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同轴电缆目测外观鉴别_第1页
关于同轴电缆目测外观鉴别_第2页
关于同轴电缆目测外观鉴别_第3页
关于同轴电缆目测外观鉴别_第4页
关于同轴电缆目测外观鉴别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成网络 09、01关于同轴电缆目测外观鉴别1. pvc护套:表面能看出压紧里面编网有规律的 “不平度”,说明加工工艺好,不会产生相对滑动,是好电缆。外观光滑,看不出压紧编网的“不平度”,用手捏护套有松动感,是差电缆;2. 检查屏蔽层编网:编数是否够?铜材编网,检查可焊性,镀锡铜线刮看里面是不是铜线,铝镁合金线的硬度明显大于铜线;编网稀疏,分布不均匀,与绝缘层包裹不紧等是差电缆;3. 检查芯线与绝缘层的沾合力:斜向切开绝缘层,按剥离方向拉开芯线,看芯线和绝缘层有没有沾合工艺材料;好电缆有较大的沾合力,差电缆没有沾合;4. 纵向抗拉实验:取一米电缆,分层剥开芯线,绝缘层,屏蔽层,外户套,各留10

2、公分长。方法是:两只手分别握电缆的相邻两层,向相反方向拉动;好电缆一般力量拉不动,差电缆不费大力就可以轻松拉出来电梯电缆这一条十分重要,不少所谓“电梯专用电缆”都存在这方面的问题;常用材料密度:(单位:g/m3)ldpe0.92铜丝.铜带8.9pvc带1.4mdpe0.95铝丝.铝带2.7阻燃带1.2hdpe0.97钢丝.钢带.7.8石棉绳0.7xlpe0.93dw.ddgzr填充料1.8dw护套料1.5交联内屏蔽1.2无纺布0.35缓冲阻水带0.14交联外屏蔽1.2半导电尼龙带0.85硅烷1.6%绝ddyvc1.5pp绳0.51色母料0.3%绝(zr)pvc绝缘料1.45pet带1.4耐候型

3、色母料3%绝(zr)pvc护套料1.45云母带1.28沥青1.3耐侯架空绝缘料0.93玻璃纤维带1.2石墨2.2pvc绝缘料1.4pvc护套料1.4绝缘阻水带0.35计算用材料密度 (计算值)材料密度(g/cm3)材料密度(g/cm3)铜8.89无纺布0.53铝2.70pvc绕包带1.16硅烷绝缘0.925玻璃纤维带1.00交联(架空)绝缘0.925无卤阻燃玻纤带1.20聚乙烯绝缘0.94聚丙烯填充0.65聚乙烯护套0.94岩棉绳0.80(阻燃)聚氯乙烯绝缘1.40阻燃玻璃纤维绳0.80(阻燃)聚氯乙烯护套1.40钢带、钢丝7.80聚烯烃护套1.50云母带1.42半导电内屏蔽1.16聚酯带1.

4、40半导电外屏蔽1.16铜带、铜丝8.89复合铜带3.40铝塑复合带待定钢塑复合带待定聚丙带0.92 电缆结构设计与物料用量计算 电缆结构设计是把线材各组成部分参数书面化.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根据线材的有关标准,结合本厂的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并把结果以书面形式表达出来,为生产提供依据. 物料用量计算是根据设计线材时选用的材料及结构参数,计算出各种材料的用量,为会计部计算成本及仓储发料提供依据. 导体部分有关设计与计算: 导体在结构上有实心及绞线两种,而其成份方面有纯金属.合金.镀层及漆包线等.在设计过程中,对于不同的线材选用这些导体材料时,基于下面几个方面: 1.线材的使用场所及后序加

5、工方式. 2.导体材料的性能:导电率,耐热性.抗张强度.加工性.弹性系数等. 1.导体绞合节距设计: 绞线中绞合节距大小一般根据绞合导体线规选取(主要针对ul电子线系列, 电源线,ul444系列,csa tr-4系列对导体的节距有要求,需根据标准设计),有时为了改善某种性能可选其它的节距.如通信线材为了降衰减选用小节距,为了提供好的弯曲性能选用较小的节距.下面的节距表选择表是针对ul电子线. 美制线规对应截面积及绞线节距 美制线规 标称截面积 最小截面积 节距 30 0.0507 0.0497 68 28 0.0804 0.0790 911 26 0.1280 0.1260 1113 24 0

