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视民商案件缺席判决对社会诚信环境的损伤_第1页
透视民商案件缺席判决对社会诚信环境的损伤_第2页
透视民商案件缺席判决对社会诚信环境的损伤_第3页
透视民商案件缺席判决对社会诚信环境的损伤_第4页
透视民商案件缺席判决对社会诚信环境的损伤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开放教育法学专业本科社会调查调查报告题目 透视民商案件缺席判决对社会诚信环境的损伤 姓 名 学 号 学生工作单位 同 心 县 文 广 局 学生所在分校 同 心 电 大 指 导 教 师 宁夏广播电视大学制2012年11月我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的缺席判决是经合法传唤,一方当事人拒不到庭且无正当理由的,保障人民法院处理案件的一种诉讼制度。但经过多年的司法实践,我们注意到民商案件缺席判决制度的适用中,存在两方面的缺陷,一方面制度规定不严谨,容易被滥用;另一方面会给恶意逃避法律责任、抗拒执行者留有可趁之机。在此,笔者着重就民商案件缺席审判对司法公信力和社会诚信环境的损伤及对策建议浅谈几点粗浅

2、认识。一、 缺席判决的决含义、特点及适用情形。缺席,按通常意义解释,是指人们在规定或约定的期日未到场。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的缺席是指当事人经合法传唤,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缺席判决是指开庭审理案件时,只有一方当事人到庭,人民法院仅就到庭的一方当事人进行询问、核对证据、听取意见,在审查核实未到庭一方当事人提出的起诉状或答辩状和证据后,依法作出的判决。旨在保障人民法院诉讼程序的依法进行,提高诉讼效率,维护法律权威。民事诉讼法第129条至131条对缺席判决制度作出规定,具有以下特点:1、原告缺席的,可以按撤诉处理,撤诉以后可以重新起诉,体现了当事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的处分权。2、被告

3、缺席的,或者宣判前原告申请撤诉不被准许而缺席的,法院可以缺席判决,体现了司法机关对缺席判决的干涉。3、当事人缺席,导致民事诉讼诉辩式对抗模式的失衡,庭审程序进一步简化。4、缺席判决是相对于当事人双方都到庭的对席判决而言的,它与对席判决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当事人不服判决的,可以在法定上诉期限内向上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依民事诉讼法 第一百二十九、第一百三十、第一百三十一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缺席判决:1、原告不到庭或中途退庭,被告反诉的;2、原告申请撤诉未经准许而拒不到庭的;3、被告不到庭或中途退庭的;4、法定代理人不到庭的,可以比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缺席判决;5、第三人不到庭

4、的。二、缺席判决损伤司法公信力、社会诚信体系的情形多年来,缺席判决制度在司法实践中的适用,对维护当事人合法权益和司法权威,保障人民法院依法行使审判权,确保司法公正与效率,促进社会法治建设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近年来,法院受案数量日益剧增,缺席判决案件数与受案数成正比逐年上升,民商案件缺席判决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不和谐的一面也日益显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缺席判决制度被滥用,有损于司法公信力因制度自身存在缺陷,加之受传统“重实体、轻程序”思维定势的影响,少数法官在审理案件时,没能按照立法精神和严格遵循法定程序适用缺席审判制度,导致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得不到充分有效的保障。使得当事人对法官

5、乃至司法制度产生质疑,从而损害司法公信力,损伤社会诚信环境。1、公告送达不规范。公告送达是在特定情况下,人民法院进行缺席审判的前提条件。2004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了新的司法解释,针对“依据原告起诉时提供的被告住址无法送达”的情况如何处理下发了法释(2004)17号批复。该批复明确指出:人民法院依据原告起诉时所提供的被告住址无法直接送达或者留置送达,应当要求原告补充材料。原告因客观原因不能补充或者依据原告补充的材料仍不能确定被告住址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向被告公告送达诉讼文书。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 法院采取公告送达,既可以在法院的公告栏、受送达人原住所地张贴公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公

