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_第1页
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_第2页
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_第3页
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_第4页
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 长城这篇课文是看图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从而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他们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一起看看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欢迎查阅!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1教学目标学会生字新词,对照插图,理解“崇山峻岭”,“蜿蜒盘旋”,“陡峭”,“凝结”等字。教学难点,重点1、指导看图。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的观察方法培养学生根据事物的特点选取不同观察点进行观察的方法。2、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的情感。课前准备1、录音机。2、长城远景和近景的彩色幻灯片。教学方法:以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学为辅。教学课时:两课

2、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图,了解图意。1、介绍长城。长城始建于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公元前476)时期,那时各诸侯国为了互相防御,都在自己的境内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为防御北方匈奴贵族的入侵,将各个诸侯国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将其延长,号称万里长城。以后各个朝代,都对长城进行拉修建。因此可以说长城是我国古代人民在兵器还不发达的情况下,为拉抵御外族入侵而建筑的军事建筑。2、观察彩图。(打出幻灯片)(1)这两幅图的观察点有什麽不同?(上面一幅是远景,下面一幅是近景。)(2)长城修筑在什麽地方?(崇山峻岭之间)(3)从画面上可以看出长城有什麽特点?(长和高大)(4)作者为什麽要选择远

3、,近两个观察点?(不从远处观察,就看不出他的“长”这个雄伟的全貌;不从近处观察,就看不出它高大坚固的构造特点。只有从不同的观察点介绍长城,才能更显出其气魄雄伟的特点)二、初读课文,了解文意。1、自学生字新词。2、想一想,课文各节分别讲拉什麽内容三、图文结合,说一说。1、说说生字新词。崇(chong)山峻(jun)岭拍摄(she)嘉(jia)峪(yu)关扶(fu)智慧(hui)气魄(po)2、理解字词。(1)教师讲解山海关: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是长城的起点,有“天下第一关”之称。嘉峪关:明初的建筑物,再甘肃省嘉峪关市西,嘉峪山东南边脚下,是长城的终点。八达岭:军都山的一个山峰,在北京市的西北,是着

4、名的游览胜地,全国中点文物保护单位(2)看图理解崇山峻岭:指高而险峻的山岭。蜿蜒盘旋:指弯弯曲曲的延伸。条石:长方形的石块。方砖:正方形的砖块。分页标题#e#垛口:指墙外侧向上突出的部分,是一种掩蔽物。了望口:指用来了望的口子。了望:从高处监视敌人。射口:射击用的口子。城台:城墙上一整块平坦的方形建筑,是屯兵的堡垒。互相呼应:本课指打仗时之间可以进行联系,互相支援。3、说说课文各节的内容。(第一节讲长城的长;第二节讲长城的高大坚固;第三节讲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的结晶;第四节讲长城是世界历史上的奇迹。)4、说说怎样给各节编一小标题。(启发学生以课文内容为线索定出小标题:(1)一条“龙”(2

5、)“高大坚固”;(3)结晶;(4)奇迹。或启发学生以课文结构为线索列出小标题:总貌;构造;联想;地位)第二课时一、图文对照,逐段学习。1、观察远景图。(打出幻灯。)(1)。远景怎样?(像一条龙)(2)。课文怎样写长城的(位置、宇航员所拍照片)(3)。蜿蜒盘旋和长龙有什麽内在联系(前者为静,后者为动,以动喻静)(4)。长字突出怎样的特点2、看近景图学第二节(1)读后思考。课文中的哪句话表现拉作者的观察点(来到长城脚下)(2)这一节有几句话?介绍长城的那些建筑?(六分别写作者来到长城脚下;长城的高大坚固;城墙顶上;外侧的垛子;城台)(3)图文对照,指出图上垛子、射口、了望口、和城台的样子,理解课文

6、的表达方法(4)小节这一节近看长城,先整体后部分,构造科学,利于防守。3、综合两图第三节。(1)人民为什麽会想起古代修长城的劳动人民?(围绕站、踏、扶、自然)(2)从那里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条石多重)(3)为什麽说长城是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4)想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发挥自己的智慧完成的。4、读第四段。(1)长城为什麽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从长城的长和大想象到建筑的困难,表现拉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所以说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表达拉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喜爱、赞美)二、总结全文。1、画出最能表现中心思想的一句话。2、总结谈话:长城建筑规模宏伟,气魄雄伟壮观,在世界上是罕见的。