6、.2050 0.1990 1416 22 0.3240 0.3140 1619 20 0.5190 0.5090 2124 18 0.8230 0.8070 2732 16 1.3100 1.2700 3238 14 2.0800 2.0200 3947 2.多根绞合导体绞合外径计算: 导体绞合采用束绞方式进行,绞合外径采用下面两种方法计算: 方法1: 方法2: d-单根导体的直径 d-绞合后绞合导体外径 n-导体根数 上述两种方法中,方法2比较适合束绞方式导体绞合外径计算:3.导体用量计算: 1.单根导体 2.绞合导体 d-单根导体直径 导体密度 n-导体绞合根数 -导体绞入系数 注:用量计

7、算为单芯时导体用量,当多芯时须考虑芯线绞合时的绞入系数. 4.导体防氧化. 为防止导体氧化, 可在导体绞合时, 加bat或dop油(如电源线,透明线)。 押出部分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押出部分包括绝缘押出.内被押出及外被押出,在押出过程中,因对线材要求不同采用押出方式不同.一般情况下,绝缘押出采用挤压式,内护层与外护层采用半挤管式.有时为了满足性能要求采用挤管式.其具体选择方法,参照押出技术. 1.押出料的选择: 设计过程中押出料的选择主要根据胶料的用途、耐温等级、光泽性、软硬度、可塑剂耐迁移性、无毒性能等来选择. 2.押出外径: d2=d+2*t d-押出前外径 d2-押出后外径 t-押出厚度

8、 押出厚度(t)主要根据线材有关标准,结合厂内设备生产能力尽量满足客户要求. 3.胶料用量: 采用不同的押出方式,押出胶料用量计算公式也有不同. 挤管式 挤压式 w=(s成品截面-s缆芯内容物)* -胶料密度. 考虑到线材的公差, 现期线缆企业一般采用下面计算方法. w=3,14159*1.05*t*(2*d+t)* 芯线绞合有关设计与计算: 芯线绞合国内称为成缆,是大多数多芯电缆生产的重要工序之一。由若干绝缘线芯或单元组绞合成缆芯的过程称芯线绞合。其原理类似如导体绞合,芯线绞合的一般工艺参数计算及线芯在绞合过程中的变形与绞线相似。芯线绞合根据绞合绝缘线芯直径是否相同分为对称绞合和不对称绞合。

9、因为芯线在绞合过程中有弯曲变形,有些较粗绝缘芯线在绞合过程采用退扭。如ul2919、cat.5、ieee1394、dvi芯线及其它高发泡绝缘芯线。以下分几个方面叙述芯线绞合的工艺参数计算: 1.对绞: 对绞线的等效外径: d=1.65d或1.71d (软质用1.65d,硬质用1.71d),sometimes d=1.86d 复对绞线等效外径 d=2.6d 多对数绞线等效外径 对绞节距. 根据对绞组对数,芯线外径选取. 2. 多芯绞合: 绞合外径当芯线根数不多时,按正规绞合计算.见下表. 芯线排列方式及芯线绞合外径计算可根据下表: 芯数 芯线排列 外径比(m=d/d) 中芯空隙面积xd2 外层空

10、隙面积xd2 2 2 2 0 1.571 3 3 2.154 0.04 1.248 4 4 2.414 0.215 1.22 5 5 2.7 0.543 1.259 6 6 3 1.025 1.329 7 1+6 3 0 1.329 8 1+7 3.3 0 1.39 9 1+8 3.7 0 1.679 10 2+8 4 0 2.276 11 3+8 4.154 0.04 2.593 12 3+9 4.154 0.04 2.039 13 4+9 4.414 0.215 2.553 14 4+10 4.414 0.215 2.025 15 5+10 4.7 0.543 2.578 16 5+11