6、告。法律对公告方式有特殊要求的,应按要求的方式进行公告。在法院的公告栏张贴公告理应是当事人住所地在法院所在地,但有的法院不分情形,泛泛采用在法院公告栏张贴公告送达的做法,极不严肃,又不符合立法精神,一定程度上剥夺了当事人的应诉答辩权,久而久之影响到司法公信力。随着最高法院“实体与程序”并重思想的提出和法院内部监督力度的加大,在案件质效评估中,上级法院要求公告一般应登报,否则应在双方当事人住所地、下落不明一方可能出现的地方张贴公告。从目前情况来看,以上不规范的做法大大改观,但尚未彻底杜绝。2、缺席判决随意性较大。主要集中在适用简易程序缺席判决的案件中。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

7、干规定(以下简称规定)对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送达方式作出规定,即可采用捎口信、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形式发送开庭通知,但我国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对这种传唤方式未作明确具体的规定。司法实践中,以捎口信、电话通知方式居多。规定要求简便方式通知当事人开庭的,一定要有当事人接到通知的确认或其他证据足以证明当事人确已接到通知,才能缺席判决。但这种送达方式不便在卷中反映,事后也难以查证,宣判后,有的当事人以法院未送达为由对抗法院裁判,甚至导致矛盾激化,使法院工作陷入被动,从而为抗拒法院执行、涉诉信访埋下伏笔。有些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虽然经传票传唤,但当事人因疾病、车祸或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未能到庭的,法官在未核

8、实当事人不到庭原因的情况下,便做出缺席判决,这与民事诉讼法规定的“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的,缺席判决”的立法精神不符。 以上情况的出现,从长远来看,就是挑战司法公信力,不利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二)恶意逃避法律责任,有悖于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司法实践中,当事人恶意逃避法律责任,拒绝应诉答辩,导致法院缺席判决,增加法院执行难度,损伤诚信环境,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1、告人一状,十年不忘。从目前的受案数来看,80%的案件在基层,基层法院面对的绝大多数当事人法律意识淡薄,加之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有些被告以原告不顾情面,将其告上法庭,使其颜面丢尽,拒绝出庭。法院缺席判决,被告丧失答辩机会并以此抗拒法院执行。此

9、类案件以亲戚、朋友民间借贷纠纷,赡养、抚养纠纷居多。2、口说无凭,告状无门。有些当事人维权意识不高或者碍于情面,在经济交往、合伙经营中,没有书面约定,也无其他证据,使一些赖账者钻法律空子,欺骗良心、背信弃义,往往以原告告无实据为由拒绝出庭对质答辩。法院也只好做出以原告无证据支持为由驳回起诉的缺席判决。此类案件以民间借贷、合伙纠纷较为多见。3、要钱没有,要命一条。随着社会服务和保障体系的逐步建立和日益完善,政府对低收入人群扶持政策逐年加大,农村小额信贷、鼓励城市待业人员再就业的资金信贷成为国家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城市人口就业率的一项长期战略决策。如此以来,这类信贷纠纷案件逐年攀升。从案件处理的情况

10、来看,部分案件当事人借口政府提供信息不准、决策失误、引导不力,是导致其种植、经营亏损的主要原因为由,拒绝出庭答辩,并扬言:“要钱没有,要命一条”。4、四处流窜,执行难堪。民间流传这样一句口头禅,“好借好还,再借不难”。但从处理借贷、拖欠款纠纷案件来看,部分被告惯常以无偿还能力为由推托责任。有的当事人传票签收、庭前开溜,更有甚者,传票未到、逃之夭夭。原告预交了诉讼费,法院缺席判决但难以执结。这就是当事人所反映的“粮食没打到,反将口袋丢掉”的情形。这反映出法律强制规范社会行为的尴尬。长此以往,一定程度上放纵了抵毁社会诚信环境建设的行为。三、完善缺席判决制度,助推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合法、诚信

11、经营是衡量市场经济发达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市场诚信环境取决于社会成员综合素质的提升(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守法意识的增强,诚信做人、诚信经营理念的转变等)。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起步较晚,从目前来看,市场经济运行还主要依赖国家政策调控和法律调整,合法经营、诚信经营环境建设有待于进一步加强,如三聚氰胺牛奶事件、地沟油、胶囊事件等就是有力证明。作为司法工作者,如何通过法律手段来保障社会诚信环境建设,是需要我们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缺席判决制度更加注重人民法院主导诉讼程序的正当性,对维护当事人诉讼权利方面规定的较为粗略,容易被滥用,有损司法公信力。对恶意逃避法律责任者控制力缺乏,法律强制性不够。从更深层次

