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_第1页
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_第2页
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浅析素问上古天真论中的养生保健观念素问·宝命全形论曰: 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意思是说,世间万事万物,没有比人的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了。可见古人把养生、摄生作为人类生存发展的第一要务。然而内经作为医家之宗;,把素问·上古天真论放在篇目之首,开篇即云: 上古之人,知其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不难看出,古人在这里讲的就是养生之道。直至今天,探索和研究中国传统的颐养生命、增强体质、预防疾病、延年益寿的原则和方法仍是中医养生的重要内容,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的养生观点虽寥寥数笔,却

2、对中医养生学的形成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并且对现代养生仍然具有深远影响。今就素问·上古天真论的中医养生观作一浅析。1 养生要法于阴阳;1 1 何为法于阴阳; 王冰注: 夫阴阳者,天地之常道;,法,取法也。老子道德经曰: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是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法于阴阳;就是要效法自然界阴阳变化的规律。这种顺应天道;的思想是内经天人相应;养生原则的雏形,即人要遵循自然变化的规律而生息。1 2 怎样法于阴阳;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 道者,圣人行之,愚者佩之,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 从之则治,逆之则乱。;可见阴阳法则是一切事物发生、变化的根本规律,

3、人体的生命活动也不例外,养生者必须取法遵循阴阳规律,遵循自然界的规律,能动地顺应四时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避暑防寒,才能减少疾病的发生。然而现代人却不以为然,例如很多年轻女性不顾冬日冷风侵袭,常以美丽冻人;的形象出门,为日后很多风湿、妇科等疾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等到形骸受损才追悔莫及。因此,内经告诫养生者只有做到天人相应;,才能提携天地,把握阴阳,实现中医养生学颐养天年;的目的。2 养生要和于术数;2 1 何为和于术数; 辞海( 1979 年) 对此作出了很有见地的注释,即以种种方术,观察自然界可注意的现象,来推测人和国家的气数和命运。以此应用于中医养生,其实质揭示了未病

4、先治;的道理。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辞源亦强调术数;即用阴阳五行生克制化的数理,来推断人事的吉凶,如占候、卜盆、星命等。;由此素问·上古天真论术数;的含义已基本明了。2 2 怎样和于术数; 先贤告诫人们,养生者,必效法上古之人,善于运用阴阳五行、河洛数理、易学数象、太极序列、五运六气等法则和规律,预测、掌握和调和天时民病、寒热胜复、将息适宜、防患于未然,从而却病延寿,尽终天年。世上任何事物的发生都有其先兆,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健康当然也不例外,然而在医疗水平和技术显着提高的今天,由于缺乏定期体检的意识,现代人总是等到疾病出现后才想到去医院就诊,为此很多癌症患

5、者因为错失了最佳治疗时机而只能坐以待毙。由此可知,养生者只有树立了未病先治;的养生观念,将影响身体健康的微兆提前扼杀在摇篮里,才能掌握医学的纲领,摄生的法则,维护自身的健康。3 养生要饮食有节;3 1 何为饮食有节; 王冰撰注: 饮食者,充虚之滋味。;饮食是人类赖以生存,保持健康的重要条件之一。饮食有节意思是饮食要有节制。具体内容包括饮食偏嗜、饮食量和饮食时间的适度性和节律性。3 2 怎样饮食有节; 首先从饮食嗜好上讲,素问·五脏生成篇曰: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 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 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 多食酸,则肉胝而唇揭; 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素问·

6、;生气通天论曰: 膏粱之变,足生大丁。;可见饮食嗜好中,不论是味道还是种类,都应当有所节制,做到饮食清淡。其次从饥饱程度上说,素问·痹论曰: 饮食自倍,脾胃乃伤。;是说暴饮暴食会损伤脾胃,导致脾胃纳运失常。所以古人告诫我们饮食要饥饱适当。最后从饮食时间上讲,不同的季节要吃不同的食物,才符合自然的春生夏长、秋收冬藏; 此外还有一层意思,古人曾说过午不食;,主要是肠胃的当令之时均在上午,如果晚上还大吃大喝,饮食就失去了节制。因此,只有真正做到饮食有节,充分发挥脾胃;后天之本;的职能,才能防止病从口入;,达到中医养生中增强体质,保持健康的目的。4 养生要起居有常;4 1 何为起居有常;

7、 王冰撰注: 起居者,动止之纲纪。;动,即起身,止,即休息。意思是早晨起身和晚上入睡均要有节律,具体来说就是要定时作息,更重要的是这种有节律的作息时间要符合自然昼夜变化的规律。4 2 怎样起居有常;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 春三月是万物推陈出新的季节,应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行,以使志生; 夏三月为万物繁茂秀美的季节,应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 秋三月是万物成熟,形态平定不再生长的季节,应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 冬三月为万物潜藏的季节,应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付若匿;。然而随着当今社会竞争压力的逐渐增大,上班族经常需要加班加点的熬夜。另外,由于一些娱乐场

8、所等特殊行业的出现,使部分职业者和消费人群生活昼夜颠倒,违背了正常的作息规律,导致其生物钟紊乱,这些都与中医养生学倡导的摄生原则背道而驰,结果严重损害了自身的健康和生命。可见,只有掌握了正确的作息规律,顺应四时和昼夜变化,与自然同行;才能实现中医养生延年益寿的目的。5 养生要不妄作劳;5 1 何为不妄作劳; 内经选读注: 妄,乱也,此为违背常规之意。作劳,包括劳作和房事。;劳作泛指体力劳动操作; 房事指夫妇间的性行为。不忘作劳要求人们在此两点上切勿超出自身承受能力过度耗用。5 2 怎样不妄劳作; 首先,在劳作方面,华佗认为: 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由

9、此可以看出,只有进行适当的活动,促进经脉气血的流畅,才能达到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目的。其次,从房事方面,古人认为,养生之法莫如养性,养性之法莫如养精,精充可以化气,气盛可以全神,神全则阴阳平和,脏腑协调,气血畅达,从而保证身体的健康和壮盛。中医学认为,肾为人体先天之本;,肾精化生的肾阴肾阳又是人体一身阴阳之根本,因此,重视肾精的保养,做到房事有节乃是长生的重要条件。总的来说,古人把不妄作劳;作为尽终天年;的必备条件之一,足见其在中医养生方面的重要性。除此之外,内经中还提出了针灸、气功等其他养生原则,后世医家在此基础上也先后创立了食养、药养、按摩等丰富的养生方法。但素问·上古天真论

10、关于中医养生方面的独特理论和观点,对中医养生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对后世研究预防医学、康复医学也具有重要价值,它为中华民族的健康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参考文献1王庆其,王键,迟华基,等 内经选读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272王冰,鲁兆麟,等 黄帝内经素问M 第 1 版 辽宁: 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13张景岳 类经( 上册) M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1979: 24张玉辉,陈延滨,王欣彬,等 黄帝内经养生思想研究J 中医药学报,2010,38( 6) : 53 545王丙尧 黄帝内经 汉/刘歆 刘向着M 北京: 北京燕山出版社,2010: 4,8,166苏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