11、4.7 0.543 2.071 17 6+11 5 1.025 2.641 18 6+12 5 1.025 2.137 19 1+6+12 5 0 2.137 20 1+6+13 5.154 0 1.944 21 1+7+13 5.3 0 2.257 22 1+8+13 5.7 0 4.442 23 2+8+13 6 0 3.598 24 2+8+14 6 0 2.975 25 3+8+14 6.154 0.04 3.285 26 3+9+14 6.154 0.04 3.285 27 3+9+15 6.154 0.04 2.801 28 4+9+15 6.414 0.215 3.282 29

12、4+9+16 6.414 0.215 2.806 30 4+10+16 6.414 0.215 2.806 31 5+10+16 6.7 0.543 3.319 32 5+11+16 6.7 0.543 3.319 33 5+11+17 6.7 0.543 2.864 34 6+11+17 7 1.025 3.398 35 6+12+17 7 1.025 3.398 36 6+12+18 7 1.025 2.927 37 1+6+12+18 7 0 2.927 38 1+7+12+18 7.3 0 3.458 39 2+6+12+18 8 0 4.705 40 2+7+12+19 8 0 4.

13、254 41 2+7+13+19 8 0 4.254 42 2+8+13+19 8 0 4.254 44 2+8+14+20 8 0 3.774 45 3+8+14+20 8.154 0.04 4.042 48 3+9+15+21 8.154 0.04 2.867 当芯线根数较多并线径较小的情况下,可按束绞近似计算(导体绞合外径计算公式) 绞合节距 一般绞合节距取绞合外径的1520倍.有时为了改善线材性能,可选择合适的节距.如为了改善线材的弯曲性能降低绞合节距.usb电缆为了减小芯线变形,采用大节距. 3. 有关绞合中的基圆直径.节圆直径.绞合外径 基圆直径:对于某一绞线层,绞线前芯线直径称基

14、圆直径. 节圆直径:单线绞合在直径为d0的圆柱体上,以单线轴线至绞线轴线的距离为半径的圆为节圆,其直径为节圆直径. 绞合外径:该层绞线的外接圆直径为绞线外径. 图中对于第三层绞合: 基圆直径为d0(即第二层(1+6)绞合的绞合外径) 节圆直径为d d=d0+d 绞合外径为d d=d+d 4.绞入系数: 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为1+(圆周率x绞合外径/绞合节距)的二次方. d-绞合外径. h-绞合节距. 在绞线过程中,对于多芯并芯线分层的情况,虽然为束绞,各层芯线绞入系数并不相同.为了保守起见,增大安全系数,并且减化计算,所以在上述绞入系数的计算中d采用芯线绞合的绞合外径(理论上,各层的绞合系数应为

15、节圆直径代入上式计算). 斜包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斜包在线材中主要起屏蔽作用,有时作为同轴电缆的外导体。 屏蔽目的是将外界干挠消除,对于同轴电缆,由于有屏蔽层而使阻抗得以匹配,降低信号或传输能量之损失。 从屏蔽效果来讲,斜包不如编织,其屏蔽效果具有方向性,弯曲时屏蔽特性发生变化但其具有完成外径小、线材柔软、价格也比较低特点。适用于低频屏蔽。以下从几个方面叙述斜包结构设计: 1.斜包的铜线根数近似计算: 整数部分 d-斜包前外径. d-斜包铜线的直径. 如果是二、三芯绞合,绞合后不圆整,d(斜包前)外径为等效外径。 此设计中的d斜包前外径,相当绞线中基圆直径。从理论计算上讲,要达到100%斜包d应

16、采用节圆直径,但为了防止有时因节距选取较少及其它因素而产生过满(容易起股)。所以d采用斜包前外径(基圆直径)。在实际生产中,因斜包铜丝一般为0.10mm、0.12mm的细线,其值在上述计算中忽略影响不大。采用上面公式计算,其斜包满度可达90%以上,对线材的性能影响很少。 2.斜包节距的选择: 斜包节距根据斜包前外径大小选择,一般按下面优化节距选取(此优化节距考虑到成本、附着力、外观等方面,并通过长时间生产验证)。 成品外径斜包节距d1.0mm 15.5mm左右 1.0=d1.2mm 18mm左右 1.2=d2.0mm 22mm左右 2.0=d2.2mm 25mm左右 2.2=d2.4mm 27

