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通信原理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2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l基本概念基本概念 n调制 把信号转换成适合在信道中传输的形式的一 种过程。 n广义调制 分为基带调制和带通调制(也称载波调 制)。 n狭义调制 仅指带通调制。在无线通信和其他大多 数场合,调制一词均指载波调制。 n调制信号 指来自信源的基带信号 n载波 未受调制的周期性振荡信号,它可以是正弦 波,也可以是非正弦波。 n载波调制 用调制信号去控制载波的参数的过程。 n已调信号 载波受调制后称为已调信号。 n解调(检波) 调制的逆过程,其作用是将已调信 号中的调制信号恢复出来。 3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
2、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调制的目的 u提高无线通信时的天线辐射效率。 u把多个基带信号分别搬移到不同的载频处,以实现 信道的多路复用,提高信道利用率。 u扩展信号带宽,提高系统抗干扰、抗衰落能力,还 可实现传输带宽与信噪比之间的互换。 n调制方式 u模拟连续波调制、数字连续波调制、模拟脉冲调制、 数字脉冲调制 n常见的模拟调制 u幅度调制:调幅、双边带、单边带和残留边带 u角度调制:频率调制、相位调制 4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l5.1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幅度调制(线性调制)的原理 u由调制信号去控制高频载波的幅度,使之随调制信 号作线性变化的过程。 设:正弦型载波为: 式中
3、,A 载波幅度;c 载波角频率; 0 载波初始相位(以后假定0 0)。 则根据调制定义,幅度调制信号(已调信号)一般 可表示成 式中, m(t) 基带调制信号。 0 ( )cos c c tAt ( )( )cos mc stAm tt 5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频谱 设调制信号m(t)的频谱为M(),则已调信号的频谱为: u在波形上,已调信号的幅度随基带信号的规律而正比地 变化; u在频谱结构上,它的频谱完全是基带信号频谱在频域内 的简单搬移(精确到常数因子)。由于这种搬移是线性的, 因此,幅度调制通常又称为线性调制。 u这里的“线性”并不意味着已调信号与调制信号之间符 合
4、线性变换关系。事实上,任何调制过程都是一种非线 性的变换过程。 6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1.1调幅(调幅(AM) u时域表示式 式中 m(t) 调制信号,均值为0; A0 常数,表示叠加的直流分量。 u频谱:若m(t)为确知信号,则AM信号的频谱为 若m(t)为随机信号,则已调信号的频域表示式必须 用功率谱描述。 00 ( )( )coscos( )cos AMccc stAm ttAtm tt 0 1 ( ) ()()()() 2 AMcccc SAMM 7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波形图 p由波形可以看出,当满足条件: |m(t)| A0 时,其包络
5、与调制信号波形相同, 因此用包络检波法很容易恢复出原 始调制信号。 p否则,出现“过调幅”现象。这时用 包络检波将发生失真。但是,可以 采用其他的解调方法,如同步检波。 8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频谱图 p由频谱可以看出,AM信号的频谱由 载频分量 上边带 下边带 三部分组成。 p上边带的频谱结构与原调制 信号的频谱结构相同,下边 带是上边带的镜像。 载频分量 载频分量 上边带 上边带下边带下边带 9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AM信号的特性 p功率: 当m(t)为确知信号时, 若: 则: 0)(tm ScAM PP tmA P 2 )( 2 22 0 边带功率
6、边带功率载波功率载波功率 10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调制效率 有用功率(用于传输有用信息的边带功率)占信号总 功率的比例称为调制效率: 当m(t) = Am cos mt时, 代入上式,得到 当|m(t)|max = A0时(100调制),调制效率最高,这时 max 1/3 2 22 0 S AM AM mtP P Amt 22 ( )/2 m mtA 2 2 22 22 0 0 2 m AM m mtA AA Amt 11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1.2 双边带调制(双边带调制(DSB) u时域表示式: u频谱: u曲线: )()( 2 1 )( cc