7、它高大坚固,建筑结构巧妙合理。它建筑在崇山峻岭,施工环境艰难;它动用的材料重大、数量多;他建筑于两千多年前的秦代。学习长城这一课,一种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一种爱国主义的情感在我们胸中回荡。分页标题#e#板书设计长城远景观察长城近景血汗联想人民智慧雄伟赞美工程 奇迹作业设计一、看拼音写词语paishe ningjie zhihui jiangu chengqiang yuhangyuan( )( ) ( ) ( ) ( )( )二、把下列词语补从充完整()山()岭 互相()应蜿蜒( )旋 气()雄伟三、改正下列句子中的错别字1、这一断长城建筑在八达岭上,高大艰固,是用具大的条石和城砖筑成的。(

8、)2、城墙上铺着方砖,向很宽的马路,五六匹马可以并行。( )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2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生字,理解新词,练习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的思想内涵;3、知道长城,了解长城的结构。(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看图,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及概括能力;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提高学生分析课文和理解课文内容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了解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造方面取得的成就,进一步提高学习语文的兴趣.2、通过感知长城的雄伟高大、坚固,了解长城的结构,使学生养成良好的科学态度和求是精神,培养学生了

9、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在阅读中理解长城的高大坚固,感受长城雄伟的气势,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任务分析:、起点能力:学生在学习长城之前已经学过了颐和园、赵州桥这两篇同样是描写文化古迹的*。三篇*在写法上具有共同点,因而具备了学习这类课文的基本的方法和能力。、终点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对我们伟大祖国的象征长城有了一个比较深刻的了解,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能和力量。自主学习的能力得以进一步加强,观察和思维能力得以进一步提高,创新能力得以进一步发展。、教学目标类型:目标1属于陈述性知识学习;目标2、3属于智能技能学习。课前准备:师:课件。生:让学生收集关于长城的各种图片和传说故事

10、。学习者特征分析:1、一般特征:本课教学对象是大通县元树尔小学四年级学生,学生的求知欲强,学习热情高,对于学习长城兴趣极浓。但由于学生所处环境为少数民族地区,经济水平相对比较落后,缺少课外读物,没有上网收集资料的条件,学生的理解分析能力较差。2、学生的入门能力:小学四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和阅读能力,能通过朗读课文,并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学习兴趣。3、学习风格:本课教学设计我是本着以读为主,以练为辅的教学理念进行构思。四年级的学习过程是逐渐从中年级过度到高年级的过程,学生的思维发展迅速,因此,我在设计本课时,采用了以读贯穿全文,边学边练的学习方式有效地巩固学生对知识的识记深度,

11、通过小组讨论、汇报交流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学习中掌握知识点,在课堂上攻破难点。我还着重考虑引导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和积累,通过分析学习本课的知识点,提高读文赏词的语文能力,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教学过程:(目标实施过程)(第二课时)一、激趣导入,整体感知1、板题: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长城一课。2、欣赏图片:学习课文前,我们先来欣赏长城的景观。(ppt)3、谈感受:欣赏了图片,你有什么感想呢?4、激趣:长城中华民族的象征,是中华儿女的骄傲。你能用课文中的一句话来评价一下长城吗?(学生说)二、精读课文,加深认识(一)齐读句子1、读(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2、质疑:从

12、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二)再读课文,解决问题1、自由读1.2自然段,思考问题:从哪儿可以看出长城的气魄雄伟呢?2、交流汇报:(1)长(ppt)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这是一个(比喻句),把(长城)比作(长龙)。(ppt图)理解“蜿蜒盘旋”:随山势而走向一万三千里:这里运用了(数字说明),山海关在河北省,是长城的起点,嘉峪关在甘肃省,是长城的终点。(ppt)长城经过了甘肃、宁夏、陕西、山西、内蒙古、北京、河北等省市,全长一万三千多里。(2)(ppt第一自然段)齐读:你能读出这样磅礴的气势吗?(3)过渡:远看长城如长龙,那么,近看长城,又有什么特点呢?(4)高大坚