17、mm左右 2.4=d3.0mm 32mm左右 3.0=d3.5mm 36mm左右 3.绞入系数: 斜包的绞入系数为1+(圆周率x斜包后外径/斜包节距)的二次方. d-斜包后外径. h-斜包节距. 4.斜包铜线的用量: d-斜包导体直径 斜包导体密度 n-斜包导体根数 -斜包导体绞入系数 5.斜包方向选择. 斜包一般采用与成缆的反方向:斜包线材生产过程中,斜包铜丝与斜包前线材转动方向相反,如果斜包方向与成缆方向相同时,斜包过程中会先把成缆线材先反扭,使线材松散,以致斜包易出现不良。 不过采用反方向斜包线材相对较硬,弯曲性能差。对于那些成缆芯线少,芯线线径较大,没有隔离层的线材只能采用与成缆反方向

18、。 6.斜包线材外被押出: 斜包线材在外被押出前需通过倒轴, 防止断丝在过押出眼模时引起断线 编织有关的设计与计算 编织与斜包相似,在线材中主要起屏蔽作用,防止外界电场与磁埸的影响,提高线材的干挠防卫度,与斜包、铝箔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屏蔽无方向性. 2.高频屏蔽特性良好,适用于高频屏蔽. 3.通过多层屏蔽,屏蔽效果可达100%. 4.弯曲时屏蔽特性无变化. 1.编织有关的计算公式: 编织角正切: 编织系数: 编织密度: 编织用量: h-编织节距. d-编织单线直径. a-编织半绽子数. n-编织并线根数. 编织角 2.编织各参数的确定: 1.根据缆芯外径大小,及编织密度大小选定编织机类型

19、(16锭或24锭高低速编织机) 2.选定适应编织机的编织单根铜线(镀锡或裸铜线0.08mm,0.10mm, .12mm)。 3.密度m.编织角度.节距h的确定. 注:每锭中的根数应在3-9根的范围内,因为根数少编织易断线,而根数太多使得编织层同层内的铜线重叠,编织角度通常在50-70的范围内,为提高生产效率则编织角度去接近70的值,由上述公式预算各参数,采用凑算法确定的适当的编织根数、编织角度、编织节距、编织密度。计算部分中的编织计算便是采用上述公式,采用枚举法计算得出 其它结构设计与计算: 在线缆设计中,有时为了改善线材质量需加入其它的材料。为了使线材圆整,在芯线绞合时加入填充物;为了防止导

20、体氧化在导体绞合时表面涂b.t.a为了改善线材附着力绝缘押出时在导体表面涂dop或硅油,外被押出时在芯线表面拖滑石粉或云母粉。下面根据其作用不同分类叙述: 1.填充物设计与计算: 填充物主要有棉纱线和pp绳,设计时主要根据填充空隙大小、线材性能要求及材使用场所,选择填充棉纱、pp绳或其它。填充物根数计算 n=(s空隙/s单根填物)整数部分填充物用量 w=单根重量*n* -为芯线绞合的绞入系数. 2.隔离层的设计与计算: 隔离材料的选择:纸带在线材中只起分隔作用;铝箔在线材中有分隔作用与屏蔽作用。当线材只需分隔开时,选用纸带;否则选用铝箔。有时在一些高性能的通信线中隔离层采用无纺布或发泡pp带(

21、如sisc) 工艺方式 在分隔层的制造过程中,为了节约工时,可根据情况采用绕包.拖包.纵包三种不同方式.(注绕包.拖包时角度=40-60;纵包时角度=90). 物料用量 n-为隔离层数. t-为隔离带厚度. -为隔离材料密度. k-为隔离带重叠率. 3.有关的绞入率计算: m-为节径比. h-为节距. d-线材的绞合外径.说明1:上面的绞入系数计算都为一个工序的计算,在实际计算物量时,应考虑整个个生产过程,所以总的绞入系数可能为多个工序的绞入系数的乘积. 说明2: 设计计算时应取节距范围的下限值,以在定额中争取最大之绞入系数(而生产中采用接近最大之节距值,则既利于提高效率,又可减低正常生产中的