12、、更长远角度来讲,是对背信弃义者的放纵,是对社会诚信环境损伤。为此,笔者谈几点粗浅认识和建议。(一)进一步加强宣传教育工作,积极营造诚信发展环境一是要牢固树立广大干警“实体与程序”并重的思想意识,切实纠正“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倾向。加强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和法官职业道德教育,培育法官尊重事实和立法精神的职业操守,防止为提高工作效率、突击结案而忽略诉讼程序、剥夺当事人诉权的随意现。二是要继续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纲要的实施,继续推行全国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评选工作,切实提高全体公民的道德修养,形成“以诚实做人做事、诚信经营为荣,以背信弃义、违法乱纪为耻”的良好社会氛围。三是充分利用各种有效载体

13、、采取多种形式进一步加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增强公民遵纪守法和诚信经营意识。如中央十二频道曾报道一起交通肇事逃逸案,丈夫被捕入狱,在没有赔偿能力的情况下,妻子主动到受害人家以做义务工的形式来抵偿债务,不但得到受害者家属的谅解,而且感动了受害人家属,此案和解执行。本案被告之妻是一个典型的农村妇女,面对困境,她并没有选择逃避责任,以朴素的人格魅力感动了受害者家属,赢得了社会尊重,可为当今社会遵纪守法、诚实守信的典范。(二)进一步完善缺席审判送达制度,防止操作上的随意性。1、普通程序公告送达。建议取消张贴公告送达方式,一律实行登报公告送达方式。(1)要明确被告下落不明,法院公告送达须经法院核实的前置程

14、序,如公告送达前有到被告住所地进行走访调查的事实,或者有村、居委会出具的被告外出下落不明的相关证明。避免有些当事人向法院起诉时,故意隐瞒对方当事人的住址,谎称被告下落不明等,误导法院采取公告送达的方式以变相剥夺被告人的答辩权,从而获取不正当利益。(2)要严把缺席审判关,即经传票传唤未到庭要查明理由是否正当,有自然灾害、车祸、疾病等正当理由的应延期审理,无正当理由的,庭审中核对当事人身份时应向对方当事人释明。杜绝少数法官为了追求审判效率,在起诉状副本及开庭传票未经合法送达、未保障被告答辩权和不审查缺席是否有正当理由的情况下作出缺席判决,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情形。2、简易程序简便送达。规定要求简便

15、方式通知当事人开庭的,一定要有当事人接到通知的确认或其他证据足以证明当事人确已接到通知,才能缺席判决。问题的关键是如何确认或足以证明当事人已经接到通知,司法实践中做法不一,操作不规范。为此建议:(1)捎口信。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可采用捎口信送达方式,但要明确缺席审判除外。即,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采用捎口信的方式发出开庭通知后,一方当事人未到庭,不能就此缺席判决,应及时改为传票传唤,经传票传唤仍未到庭,可缺席判决。(2)电话通知。须有通话记录,要写明通话人,被通话人,通话时间、地点、内容及接收电话号码等详细内容,并有两人以上鉴证人(可以是本院干警)在通话笔录上签字确认。(3)传真、电子邮件。应当备存恢复件(可以是复制件,但需加盖核对章,必有两名以上送达人签字确认)。(三)强化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综合治理,形成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1、再审限制。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缺席判决生效后,即便当事人有足够理由能够推翻原判决,也应该以当事人已经处分了实体权利为由,不再列入再审范围。2、权利行为限制。对背信弃义、恶意逃避法律责任抗拒执行者,经法院通过政府信息中心公布后,对其权利行为进行一定限制。诸如限制出境,取消经营性权证、执照申领资格,限制房产、车船交易过户行为,限制金融信贷等。敦促其积极履行法律义务,回归诚信社会。3、刑事责任追究。对有履行能力拒不履行法院生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