7、DSB MMS ttmts cDSB cos)()( 载波反相点 12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调制效率:100 u优点:节省了载波功率 u缺点:不能用包络检波,需用相干检波,较复杂。 n5.1.3 单边带调制(单边带调制(SSB) u原理: p双边带信号两个边带中的任意一个都包含了调制信 号频谱M()的所有频谱成分,因此仅传输其中一个 边带即可。这样既节省发送功率,还可节省一半传 输频带,这种方式称为单边带调制。 p产生SSB信号的方法有两种:滤波法和相移法。 13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滤波法及SSB信号的频域表示 p滤波法的原理方框图 用边带滤波器,滤除
8、不要的边带: 图中,H()为单边带滤波器的传输函数,若它具有如下理 想高通特性: 则可滤除下边带。 若具有如下理想低通特性: 则可滤除上边带。 1, ( )( ) 0, c USB c HH 1, ( )( ) 0, c LSB c HH 14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SSB信号的频谱 p上边带频谱图: ( )( ) SSBDSB SSH 15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相移法和SSB信号的时域表示 pSSB信号的时域表示式 设单频调制信号为 载波为 则DSB信号的时域表示式为 若保留上边带,则有 若保留下边带,则有 tAtm mm cos)( ttc c cos
9、)( tAtA ttAts mcmmcm cmmDSB )cos( 2 1 )cos( 2 1 coscos)( 1 ( )cos() 2 LSBmCm stAt 11 coscossinsin 22 mmcmmc AttAtt 两式仅正负号不同 16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将上两式合并: 式中,“”表示上边带信号,“+”表示下边带信号。 希尔伯特变换: 这样,上式可以改写为 把上式推广到一般情况,则得到 ttAttAts cmmcmmSSB sinsin 2 1 coscos 2 1 )( tAtA mmmm sinso c 11 ( )coscoscossin 22 SSB
10、mmcmmc stAttAtt 17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移相法SSB调制器方框图 优点:不需要滤波器具有陡峭的截止特性。 缺点:宽带相移网络难用硬件实现。 18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SSB信号的解调 SSB信号的解调和DSB一样,不能采用简单的 包络检波,因为SSB信号也是抑制载波的已调信号, 它的包络不能直接反映调制信号的变化,所以仍需 采用相干解调。 uSSB信号的性能 SSB信号的实现比AM、DSB要复杂,但SSB 调制方式在传输信息时,不仅可节省发射功率,而 且它所占用的频带宽度比AM、DSB减少了一半。 它目前已成为短波通信中一种重要的调制方
11、式。 19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1.4 残留边带(VSB)调制 u在这种调制方式中,既克服了DSB信号占用频带 宽的缺点,又解决了SSB信号实现中的困难。如 下图所示: 20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调制方法: 由滤波法可知,残留边带信号的频谱为: ( ) VSBDSB SSH 1 ()( ) 2 cc MMH 不再要求十分陡峭的截止特性,因而不再要求十分陡峭的截止特性,因而 它比单边带滤波器容易制作。它比单边带滤波器容易制作。 ? 21 pVSB信号解调器方框图 图中 因为 根据频域卷积定理可知,乘积sp(t)对应的频谱为 VSB 2( )cos pc
12、 ststt ( ) VSBVSB stS cc cos ct ()() pVSBcVSBc SSS 残残 留留 边边 带带 滤滤 波波 器器 的的 特特 性性 ( ) VSBDSB SSH 1 ()( ) 2 cc MMH ? 22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为了保证相干解调的输出无失真地恢复调制信号m(t),上 式中的传递函数必须满足: 式中,H 调制信号的截止角频率。 p上述条件的含义是:残留边带滤波器的特性H()在 c处 必须具有互补对称(奇对称)特性, 相干解调时才能无失 真地从残留边带信号中恢复所需的调制信号。 1 ( )( )()() 2 dcc SMHH ()()
13、 ccH HH常数, 残残 留留 边边 带带 滤滤 波波 器器 的的 特特 性性 23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l5.2 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线性调制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n5.2.1 分析模型 图中 sm (t) 已调信号 n(t) 信道加性高斯白噪声 ni (t) 带通滤波后的噪声 mo (t) 输出有用信号 no(t) 输出噪声 24 u噪声分析 ni(t)为平稳窄带高斯噪声,它的表示式为 或 由于 式中 Ni 解调器输入噪声的平均功率 设白噪声的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0,带通滤波器是高度为1、 带宽为B的理想矩形函数,则解调器的输入噪声功率为: ttnttntn sci00