22、材料消耗). 电气性能计算部分随当代电气通信事业的飞速发展,传输信号用的电线电缆电气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在通信线材结构设计时,线材的电气性能应为重点考虑对象,下面部分主要介绍常用的通信线材基本的电气性能理论计算方法: 发泡绝缘的等效介电常数的计算公式:发泡绝缘是一种组合绝缘,主要是为了降低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提高线材的电气性能。发泡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介于空气绝缘与塑料绝缘的介电常数之间,在设计的过程中可采用下面两种方法对发泡绝缘介质的等效介电常数进行计算。 方法(1): -介质的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p-发泡度%,它表示泡沫介质内,所有小气泡的体积与绝缘总体积之比. 方法(2): d泡

23、沫-泡沫介质的比重 d材料-介质材料本身的比重 e- 实心绝缘的介电常数- 发泡绝缘的介电常数 对称电缆的结构计算: 对称通信电缆是由许多绝缘线芯,经绞合成电缆芯后再包以护层所组成,电缆一对或多对具有相同外径及相同结构的两根绝缘线芯对地对称的排列,因此称为对称电缆。对称电缆的导电线芯是用来引导电磁波传输方向的,因此首先要求导电性能好,要有良好的柔软性和足够的机械强度,同时也应考虑其加工,敷设及使用上的方便。 下面分一次传输参数与二次传输参数来叙述对称电缆的主要电气性能: 1.一次传输参数 r.l.c.g称为电缆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这些参数与传输电磁波的电压和电流的大小无关,而与电缆的材料结构及

24、电流的频率有关: 1.1有效电阻.有效电阻就是当交流流过对称回路时的电阻,包括直流电阻和由通过交流而引起的附加电阻. r有=r直+r交 r交=r邻+r集+r金 -总的绞入系数 -导电线芯的电阻率 欧姆*平方毫米/米 l-电缆长度 米 s-导电线芯的截面积 平方毫米 d-导电线芯的直径 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 毫米 k-为涡流系数 u-为磁导率 -为电导率 有关 h(x) f(x) g(x) k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0页1.2对称电缆的电感 当回路通以交流电后,则在回路的导电线芯中和回路周围产生磁通 ,在导电线芯内的称为内磁通,在导电线芯外的称为外磁通.而电感为磁通 与引起磁通的电流之比,

25、所以相应于内磁通与外磁通有内电感l内与外电感l外,总电感为 l=l内+l外.当对称电路有屏蔽层时,对称电缆屏蔽回路,除了有电感l内与电感 l外,还有屏蔽体给传输回路带来的附加电感. 1.2.1.无屏蔽: (h/km) -总的绞入系数 d-导电线芯的直径 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 毫米 k-为涡流系数 u-为磁导率 -为电导率 有关 q(x)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4页 1.2.2.有屏蔽: (h/km) -总的绞入系数 d-导电线芯的直径 毫米 a-回路两导体中心间距离 毫米 k-为涡流系数 u-为磁导率 -为电导率 有关 q(x)的计算详见通信电缆54页. 1.3对称电缆的电容电缆回的电容

26、与一般电容器的电容相似.两根导电线芯相当于两个电极,导电线 芯间的绝缘相当于电容器极板间的介质. 当回路两导电线芯带有等量异性电荷时,此电荷的电量q与两导电线芯间的电位差u之比,为该回路的电容,即c=u/q. 对称电缆回路的电容是比较复杂的,因为电缆中往往包括很多线对,而且外面又有屏蔽层或金属套,所有任何相邻的线芯间或线芯与屏蔽层.金属套都会有电容的存在.回路间的电容指各部分之和. 对称电缆回路的电容有两种: 工作电容和部分电容.一次传输参数中的电容指工作电容(工作电容为部分电容所组成). 无屏蔽对称电缆(utp)的电容可按下式计算 f/m 适用于两导体相互平行,并且周围无其它线对的理想情况.

