器hsdpa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高速下行分组接入hss home subscriber server 归属用户服务器imsi 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 国际移动用户标识码imt-2000 internation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2000国际电联命名3 代移动通信系

43、统ip internet protocol 因特网协议is-2000 is-95 evolution standard (cdma2000) cdma2000itu 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国际电联l1 layer 1 层1l2 layer 2 层2lan local area network 本地网络lmu location measurement unit 位置测量单元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 媒质接入控制map mobile application part 移动应用部分mc cdma multiple car

44、rier cdma 多载波码分多址mc tdma multiple carrier tdma 多载波时分多址me mobile equipment 移动设备mgcf media gateway control function 媒体网关控制功能mgw media gateway 媒体网关mib 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控制信息块mcps mega chip per second 每秒兆chipmm mobility management 移动性管理mpls multiprotocol label switching 多协议标签交换mrf media resource

45、function 媒体资源功能mrfc media resource function controller 媒体资源功能控制器mrfp media resource function processor 媒体资源功能处理器msc mobile services centre 移动业务中心212mtp message transfer part 消息传输部分mtp3-b message transfer part level 3 3 级消息传输部分m3ua mtp3 user adaptation layer mtp3 用户适配层nas non access stratum 非接入层nbap

46、nodeb application part node b 应用部分o&m operation and maintenance 操作维护pc power control 功率控制pcch paging control channel 寻呼控制信道pccpch prim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基本公共控制物理信道pch paging channel 寻呼信道pdsch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lmn 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 公共陆地移动网ppp point

47、-to-point protocol 点对点协议prach physical random access channel 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s packet switched 分组交换pstn public swithed telephone network 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usch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qam 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 正交幅度调制qe quality estimate 质量评估qpsk quadriphase shift keying 四相移键控qos quality of

48、 service 业务质量r-sgw roaming signalling gateway 漫游信令网关rab radio access bearer 无线接入承载rach random access channel 随即接入信道ranap radio access network application part 无线接入网应用部分rat radio access technology 无线接入技术rl radio link 无线链路rlc radio link control 无线链路控制rnc radio network controller 无线网络控制器rns radio netwo

49、rk subsystem 无线网络子系统rnsap radio network subsystem application part 无线网络子系统应用部分rnti 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ty 无线网络临时识别rr radio resources 无线资源rrc radio resource control 无线资源控制rsvp resource reservation protocol 资源保留协议rtcp real time control protocol 实时控制协议rtp real time protocol 实时协议sa service are

50、a 服务区域sabp service area broadcast protocol 服务区广播协议sap service access point 服务接入点sbm subnetwork bandwidth management 子网带宽管理sc tdma single carrier tdma 单载波时分多址sscf service specific co-ordination function 特定业务协调功能213sccp signalling connection control part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h synchronization channel 同步信道sccpch secondary common control physical channel 辅助公共控制物理信道scp service control point 业务控制点sctp simple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简单控制传输协议sfn sys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