14、sin)(cos)()( )(cos)()( 0 tttVtni isci Ntntntn)()()( 222 BnNi 0 25 u解调器输出信噪比定义 输出信噪比反映了解调器的抗噪声性能。显然,输 出信噪比越大越好。 u解调器输入信噪比Si /Ni 的定义是: u制度增益定义: 用G便于比较同类调制系统采用不同解调器时的性能。 2 oo 2 o o ( ) ( ) Sm t N n t 解调器输出有用信号的平均功率 解调器输出噪声的平均功率 ii NS NS G / / 00 26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2.2 DSB调制系统的性能 uDSB相干解调抗噪声性能分析模型
15、 由于是线性系统,所以可以分别计算解调器输出的信号 功率和噪声功率。 ( ) m s t LPF BPF )(tn ( ) m s t )(tni )(tno o( ) m t cos ct 27 uSO的计算: 设解调器输入信号为 与相干载波cosct相乘后,得 经低通滤波器后,输出信号为: 因此,解调器输出端的有用信号功率为: ttmts cm cos)()( ttmtmttm cc 2cos)( 2 1 )( 2 1 cos)( 2 o 1 ( )( ) 2 m tm t 22 oo 1 ( )( ) 4 Sm tm t 28 NO的计算: 解调器输入端的窄带噪声可表示为: 它与相干载波
16、相乘后,得: 经低通滤波器后,解调器最终的输出噪声为: 故输出噪声功率为: 或写成: ttnttntn cscci sin)(cos)( )( tttnttnttn ccsccci cossin)(cos)(cos)( 2sin)(2cos)( 2 1 )( 2 1 ttnttntn csccc o 1 ( )( ) 2 c n tn t 22 oo 1 ( )( ) 4 c Nn tn t 29 uSi的计算 解调器输入信号平均功率为: u信噪比计算 p输入信噪比 p输出信噪比 )( 2 1 cos)()( 2 2 2 tmttmtsS cmi Bn tm N S i i 0 2 )( 2
17、1 2 2 o o0 1 ( ) ( ) 4 1 4 i m t Sm t Nn B N 30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制度增益 由此可见,DSB调制系统的制度增益为2。也就是说, DSB信号的解调器使信噪比改善一倍。 oo / 2 / DSB ii SN G SN 31 nSSB调制系统的性能 u噪声功率NO 这里,B = fH 为SSB 信号的带通滤波器的带宽。 u信号功率SO SSB信号 与相干载波相乘后,再经低通滤波可得解调器输 出信号 因此,输出信号平均功率 ttmttmts ccm sin)( 2 1 cos)( 2 1 )( o 1 ( )( ) 4 mtm t
18、22 oo 1 ( )( ) 16 Sm tm t 32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输入信号Si平均功率为 u信噪比 p单边带解调器的输入信噪比为 )( 2 1 )( 2 1 4 1 sin)(cos)( 4 1 )( 22 22 tmtm ttmttmtsS ccmi ( ) ( )m tm t因与的幅度相同,所以具有相同的平均功率,故上式 )( 4 1 2 tmSi Bn tm Bn tm N S i i 0 2 0 2 4 )( )( 4 1 33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单边带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为 u制度增益 2 2 o o0 0 1 ( ) ( ) 16
19、1 4 4 m t Sm t Nn B n B oo / 1 / SSB ii SN G SN 34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2.4 AM包络检波的性能 u输入信噪比计算 设解调器输入信号为: 解调器输入噪声为: 则解调器输入的信号功率和噪声功率分别为 输入信噪比为 ttmAts cm cos)()( 0 ttnttntn cscci sin)(cos)()( 2 )( 2 )( 2 2 02 tmA tsS mi BntnN ii0 2 )( Bn tmA N S i i 0 2 2 0 2 )( 35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包络计算 由于解调器输入是信