27、 a-两导体的中心距(mm) d-中心导体的直径(mm) e-绝缘材料的等效介电常数 对于多对结构的对称电缆,应考虑线对绞合的影响以及邻近线对等因素,其电容 计算公式为 f/m -绞合系数 -校正系数,考虑邻近线对或线对屏蔽层对于电容的影响. 校正系数与各结构参数之间的关系.屏蔽对绞组 无屏蔽对绞组 a-对称电缆导体的中心距 ds-屏蔽层内径(mm)d2-对绞后的外径(mm)d1-绝缘芯线的外径(mm)1.4.对称电缆的绝缘电导. 绝缘电导g这个参数说明电缆线芯绝缘层的质量和电磁能在线芯绝缘中的损耗情况.绝缘电导是由绝缘介质的特性决定的,也就是由绝缘介质的体积绝缘电阻系数 和介质损耗角正切来决

28、定的.绝缘电导g是由直流绝缘电导g0和交流电导g组合的.计算公式如下: g=g0+g g=*ctg()g0-直流损耗g-交流损耗-电流频率c-工作电容tg()-介质损耗角正切 2.二次传输参数二次传输参数是用以表征传输线的特性的参数,它包括特性阻抗zc,衰减常数,及相移常数. 2.1特性阻抗特性阻抗是电磁波沿均匀电缆线路传播而没有反射时所遇到的阻抗,其值仅与线路的一次传输参数和电流的频率有关,而与线路的长度无关,也与传输电压及电流的大小及负栽阻抗无关: 无屏蔽对称电缆(utp) 欧 欧 屏蔽对称电缆(stp) 欧 欧当对称电缆的中心导体是绞线结构,屏蔽为编织时,公式为 欧 k3为编织影响的经验

29、修正系数,取值为0.980.99 k1为导体修正系数,导体结构修正系数k!与导体根数之间的关系:绞线内导体的导线根数 n 1 3 7 12 19 内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 k1 1.000 0.871 0.939 0.957 0.970 绞线内导体的导线根数 n 27 37 50 70 90 内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 k1 0.976 0.980 0.983 0.986 0.988 2.2衰减: 衰减是射频电缆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它反映了电磁能量沿电缆传输时损耗的大小.电缆的衰减表示电缆在行波状态下工作时传输功率或电压的损耗程度. 对称电缆在射频下的衰减可按高频简化公式如下计算: 2.2.1.无屏蔽对

30、称电缆: 2.2.2.有屏蔽对称电缆: f-频率de-绞合导体的电气等效直径d-绞合导体外径 ds-屏蔽内径 a-对称电缆导体的中心距 e-绝缘的等效介电常数 tg()-绝缘的等效介质损耗角正切 kp1-导体的射频电阻系数 见射频电缆结构设计中表4.5 kp2-屏蔽的射频电阻系数 见射频电缆结构设计中表4.5 ks-绞线导体的电阻系数 1.25 kb-编织屏蔽的电阻系数 2.0 k3-编织对阻抗影响的系数 0.980.99 同轴电缆的电气参数计算:同轴电缆的一个回路是同轴对,它是对地不对称的.在金属圆管(称为外导体)内配置另一圆形导体(称为内导体),用绝缘介质使两者相互绝缘并保持轴心重合,这样

31、所构成的线对称同轴对。同轴电缆可用于开通多路栽波通信或传输电视节目,也可用同轴电缆传输高数码的数据信息(如ul2919屏幕线) 1.一次传输参数: 同轴电缆的一次传输参数主要随电流的频率及电缆结构尺寸d/d变化而变化. (1).有效电阻,随频率的增大而增大.而与内外导体直径比没直接的关系. (2).电感随频率的增大而减小,随内外导体直径比增大而增大. (3).电容与频率无关,随直径比的增大而减小. (4).电导与频率基本上成正比,随直径的增大而减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1.1.有效电阻: 同轴电缆的有效电阻包括内导体的有效电阻及外导体的有效电阻,当内外导体都是铜导体时,总的有效电阻为: (欧

32、姆/公里) 1.2有效电感: 同轴回路的电感由内.外导体的内电感和内外导体之间的外电感组成,当内外导体都是铜时,回路的电感为: (亨/公里) 1.3同轴电缆电容 同于同轴电缆无外部电场,所以同轴对的工作电容就等于同轴对内外导体间的部分电容,电容计算可按圆柱形电容器的电容公式来计算: dw-外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理想外导体dw=0,非理想外导体dw=编织外导体中的单线直径) k1-内导体结构的修正系数, d1-同轴线外导体内径(mm) 1.4绝缘电导: 同轴对的绝缘导体g由两部分组成: 一是由绝缘介质极化作用引起的交流电导g,另一个部分是由于绝缘不完善而引起的直流电导g0: g=g0+g g=c