13、固建筑材料:巨大的条石、城砖筑成宽:五、六匹马可以并行高大:两米多高的垛子坚固:城台(屯兵和传递信息)、垛子、瞭望口、射口3、小结:学习了1.2自然段,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自由发言)4、齐读:把这种雄伟的气势读出来。(三)烘托高潮,体会情感1、过渡: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作者浮想联翩,谁来读读第3自然段(指名读)。2、作者想到了什么?(劳动人民)3、(ppt)站在长城上,踏着脚下的方砖,扶着墙上的条石,很自然地想起古代建筑长城的劳动人民来。(1)此句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承上启下(2)找出句子中的动词:站、踏、扶说明作者已经身临其境到了长城。(3)站在长城上,想起了(劳动人

14、民),此时此刻,作者内心充满了对劳动人民的(热爱)之情。(4)小结:对啊,作者被长城的雄伟气魄震撼了,民族自豪感与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油然而生。4、(1)问:在没有火车汽车、起重机的情况下,劳动人民是怎样搬运材料修建长城的?(一步一步地抬上陡峭的山岭)(2)这可是两三千斤重的巨大条石呀,劳动人民是那么的艰辛呀。(3)请读句子:(ppt)多少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才凝结成这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万里长城。(4)思考、交流:(ppt)“多少”表示(无数)。劳动人民为了修建长城付出了(血汗和智慧)。“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突出了(长城之长)。“才”在这里表示长城的建成是(很不容易)。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劳

15、动人民的无限赞叹)之情。(5)小结:在如此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却能修建出这气魄雄伟的、世界上独一无二的长城,你想对劳动人民说什么呢?(自由发言)(6)让我们闹喊对劳动人民的敬意,再读读这句话。(齐读)(四)整体把握课文,升华认识1、为什么说长城是世界历史上一个伟大的奇迹?(自由发言)在当时极其落后的条件下,劳动人民用自己的双手完成这工程浩大,气魄雄伟的长城,怎能不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呢?2、请大家一起读这句话。(ppt)这样气魄雄伟的工程,在世界历史上是一个伟大的奇迹。三、总结板书:气魄雄伟的长城是劳动人民的血汗与智慧的结晶,是华夏儿女的骄傲,这真是一个伟大的奇迹呀。四、课外拓展:1、搜集一些有

16、关长城的故事、传说和图片资料,进行交流。2、搜集我国的文化遗产资料,了解我国伟大的文化遗产,丰富自己的知识。实践后的反思:整节课下来,觉得学生的积极性以及对于课文的激情得到了比较充分的调动。远看长城引导学生体会长城的气魄雄伟,我是从长城的长和姿态两个部分入手,运用课件展示长城的图片,这个环节的教学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长城就像一条气魄雄伟的长龙,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到了近看长城一部分,我设计了课件从长城条石的大,长城的宽,垛子、瞭望口、射口、城台的雄伟壮观去感受长城气魄雄伟,在了解长城的构造特点的同时让学生画、说出来,加深了印象。使学生深刻感受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血汗和智慧。学生的体会真实、深切。同时

17、还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在教学长城为什么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这是重难点时,采用竞赛形式,学生分组讨论的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小学四年级长城教案3一、关于教材这是一篇看图学文。可先确定如下教学目标:指导看图和学文,认识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血汗和智慧的结晶,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这一教学目标的确定,符合大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的要求,体现教材“渗透思想教育”的特点。其次,学习由远及近、由整体到部分、从不同的观察点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在观察中展开联想。这是根据长城气势雄伟的远景和高大坚固的近景来确定的,是本课的教学重点。作者用

18、自己的“心”和“情”去观察长城之后自然产生的对古代劳动人民的由衷的赞叹,是学生体会作者情感的关键。二、学情分析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进行学习情况分析。(略)三、教学程序1.课前。分两头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了解课文梗概,形成初步表象认知和知识储备,并提出疑难问题,以备课中质疑;教师寻找有关长城的历史资料,准备电教教具、教学挂图及生字卡片,并准备课中解疑。“教”与“学”的课前准备为课中教学的有效实施打下基础。2.课中。本课计划两课时,贯穿一条教学主线:观察、联想、赞美。观察的对象是长城的远景和近景图,联想的对象是人民的血汗和智慧,赞美的对象是工程的雄伟和奇迹。这一脉络清晰的教学思路既突出了本课的教学重点,又合理地串联了课文的主要内容;从知识的层次性看,由浅人深;从儿童心理看,符合认知规律。四、教法选择可采用“情景教学法”,三次运用投影,创设情景。第一次,课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