20、号加噪声的混合波形,即 式中 上式中E(t)便是所求的合成包络。 22 0 ( )( )( )( ) cs E tAm tn tn t )()( )( )( 0 tntmA tn arctgt c s 36 u输出信噪比计算 p大信噪比情况(输入信号幅度远大于噪声幅度) )()()( 22 0 tntntmA sc 22 0 ( )( )( )( ) cs E tAm tn tn t 1 2 (1)1,1 2 x xx 当时 22 0 ( )( )( )( ) cs E tAm tn tn t 37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由上式可见,有用信号与噪声独立地分成两项。 输出信号功率
21、为: 输出噪声功率为: 故输出信噪比为: 制度增益为: 2 o ( )Sm t 22 o0 ( )( ) ci Nn tn tn B 2 o o0 ( )Sm t Nn B 2 oo 22 0 /2( ) / ( ) AM ii SNm t G SN Am t 38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讨论 1. AM信号的调制制度增益GAM随A0的减小而增加。 2. GAM总是小于1,这说明包络检波器对输入信噪 比没有改善,而是恶化了。 3. 对于AM调制系统,在大信噪比时, 采用包络检 波器解调时的性能与同步检测器时的性能几乎一 样。 2 oo 22 0 /2( ) / ( ) AM i
22、i SNm t G SN Am t 39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小信噪比情况(输入信号幅度远小于噪声幅度) 22 0 ( )( )( ) cs Am tn tn t 22 0 ( )( )( )( ) cs E tAm tn tn t )()(2)()()()( 0 222 0 tmAtntntntmAtE csc )()(2)()( 0 22 tmAtntntn csc )()( )()(2 1)()( 22 022 tntn tmAtn tntn sc c sc )(cos )( )( 2 1)( 0 t tR tmA tR )时1( 2 1)1 ( 2 1 x x x
23、40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此时,E(t)中没有单独的信号项,有用信号m(t) 被噪声扰乱,只能看作是噪声。 n这时,输出信噪比不是按比例地随着输入信噪 比下降,而是急剧恶化,通常把这种现象称为 解调器的门限效应。开始出现门限效应的输入 信噪比称为门限值。 41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小结: 1. 门限效应是由包络检波器的非线性解调作用引起的。 2. 用相干解调的方法解调各种线性调制信号时不存在 门限效应。原因是信号与噪声可分别进行解调,解调 器输出端总是单独存在有用信号项。 3. 在大信噪比情况下,AM信号包络检波器的性能几乎 与相干解调法相同。但当输入信噪
24、比低于门限值时, 将会出现门限效应,这时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将急剧 恶化,系统无法正常工作。 42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l5.3 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非线性调制(角度调制)的原理 u频率调制简称调频(FM):载波频率随调制信号变化。 相位调制简称调相(PM):载波相位随调制信号变化。 u这两种调制中,载波的幅度都保持恒定,而频率和 相位的变化都表现为载波瞬时相位的变化。 u已调信号频谱不再是原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搬移, 而是频谱的非线性变换,会产生与频谱搬移不同的 新的频率成分,故又称为非线性调制。 u与幅度调制技术相比,角度调制最突出的优势是其 较高的抗噪声性能。 角度
25、角度 调制调制 43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3.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uFM和PM信号的一般表达式 角度调制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式中,A 载波的恒定振幅; ct +(t) (t) 信号的瞬时相位; (t) 瞬时相位偏移。 dct +(t)/dt = (t) 称为瞬时角频率 d(t)/dt 称为瞬时频偏。 )(cos)(ttAts cm 44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相位调制(PM): 瞬时相位偏移随调制信号作线性变化,即 式中Kp 调相灵敏度,含义是单位调制信号幅度 引起PM信号的相位偏移量,单位是rad/V。 将上式代入一般表达式得到
26、PM信号表达式: )()(tmKt p )(cos)(tmKtAts pcPM n5.3.1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角度调制的基本概念 45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频率调制(FM): 瞬时频率偏移随调制信号成比例变化,即 式中 Kf 调频灵敏度,单位是rad/sV。 这时相位偏移为 将其代入一般表达式得到FM信号表达式 )( )( tmK dt td f ( )( ) f tKmd ( )cos( ) FMcf stAtKmd 46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PM与 FM的区别 p比较上两式可见, PM是相位偏移随调制信 号m(t)线性变化,FM是相位偏移随m(t)的