33、tg() g0-直流损耗 g-交流损耗 -电流频率 c-工作电容 tg()-介质损耗角正切 2.二次传输参数: 二次传输参数是用以表征传输线的特性参数,它包括特性阻抗zc,衰减常数,及相移常数. 2.1.同轴电缆特性阻抗2.1.1.对于斜包,铝箔纵包可近似看作是理想外导体,计算如下: 2.1.2.编织外导体,绞线内导体计算如下: d-外导体外径 d-内导体外径 dw-编织导体直径 k1-导体结构修正系数 2.2同轴电缆衰减的计算公式: r-导体电阻损耗引起的衰减分量,导体衰减(电阻衰减) 当内外导体都为圆柱形导体时: db/km 当内导体是绞线,外导体是编织时: db/km d.d-外导体内径

34、.内导体外径 k1-导体结构修正系数 -绝缘介电常数 ks-绞线引起射苹电缆电阻增大的系数,ks=1.25 kb-编织引起射苹电缆电阻增大的系数 dw-编织外导体中的单线直径 kp1,kp2-分别表示内,外导体与标准软铜不同时引起射频电阻增大或减小 的系数. 编织系数kb还可用如下计算方法求出: m-为编织的锭数 n-为每锭编织线中的导线根数 -为编织角(编织导线的方向与电缆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 g-介质损耗而引起的衰减分量,称为介质衰减(电导衰减) tge-等效介质损耗角正切 e-等效介电常数 2.3延时 延时是指信号沿电缆传输时,其单位长度上的延迟时间. 同轴电缆的延时与电缆尺寸无关,仅仅

35、取决于介质的介电常数. 秒/米 v-信号在电缆中的传播速度 e-等效介电常数. 线电缆的常用计算公式1.护套厚度:挤前外径0.035+1(符合电力电缆,单芯电缆护套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4mm,多芯电缆的标称厚度应不小于1.8mm) 2.在线测量护套厚度: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2或护套厚度(挤护套后的周长挤护套前的周长)0.1592 3.绝缘厚度最薄点:标称值90%-0.1 4.单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5%-0.1 5.多芯护套最薄点:标称值80%-0.2 6.钢丝铠装:根数= (内护套外径+钢丝直径)(钢丝直径) 重量=钢丝直径l根数 7.绝缘及护套的重量=(挤前外径+厚

36、度)厚度l 8.钢带的重量=(绕包前的外径+2厚度-1) 2厚度l/(1+k) 9.包带的重量=(绕包前的外径+层数厚度)层数厚度l/(1k) 其中:k为重叠率或间隙率,如为重叠,则是1-k;如为间隙,则是1+k 来源:输配电设备网 为材料比重;l为电缆长度;绞入系数。 常用电线材料用量计算公式1、 铜线用量(单位kg/km)g=d2n0.78548.89d单支铜丝直径(mm) n铜丝条数 0.7854为一系数(/4) 8.89为铜的比重(密度)为铜线绞合系数,取1.011.08,绞距越小系数越大;直放铜系数取12、芯线料用量(单位:kg/km) g=(id2- d2n)0.7854胶料比重i

37、d为芯线直径(mm),d单支铜丝直径(mm) n铜丝条数 0.7854为一系数(/4) 胶料比重:pvc一般取1.451.48;pp为0.95; hdpe为1.0; f-pe为0.653、 外被料用量(单位:kg/km)g=(od2- d2)0.7854胶料比重od为外被直径(mm),d为半成品绞合外径(mm) 0.7854为一系数(/4) 胶料比重:pvc一般取1.41.45;pu为1.3;4、 缠绕铜的用量(单位:kg/km)g=d2n0.78548.89d单支铜丝直径(mm) n铜丝条数 0.7854为一系数(/4) 8.89为铜的比重(密度)为捻入系数,取1.031.05,缠绕绞距越小