27、积 分呈线性变化。 p如果预先不知道调制信号m(t)的具体形式, 则无法判断已调信号是调相信号还是调频信 号。 )(cos)(tmKtAts pcPM ( )cos( ) FMcf stAtKmd 47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单音调制FM与PM 设调制信号为单一频率的正弦波,即 p用它对载波进行相位调制相位调制时,将上式代入 得到 式中,mp = Kp Am调相指数,表示最大的相位 偏移。 ( )coscos2 mmmm m tAtAf t )(cos)(tmKtAts pcPM PM() coscos cp mm stAt K Atcoss cpm At m cot 48
28、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用它对载波进行频率调制频率调制时,将 代入 得到FM信号的表达式 式中 调频指数,表示最大的相位偏移 最大角频偏 最大频偏。 ( )coscos2 mmmm m tAtAf t FM( ) coscos cfmm stAtK Ad ( )cos( ) FMcf stAtKmd cosn cfm Atm sit fm f mmm K A f m f fm K A fm fmf 49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单音PM 信号和FM 信号波形 (a) PM 信号波形 (b) FM 信号波形 50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FM与PM
29、之间的关系 (a)直接调频 (b)间接调频 (c) 直接调相 (d) 间接调相 51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3.2 窄带调频窄带调频(NBFMNBFM) u定义: 如果FM信号的最大瞬时相位偏移满足下式条件 则称为窄带调频;反之,称为宽带调频。 )(或 5 . 0 6 )( max t f dmK 52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时域表示式 将FM信号一般表示式展开得到 故上式可简化为 ( )cos( ) t FMcf stAtKmd coscos( )sinsin( ) tt cfcf AtKmdAtKmd 1 t f dmK)( ( )os( )sin
30、t NBFMcfc stActAKmdt 53 u频域表示式 利用以下傅里叶变换对 可得NBFM信号的频域表达式 j M dttm )( )( (设m(t)的均值为0) ()()1 ( )sin 2 cc c cc MM m t dtt NBFM( ) ()() cc sA ()() 2 f cc cc AK MM 54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NBFM和AM信号频谱的比较 p两者都含有一个载波和位于 c处的两个边带,所以 它们的带宽相同。 p不同的是,NBFM的两个边频分别乘了因式1/( - c) 和1/( + c) ,由于因式是频率的函数,所以这种加 权是频率加权,加权的结
31、果引起调制信号频谱的失真。 p另外,NBFM的一个边带和AM反相。 1 ( ) ()()()() 2 AMcccc SAMM NBFM( ) ()() cc sA ()() 2 f cc cc AK MM 55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NBFM和AM信号频谱的比较举例(以单音调制为例) 设调制信号 则NBFM信号为 AM信号为 按照上两式画出的频谱图和矢量图如下: tAtm mm cos)( ( )cos( )sin t NBFMcfc stAtAKmdt coscos()cos() 2 mF ccmcm m AA K Attt coscos()cos() 2 m ccmcm
32、A Attt 56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频谱图 coscos()cos() 2 m ccmcm A Attt coscos()cos() 2 mF ccmcm m AA K Attt tAtm mm cos)( 57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3.3 宽带调频 u调频信号表达式 设:单音调制信号为 则单音调制FM信号的时域表达式为 将上式利用三角公式展开,有 将上式中的两个因子分别展成傅里叶级数, 式中 Jn (mf) 第一类n阶贝塞尔函数 tfAtAtm mmmm 2coscos)( sincos)(tmtAts mfcFM ( )coscos(sin)
33、sinsin(sin) FMcfmcfm stAtmtAtmt tnmJmJtm mf n nfmf 2cos)(2)()sincos( 1 20 tnmJtm mf n nmf ) 12sin()(2)sinsin( 1 12 58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调频信号的频域表达式 对上式进行傅里叶变换,即得FM信号的频域表达式 01 ( )()cos()cos()cos() FMfcfcmcm stAJ mtAJ mtt 2( )cos(2)cos(2) fcmcm AJ mtt+ ()cos() nfcm n AJ mnt = ( )()()() FMnfcmcm SAJ m
34、nn 59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讨论: 调频信号的频谱由载波分量c和无数边频(c nm)组成。 当n = 0时是载波分量c ,其幅度为AJ0 (mf) 当n 0时是对称分布在载频两侧的边频分量(c nm) ,其 幅度为AJn (mf),相邻边频之间的间隔为m;且当n为奇数时, 上下边频极性相反; 当n为偶数时极性相同。 由此可见,FM信号的频谱不再是调制信号频谱的线性搬移, 而是一种非线性过程。 ( )()()() FMnfcmcm SAJ mnn 60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调频信号的带宽 理论上调频信号的频带宽度为无限宽。 实际上边频幅度随着n的增大而
35、逐渐减小, 因此调频信号可近似认为具有有限频谱。 通常采用的原则是,信号的频带宽度应包 括幅度大于未调载波的10%以上的边频分量。 61 当mf 1以后,取n=mf +1; 因为n mf + 1以上的边频 幅度均小于0.1。 被保留的上、下边频数共 有2n = 2(mf + 1)个,相 邻边频之间的频率间隔为 fm,所以调频波的有效带 宽为: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 2) 1( 2 mmfFM fffmB 62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当mf 1时,上式可以近似为: p当任意带限信号调制时,上式中fm是调制信号的 最高频率, mf是最大频偏 f 与 fm之比
36、。 mFM fB2 )( 2) 1( 2 mmfFM fffmB fBFM 2 63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调频信号的功率分配 p调频信号的平均功率为: p上式说明,调频信号的平均功率等于未调载 波的平均功率,即调制后总的功率不变,只 是将原来载波功率中的一部分分配给每个边 频分量。 2 FMFM Pst 2 2 FMc A PP 64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3.4 调频信号的产生与解调 u调频信号的产生 p直接调频法:用调制信号直接去控制载波振荡器的 频率,使其按调制信号的规律线性地变化。 压控振荡器:由外部电压控制振荡频率的振荡器 方框图 LC振荡器
37、:用变容二极管实现直接调频。 0 ( )( ) if tK m t 65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间接法调频 阿姆斯特朗(Armstrong)法 原理:先将调制信号积分,然后对载波进行 调相,即可产生一个窄带调频(NBFM)信号, 再经n次倍频器得到宽带调频 (WBFM) 信。 66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间接法产生窄带调频信号 窄带调频 窄带调频信号可看成由正交分量与同相分量合成的。 ( )os( )sin t NBFMcfc stActAKmdt ( )m t 载波cos c At 积分器 NBFM( ) St 2/ 67 倍频:倍频: 目的:为提高调频指数
38、, 从而获得宽带调频。 原理:以理想平方律器件为例,其输出-输入特性为 当输入信号为调频信号时,有 其载频和相位偏移均增为2倍,由于相位偏移增为 2倍,因而调频指数也必然增为2倍。 同理,经n次倍频后可以使调频信号的载频和调 频指数增为n倍。 )()( 2 0 tasts i )(cos)(ttAts ci )(22cos1 2 1 )( 2 0 ttaAts c 68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典型实例:调频广播发射机 载频:f1 = 200kHz 调制信号最高频率 fm = 15kHz 间接法产生的最大频偏: f1 = 25 Hz 调频广播要求:最终频偏 f =75 kHz,发
39、射载频在88-108 MHz 频段内。 所以需要经过 次的倍频, ?问题:问题:倍频器在提高相位偏移的同时,也使载波频率提 高了,倍频后新的载波频率(nf1 )高达600MHz,不符合 fc =88-108MHz的要求,因此需用混频器进行下变频来解决 这个问题。 300025/1075/ 3 1 ffn 69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例】【例】 在上述宽带调频方案中,设调制信号是fm =15 kHz 的单频余弦信号,NBFM信号的载频f1 =200 kHz, 最大频偏f1 =25 Hz;混频器参考频率f2 = 10.9 MHz, 选择倍频次数n1 = 64,n2 =48。 (1