38、系数越大;5、 编织铜用量计算(单位:kg/km)g=d2n0.78548.89d单支铜丝直径(mm) n铜丝条数 0.7854为一系数(/4) 8.89为铜的比重(密度)为捻入系数,取1.011.05,编织目数越大系数越大;6、铜线绞合外径计算d=nd1.155绞合外径=导体支数的算术平方根1.155单根导体直径电线电缆材料用量计算公式阅读() 评论(0) 发表时间:2008年08月23日 09:36 本文地址: 1.导体用量:(kg/km)=d2 * 0.7854 * g * n * k1 * k2 * c d=铜线径 g=铜比重 n=条数 k1=铜线绞入率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

39、根数 2.绝缘用量:(kg/km)=(d2 - d2)* 0.7854 * g * c * k2 d=绝缘外径 d=导体外径 g=绝缘比重 k2=芯线绞入率 c=绝缘芯线根数 3.外被用量:(kg/km)= ( d12 - d2 ) * 0.7854 * g d1=完成外径 d=上过程外径 g=绝缘比重 4.包带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g * z d=上过程外径 t=包带厚度 g=包带比重 z=重叠率(1/4lap = 1.25) 5.缠绕用量:(kg/km)= d2 * 0.7854 * g * n * z d=铜线径 n=条数 g=比重 z=绞入率 6.

40、编织用量:(kg/km)= d2 * 0.7854 * t * n * g / cos = atan( 2 * 3.1416 * ( d + d * 2 ) * 目数 / 25.4 / t d=编织铜线径 t=锭数 n=每锭条数 g=铜比重 比重:铜-8.89;银-10.50;铝-2.70;锌-7.05;镍-8.90;锡-7.30;钢-7.80;铅-11.40;铝箔麦拉-1.80;纸-1.35;麦拉-1.37 pvc-1.45;ldpe-0.92;hdpe-0.96;pef(发泡)-0.65;frpe-1.7;teflon(fep)2.2;nylon-0.97;pp-0.97;pu-1.21

41、棉布带-0.55;pp绳-0.55;棉纱线-0.48 (均为假比重)制造电线常用的计算公式2008-09-25 17:17一、模具选用计算公式绞合外径条数开平方单支直径1.155注:3c绞合外径单支直径2.1547; 4c绞合外径单支直径2.4145c绞合外径单支直径2.7;6c、7c绞合外径单支直径3。绞距绞合外径25;内模尺寸选用: 单支线内模尺寸绞合外径(0.050.2);排线内模尺寸绞合外径(0.050.2) n根单根od之和n(0.050.2)外模尺寸选用:单支线外模尺寸完成外径(0.050.4);排线外模尺寸完成外径(0.050.2) 完成宽度(0.10.6); 套管外模尺寸(内模

42、套管壁厚度要求被覆厚度)2(0.30.6)二、电线耗用计算公式(kg/km)铜线耗用 (kg/km)单支铜直径2条数0.78548.889(铜的比重)(1.031.08);pvc耗用(kg/km)(外径)2 (绞合外径)20.7854(1.41.5)(胶的比重)(1.031.05);扁线耗料量公式(kg/km)铜单支铜直径2条数0.78548.889(铜的比重)1.03(损耗量)芯线根数数量(km);芯线胶(芯线外径2 单支铜直径2条数)0.7854(1.41.5)(胶的比重)1.03(损耗量)数量(km);外被胶(宽度厚度)厚度厚度2 0.7854芯线外径20.7854芯线根数(1.41.5

43、)(胶的比重)1.03(损耗量)数量(km);圆线耗料量公式(kg/km)铜单支铜直径2条数0.78548.889(铜的比重)1.03(损耗量)芯线根数数量(km);芯线胶(芯线外径2 单支铜直径2条数)0.7854(1.41.5)(胶的比重)1.03(损耗量)数量(km);外被胶(外被外径2 芯线外径2芯线根数)0.7854(1.41.5)(胶的比重)1.03(损耗量)数量(km);铜单支铜直径2条数0.78548.889(铜的比重)1.03(损耗量)芯线根数数量(km);外被胶(厚度2 单支铜直径2根数)0.7854芯线根数(1.41.5)(胶的比重)1.03(损耗量)数量(km);電線電纜材料計算公式 (單位:kg/km)一 銅線用量計算公式.1.銅單線單位用量:w=0.7854d28.89 d:銅單線線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