40、) 求NBFM信号的调频指数; (2) 求调频发射信号(即WBFM信号)的载频、 最大频偏和调频指数。 70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 调频信号的解调 p非相干解调: 调频信号的一般表达式为: 解调器的输出为: 完成这种频率-电压转换关系的器件是频率检 波器,简称鉴频器。 下面以振幅鉴频器为例介绍 ( )cos( ) t FMcf stAtKmd o ( )( ) f m tK m t 71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振幅鉴频器方框图 图中,微分电路和包络检波器构成了具有近 似理想鉴频特性的鉴频器。限幅器的作用是 消除信道中噪声等引起的调频波的幅度起伏 72 微分器
41、的作用是把幅度恒定的调频波sFM (t)变成 幅度和频率都随调制信号m(t)变化的调幅调频波sd (t), 即 包络检波器则将其幅度变化检出并滤去直流,再经低 通滤波后即得解调输出 式中Kd 为鉴频器灵敏度,单位为V/rad/s ( )( )sin( ) t dcfcf s tAK m ttKmd o ( )( ) df m tK K m t ( )cos( ) t FMcf stAtKmd 73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相干解调:相干解调仅适用于NBFM信号 设窄带调频信号 并设相干载波 NBFM( ) st LPF BPF )(tSi o( ) mt ( )c t 微分 )
42、(tS p ( ) d st 74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l5.4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n重点讨论FM非相干解调时的抗噪声性能 n分析模型 图中 n(t) 均值为零,单边功率谱密度为n0的高斯白噪声 FM( ) st BPF )(tn )(tSi )(tni LPF )(tno o( ) m t 限幅 鉴频 75 n5.4.1 输入信噪比 设输入调频信号为: 故其输入信号功率为: 输入噪声功率为: 式中,BFM 调频信号的带宽,即带通滤波器的带 宽,因此输入信噪比为: 2/ 2 ASi FMi BnN 0 FMi i Bn A N S 0 2 2 76 第第
43、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4.2 大信噪比时的解调增益 u在输入信噪比足够大的条件下,信号和噪声的 相互作用可以忽略,这时可以把信号和噪声分 开来计算。 u计算输出信号平均功率 输入噪声为0时,解调输出信号为: 故输出信号平均功率为: o ( )( ) df m tK K m t 2 22 oo ( )( ) df Sm tK Km t 77 u计算输出噪声平均功率 假设调制信号m(t) = 0,则加到解调器输入端的 是未调载波与窄带高斯噪声之和,即 式中 包络 相位偏移 s( )s( )cos( )sin ( ) cos( )sin cicccsc ccsc Acotn tAc
44、otn ttn tt An ttn tt cos c A ttt 2 2 ( )( ) cs A tAn tnt ( ) arctan ( ) s c n t t An t d n t 78 在大信噪比时, 由于鉴频器的输出正比于输入的频率偏移,故鉴频器的输 出噪声(在假设调制信号为0时,解调结果只有噪声)为: 式中ns(t)是窄带高斯噪声ni(t)的正交分量。 s d dd dtdntK ntK dtAdt d nt 79 由于dns(t)/dt实际上就是ns(t)通过理想微分电路的输 出,故它的功率谱密度应等于ns(t)的功率谱密度乘以理 想微分电路的功率传输函数。 设ns(t)的功率谱密
45、度为Pi (f) = n0,理想微分电路的 功率传输函数为: 则鉴频器输出噪声nd(t)的功率谱密度为: s d dd dtdntK ntK dtAdt 2 22 2 22Hfjff 22 2 2 2 FM 0 2, 2 dd di KKB PfHfPff nf AA 80 由图可见,鉴频器输出噪声 的功率谱密度已不再是均匀分布, 而是与 f 2成正比。该噪声再经过 低通滤波器的滤波,滤除调制信 号带宽fm以外的频率分量,故最 终解调器输出(LPF输出)的噪 声功率(图中阴影部分)为: 22 2 0 o 2 223 0 2 4 8 3 mm mm ff d d ff dm K n NPf df
46、f df A K n f A 81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计算输出信噪比 于是,FM非相干解调器输出端的输出信噪比为: u考虑m(t)为单一频率余弦波时的情况,即 这时的调频信号为: 得到: 222 o 23 o0 3( ) 8 f m A K m t S Nn f ttm m cos)( sincos)(tmtAts mfcFM f f mmm K f m f 2 2 o o0 3/2 2 f m SA m Nn f 82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制度增益 考虑在宽带调频时,信号带宽为 : 当mf 1时有近似式 上式结果表明,在大信噪比情况下,宽带调频系统的
47、 制度增益是很高的,即抗噪声性能好。例如,调频广播中 常取mf =5 ,则制度增益GFM =450。也就是说,加大调制指 数,可使调频系统的抗噪声性能迅速改善。 2 ooFM FM /3 /2 f iim SNB Gm SNf )(2) 1(2 mmfFM fffmB 2 3(1) FMff Gmm 3 3 FMf Gm 83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u调频系统与调幅系统比较 在大信噪比情况下: AM信号包络检波器的输出信噪比为: 若设AM信号为100%调制。且m(t)为单频余弦波信号, 则m(t)的平均功率为: 式中,B为AM信号的带宽,它是基带信号带宽的两倍, 即B = 2f
48、m,故有: 将两者相比,得到: 2 o o0 ( )Sm t Nn B 2 2 ( ) 2 A m t 2 o o0 /2 2 m SA Nn f oo2 FM oo AM / 3 / f SN m SN 84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p讨论 在大信噪比情况下,若系统接收端的输入A和n0相同, 则宽带调频系统解调器的输出信噪比是调幅系统的 3mf2倍。例如,mf =5时,宽带调频的S0 /N0是调幅时 的75倍。 调频系统的这一优越性是以增加其传输带宽来换取 的。因为,对于AM 信号而言,传输带宽是2fm,而 对WBFM信号而言,相应于mf = 5时的传输带宽为 12fm ,是前
49、者的6倍。 oo2 FM oo AM / 3 / f SN m SN 85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BFM与BAM之间的一般关系为: 当mf 1时,上式可近似为: 在上述条件下, 变为: 可见,宽带调频输出信噪比相对于调幅的改善与它们带 宽比的平方成正比。调频是以带宽换取信噪比的改善。 FMAM 2(1)(1) fmf BmfmB FMAMf Bm B FM AM f B m B 2 oo FMFM ooAM AM / 3 / SN B SNB oo2 FM oo AM / 3 / f SN m SN 86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结论:在大信噪比情况下,调频系统的
50、抗噪声 性能将比调幅系统优越,且其优越程度将随传 输带宽的增加而提高。 但是,FM系统以带宽换取输出信噪比改善并不 是无止境的。随着传输带宽的增加,输入噪声 功率增大,在输入信号功率不变的条件下,输 入信噪比下降,当输入信噪比降到一定程度时 就会出现门限效应,输出信噪比将急剧恶化。 87 第第5章章 模拟调制系统模拟调制系统 n5.4.3 小信噪比时的门限效应 u当(Si /Ni)低于一定数值时,解调器的输出信噪 比(So /No)急剧恶化,这种现象称为调频信号解 调的门限效应。 u门限值 出现门限效应时所对应的输入信噪 比值称为门限值,记为(Si /Ni) b。 88 单音调制时在不同调制指数下,调频解调器的输 出信噪比与输入信噪比的关系曲线。 u 门限值与调制指数mf 有关。 mf 越大,门限值越高。不过 不同mf 时,门限值的变化不 大,大约在811dB的范围内 变化,一般认为门限值为10 dB左右。 u在门限值以上时, (So /No)FM 与(Si /Ni)FM呈线性关系,且mf 越大,输出信噪比的改善越明显。 u在门限值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编辑部个人工作方案2025年演讲稿
- 商场国庆节促销活动方案2025年
- 2025年电子陶瓷热压铸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健康记录软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动自行车专用轮胎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甲氨基乙醇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特针钳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5年牙龈分离剂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江苏南京建邺区五校联考2024-2025学年初三4月高中教学质量检测试题物理试题试卷含解析
- 烟台文化旅游职业学院《设计创新技术基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超厚混凝土现浇板的高支模工程施工方案
- 市场主体住所(经营场所)申报承诺书
- 水龙头生产工艺及其设备
- 副主任药师考试模拟题1
- 传染病登记本
- 公路桥梁和隧道工程施工安全风险评估指南_图文
- 田径运动会各种用表、检录表、统计表(朱)
- 固体矿产勘查原始地质编录细则
- 奖励协议书范本
- IEC61215:2021-2地面光伏组件-测试内容,,中文
- 机械完整性管理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